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文可见,皇太极对孔、尚、耿三人的军队似乎是好得有点儿过分了。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是专业的火器部队。
这里,我要先聊聊明清时期的火器情况。从16世纪(明朝中期)开始到鸦片战争前,世界上所有的火器,也就是各种枪炮,都是同一个原理。
第一步,制作一根前端开口、后端密闭或半密闭的铁管或铜管,后端要在火药室处留出点火的小孔,学名叫“火门”(见彩图2 大炮火门)。
第二步,将适量的火药装填进金属管底部。
第三步,将石弹、铁弹或铅弹塞入金属管内。
最后,自火门处引燃火药,火药在密闭的金属管内爆炸,产生的火药气体会推动弹丸射出。
就是这么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弹”都是实心的,炮弹内部不装火药,完全靠动能杀伤。
在此期间,确实出现过一些内部中空、装填火药的“开花弹”,通俗点儿说就是打出去会爆炸的炮弹,但并没有普及。这是因为:这种炮弹的火药引信先要在炮管内承受一次火药爆炸的高温,确保不会立刻引爆炮弹;当炮弹打出去后,引信又得在适当的时机引爆。在那个年代,这个操作的难度实在是太高。真正会爆炸的炮弹,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大规模登上历史舞台。
这些火器按照重量分类,即为“枪”和“炮”。
口径小、装药小、弹丸小、可手持发射的火器,即为火枪,又分为三类。
最原始的叫火门枪,类似我们放的礼炮,其后端有火门,点火即为发射。明朝辽东军普遍装备的“三眼铳”,即为火门枪。
第二种叫火绳枪,明清时期称之为“鸟枪、鸟铳、鸟炮”等。之所以如此命名,并不是因为枪的形制像鸟,而是因为这种枪可以控制发射时间,能够从容瞄准并击中天上的飞鸟,故如此命名。
相比火门枪,这种枪拥有“枪机”(控制发射的开关),用来控制点火装置“火绳”的位置。发射原理不变,依然是装药、装弹。以上步骤完成后,持枪者点燃火绳,但是火绳并不直接连接火药,而是缓慢燃烧于火门的上方。需要发射的时候,射手扣动扳机,火绳在扳机的牵引下扣向火门,点燃火药,完成发射。
第三种叫燧发枪,与火绳枪本质上是一种东西,只是点火方式不同。这种枪用燧石(可以理解为能打出火花的石头)代替火绳,扳机与燧石联动,扣动扳机时,燧石砸向火门旁的击砧,产生火花,引燃火药,完成发射。因其发射时不需要点燃火绳,故清朝称其为“自来火”。
口径大、装药多、弹丸大、不能手持发射的火器,即为火炮。
火炮的花样就更多了,单就炮弹而言就分为多种。
一个圆滚滚的铁弹,大家都知道,不解释了;用铁链绑着的两个铁弹,这是专门打桅杆的;一串半固定的小铁弹、铅弹,西方称之为“葡萄弹”,一打一大片,类似霰弹。
在明清战场,最主流的两种炮即为“子母铳”和“红衣炮”,均从西方流入中国。
子母铳又称子母炮、弗朗机,大部分属于轻炮一类,你可以将其理解为速射炮。这种炮分为“子铳”和“母铳”两部分,母铳即为主炮身,是一根后端开口、留有凹槽的炮管;子铳即为与母铳凹槽尺寸契合的铁桶状容器。子铳底部塞火药,其上放炮弹,铁弹、铁钉、碎石等皆可。
通常,一个母铳会准备多个子铳,打仗的时候,开完一炮,就把打空了的子铳拿出来,再把炮管冷却一下,接着放入下一个子铳。如此,便可实现速射。
这种炮轻便、射速快,适合山地行军,被明军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其主炮管后端大开口,火药气体爆炸时容易外泄,产生的推力(学名叫“膛压”)不够大,所以其射程较短,威力也小。
子母铳
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最主流也是最猛的炮,即为长身管加农炮。所谓“加农炮”,可以理解为“反建筑炮”,是以摧毁对手器材、舰船、建筑为目的的火炮。这种炮长身管、弹道平直、弹丸动能大、射程远、穿透力强。
其操作方法是,先从炮口向炮管底部塞火药;然后塞入一些麻绳、麻布类的缓冲物;再把一个直径略小于炮管口径的铁球从炮口放进去;再用一根长木条将铁弹和火药压实;最后,从后端的火门点火发射。明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红衣炮,就是这种炮。
红衣大炮,明朝称之为“红夷大炮”,是16世纪初发明于欧洲的一种重型、纺锤形、长身管加农炮。由于明朝称荷兰人为“红夷”,故如此命名。清军获得该炮后,对“夷”字比较忌讳,故改称“红衣大炮”(见彩图3 山海关景区存放红衣炮实物)。
所谓红衣炮,不是一种炮,而是一类炮,其最大的外貌特征就是“前弇后丰”,通俗点儿说就是炮口小而内膛大。如此设计是为了在炮尾装填更多火药,使得爆炸更有威力,从而使弹丸具备更大的动能,也就是更大的杀伤力。简单介绍下红衣炮的实战威力。
