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1 出拳力量

直接的出拳和踢腿,是格斗的基础。这一运用拳头的现代观念,是由对身体力量和素质的了解与掌握而得来的。仅仅用手臂打出的拳头,是无法提供足够力量的。严格地说,手臂只是力量的运载工具,而只有正确地运用身体才能提供足够的力量。在任何有力量的猛击中,身体必须是平衡的,并与前脚成一直线,主要依靠身体的这一部分起到轴心作用从而产生力量。

在掌握出拳技术之前,必须首先学会正确地握紧拳头,不然在格斗中手很容易受伤。从四指和拇指张开的姿势开始(如图4-4),把指尖卷向手掌(如图4-5和图4-6)。然后,把拇指紧紧地压在握紧的四个手指上,且拇指尖延伸到中指中间(如图4-7)。

图4-4

图4-5

图4-6

图4-7

这里有几种可供练习出拳力量的方法,其中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学会运用髋部。为此,可以在一张大约20×28厘米的纸上系一根绳子,绳子从天花板上吊下来至齐胸高。

以这张薄纸为目标,两脚平行站立,距离这张纸约17~25厘米,两手握拳(别握得太紧)放于胸前,肘部自然垂于两侧,顺时针转动身体直到脚趾跟着转动。为了使身体充分转动,膝关节须稍微弯曲。这时身体应面向右侧,与目标成90度角,身体重心移至左脚,但眼睛要始终盯住目标。

以脚趾为轴,髋部做突然转动的动作,使身体重心迅速移向另一只脚。在髋部转动时,肩也跟着自然转动。当身体旋转时,右肘抬至与肩同高,刚好能用肘部击向规定的目标。这个冲击力量,应当能使身体转动180度,以正好面对相反方向或左面。为了获得最大的力量,髋要比肩稍早一点转动(即由髋带肩——译者)是十分重要的。

由左边重复做相同的动作,用左肘打击目标。当你学会了控制身体,并开始在此练习中感到轻松时,就可以使用拳头了。

从目标向后撤步50~60厘米,保持准确的身体位置,然后猛地转身用直拳打向目标。身体应与目标成一直线,由髋部发力,转体应该保持良好的平衡,动作要协调连贯。这样,可使出拳的力量增加80%~100%。

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平衡,特别是在完成了转动动作之后,更要注意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姿势站立(正确姿势)。由这个姿势做顺时针的转动,直到肩同目标成直线为止。前脚应距后脚38厘米左右。这时两腿微屈,身体重心完全落在后脚上。当髋部开始运动时,应以两脚掌为转动的支点,身体向前的动力来自后脚。出拳时后脚跟抬起,身体重心迅速移向前脚。在完成这个动作时,后膝实际上已经伸直,而后脚跟几乎完全抬起,身体应该正对目标。这个动作如同棒球运动员用全力挥动球棒一样。

一旦掌握了这种打击的方法,就可以开始做击打重沙袋的练习了(如图4-8)。在这里,李小龙是通过肘部的击打动作来增加髋部力量的,然后再做击拳练习(如图4-9)。

图4-8

图4-9

在击拳中为了使发拳有力,最后一步要恢复原来的姿势,即恢复到右脚在前的警戒式。两腿微屈,脚跟抬起,在这一瞬间,身体重心稍微移向后脚,因为必须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髋部。在此瞬间,身体重心要稳,并在出拳之前,把身体重心移向前脚。前手直拳不像其他拳那样有力,那些拳给髋部的转动提供了更自由、更充分的条件。但是,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时机转动髋部,那这样击出的拳要比直通通的一拳有力得多,而且它对于你在防卫和进击中取胜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是你最有用、最可靠的武器。像练习其他击拳技巧时一样,你可以用更坚实的靶子来代替纸靶,以增强打击力量。

李小龙在每天的训练计划中,常常用不同的器材集中地练习直拳。在图4-10和图4-11中,他使用的是手靶。有时为了模仿近战,他收回右拳以发出更加有力的一拳(如图4-12和4-13)。

图4-10

图4-11

图4-12

图4-13

李小龙在训练中,喜欢用各式各样的拳击器械,他常用的一种器械是轻便的盾靶(如图4-14和图4-15中所示)。他常说:“我不知道拳头打在人身上的真正感觉。首先,人体的各个部位结构不同,拳头可能会打到坚硬的骨头上,也可能打到柔软的脂肪上面。其次,戴拳击手套和光着拳头打是不同的,但遗憾的是不戴拳套与同伴对打是不太现实的。”

