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家古代的皇帝,通常有各种各样的称号,像刘彻为汉武帝,李世民为唐太宗,玄烨为康熙帝,又称清圣祖。这些形形色色的称号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来简单聊聊。上述称号,可以分为三类:庙号、谥号和年号。
庙号,相当于宗室内部的称号,也就是皇帝的家族在太庙立牌位祭祀时所用的,你可以理解为某家族宗谱上的尊号。其命名原则简单点儿说是:开创者称“祖”,守成者称“宗”。
祖一类有:太祖、高祖、烈祖、世祖、成祖、圣祖等。
宗一类有:太宗、世宗、高宗、中宗、仁宗、孝宗等。
使用庙号时,通常会在其庙号之前加上朝代名,例如汉太祖刘邦。
两汉时期,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拥有庙号。像西汉,就只有刘邦(太祖)、刘恒(太宗)、刘彻(世宗)、刘询(中宗)这四人有庙号。也就是说,这会儿只有牛皇帝才配有庙号,其他不太牛的皇帝,就不好意思了,一边凉快去吧。
可是,那些没有庙号的皇帝,直接称呼其名字好像也不太方便。没关系,皇帝还有个“谥号”,这个基本上就是“帝帝都有”了。就像我们现在年终总结会评定等级一样,谥号就是某位皇帝死了之后,对其当政期间表现的综合评价。
好的谥号有:“文、武、高、明、睿、康、景、庄、宣”等。
不好的谥号有:“炀、厉、荒、幽、灵”等。
表示哀悼、惋惜的谥号有:“愍、怀、思、哀”等。
两汉时期,接班的君主给前任选的谥号还是比较靠谱的。像东汉末年表现不好或命短的几个皇帝,分别为汉殇帝、汉灵帝、汉献帝等,还是相对符合其表现的。
然而,自南北朝开始,谥号就乱了,不管是好皇帝、烂皇帝还是奇葩皇帝,只要不改朝换代,大概率都能从接班者那里混个好谥号。像北齐皇帝高洋,死后竟然被谥为“文宣”,这简直是强奸了这两个字。根据谥法的解释:慈惠爱民曰“文”;能布令德曰“宣”。而高洋当皇帝期间,强奸老爹的妃嫔未遂、在大街上裸奔、cosplay(扮演)女装、亲手杀嫔妃、当面辱骂母亲、以人骨制成琵琶,这些行为跟“文宣”二字完全不沾边。如果我给他选,一定谥“武厉”二字,毕竟他在外战方面还是颇有建树的。
当然,你要是强行举李世民的例子,即他杀兄弟、杀侄子、睡弟媳后,还能混个“文”,我也没话说。
综上,隋唐之前部分皇帝有两个“号”,即庙号和谥号。像刘邦,他既是汉太祖(庙号),也是汉高帝(谥号),即为“汉太祖高皇帝”,所以现在多简称其为“汉高祖”。但是,大部分皇帝只有谥号。基于以上原因,从汉到隋的这段时间,即使是有庙号的皇帝,也通常以谥号来称呼,像汉文帝(太宗)、魏武帝(太祖)、吴大帝(太祖)等。
且慢,这个“吴大帝”是个什么鬼?
其实这个人大家很熟悉,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孙权。他的谥号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谥了个“大”字,即“吴太祖大皇帝”。就是这么霸气,一股浓浓的土鳖味。
如果没有意外,以谥号来称呼皇帝的这个传统会一直延续下去。然而,到了唐朝时期,出了两个奇葩皇帝,即武则天和李隆基,打破了这一传统。
武则天作为一个妹子,自然比较爱慕虚荣,没事就给自己上“尊号”玩。她当皇后那会儿,就自称“天后”。可是,你自己当天后,把你的前夫兼公爹李世民往哪儿放呢?
