如前文所述,朝廷与革命党人的谈判在1912年初最终达成妥协,结果引发世人的关注。
如果对妥协的详情不做一个充分的了解,就总会有一个问题无法释怀:既然革命胜利了,帝制也被推翻了,为何还会有一段相当长的“紫禁城的黄昏”。这段时间,皇帝不再拥有一切政治权力,身份和尊号却依然存在,还继续住在紫禁城,占据皇帝的位子。如果不对妥协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就无法清楚地了解,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如何第一次返回故里,接着像他的祖先那样在东北三省开启了“建立国家”的长篇叙事。
很奇怪的是,西方作家并未太多地注意皇帝退位的条件。很大一部分人甚至没留意逊位条件的全部内容,或者仅仅当成一则简单的参考资料,似乎这些皇帝逊位的条件并不重要,与以后的政治进程关系不大,甚至不会带来丝毫影响。而有民族主义的中国作家对此也一样小心谨慎,要么忽视要么回避,但从他们的角度,当然是巴不得人们早点忘记这些条件。不遵守或撕毁条约和协定的人,断然不会希望人们对这几张“废纸”念念不忘,因此,我们就不要对这些抱有丝毫幻想了。
我们发现,退位诏书由隆裕太后代为签署,皇帝顺应民意、服从天命而退位,同时建立共和制政体,这年皇帝六岁,想来让人伤心。这份诏书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促成和谈最终妥协的一部分。他体现了皇帝所做出的让步,当然革命党人也有让步,具体内容写进了正式文件。
这份名为《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以下称“优待条件”)的文件有一段前言,内容颇值得玩味儿:
“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退之后优待条件如左。”
随后是八款“优待条件”:
第一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 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 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 大清皇帝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 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革命党人所做的让步还有很多,“优待条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另外还有两个关于待遇问题的文件。一个是《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内容如下: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私权与国民同等。
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另一个是《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满、蒙、回、藏各个民族都赞同共和,中华民国保证他们:
一、与汉人平等。
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
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
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饷,仍旧支放。
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人籍。
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后来,民国政府还陆续出台文件,对以上文件做出相关解释。
1912年,即民国元年8月19日,《蒙古待遇条约》颁布。这是一个关于蒙古待遇的专门文件。条约一共九款,主要为解决蒙古与内地之间存在的隔阂与差别,蒙古不再拥有藩属特权,但该地的王公、喇嘛保留世爵、封号和特权。这个文件的出发点是,要求蒙古不再闹独立,而成为中华民国一个重要行政区划。
11月23日,总统令发布,再次强调对蒙、回、藏各族实行优待,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联合组建新邦,团结在共和旗帜之下。总统令还回复了此前的一份呈文,它针对文中“共和为挠害蒙古,抛弃佛教,破坏游牧”的说法做出解释,表示这些词句都是对共和的误会,因为政府既然承诺《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就必定会履行。还特别强调,民国政府充分尊重蒙古人民的权利,对喇嘛教领袖、各位蒙古王公授予了新的封号和荣誉。直到1914年12月16日,政府颁布了针对“优待条件”的最后一个解释文件,也就是共计七条的《善后办法》。从七个条款可以看出,清帝退位后的这三年,针对原来“优待条件”的解释,清室和民国政府在一些细微之处不大一致。
