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回
贾府的八卦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01

上回说到,甄士隐看破红尘,跟着跛脚道人出家去了。

这天晚上,他岳父封肃一家正要入睡,门外响起敲门声。封肃开门,门口站着一群公差,这些人嚷嚷吵吵,快把你家甄爷请出来,我家太爷有请。封肃说,小人姓封,不姓甄,我女婿姓甄。公差说,我们也不知道什么真啊假的,既然你女婿不在,就麻烦你走一趟吧。

封肃从官府回来,带来了好消息,原来新上任的本府太爷,就是贾雨村。那天坐在轿子里路过封家门口,看到当年对他“行去几回头”的甄家丫鬟,以为甄士隐住在这里。

封肃把甄家的遭遇一一告知,贾雨村“伤感叹息”一番,当场承诺,孩子丢了,别怕,我派人帮你找。第二天一早,又派人送来两封银子、四匹锦缎。随着这份大礼送来的,还有一封密信。信上说,想要他们家那个丫鬟做二房。

我们也终于知道这丫鬟的名字了,叫娇杏(侥幸)。

贾老爷这么慷慨,封肃当然同意,一番运作,“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

不是吹吹打打风风光光的迎娶,而是“乘夜”,用“小轿”。可不是贾雨村出不起钱。二房就是这个待遇,自古都是。

后面我们会看到,贾赦、贾蓉身边突然就多了一个妾,一个续弦,悄无声息地,也是这个意思。苏童在《妻妾成群》里第一句话:“她(四太太颂莲)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也是傍晚,也是一乘小轿,还只能后门进。

一般来说,小妾地位低,没啥奔头。但是娇杏的运气太好了。书上说她“命运两济”,嫁给雨村一年,生了个儿子,又过半年,雨村正妻染病暴毙,就把娇杏扶正,做了堂堂知府夫人。正是: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应了她的名字,“侥幸”。

从这里到八十回结束,娇杏再没出现过。她最后的结局不得而知。不过不难猜测。贾雨村落马之后,家产抄尽,娇杏或被卖掉,或是一起收监,运气好的话,会在清苦中一个人拉扯儿子。反正“人上人”的日子是到头了。

人会侥幸一时,不会侥幸一世。

封肃的戏也杀青了。为了买娇杏,贾雨村送给甄士隐妻子“两封银子”,给封肃“百金”。

金钱的信息量最大。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

上回说过,《金瓶梅》里潘妈妈卖潘金莲,卖了三十两银子。而贾雨村为娇杏出的价码,是“百金”+“两封银子”。

曹公太狡猾,虚虚实实,令人莫辩。“百金”“两封”,都不是准确数量。但可以肯定,都远远超出三十两,足够买一排潘金莲的。说明在贾雨村心里,对娇杏是有感情的。并且我愿意相信,此时的雨村对甄士隐一家,是心存一些感激的。他还没忘记那五十两的雪中送炭。

但另一方面必须知道,贾雨村从一个路费都拿不出的穷儒,到一掷千金不眨眼的官员,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让子弹飞》里汤师爷怎么说来着,“有钱!有钱!”“上任就有钱!”古代官场,这不是潜规则,是明规则。

老话说,男人三大喜:升官,发财,死老婆。贾雨村全占了。

这该死的幸福。

02

雨村上任之后,露出枭雄本色。

书上写道:

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

各位留心,这段话大有嚼头,且是轻轻一笔,一不留心就划过去了。我读前两遍的时候都没在意,后来越琢磨越有意思。《红楼》一大笔法,叫“不写之写”,全书到处都是,这段尤其明显。

我们梳理一下,这段话列了贾雨村两大罪状:

一是可公开的罪名,性格狡猾,不守礼制,沽名钓誉给自己立清官人设,再加拉帮结派。

发现没有,这些说是罪名,其实都不成立。就像我们不能到法院起诉一个人,说他狡猾没礼貌,也不能说他天天立人设,却到处结交狐朋狗友。

可这段话里还有另一重罪名,是“贪酷”。贪污,严刑峻法,不管搁哪个朝代都够治罪。这才是实质。讽刺的是,弹劾雨村的同僚,不说他“贪酷”,却整些虚头巴脑的作风问题。

为什么呢?

既要排除异己,又投鼠忌器。

搞掉你贾雨村,并不是因为你“贪酷”,而是你“恃才侮上”——没有在上峰的领导下贪酷。但又不能被“异己”拖下水,所以找个可大可小、似有若无的理由。

我等小民要转到脑子宕机才想明白,说贾雨村“暗结虎狼之属”,拉帮结派,难道弹劾他的那些同僚就没有拉帮结派吗?

