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创业活动及其本质

创业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只是人们在很长时间里并不知道他们在从事创业活动。后来,人们注意到这个相对特殊群体的存在,并逐渐称其为创业者,通过观察创业者的行为,形成对创业活动的基本认识。随着社会的变迁,对创业活动的认识也在不断演变和深化。

1.1.1 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

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此后,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载体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在我国蓬勃发展,以创新引领的创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2017年,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创新日”的第284号决议,呼吁世界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同比增长8.9%。其中,企业5826.8万户,个体工商户1.24亿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3万户。2023年,我国日均新设企业2.75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133万亿元。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亮点。截至2024年4月18日,我国已培育12.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在2023年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64.86%,其中在科创板新上市的企业中,超过70%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2023年7月,已有16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30%以上。这些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充分体现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

创业企业的蓬勃发展导致一批极具引领带动作用的独角兽企业相继涌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消费级的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服务机器人在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3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也成为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国。2023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我国占据了6个席位;而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我国同样占据了6个席位。要知道,很多领先的新能源车企都是创业企业,如蔚来、理想、小鹏,被称为“造车新势力”。在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2023年,科沃斯、石头、云鲸、小米、追觅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其中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在2015年后新成立的。即便在航空航天领域,我国也已经出现了独角兽企业。银河航天成立于2018年,2022年其估值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关键概念

独角兽企业

在神话中,独角兽形如白马,额前有角,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独角兽企业是一个投资界术语,一般是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优质和市场潜力无限的绩优企业,而且其商业模式很难被复制。表1-1列示了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前10名,其中4家来自中国。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中国拥有独角兽企业369家,居全球第二,总估值约为14044.5亿美元。

表1-1 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前10名

(续)

①新进前10名。

资料来源:胡润研究院。

20年前,很少有学校开设创业相关课程,但是在20年后,很多学校成立专门的创业学院、开设定制化创业方向并设计模块化、系列化的创业课程体系。教育部专门发布了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各专业类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及课程要求,着力打造了几万门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金课”,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化制度,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力。很多大学生开始将创业视为一种职业选择,而且这一比例在持续上升。如今,创业更像是一种职业,它不仅正在普及,而且大受追捧。

1.1.2 创业活动的特殊性

创业活动主要是指创业者及其团队为孕育和创建新企业或新事业而采取的行动,扩展开来,可以包括初创企业的生存和初期发展(见图1-1)。创业活动本身属于商业活动范畴,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们经常将创业活动与成熟企业的经营活动区分开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创业这种商业活动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图1-1 初创企业的生存和初期发展

1.创业活动较多地依赖创业者及其团队的个人能力

管理学科产生的主要驱动力量是集体活动的存在和需求,研究对象主要是组织活动。大公司和相对规范的经营管理工作需要靠组织的力量来完成。创业活动不同,特别是初期的创业活动更多地靠个人的力量和智慧。长期以来,一种普遍存在的认识是:创业成败主要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禀赋,一些客观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马斯克之于特斯拉、李想之于理想、扎克伯格之于Facebook、马化腾之于腾讯等,都是如此。尽管这样的创业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一些问题,但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将会如此。目前学术界争论甚至驳斥创业成败取决于创业者天赋的论断,不是否定创业者的作用,而是关心创业者所具有的品质与技能是不是天生的,能否通过学习和后天培养取得。

2.创业活动是创业者在高度资源约束下开展的商业活动

大多数创业者都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拥有丰富的资源,也许就失去了创业的动力。其实,从地理区域的情况看,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创业活动活跃的地区往往不是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地区,比如创业活跃的温州恰恰资源贫瘠、交通不便。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创业经常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大家都认为不可能,自然也就不愿意提供资源给创业者,个人和单一的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所能筹措到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得不白手起家。由于资源的限制和约束,创业者经常要寻找那些不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机会开展创业活动,结果是创业活动的启动资本大多不高,甚至只需很少的资本就可以启动。创业活动的这一特点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有的创业者因为资源约束干脆形成了自力更生的个性和习惯,长期不向银行贷款并以此感到自豪,极大地约束了事业的发展;有的创业者为了摆脱资源约束的困境,积极寻求资源获取渠道和整合手段的创新,探索出创造性整合资源的新机制,成为成功创业的重要保证。

3.创业活动是在高度不确定性情境下开展的商业活动

不确定性是创业最突出的特点。中国改革开放本身就是典型的创业活动。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这两句话应该说给人们的印象最为深刻。许多微观层面的创业活动也是这样开展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按照明确的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创业活动?因为创业者面对着高度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颠覆性、创造性和混乱的状况难以计划和预测。计划和预测只能基于长期的、稳定的运营历史和相对平稳的环境,这些条件是创业者及其新创企业所不具备的。创业是开拓新事业的过程,未来很多情形都不可知,即使有过创业经历的创业者,也不可能直接将过往的经验简单复制到新的环境之中。当然,大公司所面临的环境也是不确定的,但出于资源有限、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还不被大家所熟悉、创业想法有待验证等多方面原因,初创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强。何况很多创业活动的目的就是挑战现行的商业模式、开发颠覆性创新、开拓全新市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就更强。