一、清皇室应尊重中华民国国家统治权,除优待条件特有规定外,凡一切行为与现行法令抵触者,概行废止。
二、清皇室对于政府文书及其他履行公权、私权之文书契约,通用民国纪年,不适用旧历及旧时年号。
三、大清皇帝谕告及一切赏赐,但行于宗族家庭及其属下人等,其对于官民赠给,以物品为限,所有赐谥及其他荣典,概行废上。
清皇室所属机关,对于人民不得用公文告示及一切行政处分。
清皇室如为民事上或商事上法律行为,非依现行法令办理,不能认为有效。
四、政府对于清皇室,照优待条件保护宗庙陵寝及其原有私产等一切事宜,专以内务部为主管之衙门。
五、清皇室允确定内务府办事之职位,为主管皇室事务总机关,应负责任,其组织另定之 。
六、新编护军专任内廷警察职务,管理护军长官负完全稽察保卫之责,其章程另定之。
慎刑司应即裁撤。
其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役及太监等,犯罪在违警范围以内者,自护军长官按警察法处分,其犯刑律者,应送司法官厅办理。
七、清皇帝所用各项执事人等,同属民国国民,应一律服用民国制服,并准其自由剪发。但遇宫中典礼及其他礼仪,进内当差人员所用服色,得从其宜。
认真阅读“优待条件”各条款,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文件的字里行间体现出革命党人的宽阔胸襟。事实上,国外各界人士刚知道革命党人允许皇帝保留尊号,依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里,政府每年还要拨付巨款,维持朝廷以及相关的开支,就很自然地想到西方国家对君主的废黜方式,两相比较便觉得中国方式处理得很好。
中国人的品德这样受人尊重和爱戴,中华文明这样高贵和仁慈,如果我们再按照自己的方式评价中国,或者非得无中生有地找出什么毛病,都毫无必要且没有任何意义。
前面也讲过,“优待条件”是双方妥协的产物。革命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依靠武力推翻帝制,至少持续数年的内战是避免不了的。帝制的拥护者们不但没被革命党人打得溃不成军,相反已经收复了不少失地,包括华中的部分、华北的绝大部分,他们还掌握着西北地区和东三省,与蒙古和西藏保持友好亲善。朝廷还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总督和将军,他们极富才干,手握重兵,军队装备了中国最精良的武器,将士们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同时,国家的财政和外交还在他们手里。假如袁世凯忠诚于朝廷,真心实意地为朝廷效力,是可以拯救皇权的。但据我掌握的情况,外国人的一致看法是,朝廷早已腐朽没落,覆灭是迟早的事情,革命胜利的结局已定。即使朝廷能挺过1911年,也最终坚持不了几年。另外,如果细心考虑用君主立宪的方式取代专制,也许有可能挽救局势。
虽然,朝廷具备一定的打败革命党人的实力,但最终为何选择退让,答应了包括皇帝退位在内的妥协条款?对此有这样的解释,为了照顾清廷的面子,隆裕太后不想“违背多数民众的意愿,重新点燃无穷的战火”。但真正的原因却是袁世凯,他已经掌控局势,朝廷不得不迎合他的意愿同意妥协。
毫无疑问,袁世凯与朝廷的想法并不一致。部分原因在于他一直对摄政王在1908年对他做出的处分耿耿于怀。对于雄心勃勃的袁世凯,要让他忘却三年的赋闲生活,重振精神效忠朝廷,需要一个更大的期许,然而摄政王肯定不能提供这个期许了。三年的时间,作为前总督、军机大臣的袁世凯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犯了错,但迟迟找不到答案。每每想到那位对他削官夺爵者,正是自己看不起的仇恨对象,他就越发的痛苦。他的忠诚迟迟没有表现出来,原因在于心里一直有一个更大的目标;他从来都野心勃勃,而现在他的欲望已经被野心填满。
今天,没有人了解袁世凯的野心在1911年底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就此,我曾不止一次地与一些掌握内情的人讨论。他们有的与袁世凯关系密切,了解后者是如何操纵南北议和直至取得最终协议;有的曾多次与袁世凯一起(或见证了)在皇宫里秘密觐见,他在觐见时强迫皇室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我充分相信,对一切的谈判和讨论的努力,袁世凯都不是为了革命党和那个共和制国家,也不是为小皇帝和朝廷,而是为获得自己的荣耀 。