唐朝的牛李党争,北宋的新旧党争,尤其明末政坛大乱斗,“道德攻击”是标准流程,也是玄而又玄的手段,屡试不爽。

说这些,并不是给贾雨村洗地,前有一掷千金买娇杏,后有趁火打劫贾府,害石呆子家破人亡,“贪”和“酷”都没冤枉他。

搁一般官员,落马了,气势也会一落千丈。但贾雨村不同,罢官之后,“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嬉笑自若”。安顿好老婆孩子,“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这不是普通贪官,是个深不可测、令人敬畏的枭雄式人物。

03

我经常收到信息,有说读不进《红楼梦》,是人物太多,记不住;有说节奏缓慢,只能用来催眠。

从现在开始,要攻克这两道关了。可以告诉大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否则还怎么称作小说。

首先,人物多不多?确实多,多到现在都没搞清楚。我看过各种版本,少的说是448人,最多的说是975人,因为统计的标准不一样。没名没姓的人物,有的统计在内,有的不统计。但并不是说小人物就不重要,比如给贾雨村献上护官符的门子,日后也可能飞黄腾达。

这么多人物怎么记得住呢?别怕,不用刻意去记。《红楼梦》是人物塑造的神作,每个人物,哪怕很小的角色,哪怕只有几句台词,都个性鲜明,自带光环,很容易记住的。比如焦大,比如多姑娘,比如倪二。

并且很多人名都有规律,比如带辈分:第一代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带三点水;第二代贾代化、贾代善,代字辈;第三代贾敬、贾赦、贾政,反文旁;第四代贾珍、贾琏、贾瑞、贾宝玉,名字都带玉;第五代贾蓉、贾菌、贾蔷,草字头;四个姑娘是四个“春”,丫鬟名字是琴棋书画等等。其他的人名,很多是谐音梗,名字、个性高度关联。

总之都有规律,一记一串。

如果你是第一次读,实在没信心,还有个笨办法。找一张纸,遇到一个人物,就写下来,标清楚与上一个人物的关系。不等你写下100个名字,你会发现已经不需要它了。那些鲜活的角色,会自己走进你的脑子里。

说《红楼》节奏缓慢,是对《红楼》最大的误解,我写到这里,第二回还没写完,已经几世几劫了。甄士隐已经看破红尘了,贾雨村已经从穷儒到中进士到做官,又落马了。

这节奏还慢吗?

接下来,主要人物会一个个登场,一群群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眼花缭乱,你只会嫌自己脑子不够快。所以放心吧。慢慢读,会很快。

故事继续。

贾雨村无官一身轻,四处游山玩水,这天来到了扬州。

扬州新上任的巡盐御史叫林如海,是前科探花。

古代科举考试,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就叫探花,人中龙凤。据说从唐朝开始的传统,探花这个称号不仅要有才华,人还得帅,这样才能配得上“探花”二字。至少得像小李飞刀李寻欢那样,才敢叫探花。

关键是林家祖上也很辉煌,四代世袭列侯,到林如海这代,不能袭官了,却考中探花。所以书中对林家的评价是:

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富贵富贵,光有钱,只能叫暴发户,还得有文化,才能叫贵族。林家富贵两全。

可能有人要问,现在超市买包盐才几块钱,一个管盐务的官,怎么会富呢?这说的是现代。

在古代,食盐可是国家非常重要的税收来源。唐末的黄巢,元末的张士诚,都曾偷贩私盐,他们的起义有很多因素,而其中一条就是利益之争。

巡盐御史主管一个地区的所有盐务,大大小小的盐场、盐商,生命线都在巡盐御史手里捏着,收缴的盐税,是国库中的大头。所以这是一个肥差。

《金瓶梅》里,西门庆发的最大最快一笔财,就是贿赂两淮巡盐御史提前拿到盐引(相当于官盐销售许可证),得以提前一个月销售,赚了白银数万两。

明清两朝盐政制度大差不差,这位两淮巡盐御史的治所也在扬州。可以说,当时的扬州,遍地都是盐商企业总部。

现实中,曹家的江宁织造府亏空约54万两银子,也是康熙下令,用两淮盐政的钱才补上窟窿的。乾隆时期,两淮盐政就暴过雷,抖落出一宗1100万两白银的贪腐大案。

林如海有没有中饱私囊,书里没写,但这是显而易见的,区别无非怎么营私,是赚取最后一个铜板,还是适可而止?林如海如果像海瑞那样,估计也得先给自己打副棺材,还不一定坐得稳。

林家财产先交代到这里,后面涉及一笔巨款,到时候再继续。

林如海有门第,有才华,还有钱,妥妥的人生赢家。可是,人生总有不如意,林如海的人生也有遗憾——无子。他本来有个儿子,可惜三岁夭折了。如今林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女儿,这就是五岁的林黛玉。

书香之族重视教育,林如海打算给黛玉找个家庭教师。巧了,贾雨村带着简历上门了。

有人对此意难平,黛玉的启蒙老师,怎么能是贾雨村这号人呢?

