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哈木为首的瓦剌和以阿鲁台为首的鞑靼成型后,两者就与明帝国形成了三国演义的关系。然而,与三国中蜀、吴两个弱方联合对抗强魏不同,瓦剌与鞑靼这两个弱方却是势不两立。它们并没有因为同为“蒙古”而同仇敌忾,反而互相看不顺眼,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同时,由于马哈木和阿鲁台都不是北元皇室的后裔,与明朝没有啥深仇大恨,所以他俩都去讨好此时的明朝皇帝——朱棣。
率先开始行动的是马哈木,从朱棣上位开始,他就向明朝遣使进贡,请求明朝册封。朱棣这个人是很狡猾的,他同意了马哈木的请求,却在瓦剌内部封了三个王。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封太平(哈什哈之子)为“贤义王”;封 把秃孛罗 (瓦剌境内辉特部首领)为“安乐王”。这一招与明朝在女真地区众建卫所类似,多封几个王,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让你们自己去争吧。
相比马哈木顺利讨得王位,鞑靼的阿鲁台就比较尴尬了。当时阿鲁台所立的大汗C1 鬼力赤 ,是个很有“荣辱感”的人。鬼力赤一想到明朝与自己的家族有血海深仇,就气不打一处来,对于明朝的招抚使臣,他要么不理睬、要么拘禁。
看看,这就是不懂事了。在阿鲁台看来,你不过是老子扶植的一个傀儡,竟敢耽误我向老朱家表忠心?于是,阿鲁台就把鬼力赤杀了,然后向明朝请求册封。
但是,朱棣的册封也不是谁都给的,这会儿他对阿鲁台很不满意。因为阿鲁台正在干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即上文所说的“拉拢朵颜三卫、科尔沁部抱团”。朱棣不管你姓啥,也不在乎什么瓦剌或鞑靼,他只在乎谁强大。谁强了,谁就是他的敌人。
于是,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亲率大军征伐阿鲁台。听闻这个消息,阿鲁台与当时的大汗A2 本雅失里 都决定逃跑,但是因逃跑方向的选择,两人产生了矛盾。最后阿鲁台向东逃,本雅失里向西逃。
明军先揍本雅失里,大败之,本雅失里逃入瓦剌,被马哈木所杀;明军再揍阿鲁台,大败之。战后,阿鲁台向朱棣上表谢罪、请求入贡,支持阿鲁台的朵颜三卫首领也一同请罪。看到对方的认错态度良好,朱棣就于永乐十一年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这时,西边的马哈木又不干了。在他看来,只能自己去舔朱棣,阿鲁台再去舔,就是抢生意,就是跟他过不去。刚好,阿鲁台也是这么认为的。此后,他俩不断向朱棣揭发对方的黑材料,都请求朱棣讨伐对方。
永乐十年(1412年)五月,马哈木遣使向朱棣奏称:“既灭本雅失里,得其传国玉玺,欲遣使进献,虑为阿鲁台所要,请天兵除之。”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五月,阿鲁台遣使向朱棣奏称:“马哈木等弑其主,收传国玺,又擅立答里巴为主,请发兵讨之,愿率所部为先锋。”
其实呢,他俩这样争来斗去是朱棣所乐见的。当然,如果任何一方稍有强大,朱棣就要出兵揍他一下,以保持北方草原的战略平衡。这会儿,鞑靼的阿鲁台刚刚被朱棣胖揍一顿,实力稍弱。所以,瓦剌的马哈木就打算趁机兼并鞑靼,率领军队跑到了鞑靼的地盘上。
这种行为是朱棣所不能容忍的。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率军亲征瓦剌,答里巴汗、马哈木、太平三者联合率军迎战,即为著名的“忽兰忽失温之战”,瓦剌大败,数千人被杀。
按说呢,被打败了就该老老实实地休养几年,等元气恢复了再打,可是马哈木偏偏不消停。这位老兄挨完揍后是越想越气,比较搞笑的是,他气的并不是朱棣,而是阿鲁台。他认为朱棣之所以揍自己,是因为阿鲁台挑拨他与明朝的关系,所以他决定找阿鲁台算账。
永乐十三年(1415年),也就是忽兰忽失温战后的第二年,马哈木率军攻打阿鲁台,大败,马哈木被阿鲁台所杀,他的儿子脱欢也被俘。杀仇人之身、俘虏其子,阿鲁台老兄可谓是走向了人生巅峰。然而不久之后,阿鲁台又将脱欢放回瓦剌。至于原因,说法众多,这里我就不深究了。
