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

(融生活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课堂活动为一体)

课堂第一环节:展现真实情境体验生活实际:

情境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这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

这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与149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这十年来,中国人民实现全方位生活改善,民生兜底保障网进一步加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胜利完成。

这十年来,中国经济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粮食生产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成就“近十年的中国奇迹”?(解释与论证)

情境二: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强调,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2013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

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情境,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解释与论证)

情境三:见过国家级的灵魂砍价吗?从一针药高达70万到一年费用55万,再到现在一针药3万多,国家为了你有多努力,你知道吗?近日,一段医保药品谈判视频在网络热议。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为指南》),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国于2015年放开了价格管制,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但此后出现了一些短缺药、原料药的任性涨价行为。发改委本次发布的《行为指南》明确提出,经营者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达成横向或纵向的价格垄断协议,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囤积居奇、高价销售,不得实施价格欺诈,这无疑给短缺药价格戴上了“紧箍咒”。

结合情境,说明我国为什么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如今又给短缺药价格戴上“紧箍咒”,谈谈你的看法。(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

情境四:临近中秋、国庆双节,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对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风险意识,压紧压实企业主体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全力排查风险隐患,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假期。

分析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原因。怎样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

情境五: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为推动意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完善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时督促检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结合情境,阐述说明如何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预测与选择)

课堂第二环节:设计学科任务激发学生思维:任务设计——学科内容——学生活动

1.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成就“近十年的中国奇迹”?(解释与论证)

思维语言过程: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紧密结合。

2.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情境,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解释与论证)

思维语言过程: 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①价格机制: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提高,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反之,则会减少供给、刺激需求。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资源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②供求机制: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③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通过优胜劣汰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3.结合情境,说明我国为什么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如今又给短缺药价格戴上“紧箍咒”,谈谈你的看法。(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

思维语言过程: 首先,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在短缺药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一些短缺药、原料药的任性涨价行为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行为指南》给短缺药价格戴上了“紧箍咒”,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再次,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行为指南》给短缺药价格戴上“紧箍咒”,是为了维护药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价格秩序。

最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缺少的条件。给短缺药价格戴上了“紧箍咒”,遏制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和价格欺诈行为,是为了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分析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原因。怎样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

思维语言过程: 原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提高资源配置资源效率和公平性,必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首先,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来维护。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其次,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5.结合情境,阐述说明如何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预测与选择)

思维语言过程: 首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价格杠杆在引导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推动其在全国范围内开放共享。其次,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优化政府职能,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更好发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积极作用。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出台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法规,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规则。专项治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坚持依法监管,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课堂第三环节:课堂知识整合思维逻辑建构

一、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1.资源配置

(1)原因

①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

②在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

③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手段

①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②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调节的机制

(1)地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2)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3)市场调节的优点(积极作用)

①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

②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市场缺陷:市场调节有局限性(调不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调不了”);枪支、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让调”);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调不好”)。

(4)自发性(为钱不择手段)

①含义: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

②表现: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破坏环境,窃取他人智力成果等。

(5)盲目性(决策无主见、盲目跟风)

①含义:不能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决策具有盲目性。

②表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

(6)滞后性(事后调节有时间差)

①含义: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生产出来后才发现市场早已饱和,出现滞后。

②表现:资源浪费、商品生产者蒙受巨大损失。

3.市场调节失灵的危害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与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两极分化

二、市场体系

1.建设什么样的市场体系

(1)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2.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联系及原因

(1)构成要素:商品市场,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等。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

(2)联系: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3)原因: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提高资源配置资源效率和公平性,必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3.怎样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1)要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①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重要性: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来维护

②内容:四个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要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2)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①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②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课堂第四环节:立足价值引领落脚立德树人

快慢之道,是创新之道,更是发展之道。

人民日报任仲平

全球产业分工助力世界共同发展——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之一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快速发展,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展现创新优势,彰显过硬品质。2023年,“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这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的肯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不同国家的产能高低是由各自比较优势决定的,不能简单认定谁的产能过剩了。从供给看,一个国家的生产既可以满足本国需求,也可以出口优势产品和服务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这比封闭条件下各自生产全部产品能够创造更大规模的总体福利。倘若将产能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认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产能过剩了,完全站不住脚。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美国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有80%用于出口,肉类和农产品也大量出口,也完全可以适用所谓“产能过剩论”。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去年出口占生产的比重仅为1/8,根本谈不上“过剩”向海外倾销。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的结果。在中国运营的最大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特斯拉,一家是民营企业,另一家是美资企业。通过在中国设立工厂,特斯拉更多引入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打开了市场发展空间。美国引以为傲的芯片产品,零部件从几百个到几万个不等,也是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供应商。事实证明,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产业链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加强合作,发挥好各自比较优势,就能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筑“小院高墙”、搞“脱钩断链”,以“产能过剩”为借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仅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会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只有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主动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才能共享经济全球化红利。