我倒觉得顺理成章。不妨站在林如海的角度想想,还有哪个教师能比贾雨村优秀呢?贾府这么大权势,私塾先生也不过是贾代儒这个老朽。论形象,论才华,论风度,论见识,贾雨村都堪称名师。

一年后,黛玉的妈妈因病去世。我们第一次知道了林家与贾府的关系,因为黛玉的母亲,这位“贾氏夫人”,就是贾府的女儿。本回目中,“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就是这个事。

黛玉本来就体弱多病,这一打击,三天两头读不了书,贾老师的工作很清闲。

这天闲来无事,贾雨村信步郊外,“赏鉴那村野风光”,在密林深处看到一座破庙——智通寺。从描述来看,这绝对是个危房。但庙门口的一副对联,引起了雨村的注意: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句有脂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

什么意思呢?这座庙起到警示作用,可以说是作者专门为贾雨村安排的。人性本贪,但要适可而止,金钱、欲望、权力,到一定程度,要记得收手。不要等到无路可退了才想起回头,晚了。

这是警示贾雨村的,也是警示世人的。脂砚斋看到,立刻就想到宁、荣两府的诸位。宝玉是情痴,天下女儿都要喜欢我;凤姐迷恋权力、金钱,机关算尽;贾瑞沉迷肉欲,能把自己搞死;袭人一心要做姨娘;贾敬一心想着得道成仙;贾赦贾琏贾珍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欲壑难填。

当下那些轰然倒塌的商业巨头,要么是被时代抛弃,插不了手的;要么是野心太大,啥钱都想赚,忘记缩手的。

聪明如贾雨村,一眼就看出这副对联的深意,走进庙里,一探究竟。可庙里只有一个又聋又脏的老和尚,对雨村爱答不理,他又出来了。他还没有悟到。

其实这个老和尚,相当于《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真人不露相。根据现有资料推测,多年后贾雨村戴上枷锁镣铐,再无翻身机会,应该会再次走进这座破庙,那时候他才会真正理解这副对联,也会对老和尚叫一声“大师”。

出了庙门,有一家酒肆。雨村刚进去,里面一人哈哈大笑:“奇遇,奇遇。”这是遇到老熟人了。这个人就是冷子兴。回目中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正式开始。

“冷子兴”这个人物,名字好,人物设定也好。在本回开头有一首回前诗,后两句是“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目前的兴衰之兆,谁看得最清呢?不是局内人,更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而是游走在局内局外且具备一双冷眼的旁观者,所谓旁观者清。冷子兴是周瑞的女婿,周瑞一家是“金陵王”家的陪房(家生奴仆),后随王夫人来到贾府,了解贾、王两家内幕。冷子兴的身份,最适合冷眼旁观。

《三国演义》开篇词,“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风格虽然粗粝,沧桑扑面,但就意思来说,很像《红楼》此处场景。

俩人一壶浊酒,笑谈贾府多少事。

一落座,雨村就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冷子兴说没啥事,就你的本家出了一件小事。雨村说我在都中没亲人啊,冷子兴说,荣国府贾家不就是你本家嘛?雨村说,哎,别提了,我跟他们虽是同谱,那都是汉朝的事了,我可高攀不起。

冷子兴说,别价,如今宁荣两府不比以前了。雨村说,不对吧,那等家大业大的,怎么会不行了呢?去年我去金陵,从贾府门口经过,宁、荣两府连着,占了大半条街,里面人虽不多,但亭台楼阁啥的,还是金碧辉煌的,“那里像个衰败之家?”

冷子兴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你看着他们外表轰轰烈烈的,其实底子都空了。只知道讲排场,撑场面,挥霍无度,其实没啥钱。“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怎么个“一代不如一代”呢?