然后,就是脱欢的王子复仇记。说起来,他最大的助力还是朱棣。在忽兰忽失温猛揍瓦剌一顿之后,朱棣就有点儿后悔了。因为第二年马哈木就被阿鲁台干掉了,这打破了草原上的战略平衡。恰好此时,脱欢回到瓦剌,朱棣就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正式册封其为顺宁王(第二任),算是官方确认了脱欢的地位。
脱欢认真总结了老爹失败的教训,他认为他爹之前多次“要求”朱棣揍阿鲁台的做法是错误的,这让朱棣产生了“被命令之感”。其实呢,只要瓦剌挨揍后装可怜,朱棣自然会对阿鲁台动手。于是,脱欢开始了装孙子之旅。
永乐十七至十九年(1419—1421年)间,阿鲁台两次攻打瓦剌,瓦剌均被击败,脱欢只是不断地向朱棣进贡、说明自己的惨状。看到脱欢一副惨兮兮的样子,朱棣也就放心了。之后,他将重点攻击目标转向鞑靼的阿鲁台。朱棣晚年,先后三次攻伐阿鲁台,最后一次甚至死在了出征的归途,这些征伐重创鞑靼。史载:“(朱棣)发兵尽收虏所弃牛羊驼马,焚其辎重。”
而朱棣前脚刚刚打完,脱欢后脚就跟着来了。史载:“阿鲁台今夏为瓦剌顺宁王脱欢等所败,掠其人口、马驼、牛羊殆尽,部落溃散无所。”
明朝与瓦剌的轮番军事打击,让阿鲁台苦不堪言。宣德六年(1431年),鞑靼的阿台汗、阿鲁台再次被瓦剌击败。史载:“阿鲁台与瓦剌脱欢战,阿鲁台败北,部曲离散,多于近边假息。” 三年后,阿鲁台被瓦剌军队所杀,脱欢控制了东蒙古。
这里,我先评价一下朱棣对蒙古人的策略。简单点儿说,不管对方是什么部族、什么立场,谁敢变强,朱棣就要把人家打成小强。在当时来看,这无疑是明朝的胜利。但是,朱棣这种只管杀、不管抚的策略,使得明朝在草原地区始终没有类似汉朝之西域都护府,唐朝之安西、北庭都护府这种半羁縻、半军管机构,处在权力真空状态。这就导致马哈木败亡后有阿鲁台,阿鲁台败亡后有脱欢,俗语叫“按下葫芦浮起瓢”。
朱棣在位时,问题倒不大,他又猛又能打,明朝此时也很强,谁敢冒头就揍谁。可是,当朱棣死后,他的大胖儿子(明仁宗)、病秧子孙子(明宣宗)和自私、腹黑、窝囊、卑鄙、无耻的曾孙子(明英宗),就没有朱棣的本事了,也就搞不定蒙古人。
另一方面,朱棣的行为在蒙古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蒙古人尊元朝后裔为大汗,朱棣揍他们;杀了大汗,朱棣揍他们;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接受明朝封号,朱棣揍他们;两个太师互相打,朱棣揍他们;甚至于曾经帮助朱棣靖难的朵颜三卫,也要挨揍。
所以,在蒙古人眼里,明朝是个不讲道理的邻居,是不可信任的。之后的有明一代,虽然明朝皇帝封了很多蒙古部族首领为“王”,但这种关系连羁縻统治都算不上,类似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明朝中后期,长城沿线连年烽火,经常是前脚封赏、后脚开打,蒙古边患始终是困扰明朝统治者的大问题。
好啦,回头继续聊脱欢的崛起之路。在对外征伐的同时,脱欢还在瓦剌内部进行集权。朱棣病逝的当年,脱欢就把朱棣封的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孛罗通通杀掉,尽收其部众。由于当时绰罗斯部在瓦剌内部并不占绝对优势,所以在干掉两大部首领后,脱欢决定从被他征服的鞑靼境内,迁徙一支忠于自己的部众,用来平衡瓦剌的内部局势。
他选择的这支部众,就是历来以雇佣军闻名的朵颜三卫(兀良哈部)。脱欢拉拢兀良哈部首领之一 乌噜克特穆尔 ,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将他的部众西迁瓦剌,并赐该部名为“和硕特”。可是,把人家迁入瓦剌,就得给人家分地盘,而瓦剌各部的地盘都是固定的,分谁的人家也不愿意。
脱欢想了个损招。他把和硕特部安置在今天的乌鲁木齐周边,而在当时,这片地方是 亦力把里 (东察合台汗国)的地盘。所以,脱欢这一招实际上是借助东蒙古的力量去对抗东察合台汗国。此后,瓦剌的势力不断向南扩展,其统治重心逐渐由阿尔泰山南移至“伊犁—乌鲁木齐”一线。
