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让人头疼的“中立”

中国人的基本立场是不偏不倚,秉持既不反对也不赞成的态度,在征求中国人意见的时候,中国人基本上说的都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话。因为事情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只能赞成一部分而反对另一部分。任何事情,总是不断地演变:原本可以赞成的事情,演变到最后,令人不得不反对;而原来应该反对的,也可能愈变愈应该赞成。这些都是中国人不愿意公开说赞成还是反对的原因。

当把一切弄清楚,而且保证不再改变的时候,中国人自会当机立断,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但是,就算如此,警觉性特别高的中国人,也尽量避免公开表态。一旦你明确表示赞成,那些不希望你赞成的人就会给你施加压力,相反,你反对的话,那些不希望你反对的人也会频频阻挠,徒增许多麻烦。所以,最后养成中国人凡事都含含糊糊的,“这件事嘛,呵呵呵……”。

中国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赞成或反对就像下赌注一样,万一押错宝,后果惨重。只要保证他的安全,要中国人表明赞成或反对的立场,其实并不难。古时候,大臣要说一些可能冒犯皇帝的话时,总会先请皇帝饶他不死。这就是在寻求一种安的状态。

如果有人直接问你这种问题:“你赞成领导关于这件事的处理吗?”那他可能是不怀好意,挖了陷阱让你跳。你说“赞成”或“反对”,都会对自己不利,不是被利用,便是被嘲笑。

碰到这种情况,中国人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而是会反问:“你认为如何?”然后兼顾赞成及反对双方面的看法,适当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而被反问的人也是同一态度,或者采用“我也不反对”或“我也不赞成”来应付,因为中国人明白,“赞成”、“反对”不是“二分法”,“不赞成”并不代表“反对”,“不反对”也并不代表“赞成”。

也许有人认为中国人不实在,见风使舵,虚情假意,而且缺乏胆识,不敢担当。其实,我们说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事实上是赞成之中有反对,而反对之中也有赞成,并不是不分是非,糊里糊涂或者怕惹事端。先赞成后反对,先反对后赞成,对方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攻心”术是中国人的独特手法。例如:“我毕业后马上出国留学,你赞成吗?”如果你不赞成,最好回答:“我不赞成你马上出国,但是如果你准备得十分周全,知道自己所要学的是什么,将来学成之后要做什么,我当然不会反对。”

既不说赞成的话也不说反对的话,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方的责任,凸显听者的自主性,使其更加重视自律和自动。一旦表示赞成,听者受到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可能大意失荆州,造成阴沟里翻船的惨剧。而一旦表示反对,听者受到挫折,可能因而放弃,或者缺乏信心。不赞成也不反对,听者才会面对现实,用心地研究判断,自己做最后的决定。

中国人相信,公开表示赞成或反对,事实上都不一定可靠,不如采取观察、试探、测试、迂回打听等方式来加以判断。若是因为怕得罪人,吞吞吐吐,既不敢赞成也不敢反对,那就是心术不正,终将被别人厌恶,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前程。合理的赞成加上合理的反对,才是正当的行为。

当然了,在人际交往中,圆通的人也不应该直接问别人是否赞成或反对,以免给人别有用心之嫌,一般只问“你有什么看法”之类的语气较弱的问题。

看清楚之后,合理地表达反对或赞成的意见;尚未看清之前,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说出“我赞成”或“我反对”,以免被利用,或被人看不起,令自己骑虎难下。

行——谨慎小心,反求诸己

“合理就好”的理念使得中国人的一言一行都要把握好分寸。谨慎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就像林黛玉进贾府一样,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一般人很难做到与陌生人一见如故,但如果你能,那么你的朋友将会遍布各地,办事则会顺畅无阻,如鱼得水。反之,如果缺乏与初交者打交道的勇气,不善于跟陌生人交谈,那么你就会在交际中处处碰背,做事也会时时不顺,如坐针毡,如登陡山。

那么,怎样才能跟初交者一见如故呢?下面介绍的几种开场白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在见面之前,先商量好时间的具体安排,这是人际关系上应有的礼貌。同时,也要明记面谈的计划重点。这是成功的基本要素只要应用得当,其收效会比心理战术更大。

与对方第一次见面时,客套话后,应该问对方:“不知我能打扰您多长时间呢?”如果对方很忙,可先问他:“能不能给我15分钟的时间?”这样问,对方会感到自己受尊敬,谈话也就能融洽顺利地进行了。每个人都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忙、地位很重要,因此你必须表现出“占用你的宝贵时间”的态度,使对方感觉到“你很尊重我”而得到满足。只要对方满足,你的访问即使拖长一些,他也不会显示不满。