下面冷子兴打开话匣,把宁、荣两府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性格特征介绍了一遍,我就不赘述了,强烈建议各位细读原文,同时按照上面的笨办法,把人物关系一一罗列下来。读完、列完,再看个几回基本就记住了。

《红楼》人物太多,关系复杂,如果按照情节走向,每出现一个人物就介绍一下他的关系,就会一直打断情节,那样写太死板。曹公聪明,先来两个旁观者聊八卦,就把问题解决了。

在八卦宝玉时,冷子兴说到宝玉周岁时抓周,父亲贾政摆了一堆东西,让宝玉抓,看他将来的志向。

宝玉别的东西一概无视,“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气得贾政大怒,说他将来肯定是酒色之徒。长到七八岁,似乎更印证了父亲的预言,宝玉说出了那句大家熟悉的经典语录: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

各位,要想把这句话说明白,估计得写篇论文了。宝玉此后的一言一行,都是在践行这句话。但我们不能死板理解,比如秦钟、北静王、蒋玉菡,这种多情帅哥型的男人,宝玉又不嫌人家浊臭了。

冷子兴说到这里,问贾雨村,“你道好笑不好笑”,显然是不理解宝玉。神奇的是,贾雨村更理解宝玉,他接下来的一大篇话,可以看作《红楼梦》对人性的观察。曹公纵横古今,正史野史,读书万卷,在历经世态炎凉,看透荣辱起落之后,得出对人性的理解。

这段话原文就不展开了,说下我粗浅的理解:

贾雨村是说,世上的人无非三种,一种有大仁大德大才,尧舜禹汤、孔孟程朱这种;另一种是大奸大恶大坏蛋,桀纣王莽、安禄山秦桧等等。前者拯救天下,后者祸乱天下。

第三种,就是芸芸众生,平平庸庸,坏不到哪儿去,也好不到哪去,早晨坐地铁还给老人让座,晚上回到家就拿起键盘乱骂人。

同时,天地之间有正邪两股气,大仁者,一身正气;大恶者,身上沾染了邪气。太平盛世就是正气多,烽火乱世就是邪气盛。

可是接着,贾雨村又说出了第四种人。这种人生在“当今”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人民幸福,正气爆表。但这些正气游离于世界上每个角落,遇到深沟大壑中的邪气,两股气就开始纠缠,融合,互搏,成为一种新的混合气体。

这种气体要是附在人身上,便产生一种新人类,他们“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所谓正邪两赋型人格。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乎,其实也简单。我的理解是,这种人身上正邪两气都很旺盛,且经常互搏,所以他们个性鲜明,自带光芒,亦正亦邪,充满魅力。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永远不会忽视他。

广告营销领域有个真理:一个品牌,宁可让大家吐槽你,都不能让大家忽视你。产品即人,人即产品。

贾雨村列举了一串这类历史人物,都是复杂人格,比如唐明皇,宋徽宗,秦少游,唐伯虎。其实文学作品里也有这样的人物,宝玉和凤姐就是典型。再比如孙悟空,鲁达,《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被解救的姜戈》中的牙医。《三体》里的史强也有那么点意思,我喜欢史强胜过几位主角。但这种人物很难创作,一不小心就写砸了。

说句题外话,可能近年来我身上也沾了一点邪气,最讨厌看好人电影,主角身上要是没点邪气,没点阴暗面,还真看不下去。

04

贾雨村的人物论说完,冷子兴说,那就是“成则王侯败则贼”了?贾雨村说,正是此意。

这个俗语别多想,只是个比喻。正邪两赋型人格,不管在石头眼里,空空道人眼里,还是贾雨村眼里,都是“异样”的人。当然,在世人眼里,曹公眼里,都是一样。

“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第一回)

“这两年遍游各省,也曾遇见过两个异样孩子”。

这样的人是不甘平庸的,才能很出众,缺陷也明显。要么轰轰烈烈,要么一败涂地。唐明皇,宋徽宗,还有红楼梦中人,都是这类“异样”人。

贾雨村见到的异样孩子是谁呢?

他继续对冷子兴八卦,说自己曾在金陵,到“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也做过家教,他家就有个异样的孩子,名叫甄宝玉。

甄宝玉不爱读书,经典语录一:“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

经典语录二:“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

在甄宝玉眼里,女人是神,是信仰,是宇宙高质量生物。是不是很巧,贾宝玉也是这么认为的。

两个人都叫宝玉,一样性格,一样年纪,说一样的话。二人都有个对自己宠溺的祖母,也同样有一群姐姐妹妹。后文里,还会通过一个老嬷嬷之口爆出甄家权势,皇帝六下江南,“独他家接驾四次”。

这很容易让读者迷惑,敢情贾、王、史、薛还不是最有权势的,还有个甄家,可是江南甄家的戏份,在前八十回太少了,简直可以忽略。且从不正面描写,影影绰绰,神龙见首不见尾,曹公是不是对甄家太吝啬笔墨了?