中国优质产能推动全球低碳转型——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之二

亮相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助力泰国提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推动中东、非洲等地区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高端智能绿色的新能源汽车适销对路,充分表明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冲击世界市场”完全是伪命题。

纵观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工业大国都经历过产业升级迭代,从生产初级产品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进而占据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优势地位。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抉择。在这个过程中,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表现抢眼,这是顺应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势,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必然结果。

从技术优势看,是先进而非落后。商品的价值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谁的技术更加先进,谁的产品附加值就高,就更有市场竞争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建立在长期研发投入积累的技术优势基础上,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显著特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安全性能更高、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有日本汽车专家一语道破,之所以出现“中国产能过剩论”,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创新、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发展速度让一些国家的传统汽车制造商难以应对。

从产能特质看,是不足而非过剩。加速发展先进产能,淘汰消化落后产能,这是各国产业政策的普遍做法。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品,是积极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供给,是助力全球绿色发展的优质产能。从全球范围来看,优质新能源产能不是过剩,反而是严重不足。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测算,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全球新能源汽车、光伏装机等需求量还将大幅提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进程中,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蕴藏着海量市场需求,这将是各国发展的共同机遇。

从产业效能看,是贡献而非冲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了50%。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仅中国企业在沙特建设的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35年内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5亿吨,相当于植树5.45亿棵。中国的绿色产能正有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碳目标、加快绿色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贡献。正如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所说,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中国以优质产能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以实际行动造福各国人民,正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

全球市场竞争促进供需动态均衡

全球市场竞争促进供需动态均衡——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之三

近期美方一些人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中国产能冲击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作出了有力回应,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纷纷予以批驳,认为这些论调毫无事实根据,“宁愿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别人,也不愿面对现实”。

法国企业家阿诺·贝特朗发文指出,从产能利用率、库存水平以及利润率这三个关键指标分析,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中国“产能过剩”。彭博社分析显示,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绝大多数排名靠前的汽车出口商的产能利用率均处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如果真的存在所谓“产能过剩”“低价倾销”,那么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应该价格持续低迷才对。但事实上,中国出口部分新能源汽车价格高于当地电动车型。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平均每辆出口价格为5000美元,2022年则增加到2.2万美元,当年对欧洲出口的均价更是达到3万美元。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看待产能问题,应当秉持市场经济原则和价值规律。以市场眼光看,产能多少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是普遍的。以移动通信工具发展为例,从价格昂贵的大哥大,到便携方便的小灵通,再到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在市场供需的动态均衡中不仅实现了产品性能的迭代升级,也带来了产品价格的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如此,目前中国乃至全球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激增,优质产能不仅不过剩,还能带动更多有效需求。实际上,合理的适度的产大于需有利于充分竞争和优胜劣汰,有助于激励微观主体改进管理和技术、提升效率。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的行业,微观主体往往没有动力更新技术和改进服务。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同国家在各自强项产业上的产能大一些,在其他产业上的产能小一些,这是由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的,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左右;全球唯一一座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坐落在广东广州;在长三角,一辆汽车所需配套零部件,4小时车程内可全部解决……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主要是因为相关产业通过长期研发投入积累了技术优势,同时依托国内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超大规模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等,形成了综合性竞争优势,是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塑造形成的。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让各国消费者以更低的代价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全球分工合作的意义所在。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通过全球市场竞争促进供需动态均衡、实现优胜劣汰,才能真正塑造产业竞争优势。应当看到,产业补贴是世界通行做法,美欧很多国家都有,有的国家补贴项目更多、面更广、补贴额度更大,美国就对国内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数万亿美元的补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而不是靠政府补贴形成的。指责中国政府在相关领域的补贴扭曲了要素和产品价格,无疑是倒打一耙,这种“补贴有害,你快放下,让我来”的错乱,旨在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期待有关国家秉持开放心态,坚持公平竞争,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经贸合作环境,与中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IAhJvx8+riO8Oi49gc7bQAM+uwRaw4dt4TO2VYiLwXCaU9SFI8OobYcrYotSoG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