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之涣 被正史遗忘 却活成盛唐歌坛的顶级流量 一生六首诗足矣

唐玄宗开元年间,唐帝国的东都洛阳迎来了一场雪。天寒霜冻,平日里熙熙攘攘的道路上少见人迹。在一派清冷中,官舍酒肆却人声鼎沸。飞雪漫天,美酒入喉,盛唐人的缱绻浪漫被瞬间激发出来。

隔着透光的帘幕,四位妙龄歌姬婀娜登台,在座的一众看客就着寒天微雪,品着美酒佳肴,听这些妙人们吟唱起盛唐文豪们的诗文。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不显眼的角落里,三个喝到微醺的男人暗暗较起劲来。

“我们既然都是诗人,不妨来赌一把,看看歌姬们唱谁的诗文最多,以此来分出高下。”说话的人,正是被后世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而另外两个人也是诗名满盛唐的诗人——高适和王之涣。

酒到浓处,情向浅出。高适和王之涣的豪情被瞬间点燃,连忙点头同意,然后这三位诗人便静静地听着歌姬们吟唱。

“寒雨连江夜入吴……一片冰心在玉壶。”第一位歌姬唱出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在墙壁上为自己记了一笔。

“开箧泪沾臆……空留无远近。”第二位歌姬唱出了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高适也在墙壁上画了一下。

“奉帚平明金殿开……犹带昭阳日影来。”第三位歌姬唱出了王昌龄的《长信秋词》,王昌龄身旁的墙壁上,一笔变两笔。

三曲已尽,高适和王昌龄一脸坏笑地看着尴尬的王之涣。名声不遑多让的王之涣指着最后一位歌姬说:“前三位都只是庸脂俗粉,只会唱些下里巴人的诗文,我的诗乃阳春白雪,也只有这第四位妙人才配唱出来。”

风雪暂歇,在温暖的官舍中,第四位歌姬温柔缠绵的歌声响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曲《凉州词》惊艳四座,王之涣拍案大笑,尽饮杯中美酒。

这就是“旗亭画壁”的故事。

这是盛唐开元年间的一个平凡冬日,却因为“四大边塞诗人得其三”而被历史铭记。“旗亭画壁”是大唐边塞诗派文学沙龙的一件逸事,不过当时二十出头的岑参名声还未显露,所以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代表了当时边塞诗派的最高成就。

千载光阴流转,几度物换星移。如今我们再提起王昌龄时,会称赞他为“诗家天子”(也有说法是“诗家夫子”)和“七绝圣手”;提起高适时,会称赞他为“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那王之涣呢?

我们只知道他的《凉州词》,只知道他的《登鹳雀楼》,其余的呢?这位大诗人流传后世的诗文仅存六首,而他本人甚至没能在正史中留下只言片语。

可如果你认为王之涣在当时也是寂寂无名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被正史遗忘的大诗人,一直是盛唐歌坛的顶级流量,他的每一首诗都被改编为人人传唱的歌曲。即使经过千载时光的涤荡,只留下六首诗,那又如何?张若虚还能凭《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而王之涣告诉我们,一生只留六首诗,足矣!

出生于朝气蓬勃的初唐,卒于烈火烹油的盛唐,这对于唐朝人来说,无疑是幸运的。盛唐气象,即便隔着千载光阴,都能从史书的字里行间氤氲而出,让后世为之震撼、为之动容。

生于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的王之涣,出身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祖上虽未拜相封侯,却也是世代为宦的书香门第。不过家学渊博深厚的王之涣仕途并不顺畅,一生囿于末流小官的他,虽然为官期间留下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事迹,但比起那些被史家大书特书的诗人们来说,实在是太寒薄了。

和大部分唐朝读书人不一样的是,博闻强识的王之涣并没有走科举之路。直到三十五岁左右才得以调补冀州衡水主簿,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官场上人人狂热于建功立业的盛唐,安贫乐道的王之涣领着微薄的薪俸,守着本心的纯净。

没人知道王之涣为什么不走科举之路,但从他担任冀州衡水主簿不到一年就辞官归隐的经历来看,他一定是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短暂的官宦生活让他见识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受人诬陷后立刻激流勇退,走出了另一番人生。

