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解剖学角度

从组织角度讲,《内经》经络系统含有经络、经水、穴位、经脉、经筋、经别和皮部等六个内容。

一、方法
《内经·灵枢》经水第十二

【原文】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证明:《内经》是作者们用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组织进行观察,描述出来的实体组织医学。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再看《黄帝八十一难经》第四十二

【原文】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肛门重十广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证明:《内经》是作者们运用解剖学方法落成的客观性知识体系。佐证,当今社会里那些关于人体没有经络实体的叫喊声,在肯定了《内经》是运用解剖学方法落成的事实基础上,根本无法立足。

二、经络
《内经》里以经络为篇名,出现在《内经·素问》的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原文】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内容一共三句,告诉我们经和络,随五脏各自特性而体现有五种不同的颜色,各经的颜色是守常的;而络则是处在“阴”(深处)的颜色守常;处在“阳”(浅处,运动系统)的颜色不守常,随季节寒热湿燥会有青、黑、黄、赤的不同变化。

三、经脉

经脉的内容,由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奇经八脉等三个相对独立的概念组成。《内经》中只有以经脉为篇名的专篇,没有以络脉、奇经八脉为篇名的专篇。奇经八脉的起止所在,是在《黄帝·八十一难经》第二十八难的内容讲到的。

在《内经·灵枢》经脉第十中,分别对十二经脉、十五个络脉,和任、督、冲等三支经脉的起止所在和病理,进行了描述。

奇经八脉出处为以下三点。

(1)在《内经·灵枢》骨空论篇第六十的内容,对任、督、冲等三支经脉的起止循行做了进一步的描述。

【原文】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脑络,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带脉穴位出自《内经·灵枢》病狂第二十二。

【原文】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

(2)阴阳跷脉出自《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

【原文】岐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3)奇经八脉的起止循行,在《黄帝·八十一难经》第二十八难对奇经八脉的各脉作了讲述。

【原文】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提示:不论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奇经八脉还是孙脉,都是经络实体和血管两个实体组织的复合概念;同时又都是对各自层次动脉和静脉的统称。但各自层次动脉绝大部分处于人体深处,而外表看不见,只有绝少如“尺脉寸口,颈动脉和足面个别处”的部位得以见到。静脉也只有在运动系统组织器官向脏腑回血运动的可在体表见到,位于脏腑系统组织器官的静脉无法在体表得见。

关于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三阳经脉交接于头部,内在是气血由心肺输向运动系统组织器官后,运动系统组织脑髓骨将各自合成的静脉血液,向脏腑的腑器官输送;三阳经脉交接于胸部,内在是脏腑的腑器官将各自合成的静脉血液,向心肺输送,形成十二经脉的循环。十五络脉的内在,是运动系统组织肌骨器官各自合成的静脉血液汇集,输入到十二经脉的静脉血液里去。

四、十二经水
《内经·灵枢》经水第十二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府。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藏六府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

提示:“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描绘出了脉管内根生于五脏六腑、外处在经水里的客观情景。而十二经水,只能是经络实体的内容。

五、经穴
《内经·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原文】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两傍各五,凡十穴,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分中二穴,犊鼻二穴,耳中多所闻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顶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廉四穴,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瘖门一穴,齐一穴,胸俞十二穴,背俞二穴,膺俞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横二穴,阴阳跷四穴,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内经·素问》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原文】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入发至项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项中大筋两傍各一,风府两傍各一,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藏之俞各五,六府之俞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

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两角上各二,直目上发际内各五,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下各一,锐发下各一,客主人各一,耳后陷中各一,下关各一,耳下牙车之后各一,缺盆各一,腋下三寸,胁下至胠,八间各一,髀枢中傍各一,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傍各三,面鼽骨空各一,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膺中骨间各一,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侠齐广三寸各三,下齐二寸侠之各三。气街动脉各一,伏菟上各一,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目内眦各一,目外眦各一,鼽骨下各一,耳郭上各一,耳中各一,巨骨穴各一,曲掖上骨穴各一,柱骨上陷者各一,上天窗四寸各一,肩解各一,肩解下三寸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项上各二,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会各一,髃骨之会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眉后各一,角上各一,下完骨后各一,项中足太阳之前各一,侠扶突各一,肩贞各一,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下阴别一,目下各一,下唇一,龂交一。