图4-14

图4-15

当与盾靶相接触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即盾靶要比软垫硬得多,因为助手两手紧握着盾靶,稳稳地站在那里,所以就不像软垫子那样好打。为了使打出的拳头更有力,李小龙选用了帆布袋子(如图4-16)。他平时将三个袋子吊在墙上,一个装满沙子,一个装石砾或豆子,另一个装钢屑、铁砂。开始时,最好戴上薄的拳击手套打墙上所有的重帆布袋子。在赤拳击打沙袋之前,必须使拳头的骨关节变得坚硬些。

图4-16

截拳道的出拳不同于传统式的击拳法,它用三个指关节代替两个指关节(食指和中指,如图4-17)。在截拳道中,出拳不是从髋部打出去的(如图4-18、4-19)。而是从胸部打出去的,就像李小龙在图4-18中所做的一样。如果直接打出去,就不必旋转手臂。如果转动手臂,在打击中拳面就成水平状态。如果是直接出拳,那么打向目标的拳面就是垂直的或偏斜的(如图4-19)。因此,必须握紧拳头把三个指关节练得十分坚硬,如图4-17所示。

图4-17

图4-18

图4-19

为了增强拳头的硬度,除了击打吊在墙上的帆布袋,还可用装着沙子和石砾的盆进行训练(见图4-20)。还有一些练习,包括紧握拳头做俯卧撑。把无名指、中指和小指的指关节按在硬地板上,拳心相对。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个极好的练习,能逐渐地使指关节变坚硬,还可以让你避免受伤。

图4-20

对于惯用左手式和截拳道警戒式的人来说,右手或者说前手的击拳力量,明显地要比惯用右手者的击拳力量差,除非他能够增加右手后撤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以速度来代替力量。而左手或者说后面的这只手,就必须弥补这个力量。

如果你是惯用右手的人,那么在开始时你会觉得用左手击拳十分别扭。你会失去平衡,打出去的拳头也是缓慢无力和不准确的。但是如果你经常以右脚在前做练习(如图4-21),那么你左手的打击力量会大大增强。

图4-21

总而言之,在你的武库中,后手的直拳和交叉拳才是最有力的拳法。你所实施的打击将有赖于此。你必须勤练你的左手,直到变得可自然运用为止。

在李小龙的训练计划中,最有帮助而又十分简便的训练器械之一是一根大约0.45公斤重的铁棒。将它握在手中做练习,能够很快地加强发拳的力量。其具体做法是手握这根铁棒的一端,两脚分开,平行站立,然后径直地向鼻子的前方击出数次,以便能做到像鞭打那样迅猛而有爆发力地出拳。如果保持身体和手臂放松,会感到打完一拳之后,手臂会迅速地自动恢复原位的。

这个训练项目既提升了出拳的速度,又增强了出拳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你就能够非常有力地出拳了。甚至在不用这些重物时,也能如此。这里的秘密是要集中全力或假设在出拳时两只空手里仍然握着那根铁棒。

在狠狠地击出一拳时,你很容易养成一种坏习惯,即两肩不成直线,以至于只有一只手臂在用力。换句话说,也就是两肩直线性很容易被破坏,这样发力就没有力量。为了保持两肩之间的一致性,李小龙采用两手分开抓握一根棒的方法(如图4-22和图4-23),并将棒横置于肩上,当身体由一个位置向另一方扭动时,这根长棒可以使两肩始终保持直线性。

图4-22

图4-23

在用铁棒训练一段时间以后,你会感到在不用这些重物的情况下,出拳会有更大的冲击力。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即“你的精神力量会使你创造出奇迹来”。李小龙称这种额外的能量为“流动能量”,就如同合气道中的“气”和太极拳中的“气”一样。

然而现在,你所体验到的仅是“流动能量”的一种练习。为了增强这种能量,这里还有几种练习。在整个训练中,最好的练习是“黐手”,第二章中对此有简要的描述)。

练习“黐手”可提高手臂的能量和触觉反应,身体和手臂要保持放松状态,如图4-27(侧视)至图4-32(俯视)所示。像图4-24、图4-25中那样,当你的手腕触及对方的手腕时,你的手只要施加一些压力,前后滚动两臂即可。从图4-27~图4-32李小龙做的示范动作中,可以看到两臂应该怎样滚动。在每一幅图中,箭头的指向表示手的动作。当他们连绵不断、圆滑流畅地滚动手臂时,肘部的位置是始终靠近他们身体的。尽管手臂似乎是从一边滚到另一边,而你的能量的专注度则是向前的。