没关系,武则天有招,她给李世民加字数、改谥号。武则天尊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之后,这种不太好的风气就刹不住车了。
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接班后,再将李世民的谥号改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到这儿,如果继续按照之前以谥号来称呼皇帝的习惯,那么李世民就应该是“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而李隆基自己则是“唐至道大圣大明孝帝”。这就没法念了,而且全是大圣、大孝,也不容易区分。
恰好,自三国以来庙号贬值,但凡是个皇帝,都可以混到庙号。所以唐朝之后,就约定俗成地以庙号来称呼某皇帝,像唐太宗、宋太祖等。但是,用庙号也有个问题,那就是太容易混淆。像北宋,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等,不太熟悉历史的朋友,根本分不出谁是谁的谁。所以在明清时期,多以“年号”来称呼某皇帝。
所谓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是汉武帝发明的。通俗点儿说,皇帝登基,从一堆吉祥词中选择一个,作为民间纪年的方式,即××元年、××三年等。一个皇帝可以有一个年号,也可以有多个年号。自明朝开始,除了明英宗(在位时间分为两段,使用不同年号)和皇太极(中途改国号、改年号)之外,大部分皇帝都使用单一年号。所以,这一时期就多以年号来称呼某皇帝,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嘉靖、乾隆等。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有趣的谥号就不广为人知了。例如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简称“纯”。所以,按照汉朝皇帝的叫法,乾隆帝即为“清纯帝”……
由于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所以书中也以年号来称呼某皇帝。
之所以要啰唆这半天,是为了说明一个历史小巧合,那就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庙号为“太宗”、谥号(或主谥,即简称)为“文”的皇帝,也就是拥有“太宗文皇帝”这个称号组合的皇帝,大概率是很牛的,很多人上过历史教科书。你要知道,我们的教科书可是惜字如金,凡是能在上面露脸的皇帝,不是超级牛就是超级矬。
举例说明。
汉太宗文皇帝刘恒,即电视剧中窦漪房的老公,教科书中“文景之治”的那个“文”,不多介绍了。
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不多介绍了。
辽太宗文皇帝 耶律德光 ,这个大家可能有点儿陌生,但是他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也上过教科书,他是石敬瑭的“爸爸”。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就应该有印象了。他在位期间,兼并燕云十六州,出兵助石敬瑭灭掉后唐政权,也是很牛的。
金太宗文烈皇帝 完颜吴乞买 ,这个大家可能也有点儿陌生,但是他也有一个很有名且上过教科书的典故,他活捉了宋徽宗(《水浒传》中的那个皇帝)、宋钦宗,一手导演了“靖康之变”。他在位期间,先灭辽、再灭北宋,也是个很牛的皇帝。
明太宗文皇帝朱棣 ,不多介绍了。
综上,作为一个中国古代的皇帝,如果你内政没点儿建树、外战不灭掉几个国家,都没脸叫太宗文皇帝。
是的,抬起头来,不要脸红,说的就是你,高粱河驴车车神、小周后骑士、文武都不太行的宋太宗文武皇帝——赵光义。他大概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中最矬的太宗文皇帝了。
而在清朝,清太宗文皇帝即为本章的主角——皇太极,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皇太极,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八子,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母为叶赫那拉氏。这里,为了让大家有个清晰的时间概念,我先说明一下明、清两朝的年号对应关系。
由上可见,皇太极与崇祯帝大致在同一时间段当政。之前,与几位爱好历史的朋友聊天时,我曾提出过一个让众人瞠目结舌的观点,即皇太极接班时所面临的局势,比崇祯帝接班时要困难、复杂得多,这个观点相信很多人难以接受。
拜当年明月老师科普,很多朋友知道,崇祯初年,陕西境内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不久即演变为大规模农民起义;辽东的后金又时时进犯,这种局势对明朝而言可谓是腹背受敌,难道皇太极接班时的局面会更差?
下面,我就逐一说明一下。
其实,崇祯朝初期的旱灾,或者说是气候异常,并不仅仅只发生在陕西。同一时点,卫拉特蒙古(天山北麓)、漠南蒙古(今内蒙古)和后金,史料中都出现了大规模寒潮、干旱的记载。
在恶劣气候的影响下,天启七年(天聪元年,1627年),也就是皇太极接班后的第二年,当年崇祯帝也接班了,史载:“时(后金)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
加之之前努尔哈赤施行的种种弊政,天灾人祸之下,当时后金境内的劳动力大量逃亡,土地、耕牛等生产资料被闲置、杀死,市面上粮食、布匹、牲畜、铁器等,什么都缺。这就引发了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
史载:“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其值银九两。”
前文说过,后金控制着一部分游牧地区(海西女真),马匹供给充足。然而,此时其境内一匹马的价格竟然高达三百两白银。作为对比,康熙年间,关内一匹马的市价还不到十两;即便是缺马的明朝,一匹马的价格也不过几十两。后金当地的特产都如此昂贵,那么他们不擅长生产制造的粮食、布匹、绸缎等物就更不用说了,都是正常价格的几十倍。
国内天灾人祸、通货膨胀,别急,这不算惨。
因为迁移令、剃发令的逼迫,此时后金境内的治安状况是:“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
对比一下,崇祯初年明朝乱的地方,不过是西北一带,而后金则是全境饥荒、大乱兼整体性通货膨胀。
这还不算惨,且往下看。
上一章我们讲过,在努尔哈赤晚年,孙承宗和袁可立已经布局完毕,对后金形成战略半包围态势。到皇太极接班这会儿,虽然孙承宗、袁可立因为魏公公的原因相继下野,但是他们所构筑的半包围圈并没有下野,此时的袁崇焕正在镇守辽西走廊。
天启七年(天聪元年,1627年),袁崇焕继续扩大战略纵深,派人在辽西走廊东北侧的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皇太极听闻此事,于当年五月率军攻打锦州,却遭遇惨败。后金史料记载:“明三面守城兵来援,火炮矢石齐发,我军攻而不克” ;“攻锦州城南隅,因城壕深濶,时值酷暑,战则难以骤拔,乃于已刻退兵。是役也,士卒阵亡甚众” 。
这会儿,因为新练的几支精兵和西式火炮的引进(后文会详解),明军整体实力重新占据上风。不管是宏观战局还是微观战场,后金均无优势。
新官上任,首战即败,三面被围……
稳住,这还不算惨。在努尔哈赤死的这个节点,后金高层权力架构也有问题。
明朝这边,崇祯的前任天启皇帝把权力都交给魏忠贤,这相当于在变相帮助接班者集权。崇祯一旦干掉魏忠贤,死太监的所有权力都会转移到崇祯手中,正是俗语所说的“换梁不换柱”。所以,崇祯帝剿灭阉党后,不管是朝臣还是武将,都认他这个领导,也听他指挥。
而皇太极的前任努尔哈赤,却处处给接班人挖坑,可谓是史上最能坑儿子的皇帝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