妙用开场白

1.攀亲认友。这虽然不太被推崇,但实用性却非常强。通常,只要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作一番认真调查,都能找到或明或隐、或近或远的亲友关系,如果见面时再拉上这层关系,就能一下缩短心理距离,使对方产生亲切感。三国时代的鲁肃就是一位攀亲认友的能手。他跟诸葛亮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你哥哥诸葛瑾的好朋友。”就凭这一句话就使交谈双方心心相印,为孙权跟刘备结盟共同抗击曹操打下了基础。有时,对异国初交者也可采用攀亲认友的方式。1984年5月,美国里根总统访问上海复旦大学。在一间大教室内,里根总统面对一百多位初次见面的复旦学生,他的开场白就紧紧抓住彼此之间还算“亲近”的关系:“其实,我和你们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的谢希德校长同我的夫人南希,都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校友呢。照此看来,我和各位自然也就都是朋友了!”此话一出,全场鼓掌。短短的几句话,不仅推翻了国与国之间的隔阂,还增加了彼此间的友好,这段开场白可真妙啊!

2.扬长避短。因为面子问题,人们都喜欢别人赞美自己的长处。那么,跟初交者交谈时,应投其所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赞扬对方的长处作为开场白,就能使对方高兴,对你产生好感,交谈的积极性也就得到极大激发。反之,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触及对方的短处,对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交谈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日本作家多湖辉所着的《语言心理战》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件趣事:被誉为“销售权威”的霍依拉先生的交际诀窍是:初次交谈一定要扬人之长避人之短。有一回,为了替报社拉广告,他拜访梅伊百货公司总经理。寒暄之后,霍依拉突然发问:“您是在哪儿学会开飞机的?总经理能开飞机可真不简单啊。”话音刚落,总经理兴奋异常,谈兴勃发,广告之事当然不在话下,霍依拉还被总经理热情地邀请去乘他的自备飞机呢!

3.表达友情。别小看支言片语,有时正是因它才能办成事。比如:肯定成就,赞扬品质,安慰不幸,话虽少,却能顷刻间暖其心田,感其肺腑。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桂系代表、进步人士刘仲容先生由西安秘密来到延安,毛泽东第二天即在寓所会见他。“欢迎刘先生光临。”毛主席上前握住刘的手说。这使刘感动万分:“毛先生日理万机,多有打扰了。”毛泽东马上说:“刘先生不远千里、冒着危险而来,总得见见面嘛。”这短短的两句话既有热烈欢迎之情,又有高度赞扬之意,言简意赅,情深意长。刘仲容听后深感温暖,如逢旧故,便以推心置腹的热忱态度毫无拘束地和毛泽东促膝长谈。美国爱荷华州的文波特市,有一个极具人情味的服务项目——全天候电话聊天。每个月有近两百名孤单寂寞者使用这个电话。主持这个电话的专家们最得人心的是第一句话:“今天我也和你一样感到孤独、寂寞、凄凉。”这句话表达的是对孤单寂寞者的充分理解之情,因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用,难怪许多人听后都掏出知心话向主持人倾诉。

4.添趣助兴。用风趣活泼的三言两语扫除跟初交者交谈时的拘束感和防卫心理,以活跃气氛,增添对方的交谈兴致,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他的交际艺术就炉火纯青了。1988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陈伯达刑满释放不久,着名作家叶永烈即去采访他。曾显赫一时而今刚度过18年铁窗生涯的陈伯达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公安部提审我,我作为犯人,不能不答复提问。对于采访,我可以不接待,不答复。”对于这位对自己不抱欢迎态度的采访对象,叶永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何开场才能使他知道我毫无恶意?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使他跟我愉快地合作?一进门,叶永烈就告诉陈伯达:1958年,陈伯达到北京大学作报告,他作为北大学生听过这个报告:“当时你带来一个‘翻译’,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要带‘翻译’!”多么有趣的往事,多么风趣的语言!陈伯达一听,哈哈大笑,感到面前的这位不速之客很亲近,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先尴尬的采访终于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叶永烈45万字的《陈伯达传》也就增添了不少资料。

天涯何处无朋友?交谈何必曾相识!要用三言两语便惹人喜爱、一见如故,关键是功夫要花在见面交谈之前。上述各例之所以成功,除了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无一不是在未见其人之前早已了解他的大概情况。美国前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跟任何一位来访者交谈,不管是牧童还是教授,不管是经理还是政客,他都能用三言两语赢得对方的好感。秘诀就是:罗斯福在接见来访者的前一晚,必花一定时间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来访者最感兴趣的题目。这样,一交谈就能有的放矢,切中肯綮。不然,纵使有三寸不烂之舌,也只能是对“牛”弹琴了。 MrYJOaPIvMz50CuLJIwSe+yFs8/a6i9hlk/WRaKko+j7JgvoYtDdaBX7vZUlpS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