笔者认为,对“优待条件”里的妥协条款进行分析,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优待条件”的内容很特别,撰写者绝不是真心实意为皇帝或民国办事,但他非常聪明。他具备相当的文字才能,起草出来的文件欺骗了谈判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胜利者。然而,最终形成的局面是,实权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
对革命党人这边,袁世凯可以这样说:
“‘优待条件’要求皇帝退位,你们要求共和的目的达到了。为此你们应该给予回报,而皇帝只是保留一个名义上的尊号,至于那笔每年都要支付的津贴尽管数目非常庞大,但比起长期内战的消耗来简直不值一提。皇帝也只是暂时留在紫禁城,如果你们要求他搬到颐和园,他肯定得搬。对皇帝与皇室成员承诺的其他特权,其实也无关紧要,根本不影响民国的声誉和脸面。这些特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证皇帝不参加反对共和或复辟活动,也可以免去政府对皇帝的监视。总之,这些‘优待条件’既照顾了皇帝的脸面,也照顾了你们。你们留下的是整棵大树,只给了皇帝一些树梢。这样的胸怀,将会赢得世界各国的一致称赞。民国将伴随响亮的掌声和耀眼的荣誉开启新的征程。你们的前景将会丽日晴空、阳光灿烂,大清皇帝则是黄昏将至。”
反之,袁世凯可能以另外一种解释应对紫禁城的那几位受骗者——那位愚昧而无助的女人,无知而怯懦的摄政王,以及那个只有六岁的小孩——
“朝廷因‘优待条件’获救了,皇帝照样没变,只不多失去了政权,也就是统治权。这样说也不对,毕竟政权并未完全失去,只因为皇帝还小,在他尚未成年的时间里,本来就无法肩负国家统治重任。放弃统治权,皇室可以从许多纷繁芜杂的事情中抽身出来。而当皇帝成人后,革命党人已经不再有激情,他将会再次得到统治权。这个自称民国的机构混乱不堪,只是暂时接受皇帝的委托代理权力。民国迟早会在统治国家或者维持秩序等方面捉襟见肘,慢慢地百姓将会厌倦政府,自然地想起健在的皇帝和依然存在的朝廷。皇帝时刻准备着,只要备受苦难的臣民一声呼唤,便将重返皇位。对于大清朝宗庙陵寝的奉祀与妥善保护,‘优待条件’也有专门条款予以保证,还会拨付一笔年度维护保养经费;内务府也保留下来,职责不变;朝廷旧有的礼仪也得以保留。皇帝留下了大树,给予革命党人的只是树梢。皇室为了避免人民陷入无休止的内战而主动放弃武力,世界各国将会对有这样的开阔胸襟交相称赞。由此,朝廷失去的声望将逐渐恢复。几年过后,在全世界人们欣喜的目光中,皇帝将亲自执掌政权,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必将出现。”
前文已经有交代,“优待条件”的缔造者不可能是真心实意为皇帝或民国做事的人,撰写人或授意者要么是一位阴险的掌权者,要么是一位煽动家。这是必然的。因此他可以尽量将自己打扮成大公无私且对双方都友善的模样,争取时间、抓住机会尽量提升自己的地位,稳步推进已经制订好的计划。还有一伙人也有权势并同样阴险,他们处在皇帝与人民之间,掌握皇室的财政大权但又不善管理和经营。他们供职于内务府,这个皇室内部机构腐败无能,却占有相当多的既得利益。有很多证据表明,为了维持宫中开支与空头编制的数额,从而保证自身的既得利益不会减少,内务府便想方设法在“优待条件”中加入自己的意图。
即便如此,皇宫毕竟处在京城的核心位置,里面继续住着一位“皇帝”,这对新建立的民国政权显然不利。哪怕这个皇帝毫无政治权力,皇位也仅仅是一个称号,但始终是一个隐患。甚至,即便他本人没有什么想法,但也可能受到帝制分子的拥戴而出现阴谋复辟活动。
对于“优待条件”,皇帝本人没有任何考虑,也没有出于个人利益要求袁世凯、革命党或者内务府做什么,哪怕仅仅是那么一点点要求。而那一大群寄生虫为了生计和私利,尽可能掏空皇室的收入,尽量争取额外的赏赐,却代表皇帝参加了“优待条件”的商谈。各派对皇帝去向达成的一致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他们自己。紫禁城的城墙以内便是一个独立王国,皇帝可以在这个范围内继续以前的统治。没有一个人为皇帝个人着想,出于身心成长的需要,皇帝应该离开这个不利的环境。并且没有一个人提出,这样做会不会影响他的个性发展,会不会损害他生活的乐趣。皇帝的身边围着数百名太监和臣子,他们好逸恶劳、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将皇帝当成神一样恭维,年幼无知的皇帝也以为是上天赐予了神圣的王权,无须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近来,一位英国作家在书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满洲人由于“受到欺骗而放弃了皇位”。说得没错。但站在公平的立场上,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并不是革命党人制造的阴谋,事实上他们也在同一阴谋中深受其害。