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齐寸一,侠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

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手少阴各一,阴阳跷各一,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提示:《内经》在后来的篇章里,对经穴进行了更加精细和可运用于临床的论述。后来的中医界人士为将各个经穴的位置定好以便传于后人,制作“铜人”和图画,将各条经脉和各个经穴的体表位置,刻录在了“铜人”身上和书籍里。各代被老百姓奉为“医圣、药王”的中医学大家们,各自将前人和自己的临床经验积累记录进著作里,合成了当今社会的华夏民族文化瑰宝——经络学。

六、十二经别
《内经·灵枢》经别第十一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明;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原文中,有“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支脉”的定义吗?答案是:肯定没有!然而,当前的中医学教材的确是按“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支脉”的定义,来教育中医学生。那这定义是从何而来?(见:《全本黄帝内经》,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第一版第370页)

根据 《内经·素问》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结合《内经·灵枢》中十二经别的原文,“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把十二经别的某某经之“正”,说成与十二经脉的某某经之“脉”是一种组织,很难站得住脚!尤其是 经脉第十 内容中讲述十五络脉时,用过“某某经之别”(见:“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不难看出,从字词运用和语法逻辑,无论如何无法把经别的某某经之“正”,定义成是某某经之“脉”支出的小脉。更何况,十二经别是岐伯解答黄帝的“离合出入奈何?”这“离合”只能是针对大小基本相等或地位平等的双方而言,这“出入”只能是针对脏腑系统和运动系统之间的内外而言,哪里有这“经别是经脉支出之脉”的立足之地?

提示 :《内经》的十二经别,实质是现代医学所讲的“神经组织”!只不过是《内经》作者们,受几千年前当时的条件限制,在解剖时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经别”根连脑髓的现实,才没能描述出经别的生理、病理。而其他十五络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筋,都各自有病理治理的论述。这导致了《内经》中不但没有神明的系统组织和生理,反而留下了“心主神明”的误见。

七、十二经筋
《内经·灵枢》经筋第十三

【原文】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给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䏚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䏚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㿉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援者,以桑钩钧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足太阳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铺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插针燔针,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秋痹也。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阳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瘛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抑。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胫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手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冬痹也。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

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内经》把人体运动系统所有的运动肌肉,按十二经脉走向分别归纳成了“十二条经筋”。并在同一篇章里,讲述了各条经筋的病象、病理和治理,为后人打开了认识和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大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没理由停在几千年前的治法水平不前进,而应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创新出更加高效的疗法!古人用的燔针治疗,是受当时的科技条件限制,只有那样的条件不得不用。但火的热量可以治疗湿寒痹病,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结合《内经·灵枢》 经脉第十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中的筋为纲,肉为墙,可知:“十二条经筋”的肌间缝隙,是形成十二经脉线路和形成穴位的组织基础。

为了进一步批判“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支脉”的错误观点,特在此提问: 那位先生既然能把十二经别说成是十二经脉“别”出支脉,为何不用同样的语言逻辑,再把十二经筋也说成是十二经脉“筋”出支脉?又为何不再把十二经水也说成是十二经脉“水”出支脉?这不正是那位先生把十二经别说成是十二经脉“别”出支脉的语言逻辑吗?

八、十二皮部
《内经·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原文】黄帝问,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毛也,晰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䐃破,毛直而败。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十二皮部当然是包括“穴位”在内的组织。《内经》作者为临床诊断病情,指出了皮肤受各种外邪侵害时,会表现出“浮络”不同的颜色变化,产生不同的病情;指出因十二经脉各有自己皮部的“浮络”,外邪从某经“浮络”侵入后,病情会向某经内部的脏腑组织发展;又通过描述外邪侵入人体的过程,讲述了人体由外到内“皮肤——络脉——经脉——筋骨或腑脏”的层次,表明了皮肤对抗外邪的客观存在。 xTUWKO5HC0egY8KwvmdXJBohv8a8ct99XpOY1UL1BSKmOVNEr9GVHme98eKF3e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