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后,已经正式登基的弘历在南巡期间一再探访浙江海宁的隅园,他还按照隅园的式样,对圆明园中的四宜书屋进行改建并重新命名为安澜园,后者位列圆明园四十景,乃园中极具特色的一个建筑群。
隅园是海宁籍大臣陈元龙的私家花园,有人说弘历的生父就是“陈阁老”(陈元龙被授大学士,清代称大学士为阁老),因此,弘历才会对隅园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兴趣,又由于他经常把宫苑内的四宜书屋误会为海宁隅园,所以便干脆将其改成了自己老家的模样。
那么弘历又是如何进入宫中,成为龙子龙孙的呢?
民间传闻,康熙朝中叶,四皇子、雍亲王胤禛与陈元龙关系很好,有一天,两人都生了一个儿子,胤禛高兴之余,派太监将陈元龙的儿子抱进王府,说是要给他看看。而后过了很长时间,陈元龙才得以将“儿子”抱回,但他却吃惊地发现,“儿子”不仅已被调换,而且从男孩儿变成了女孩儿!
陈元龙情知中计,可是又不敢声张,更不敢直接去向胤禛讨要说法,只得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原来胤禛出于争储所需,急着想要儿子,偏偏王妃的肚子不争气,老是生不出儿子。陈元龙以为他们两家双双生子的那天,其实王妃生的仍是女儿,是胤禛不惜用计拿女儿换来了陈家的儿子。还有一种说法,胤禛自己并不知道易子的事,是王妃瞒着胤禛,谎称自己生了儿子,接着又偷偷地进行了调换。
总之,这个所谓的陈家子就是弘历。弘历长大后,对自己的身世也产生了怀疑,遂借南巡之机前往海宁探望陈府,这才解开了身世之谜。据说,弘历在从陈府大门走出后,特意命人将大门加上封条,传谕说:“此后除非天子临幸,否则不得轻启此门。”从此之后,陈家的这扇大门便被永远关上了。
这就是被列入“清宫四大疑案”的“狸猫换太子”。不过如清代的诸多秘闻传说一样,它与史实相去甚远,事实上,在弘历出生之前,胤禛已得四子,虽然前三个都不幸夭折,但按序齿排行老三的弘时已经八岁,比弘历仅小三个月的弘昼也即将出生,而且其时他才三十四岁,正值壮年,完全可以继续生育,实无必要去偷换别人的儿子。
再者,当时胤禛与其他兄弟的争储大战已经相当激烈,偷换他人之子这样的事如果被揭发,政敌们一定会以此作为攻击他的口实,胤禛一向小心谨慎,又何至于愚蠢到这种程度?另据海宁陈氏宗谱记载,陈元龙有一妻二妾,共生一男二女,然而其次女都比弘历要大二十四岁,可知在现实生活中,胤禛根本不可能演出以女换男的调包戏。
从清宫档案的相关记载来看,弘历为胤禛的亲子无疑。他于1711年9月25日出生在雍亲王府,母亲是钮祜禄氏,本为胤禛第五个儿子,排行第四,由于三个哥哥已夭折,实际是胤禛的第二个儿子。此时距胤禛晋升为亲王还不到两年,又正值康熙废而复立太子,然而太子地位依旧岌岌可危之际,包括胤禛在内的不少皇子都想谋取储位,如果胤禛膝下仍仅有一子,不免显得单薄,对他争储不利,因此弘历的出生也确实为他争储增添了砝码。
清代皇室重视教育,弘历六岁就学,自九岁起受业于庶吉士福敏。作为弘历的第一个启蒙老师,福敏性格刚直,教学态度严格认真,弘历对此颇为感念,认为在他“冲龄就儒”时,主要来自福敏的“启迪之力”。弘历自己也聪明伶俐,从小就有过目成诵的能力,到他十三岁以前已“熟读诗书、四子,背诵不遗一字”。
弘历这种超强的记忆力或许来自祖父的隔代遗传。康熙曾经说过,凡是他看过的书,即便有日月间隔,也不会遗忘。到了康熙老年,记忆力虽已有所下降,但他仍准确地知道自己想要查找的内容在某书的某卷某处,指令近侍人员去取,从无差错。
康熙晚年经常住在京城西郊的畅春园,为了让皇子和心腹重臣陪驾方便,他把京西的许多花园赏赐给他们居住,赐给胤禛的便是日后闻名遐迩的圆明园。
圆明园原为一座荒废了的明代私人花园,至清代才重新成为官园,但初期规模仍很小,胤禛受赐后对圆明园做了一些兴建,至康熙末年,园子已经修得很像样子了。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牡丹台(后改名为镂月开云)即修建于这一时期,此台主殿乃香楠木所建,殿顶的两色琉璃瓦砌成图案,从而营造出了金碧辉煌的效果,不过整个景点最吸引人之处却还不是建筑外观,而是殿前台地上的牡丹,也正是通过这些牡丹,弘历得到了与祖父亲近的良机。
康熙素来喜爱牡丹,据说他可以识别出九十种不同品种的牡丹花,1722年4月,恰是牡丹盛开的时节,牡丹台数以千计的牡丹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应胤禛之请,康熙四天之中连续两次到牡丹台观花,其间胤禛将时年十二岁的弘历正式引见给了康熙。
祖孙三代,也可以说是跨越时空的三朝天子,就这样神奇地会聚于一堂。康熙一见弘历就喜爱上了这个皇孙,决定即时带回宫中养育,这是弘历少年时代极为重要的一个时刻,后来成为皇帝的弘历专门在牡丹花会的现场立了一块石碑,刻上两次盛会的事迹,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