图4-24

图4-25

图4-26

图4-27

图4-28

图4-29

图4-30

图4-31

图4-32

滚动动作并不是“黐手”的实质,重要的是来自两臂的流动感。最初阶段不是要互相斗力,而是要极力去感受这种内在的力。如果你硬是要把对手往后推,那就会失去做“黐手”的整个意义。而且这样做动作,会使你的两臂肌肉紧张,肩部变得僵硬,进而失去平衡,随之便开始依靠蛮力来代替流动的内力了。试想向内转动的螺丝,你永远不可放松螺旋劲,而要保持在一个小范围内,总是向前驱动。

这股能量(内力)必须由丹田发出,而不是由两肩产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假设水是由丹田送出,并在相当于水管的两臂中流动。这样手臂的端部,就变得有力。要保持手指的放松和舒展,就像水要从指尖涌出一样。

如果双方都释放同等的内力,或换句话说,水同样地流过他们的手臂,那么将会出现谁也无法攻破谁的局面。动作会变得连绵不断而有节奏,每一方都能感到对方的手臂是灵活而稳固的。手臂看起来柔软,实际上却是非常有力的。肘部位置应当是固定不变的,因而不要把肘部过分地引向身体。弯曲的手臂要能够从一边移向另一边,但不要指向身体。随着动作的不断熟练,手臂运动或滚动的半径也就变得越来越小了。就好像水流经你的手臂,正试图穿透和覆盖所有的小缝隙。

“黐手”是截拳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该技术的有效运用,有赖于手臂和身体的放松。“黐手”是增强流动能量的最好方式,它能使全身保持放松状态,而又不失去打击力。

为了试验能量是否流动,可让练拳的同伴伸出手,然后猛击他的手。先用一般的力量,再使用流动的内在力量。专注于你手的重量,保持手臂松沉,并且重量要置于手臂的底部(坠肘)。不要告诉对手你在干什么,当每一种力量用过一遍后,再问他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如果他确有不同感觉,你就猛击他的手,一次用“内在力量”,一次不用。打完之后,让他来判断哪一次打击的力量重一些。如果他认为运用“内在力量”的打击更有力一些,那就说明你做对了。如果无法找到与你一同练习的同伴,那么就在自己的手上试一下。

李小龙表演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寸拳”(如图4-35至图4-37),使观众大为震惊。在出拳时,他熟练地运用了转髋的外力和内在力量而产生的爆发力,拳头是垂直的,腕部翘起(如图4-33)在冲击点上,拳头突然向上一挺(如图4-34)。这种直拳一般是在距离目标12.7厘米或更近一些时才使用,如果企图远距离使用这种拳法,就会失去发拳的时机。

图4-33

图4-34

图4-35

图4-36

图4-37

还可以用一些其他方法来扩大内在的流动力量。如在开车时,把手臂放在方向盘上做“黐手”练习。在图4-38中,李小龙好像在做静力练习,实际上他是在运用内力,用手臂对铁棍施加压力。幸运的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这种练习来提升你的流动能量,你可以把压力置于一条或两条手臂上。

图4-38

那些企图在2.5厘米距离内击拳打倒对手的人,其实不是用拳击倒了对方,而仅仅是把对方推倒。你不能以推来打击对手,击拳的技艺绝不是推。在击拳中,力量强度的顶点是在接触点上。然而,在推的过程当中,力量从一开始就随着手臂的全部伸展而完全发放出去了。在拳击中,力量强度的顶点是在接触点上。击拳的力量是来自髋部的转动,而推力通常是来自后面的支撑脚,把整个身体向前推进。

在练习拳击,特别是打重沙袋时,要努力把重沙袋打穿,而不应把力量集中在沙袋的表面。这样,才能获得较深和较强的“穿透力”。“穿透”的意思是不断地加速对目标的打击,但击拳的势头和力量并不到此为止,而是透过目标继续延伸下去。不仅仅要击中对手,而且要在猛击对手之后,将打出去的手尽快地撤回来。

击拳时不应有探拳的动作,而应直接打出去。在快击中目标的一刹那握紧拳头。在攻击目标点时,为了增强辅助力量,另一只手要猛地抽回,并向身体贴近。

如果要向前跨一步出拳,那么拳头就要在脚落地之前击中目标。否则,身体的重量就会被地板吸住,而不能增加拳头的力量。在发出快速、准确而有力的一拳之前,髋部要先动。虽然脚步的移动能够增加力量,但如果出拳正确,也可以不必跨出一步就能击倒对手。

能否击出有力的一拳,取决于你出拳的力量和时机。正确的时机,是有力的一击所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一点,出拳就可能过早或过晚,这样你就会在击拳过程中失去目标。 0pRAvWchEDwwGHEKvnBm8cpycfh0KTiyukq6h4slJY0nHEmsxfs1JP0IxdXXd+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