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印象,西方是在清朝中晚期才开始全球扩张的。
这是不太准确的。事实上,自16世纪初(明朝中期)开始,欧洲就如同一只章鱼般伸出数道触手,试图抱住整个地球。
宏观上看,欧洲的扩张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在空间上分为陆、海两个方向。
第一阶段为1500年至1600年,这一阶段陆地扩张的主力是沙皇俄国(1547年之前称“莫斯科公国”)。
今天俄罗斯欧洲部分的领土,大致以基辅所在的纬度(北纬50°)为界,以北为森林地区,以南为草原地区。1500年的俄国,其领土仅限于森林地区,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
沙俄扩张的第一个目标是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自1502年(明弘治十五年)至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沙俄陆续攻灭蒙古人在该地区建立的大帐汗国、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占据了整个伏尔加河流域。之前,这里曾是金帐汗国(上述三个汗国即为金帐汗国分裂后形成的)统治的核心区域,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兼并此地,使得沙俄成为一个“农耕-游牧二元帝国”。
农耕意味着人口、城镇固定,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利于发展手工业,其中也包括火器、武备制造业;游牧意味着充足的马匹供应,是建立强大骑兵军团的基础。兼顾这两者,是16世纪至17世纪亚洲地区陆地强国的标准配置,同时期的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位于南亚地区)以及后来的清帝国,都是如此。
之后,俄国人将目光转向了辽阔的北亚。
1581年(明万历九年),俄国罪犯叶尔马克率领840人越过乌拉尔山,击败了游牧于鄂毕河流域的古楚汗部(原金帐汗国一部),攻占其首都锡比尔 。在当时俄国人的认知里,古楚汗统治着全部或是大部分北亚地区。所以,他们直接用锡比尔来命名乌拉尔山以东的全部地区,锡比尔的另一种音译即为“西伯利亚”。而事实上,古楚汗只不过是北亚大大小小的几百个部落之一。
西伯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十分有利于俄国人的扩张,其内部无天堑(高山、大漠)隔断,大部分地区实际上是三条大河的流经区域,从西向东分别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俄国人以大河流向为指引,辅助以马匹作为不同流域之间的交通工具,征服沿河居住的原住民部落,只用了不到50年,就在三条大河的险要位置建立了16个大型军事要塞。1637年(明崇祯十年),俄国人到达太平洋沿岸的鄂霍次克海。
也就是说,在明朝灭亡之前,俄国人就已经占据了大半个西伯利亚。
为了长久地统治此地,沙皇鼓励欧洲地区失去土地的农民、罪犯,去西伯利亚的军事要塞附近屯垦。1622年(明天启二年),俄控西伯利亚的原住民数量为17.3万,俄国人(包括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的数量为2.3万。到1662年(清康熙元年),原住民增长为28.8万,而俄国人已经达到了10.5万。
广袤的西伯利亚给沙俄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进入西伯利亚后的仅仅五年(至1586年),俄国人就通过自行猎取、强迫当地部族上缴等方式,获得黑貂皮20万张、黑狐皮1万张和松鼠皮50万张。17世纪,西伯利亚的毛皮收入占俄国政府历年财政收入的7%至30%不等。
再说说第一阶段的海上扩张,主力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1509年(明正德四年),西班牙人埃尔南多·科尔特斯率军征服古巴岛;之后两年,葡萄牙军队相继占领印度果阿和马六甲,并将前者作为其东方殖民地的首府;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科尔特斯率军征服墨西哥。
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率领180人进攻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印加帝国”,第一战就俘虏了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之后西班牙人持续拓展,到16世纪中叶(明嘉靖年间),西班牙已经控制了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拉丁美洲,葡萄牙人也宣布巴西为其殖民地。
与沙俄一样,海上殖民者也从被征服地区获得了大量财富。
1503年(明弘治十六年)至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仅贵金属一项,西班牙就从美洲获得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 取白银与黄金10:1的比值,这些金、银以明朝的计量单位“两”换算即为5.52亿两白银,平均每年约350万两,相当于同期明朝财政一年货币税总收入 的一半,而这只不过是西班牙殖民帝国众多的收入来源之一。
充足的财政收入,是建立强大军队的基础保障。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出“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共有大型军舰134艘,装备各型火炮2431门,其中约1/3是12磅以上的重型加农炮 ,即后来袁崇焕在宁远所用的“红夷大炮”。而在当时,明军尚未装备类似火炮。