虽然“优待条件”受到千夫所指,但它实际上承担了解决革命问题的部分重要职能。假如共和派不同意“优待条件”,民国可能就不会诞生。无疑,共和派与君主派一旦正式签署协议,“优待条件”生效,就对双方具有了永久的约束力。如果需要变更和废除,必须由双方共同协商。各国驻京公使馆得到“优待条件”的副本,相应各国的政府知悉并永久记录保存。1917年,中华民国召开制宪大会,本来计划制定国家宪法,结果没能成功。与会人员在一次审议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建议,将“优待条件”(包括那几个关于满、蒙、回、藏等民族待遇的文件)写进新宪法,以便得到永久性的保护,部分委员附议。但这个建议最终没被通过,只同意“优待条件”及其他几个文件拥有永久性法律效力。后来,1924年颁布了《法令大全》,将“优待条件”等同类文件收录其中,但只附录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4年以后,这些文件的命运如何,后文将有详述。
笔者说过,如果各派的和谈最终没能达成妥协,或者袁世凯还没有背叛大清朝廷,清王朝也许有挽救的可能。有一点我们应该记住,即便朝廷不得不放弃京城,并且放弃统治整个国家,清皇室还可以退守沈阳,在曾经的满洲都城上延续祖先太宗皇帝的权力。假如朝廷在革命刚刚爆发就退回东三省老家,不管暂时还是永久地,能不能被革命党人推翻,满洲会不会纳入中华民国的版图,都未可预料。但事实却远非如此。
即便满族人退回东三省,且彻底失去在中国其他地区的统治,他们还是有可能重新建立一个满洲王朝,就像十七世纪上半叶一样完全独立于中原。到那时,这个王朝会吸引大批忠诚能干的汉族官员,也会得到不满共和制的大批各阶层民众的支持。假如建立起这样的王朝,很快便会将热河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并入其中 。
朝廷在刚刚意识到中国革命的危险性之时,就曾考虑要不要退据东北三省。通过严肃的讨论,许多拥护帝制的汉人和满人都非常赞成,觉得这会是朝廷最为明智的抉择。然而摄政王没有同意,包括大多数王公贵族都决定留下来。他们既天真又愚蠢,居然相信袁世凯,相信那一纸“优待条件”。
在劝说王公们答应和谈协议时,袁世凯都做出了什么样的承诺,前文已经有过详细分析。王公贵族们自欺欺人地认为,民国政府既然已经签订了妥协协议,就会按照承诺来办。唯有两位王公保持清醒,将这些观点或类似看法一眼看穿。
那两位能认清袁世凯真实意图的王公,分别是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面对胆小的摄政王及这帮贵族兄弟,他们异常惊诧而愤怒。他们大声疾呼,不要答应袁世凯提出的建议,皇帝毫无退位的必要。他们拒绝参与和谈等相关事项,认为这样做背叛了祖宗基业。大清国依靠他们的祖先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逐渐完成对全中国的统一,这些行为是对祖先的侮辱,是绝对不可饶恕的。不过最终,那些反对者抵不过袁世凯软硬兼施,抱着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将二者孤立起来,摄政王和皇太后面对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选择屈从,帝制事实上已经灭亡了,两个亲王最终保留自己的计划开始流亡。他们在离开北京时发誓,除非大清皇帝再次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决不会再次站着回来。那以后,溥伟一直生活在日据的旅顺,只在梦中想象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家族的荣耀;善耆则死于1922年4月,被装进棺材运回京城。
这种妥协对皇帝和革命党人来说无疑都很糟糕,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当时中国一部分人效忠皇帝,而那些政治家热情爱国并有远见卓识,袁世凯拿不出更好的妥协方案将二者统一起来,从而避免无休止的内战。无可否认的是,袁世凯与革命党人试图和平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是正确的。持续的内战必然会导致国家分裂,中国可能出现“北方君主南方共和”。已经日薄西山的皇室可能因此最终覆亡,其情形与法国和不久前的俄国一样。也可能出现另一种局面,就像极端保守派在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获胜,延续腐朽没落的独裁帝制,如果这样,大半个中国将陷入战火之中,惨状将比五十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有可能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推行的“无害的民主”,但它没有任何好处,也不可能存在下去。
