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少年苦读 立志报国

1890年,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同年,美国宣布举办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也是这一年,8月9日,一名叫作侯德榜的男孩,出生在福州市(侯官)坡尾乡的农民家庭中。6岁起,侯德榜开始跟随祖父侯昌霖读书识字,接受传统教育,后入读乡间私塾,但因家贫且缺少劳力而退学,开始了半耕半读的生活。他在干农活时,因一边踩水车浇田,一边诵读从姑母家借来的《古文观止》等书籍,双臂都磨出了茧子,却乐此不疲,留下了“挂车(踩水车)攻读”的美名。一次,他在姑妈家做客,到了吃饭时间却不见踪影。原来,他在阁楼上发现几箱藏书,便认真读了起来,忘记了时间。虽然害得家人四处寻找,但姑母却格外喜欢这个酷爱读书的侄子。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福州对外开埠,各国纷纷在距闽江不远的烟台山上设立领事馆,建教堂及西式的教会学校和医院。1903年,侯德榜在姑母资助下,入读美国美以美会创办的私立鹤龄英华书院,开始学习英文和科学知识。该书院的创办初衷是传教,校长和重要教职人员都是外籍传教士,并且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基督教礼拜和祷告。高压的教规教条让侯德榜十分反感,学院里蛮横无理的神职人员,江边码头殴打中国劳工的洋商,这一幕幕场景使他逐渐明白了“国弱受欺负,国强民才强”的道理。1904年,他在家人安排下,与福州市西门外洪山桥坡下村农民张淑春结婚,开启了他们相守一生的人生之旅。

1.19世纪末,福州城闽江北岸建筑群远眺。

2.19世纪末,江南地区农民踩水车浇灌田地的场景。

3.20世纪中期,福州市侯德榜旧居景象。

1904年,清政府与美国于1894年签订的《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到期,旅美华侨上书清廷要求废除该条款。清政府与美国谈判时,遭对方悍然拒绝,引发国内反帝风潮。英华书院的学生们得知消息后,要求校方将抗议书转交美国政府,受到校方的训斥和威胁。1905年,侯德榜与林鼎章、杨子玉等同学呼吁罢课退学,并到美国领事馆前抗议,因此被英华书院开除。时任福建教育会会长陈宝琛——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育人才”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维新运动的支持者,国家主权的维护者,被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所感动,遂以避免引发更大风波为由,安排被集体退学的侯德榜等人到全闽师范学堂读书,使他们受到“中西学问相通,新旧文明相益”,以及“人人知爱护国家,人人能自立”等思想的熏陶,更加坚定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1.清末,福州南台岛烟台山外国领事馆建筑群远景。

2.1904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学生在教学楼前合影。

3.1905年,侯德榜在英华书院读书时使用的英语文法教材。

陈宝琛(1848—1935)

字伯潜,福州府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晚清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曾力阻其依附伪满日军。他出身书香世家,21岁入翰林院,36岁补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得到清廷重用。1885年,因中法战争中有“荐人失察”之过,遭弹劾被贬,返回福州,创办东文学堂、致用书院、蚕桑公学、全闽师范学堂、中等商业学堂等,热心家乡教育事业。1905年,参与创办福建铁路公司,提议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清末“办新学、兴实业、保国权”的先驱。

20世纪初,国内各地由思想进步人士发起的、收回被外国势力所占路权与矿权的斗争达到高潮,加上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成功,使得全国各地官绅备受鼓舞。他们纷纷兴办铁路,并成立十余所专门的铁路学堂,积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907年,侯德榜考入成立不久的上海闽皖铁路学堂,学习了两年铁路工程。1909年,他毕业后被派往英国承建的津浦铁路(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干线)南段工作,在安徽宿州的符离集车站当工程练习生,参与铁路施工。他在建设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外国人在中国积极承建铁路,不过是为了更加便捷地占领中国市场、掠夺资源。他再一次感受到帝国主义凭借经济技术优势,对国家和人民的压迫。巧合的是,他参与修建的这条铁路起点是天津、终点是南京,这两座城市正是他日后奠定中国化学工业酸碱两翼的地方。

1.1905年,清海关上海邮政人员发起拒绝接卸美国货物的倡议书。

2.20世纪初,福州乌石山全闽师范学堂远景。

3.1908年,商办福建全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1911年4月,清政府批准游美肄业馆更名为清华学堂,为“培植全才、增进国力”,8月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学生。侯德榜收到消息后,放弃铁路工作赶到北京,并在清学部考棚参加了考试。此次清华学堂插班生考试包含国文、算学、英文、三角、几何、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学十科,除国文、本国史地外,试题均须用英文作答。成绩优异者编入高等科最高年级学习,学习一年后便可直接赴美留学;编入中等科的学生,则要学习四年。侯德榜以10门功课1000分的成绩,在投考的千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编入高等科最高年级。此时清华学堂的会办范源廉,正是后来和他共同开创中国化学工业先河的挚友——范旭东的兄长。1912年,因辛亥革命爆发而停课半年的清华学堂重新开学,并更名为清华学校,侯德榜成为第一届学生。同年夏,侯德榜毕业,但因出国费用无着,留学一事耽搁下来。他作为“继续班”的学生,跟下一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在此期间,侯德榜参与发起并成立了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

1.1909年,侯德榜(右二)与上海闽皖铁路学堂同学合影。

2.1909年,津浦铁路施工现场。

3.1913年,再版的津浦铁路南北路线总图。

1.清末,北京学部考棚已经几近荒芜。

2.20世纪初期,北京清华学堂大门旧景。

3.20世纪初期,北京清华学堂图书馆内景。 uOvhWsdCtujxPFKT5F3S7Ah0romY4JEdjTu9Utm8el3s9izvoj2+biOOCB7z4x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