在欧洲国家陆、海两路大扩张时,明帝国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自明朝中期开始,明帝国染上了六大顽疾:北方边患、藩王耗费、军户逃亡、皇帝怠政、宦官擅权和文官党争。以上六项中的四项,当年明月老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曾详细介绍过,藩王耗费和军户逃亡,我会在本书中详解,这里单讲讲明朝中后期的疆域缩水。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蒙古土默特部 首领俺答汗率军攻入青海,占领青海北部地区。万历六年(1578年),俺答汗册封藏区宗教领袖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以此为标志,青藏高原事实上已经奉蒙古人为宗主,明朝所设的“朵甘都司”“乌斯藏都司”名存实亡。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帝,明朝又失去了对辽东都司以外东北地区的控制权。
此后,明朝的实控地域仅限于传统的两京十三省,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远小于同时期的沙皇俄国、西班牙殖民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相当。甚至于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居世界首位的人口数量,也在这一时期被莫卧儿帝国超越。
综上,自万历年间开始,明帝国的实控地域、军事装备、内政治理、财政收入等方面,均已落后于同时期其他世界强国。
1626年(明天启六年),西班牙军队登陆台湾基隆;1644年(清顺治元年),俄国探险家波雅尔科夫率军进入黑龙江流域。在全球扩张第一阶段中获益最多的两大帝国,分南、北两个方向出现在东亚边缘。顺治元年即为清朝开端,此时面临十分危险的局势,清帝国就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
清朝前半叶,清朝统治者一方面驱逐外国侵略者,保卫中国领土;另一方面在周边各藩属部族的斗争中主持公道,合理运用战争与招抚的手段,坚持“以义击暴、以德服远”的原则,最终将整个东亚大陆范围内的藩属部族纳入清朝的直接管辖之下。
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至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是世界范围内大扩张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海上扩张的主力是英国、法国和荷兰,陆上扩张的主力仍是沙俄。而这一阶段新增直接管辖领土最多的国家,却并非上述四者,而是清帝国。这段波澜壮阔却又不像西方那般血腥残忍的开拓史,就是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
正文开始之前,说明五个事项。
清朝起源于建州女真,在明代的大部分时间内,该部都是明帝国的藩属部落。直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其首领努尔哈赤仍在向明朝进贡,并承认自己是万历皇帝的臣属之部。所以,在笔者看来,明清战争是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政权的战争,属于内战性质。
清廷入关后与大顺、大西、南明、明郑等诸政权的战争,是清朝作为明朝的继承者,与地方割据势力的战争,笔者也认为其是内战性质。内战方面不是本书讲述的重点,所以描述会相对简略。
与内战相对的就是外战。例如清朝与沙皇俄国的战争,后者在历史上从未臣属于中原政权,故清、俄之间的战争,笔者视其为对外战争。
最后,还有一类比较特殊但是很重要的战争,即清朝与周边藩属部族的战争。
在顺治三年(1646年)这个节点,黑龙江女真诸部,喀尔喀蒙古(即后来的“外蒙古”)诸部,天山北麓的卫拉特蒙古(即瓦剌)诸部,吐鲁番、青藏高原的和硕特政权,均向清朝进贡,均为不受清廷直接管辖的藩属部落。换句话说,清朝建立伊始,就与东亚大陆范围内的其他部落、政权确立了宗藩关系。所以,清朝与以上各方的战争与交往,其本质是将“宗藩关系”转变为“隶属关系” ,不属于外战,可以理解为“统一战争”。
对外战争与对藩属政权的战争,以及清朝为融合各藩属政权所做的工作,是本书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本书中宏观介绍全球局势或是外国情况的单独小节,笔者采用公元纪年,日期用公历 表述,用阿拉伯数字,例如“1644年(顺治元年)2月8日”。
本书的主线内容,即清朝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笔者采用年号纪年,使用原始史料中的阴历日期,用汉字大写数字,例如“顺治元年(1644年)正月初一”。
以蒙古、女真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通常“称名不举姓”。例如和珅为钮祜禄氏,全名应为“钮祜禄·和珅”。但是在史料中,除极个别情况外,不会在其名字前冠以姓氏。即便是日常敬称,也不会用“钮祜禄大人”或是“钮祜禄中堂”,而是用“和中堂”。故本书涉及相关名字时,均按此惯例表述。
蒙古、女真的人名、地名多为音译,不易识别。为方便读者阅读,故当某章节第一次出现某个生僻的蒙古、女真等人名、地名时,以下划线标识,方便读者阅读。
因印刷版面的限制,书中涉及的很多图片细节无法清晰地在页面上显示,请扫描随书附赠书签上的二维码,浏览本书电子版插图。
好啦,啰唆了半天,让我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