所以有必要聊下甄与贾的关系。

在“独他家接驾四次”下面,有一句脂批,是“点正题正文”。什么意思呢?这才是作者真正想写的东西,这才是全书的正题。

字数越少,信息量越大。

我的理解是(本书中我会多次用到“我的理解”,并非特指我的独家发现,而是指这仅是个人见解,是从阅读中、从一代又一代红学前辈的见解中,得出自己的理解。不代表准确答案,只供大家思考),《红楼梦》一开篇,就出来两个相对的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脂批明确指出,甄士隐是“真事隐去”,贾雨村是“假语村言(存焉)”。这是个明确的信号,凡写到甄家故事,是真实的,而贾家故事是虚构的。前者是历史,后者是小说。

写甄士隐,是大笔挥洒,是MV手法,只用一回,就写完了他的一生:祖上辉煌,无意仕途,然后衰败,无子,丢女儿,火灾烧完家产,历经世态炎凉,最后顿悟出家。

甄士隐的家庭变故,是贾府兴衰起伏的缩影。甄士隐的一生,是贾宝玉一生的预演。

再说江南甄家。

小说里江南甄家信息少,与贾府交集的信息更少。但每次交集,都是重大信息。比如甄家抄家,将财产转移到贾府。两家得是什么关系,贾府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就算是故交老亲也说不通,并且作者还没说明,到底是什么故交,什么老亲。

甄家这么大的权势——接驾四次——只写了一个败家儿子甄宝玉,难道上一代男人之间就不联络?

答案只能是,甄家历史是真实的,贾家历史是假的。“甄(真)”的不能写,所以只能写“贾(假)”的。

但小说又各种隐喻,草蛇灰线,让你知道甄与贾(真与假)的关系。再回过头读这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甚至可以说,曹公根本就不想“盖”,只想“彰”。

这样一来,甄家父辈祖辈一代,确实没必要写,写了就重复,只写甄宝玉这一个人物就行了,因为甄宝玉是个坐标,是个锚点。读者如果将贾宝玉和甄宝玉对应起来,那甄、贾两家也就自然对应了。

再看甄宝玉的描写,上面通过贾雨村之口说了,跟贾宝玉是一模一样的,连长相都是一个模子。在后文我们还会看到贾宝玉在梦中见到甄宝玉,那段脑洞特别大,盗梦空间一样,实锤证明,两个宝玉就是同一个人。此处不展开,后面再细聊。

从文字表面看,江南甄家和甄士隐不是一家,但我们完全可以看作一家。

甄士隐对应贾宝玉的人生遭遇,甄宝玉对应贾宝玉的人物性格,而甄家,对应贾府这个大家族。甄、贾两家,是通过两个“宝玉”的等量换算得出来的。人物各司其职,是一组双层隐喻。

另外提醒大家,《红楼梦》里的时间是被打乱的,有点平行宇宙的意思。曹雪芹当然不懂天文学,所以他用的是镜像理论。甄士隐和贾宝玉,甄宝玉和贾宝玉,黛玉和晴雯,宝钗和袭人,贾瑞的风月宝鉴……甚至贾雨村这个人物,也是贾府自家人的一个投射。后文提到,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从外面杀一时半会儿杀不死,必须是自己人窝里斗,内部互杀才会死得快。可惜原文缺失,我们找不到更多贾雨村的证据了。

不过大家先别急着撕书,时间紊乱只出现在前几回,后面就正常了。毕竟写小说还是要给大家看懂的。

本回最后,冷子兴和贾雨村喝着酒,聊着贾府的八卦,帮我们梳理了复杂的人物关系。第一次读《红楼》的人,会有个初步印象。再次提醒大家,人物记不住的话,可以列个人物关系表,很有帮助。

只这一回文字,我们就能看到贾雨村不简单,长袖善舞,触角敏锐。江南甄家、林家都与他有交集,他很快还会攀上贾家、薛家,还有金陵王家。

前面贾雨村罢官,他为啥不怕,担风袖月,没事人一样?因为他官虽丢了,但人脉在,资源在,能力也在,信心没有被摧毁,他知道他终究会东山再起。自古成大事者,都有此等心量。尽管读者们骂他,恨他,唾弃他,但反过来看,坏人身上的优点,也是优点。

这不,俩人刚埋过单,好事就来了。

方欲走时,又听得后面有人叫道:“雨村兄,恭喜了!特来报个喜信的。”

什么喜信儿呢?咱们下回分解。 B9xqkh+aoNeLKAl3myZioIsTK4LYJRepGvQt4FkUQ1ZG8hFHwppmyvRW4umK/I6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