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杂居作家

元代以前,中国戏剧的发展虽然已有了悠长的历史,但并无专门的剧作家产生,也没有完整的剧本传世。直到元蒙时期,涌现出近百数的戏剧作家。这些作家的作品,根据《录鬼簿》及《太和正音谱》的记录,约五六百种,其中有些是无名氏的作品。这些只是有名的剧本,尚有民间散乐所制、教坊所编,随时代淘汰不见于目录的,应该还有不少。所以元蒙八十多年的一个时代,剧本数目当近千数。

一、

元剧作家极盛。据钟嗣成《录鬼簿》,著录前辈名公才人,方今名公才人已亡者、尚存者、相知者、不相知者,散曲杂剧作家共计一百五十二人,其中有杂剧之作家八十九人六十三人为只有散曲之作家。《太和正音谱》著录六十九人,作剧五百三十五种。《录鬼簿》所著录之杂剧则一百余种。此外尚有元人无名氏之作近百种,元剧著录共计有六七百种。

杂剧作家社会地位不一,有高有下。如关汉卿为太医院尹,庾吉甫为中书省掾,马致远为江浙行省务官,李文蔚为瑞昌县尹,戴善夫为江浙行省务官,刘唐卿为皮货所提举,此属于县尹、省掾阶层的小官吏。又如赵公辅为儒学提举;高文秀为东平府学;郑德辉为儒,补杭州路吏。职位较高者,有李时中,为工部主事;白仁甫,掌礼仪院太卿。此类人皆知识分子而文学修养极高,如白仁甫,同时为一词家,然无一进士出身者。使在唐宋时代,即为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之类诗文高手。既沉抑下僚,遂作戏曲。在文艺创作中他们获得了市民阶层的进步思想,同时提高了杂剧的文学价值。

《录鬼簿》中未注明职位之剧作家甚多,大概为平民阶层无官职者,或隐居不仕,或为小官吏,钟氏不详其官职而漏举者,或为书会才人。如郑廷玉、王实甫、纪君祥、康进之等。此外有史九散人为武昌万户,有李直夫为女真人。又有赵文殷、张国宝、红字李二花李郎四人则为倡优。而《黄粱梦》一剧则第一折马致远作,第二折李时中,第三折花李郎,第四折红字李二,是官吏与倡优合作的剧本。贾仲明《录鬼簿》吊词有“元贞书会李时中”云云,则李时中为元贞书会中的领袖,而红字李二、花李郎均为教坊刘耍和之婿。

二、

从《录鬼簿》著录来看,元贞、大德年间为元剧兴盛时期。

元剧作家可分为前期、后期。以元贞、大德以前为前期,十四世纪作家为后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把元剧作家分为三个时期,他是按照钟嗣成《录鬼簿》而定的。钟氏分“前辈已死名公”“方今已亡名公”,“余相知者”“不相知者”,“方今才人”三类。第一类以关汉卿为首,第二类为宫天挺等,第三类为秦简夫等。王氏遂分为三期。实不妥。其实第二、三类均为方今才人,唯钟氏著书时有已死亡者,有尚存在耳。年辈相差不远,可合并为一期,如此即应分为两期。

1、前期:《录鬼簿》卷上五十六人,称为前辈名公才人者属第一期,以关汉卿、高文秀、郑廷玉、白仁甫、庾吉甫、马致远、吴昌龄、王实甫、尚仲贤、杨显之、纪君祥、康进之等为代表,人才最盛。活跃在元贞、大德前及元贞、大德之时。

2、后期:卷下自宫天挺、郑光祖以下数十人为第二期。所谓方今才人已亡者或尚存者,与钟嗣成时代相接,与钟相知或不相知者。以宫天挺、郑光祖、乔梦符、秦简夫、朱凯等为代表,剧作远较前期为少。

前期作家盛,后期作家寥落。前期作家生活在公元1300年以前,且大都是北方人;后期作家生活在公元1300年以后,其中有北方人有南方人,而居于南方者居多。前期杂剧活跃于大都,后期盛于杭州。此或钟嗣成居于南方,其相知之人偏于南方,故记录此期详于杭州耳。

三、

元人杂剧,《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共有六七百种,其中有无名氏之作品,难分元明之时代。约略言之,元剧有六百种左右。现有元剧的选集及总集:

1、元刊本《古今杂剧三十种》。

2、明臧晋叔《元曲选》。

3、《元明杂剧》。

4、《孤本元明杂剧》。

5、卢前编《元人杂剧全集》。

合计共保存元剧一百三四十种。除有名姓作家之剧作外,其中还有不少无名氏的作品。

当时戏曲已提高到文学地位。名公才人所编戏为行院所应用,当然也有只作为文学写作,剧本未曾为勾栏中人所采用排演的。 h/PMXgt+XtsP8bzoEj0KLMb/7dVOQjY/5RS1COb9pIXigjtRhvFHiHcKDyHqRk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