野战时的场景:阵中,你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待会儿砍死几人。这时,只听得一声轰鸣,一个时速达200米/秒、重达10斤的铁球从你脸旁呼啸而过。旁边的老兄上一秒还信心满满,这会儿已经少了一条胳膊。你感觉脸上湿湿的,用手一摸,一手血。这时你回头一看,跟你旁边那位倒霉蛋杵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人,都少了点儿部件。有的少了肩膀,有的少了胳膊,还有的没了头。
守城时的场景:你正阴在城垛后,准备待会从射击孔里好好狙杀一番。这时,只听得一声轰鸣,距你五六米处的城垛嵌进一枚铁蛋,砖石出现裂纹。你正窃喜,幸亏没砸到自己身上。突然,另一枚铁蛋再次命中受伤的城垛,直接穿透了躲在后面的那位倒霉蛋,在他肚子上留下一个碗口大的圆洞。同时,碎石飞溅,你旁边那位仁兄的脸上嵌入一颗石子,正傻傻地问你:“兄弟,我怎么感觉脸有点儿疼呢?”
经历完以上场景,相信90%的人不会再想打仗了,这就是重炮的威慑力。
关于红衣炮流入中国的时间和方式,说法众多,这里我就不细究了。明朝最早使用这类火炮,始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朝官员自澳门购入大铁铳四门,即为长身管加农炮。天启年间,陆续又有四十二门西方原版的红衣炮解运至北方,参与了同期的明清战争。袁崇焕正是凭借十一门红衣大炮和宁远的坚城,送给了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最大的一次败仗。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文介绍的红衣炮特点来看,明朝奏折中描述红衣炮的威力,即“(炮弹)至处遍地开花,尽皆糜烂”,是不可能的。红衣炮的炮弹,既不能开花,也没有化学功能。该炮之所以对后金攻城部队造成巨大杀伤,是因为其强大的穿透力天然克制后金军的重型攻城器械,像楯车和轮式云梯。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总结经验:“虏利野战,惟有凭坚城以利大炮一著。” 此后,明朝更加重视引进西式火炮,使得明军的火器水平在努尔哈赤执政后期大幅领先后金。皇太极接班后,在锦州城也见识了这种炮的厉害,之后,他就疯狂迷恋上收集、制造红衣大炮。
然而,这种炮并不太好造。红衣炮之所以威力大,是因为炮管内装填火药多,弹丸重。由上文红衣炮的构造可以看出,这种炮的炮管是近乎密闭的。这样,大量的火药在密闭的炮管内爆炸,就容易把炮管炸裂,学名叫“炸膛”。所以,这种炮对冶铁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天启二年(1622年),孙元化就曾在关外试制红衣炮,三门均炸膛。
同时,这种炮还很娇贵。理论上,红衣炮可以做到每分钟发射一到两发炮弹。但是,由于火药气体爆炸产生的热量导致炮管过热,如果发射完毕后立刻装填火药,必然引发殉爆,所以每次发射后都要冷却一段时间。通常情况下,该炮只能做到五到十分钟发射一次。而且,由于每放一炮,炮管就要承受一次火药气体的冲击,所以它的寿命也很短,铁制炮管通常为六百发,铜制炮管通常为一千发。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明朝想了一系列办法。简单的方法是少装火药,避免炸膛,这么做的代价就是缩短了威力和射程;复杂点儿的方法是使用铜体、铁心的方式铸炮,这就是物理知识了,已经超出了我能够解释的范围。
到了崇祯朝,明朝掀起了全国制造红衣炮的浪潮,东南诸省纷纷试制。一些史料记载,广东、福建就曾各向北方解运过超过一百门仿制的红衣炮,卢象升、吴三桂也曾捐钱制造过大炮。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史料中记载明朝自制的红衣炮数量不菲,但出现在关外战场的寥寥无几。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都是关系重大的战略决战,明朝必然把家底都拿出来。而且这两战明军都是成建制溃败,不可能及时回收战场上的重型火炮。但是,这两战清军缴获的红衣炮数量分别为二门和十六门,与史料中记载的明朝红衣炮数量相差巨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史料中也无解释。根据我的推测,有两个原因。
