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时间拨回1564年的英国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德镇。这是离伦敦大概100英里的一个乡村小镇,清澈的埃文河穿流而过,北边是阿登森林,南边是耕地,这里树木成荫、果园密布,环境优美宜人。镇上人口不多,大约1500人,却是个交通要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手工场、商店、饭店、学校、教堂都有,各种商贩也不少。
莎士比亚究竟是在哪天出生的,我们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教堂的登记簿上写着“26日,约翰·莎士比亚之子威廉”。4月26日星期三,约翰·莎士比亚抱着刚出生几天的儿子,从位于亨利大街的家里出发,兴冲冲地来到了镇上的圣三一教堂,让孩子受洗,并给他命名。通常来说,新生儿会在出生后三天受洗,所以学者们推测莎士比亚的生日就是4月23日。他们之所以这么执着,可能是因为莎士比亚去世是在1616年4月23日。
出生和逝世都是同一天,太好了!巧的是,“世界读书日”也恰好是这一天。
实际上,小莎士比亚能够活下来也是足够幸运的。这一时期的英国民众面临着瘟疫的巨大威胁,除此之外,还有肺结核、坏血病、天花、痢疾及名目繁多的流感和热病,甚至还有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难怪症。因此,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英格兰一直人口匮乏。莎士比亚出生的这一年,恰好英格兰的疫情非常严重。在斯特拉福德,上半年只有不超过20人死亡,但下半年就猛增到200多人,是原来正常死亡率的十倍,短短几个月,瘟疫一下子就带走了欣欣向荣的小镇七分之一的人口。和大多数流行病一样,逃不过这场瘟疫的大多是年老体弱者和儿童。即使在平常年代,英格兰的婴儿死亡率也很高,但这一年,近三分之二的新生儿都死了。瘟疫的暴发把莎士比亚的父母吓坏了,他的母亲玛丽见势不妙,机智地带着他离开小镇,回到乡下避难,这才躲过一劫。
从这点而言,威廉·莎士比亚是个幸运儿,他人生中最大的成功,不是写出了《哈姆莱特》或十四行诗,而是在来到世界的头一年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