不要因没有功名而轻薄王之涣的才华,因为彼时的他已经凭借自己的诗文而成为大唐歌坛的顶级词作者,但凡有乐坊之处,便有王之涣的诗文,这是等闲诗家达不到的成就。

自古以来,才子配佳人方为佳话。早在开元十年(722年),未有功名傍身的王之涣就因文采而得到衡水县令的青睐。该是何等的魅力,才能让衡水县令不顾王之涣已有婚配,坚持要将女儿嫁给他。

婚后,小夫妻郎情妾意,琴瑟和鸣。爱情没有消磨王之涣的意志,反而催生出他内心的豪气。不愿在官场中蝇营狗苟的王之涣于开元十四年(726年)辞官归隐,妻子李氏也甘于清贫,陪他在粗茶淡饭中一天天地过下去。

许是有了妻子的不离不弃,又或许因为是天生的乐天派,从开元十五年(727年)到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王之涣云游四方,吟风弄月。他也许并未亲身到过边塞,但他自由的灵魂一定飞到了帝国的边境,细细看过边塞的一草一木,然后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圣杜甫的《登高》被赞为“古今七律第一”,但王之涣的《凉州词》也享有“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的美誉。后世评论大家们都认为《凉州词》是盛唐边塞诗的绝品,虽然极言边塞生活的艰难,但却哀而不伤,尽显盛唐才有的胸怀与气魄。在那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凉州词》是全民传唱的诗歌,王之涣的名字也因为《凉州词》而得以被每一个人铭记。

如果说《凉州词》成就了王之涣的青史留名,那么《登鹳雀楼》则是王之涣成就了鹳雀楼(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黄河岸畔)的名垂千古。

大约在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王之涣来到枕江摩天的鹳雀楼,极目远眺,只见夕阳渐渐沉入远山,大江奔腾浩荡而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胸中慨然而生的豁达,被王之涣绣口一吐,这首不过寥寥二十字,却传唱千载的《登鹳雀楼》便诞生了。

古代的文人骚客们也喜欢到网红地打卡,越是有名的地方,聚集的文坛大佬就越多,而能以作品技压全场、让其余同类题材的诗文为之逊色,便是实力的最好证明。

就像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岳阳楼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鹳雀楼也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从《凉州词》到《登鹳雀楼》,一首是“盛唐七绝压卷之作”,一首是“盛唐五绝之最”,“王之涣”这三个字注定光耀千古。

在常人看来,蹉跎一生的王之涣,过了一段只属于自己、不被名利纠葛的人生。

对于赋闲在家的十数年,王之涣到底走过多少山河壮丽的风景、写出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王之涣在清贫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他的名声太大了,大到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在吟唱他的诗文;可他又太渺小了,小到正史中居然没有他的只言片语。不过这一切都与王之涣没有关系,从辞官归去的那一刻开始,王之涣只是属于爱妻李氏的王之涣,只是属于王之涣的王之涣。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已经五十五岁的王之涣应诏担任文安县尉,在任期间,他清廉勤勉、与民解忧,下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传为当时的一段佳话。但我想,像王之涣这样灵魂如不羁之鸟的人,为官为政并非是他们的追求,金戈铁马才是他们真正的向往。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妙笔写尽边塞的王之涣,自始至终都未能亲历轮台戍边、浴血厮杀的军旅生涯。

《凉州词》是王之涣留给盛唐的一阕绝唱,王之涣也是历史留给盛唐的一道惊鸿。

天宝元年,王之涣卒于任上,从此掩入历史的烟尘之中,少有人提起这位身为边塞文豪的微末小官。

有人问,那我们该如何概括王之涣的一生呢?

那句概括的话,其实早在王之涣去世的天宝元年就写好了,只不过直到千余年之后的1930年才因盗墓事件而现世。那是王之涣墓志铭上的一句话:“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其余的不必多说——关于王之涣的一生,答案都在《凉州词》里。 OkyAcMd0BzCMDT6W7hVKf/30fpeZ6Yr0L/DGLdou7ycDWV5NxLrC9YeMhvbBLx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