一是使用方式问题。明朝笃信的是“坚城利炮”,即凭借坚城和大炮防备后金攻击。然而在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后,整个长城都是战线,这就需要处处配炮,几百门分摊下来,每一处的炮就很少了。
二是技术问题。
一则,冶炼、铸造技术不过关,就必须拼命加厚炮管壁,防备炸膛,使得整炮重量过大,无法用于野战。
《四镇三关志》中记载的明军火器图样
二则,质量不过关,不敢上战场。例如松锦之战清军缴获红衣炮十六门,其中的四门已经炸膛,一次战斗就轰出了25%的炸膛率,其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
后金这边,皇太极也在积极行动,他获取红衣炮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一是战场上缴获,这个大家都明白。像松锦大战后,清军就缴获各型火炮三千余门。还是上文所述的原因,明军所装备的火器数量虽多,但大多工艺落后、质量低劣、不堪使用,很多被清军裁汰。
二是投诚的明军所携,这个就不多解释了。
三是自制。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从红衣炮国产化的时间上来讲,后金与明朝几乎同步。
崇祯四年(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后金“铸红衣大炮成,镌曰‘天祐助威大将军’,军中造炮自此始” 。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是重视人才。
神威大将军炮
铸炮的第一功臣王天相,他本是永平人,天聪四年(1630年)被后金军掳掠回辽东。清查户口时,他说自己是铁器工匠,皇太极当即将其编入八旗,擢升为千户。
铸炮的第二功臣金世祥,原本就隶属于汉军旗。铸炮成功后他犯罪当被处死,皇太极念其铸炮有功,下令免死。
监造官丁启明,原为明军将领,天聪四年被俘,因其在明朝时接触过葡萄牙人的西式练兵、铸炮之法,被皇太极拔擢为副将。
可以说,凡是能造大炮的人才,皇太极不吝赏赐、不怕违规赦免、不惜破格提拔。在这种态度的指引下,后金军的新式火炮数量迅速增长。
天命年间,后金的重型加农炮仅三门,即努尔哈赤攻打辽阳时所缴获的“吕宋大铜炮”。到皇太极后期,清军装备的红衣大炮数量已经超过一百门,其他各型火炮千余门。
当然,同时期后金铸造的红衣炮质量也高不到哪去,屡有炸膛事件发生。然则后金有两个长处,一是他们缴获的红衣炮大多是西方原装货,即天启朝运往辽东的那一批和孔有德所携的那一批,质量较好;二是他们将红衣炮集中使用,用于野战,炸膛几门并不影响整体规模。
在搜罗武器的同时,皇太极也相当重视火器部队的地位和建设。
天聪五年三月,皇太极检阅汉军旗,因该军“验放火炮、鸟枪娴熟”,赏赐全体汉军。
孔有德带领登莱西式新军投降后,皇太极更是拿他们像宝贝一般,各种不隶属于任何编制,各种独立使用。《清史稿》中关于孔有德军队作战的记载,基本上都离不开一个字——“炮”。
“崇德三年,从攻锦州,有德等以炮攻下戚家堡、石家堡及锦州城西台,降大福堡;又以炮攻下大台一;又以炮攻五里河台,台隅圮。”
“崇德四年,(孔有德)从攻松山,以炮击城东隅台,台上药发,自燔,歼其余众,又降道旁台二。上(皇太极)至松山,使有德等以炮攻其南郛。”
在皇太极时期,八旗汉军、天助兵、天祐兵有着崇高的地位。
“崇德八年,大阅于沈阳北郊,前列汉军炮手,次满洲步兵、蒙古步兵,次骑兵,次守城应援兵,次守城炮兵,绵亘二十里,闻炮合战。” 最前列和压轴的军队都是汉军炮兵,这是什么分量,相信大家都明白。
在孔、尚、耿三人投降前,清军面对明朝的坚城多次失利,像老努的宁远之战、皇太极的第一次锦州之战。而这三人的火器部队投降后,清军的攻坚能力上了好几个台阶,不再惧怕明朝的坚城,这就是皇太极重视这三人的根本原因。经过皇太极的一番努力,在崇德年间,清军的火器水平再次超越明军。
综上,经过皇太极的一系列改革后,八旗常备兵是这样一支军队:满、蒙、汉三方联合,常备兵力约为五万人,全员披甲,全员骑马机动,其中火器部队约为两万人,配备重炮一百余门。在当时的东亚范围内,是毫无疑问的第一陆军。
当然,如果与西班牙、法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同期西方陆军强国相比,此时的清军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军队规模、轻火器装备率和先进程度上。但是,此时的清朝毕竟只是割据政权,其军队使用火器尚不足三十年。几十年后,皇太极的孙子会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火器改革,使清军进入世界陆军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