因此,双方接受某种程度的妥协、达成和平是最好的结局。要避免内战,实现国内的和平,不管哪一派都需要做出一些让步。另外,共和制取代帝制明显不被老百姓拥护。人们会认为,皇帝退位将给中国的政治大厦带来裂痕,这个裂痕会被随之而起的政治家和谋权者弄得越来越大,他们肯定会互相猜忌、不停地争吵。基于此,袁世凯才能赞成与坚持保留皇帝,他这样做无疑是正确的。虽然皇帝的权力被严重削弱,但他毕竟可以号召民族团结、象征民族传统,可以代表中国参与外事活动,而皇帝还是忠诚和爱国的结合,是中国政治体制、道德和宗教结构的制高点 。
事实上,朝廷已经同意放弃专制独裁,实行君主立宪制,但革命依然继续。其原因在于,人们不相信朝廷的诚意。因为这时候,极有个性的隆裕太后把持朝政,人们一想到前面的慈禧太后,难免不信任朝廷。但随着小皇帝的继位,这一情况将会全部改变。皇帝年纪尚小,还没有受到陈规陋习和腐朽堕落的影响,而他的老师们都具备新的思想。
袁世凯在提出维持君主制的要求时,很可能给出了类似的建议。正如前文所述,在三年前小皇帝继位之时,朝廷就该采纳这个建议。即成立一个以汉人为主、权力极大的摄政委员会,马上推行改革。最开始着手应包括:将宫内的大批太监解散;不允许皇太后和宫内其他女人干预政治;用一个高效廉洁的新的皇室管理部门替代腐败无能的内务府。
孙中山和他的追随者当然不容许满清保留任何形式的君主制度。但笔者认为,革命党里有很大一部分成员是温和派,袁世凯要说服他们相对容易。特别在面对妥协还是重新开始内战,并且他们战败的概率很大的现实时,他们就要更容易接受袁世凯的妥协方案。那些激进的革命党人,也不用袁世凯劳神费力。倒是与革命派毫不相干的内务府,出现了最强烈的反对声音,然而袁世凯的地位已经无可争辩,这些声音没有任何作用。如果在两种妥协中做一个选择题,其一,已被接受的妥协——皇帝保留尊号,内务府的职能不变;其二,笔者建议的妥协——保留皇帝和朝廷,解散内务府;内务府的这伙人无疑会拼命地选前者。因为他们“效忠”的不是皇帝主子,而是一个在中国叫作“饭碗”的东西。
对于我的那些设想,袁世凯不可能从未考虑。那些设想不但能挽救朝廷,并且也可以让中国免于进行危险的政治实验。事实证明,中国不但被迫进行这种实验,还让人民面临二十二年无法言说的痛苦和磨难,并且国家还出现了比清朝末期更为混乱的困境。
袁世凯并非真心拥护共和,不过是伪装共和,并且不久便撤掉了伪装。他当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无人抗拒的权力,本来可以挽救朝廷,但他为什么不呢?唯一的答案应该是,他早就有了一个建立袁氏王朝的美梦。
这样一来,一个凭借小皇帝便可以建立起立宪君主制的大好时机错过了。毕竟那个时候,幼小的皇帝还没有多少敌人和嫉恨者,也不可能被质疑阳奉阴违,并且他才开始接受教育,以他作为立宪君主制的君主,将得到大部分国民的拥护。
“优待条件”里的那些妥协条款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其中最备受诟病的是,它完整地保留了一个罪恶的封建制度,而正是这个制度导致了王朝的腐朽没落。在指责者的眼里,拥有主权的皇帝成为下贱的寄生虫,他毫无用处,每年花费国家大笔费用,还不承担任何责任,没有任何能力为国家尽义务。皇帝被保留下来,在那个仅限于紫禁城的王国里维持一个名义的朝廷,其作用只是为了让内务府这个最腐败的王朝机构得以延续。内务府保存下来,主要目的不是为皇帝服务,而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而延续。按照“优待条件”,皇帝失去了任何存在的价值,毫无权利为臣民服务,只将一个寄生在王朝血液里的吸血鬼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民国”的建立赢得人们的一片欢呼,但那些欢呼的人很快又为之流泪。以前热心于共和的那批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不少人辞去官职,很可惜地“归隐”;一些人离开政治,要么经商,要么从教;还有的人离开了这个国家,去欧洲的天主教堂寻找安宁(或者已经实现了愿望)。如此种种现象都说明,革命正在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许多人陷入尴尬困窘的处境。他们刚才还被当成英雄和爱国者受到欢迎,紧接着就成了罪犯和卖国贼,而过了一阵子,再次变回英雄和爱国者。有的人不止一次地逃进英国殖民地,或去外国租界寻求庇护;有的人在暗杀或内战中死去;有的人栖身于深山的佛教寺庙,他们安心于山水,读书作诗,潜心研究古文,就像姜太公一样,用无饵的直钩在山间溪谷垂钓 。能在风云变幻的二十多年里见风使舵,保全性命和荣誉的毕竟是少数。实际上,享受到国家圣贤称号的唯有一人 ,他躺在人们专门建造的奢华陵墓之中,而陵墓还有专门的维护和修缮。而这个时候,大理石材质的宏伟而壮观的天坛,这个号称中国最神圣之地——在这里,皇帝代表臣民与上天单独通话,却让白灰反复粉刷,就像一具趴在地上的死尸,随着时光慢慢腐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