在此期间,和硕特部的部分部众北上,进入萨彦岭山区,征服了此地的图瓦人,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部落。他们对外仍然自称“兀良哈”,清朝称之为 乌梁海 ,大名鼎鼎的 唐努乌梁海 即为其中一部。和硕特部的西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咱们后文再说。
综上,经过浩海达裕至脱欢这三代人的努力,绰罗斯家族完成了东、西蒙古的统一。
脱欢死后,他的儿子 也先 接班,瓦剌声势大振。此时的明朝皇帝是“北狩战神”明英宗朱祁镇。要说呢,起初明英宗还真没显示出“战神本色”,反而相当怀柔。史载:“朝使至瓦剌,也先等有所请乞,无不许” 。也就是人家要什么,明朝就给什么。
看到明朝这么大方,也先也没客气。正统十二年(1447年),他竟然一次性派出三千人去北京进贡,并虚报贡品数目,要求明朝按他给出的清单赏赐。明朝礼部官员清点贡品后,按照实际价值回馈瓦剌使团,只有也先要求金额的五分之一。也先大怒,决定对明朝开战。
随后的故事大家就耳熟能详了。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率军在土木堡跟明军打了一仗,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也先盛情且强制地带去草原“打猎”。之后,也先又带着明英宗到长城边上,挨个关口“叫门”,结果没搭理他的。也先气不过,带着军队去北京强行闯门,被于谦率军揍得灰头土脸,跑回了老家。
这一战,也先带着几万人在长城周边转悠了小半年,没抢到多少东西不说,还伤亡惨重,内部矛盾也由此激化。为了稳定内部,也先派人去明朝请求和亲,恢复互市,好淘换点儿生活必需品,被拒绝;他干脆把朱祁镇送回去,表达善意,明朝还是没有回应。
这种情况下,也先手下的部将、入股的部落首领纷纷质疑:跟着你出去打仗,就是为了抢点儿东西回来,仗打成这个样子,你要负主要领导责任!一个叫 阿剌 的贵族还表示:就你这水平也能当太师?我上我也行!
为了控制内部局势,加强中央集权,景泰四年(1453年),也先不顾自己不是黄金家族后裔的事实,强行称汗,是为“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在也先看来,之前之所以有那么多反对的声音,是因为他不是大汗,现在他称汗了,反对的人自然就消停了。然而,这种幼稚的想法很快被证明是错误的。在称汗的第二年,也先就被上面那个“我上我也行”的阿剌刺杀了。
也先死后,绰罗斯氏族发生分裂,也先的两个儿子分割部众,各成一部。长子名为 博罗纳哈勒 ,成立了“杜尔伯特部”,向额尔齐斯河中上游迁徙;次子名为 额斯墨特达尔汉诺颜 ,成立了“准噶尔部”,向伊犁方向迁徙。绰罗斯氏的实力大为削弱,之前被脱欢兼并的土尔扈特部重新独立。这样,瓦剌就分成四部,即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硕特。
此后,瓦剌的势力退出鞑靼,东、西蒙古再次分裂。瓦剌将开拓方向转向西边的哈萨克。双方的战争持续二百多年,史称“二百年战争”,争夺的核心是“七河地区” 。
在长期的战争中,准噶尔、土尔扈特损失了相当数量的部众。到明朝中后期,外来户和硕特部反而成为瓦剌内部最强大的部落,此时各部情况如下。
和硕特部,博尔济吉特氏,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区域,沿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游牧。
准噶尔部,绰罗斯氏,以伊犁为核心区域,在伊犁河流域游牧。
杜尔伯特部,绰罗斯氏,沿额尔齐斯河上游游牧。另有辉特小部,依附杜尔伯特部。
土尔扈特部,以塔尔巴哈台为核心区域,在其周边游牧。
四部之间无明显边界,实控地区犬牙交错。
从这会儿开始,我就不用“瓦剌”这个词了,蒙古人习惯称其为“四卫拉特”,清朝史料通常称其为“厄鲁特”,我们在后文就用“卫拉特”这个称呼,其实都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