(2)谁是顾客、顾客认为什么有价值等都是未知数。创业存在的必要性是借助向顾客提供利益来创造价值,帮助顾客解决问题而获得回报,离开顾客谈创业没有任何意义。顾客需要什么并不清晰。亨利·福特借助制造和销售汽车可以说改变了世界,他回忆说:“如果当年我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需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而不是汽车。”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认识更加透彻,他指出:消费者没有义务去了解自己的需求,消费者只知道自己的抽象需求,比如好吃的、好看的、舒服的、暖的、冷的、好的、坏的等。需要把抽象的需求具体化,把潜在的需求显现化,把缓慢的需求紧迫化,把片面的需求全面化,把次要的需求重要化。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则强调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3)模糊性和快速变化。创业活动的结果经常不可知,当面临多个方案需要选择,而每个方案出现的结果不确定、发生的概率也不清楚的情况下,严格地说无法做出科学的决策。不确定性还表现为“不连续性”,今天并不是昨天的延续,不连续性在现实中经常表现为快速变化。

关键概念

奈特不确定性

弗兰克·奈特(1921)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了分类。设想一个游戏,在罐中放有不同颜色的球,规则是每次取一个球,取到红球就奖励50元。第一种情况是,已告诉游戏者罐中共有10个球,5个绿球和5个红球,那么对每一次取球,都能精确地计算出取到红球的概率,这类不确定性是风险问题。第二种情况是,事先不知道罐里有多少个球,也不知道每种颜色的球有多少,甚至不知道是否有红球,这时游戏者面临的就是不确定性问题。如果游戏者能够通过对其他游戏者的观察计算出红球的概率,这个不确定性问题就转化成了风险问题;如果无法计算出红球的概率,那就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这种情形就是奈特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客观存在,也和主观认识有关。同样的市场环境条件,有长期经营经验的企业会认为市场比较成熟,容易掌控;对于新进入市场的新手,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成功的创业者通常要积极地承担风险而不是设法规避风险,他们利用而不是规避偶然事件,快速行动、善于学习、注重合作和建立联盟应对不确定性。大公司在研究战略时会考虑5年甚至更长远的目标,对创业者来说,1年的想法也许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

4.创业活动失败率高

尽管我国新创企业数量屡创新高,但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成功是小概率事件,这是创业活动的独特之处。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 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企业成立后第3年死亡数量最多,死亡率达到最高,接近40%,5年内死亡率达到50%。《全球创业观察(GEM)2018/2019中国报告》指出,尽管中国创业活动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创业失败率也在不断攀升。尤其在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后,全球经济下行,初创企业生存环境不容乐观。《2020中国企业发展数据年报》显示,2020年中国共注销、吊销企业1004.28万家,同比增长18.6%,是近几年数量最多的一年。由于对创业失败的理解和界定不同,加上特别难以统计,创业失败率到底有多少,很难有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权威数据。有观点强调不能用亏损等财务指标衡量成功或是失败,只要创业者没有放弃,就不能说是失败;还有观点强调创业失败的作用,认为80%以上的创业项目都会是失败的,但创业者的人生80%却会成功。尽管如此,失败率高的事实需要予以重视。

创业活动的独特性使创业者的决策不同于既有企业的管理决策。既有企业的市场是已经存在的,并且有现成的资源、网络和顾客,而创业者在这些方面几乎都要从零做起。

1.1.3 创业活动的本质

创业活动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类活动,相信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知道创业是什么,但如果要准确地定义,刻画出创业的本质和精髓,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动指引

听听创业者的观点

先把书放下,找你认识的一位创业者一起聊聊,或者利用互联网查阅某位知名创业者的相关新闻报道和访谈演讲,听听他对创业的理解,了解他以前干的事情,以及面对困难的解决方法,再回来看书,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创业是一种普遍的商业活动,学者们给出的定义也很多。考察各种定义中出现的关键词,出现最多的是“启动、创建、创造;新事业、新企业”“创新、新产品、新市场”“追逐机会”“风险承担、风险管理、不确定性”“资源或生产方式的新组合”等(见表1-2)。

表1-2 创业定义中包含的关键词

注:表中只列示了超过5个以上频数定义的分析。

资料来源:MORRIS M,LEWIS P,Sexton D.Reconceptualizing entrepreneurship:an input-output perspective[J].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Winter(1):21-31.

表1-2列出的一些关键词基本上反映出创业活动的不同侧面,追逐利润、价值创造、追求成长等反映出创业的目标;追逐机会、创造变革、资源或生产方式的新组合、新事业、新企业等是实现目标的手段;风险承担、超前认知与行动、活动过程等是创业活动的属性。这也说明,可以从不同角度定义创业。

概括来说,创业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定义就是创建新企业。按照这样的定义,很容易区分一个人的工作是否在创业。广义的定义则把创业理解为开创新事业。任何一个在不确定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或新业务的人都是创业者,无论他本人是否意识到,也不管他是身处政府部门、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非营利机构,还是由财务投资人主导的营利性企业。 狭义的创业定义是广义创业的载体,在创业活动日趋活跃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的今天,为了探索创业的本质,弘扬创业精神,更多的人倾向于使用广义的创业定义。

在长期以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我们比较了不少定义。总的来说,我们更认同哈佛大学霍华德·史蒂文森教授的定义: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组合不同的资源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结合表1-2列举的关键词,可以发现该定义集中体现了创业所包含的关键要素,也容易体会到创业活动所具有的关键要素,包括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等,也反映了创业活动的主要特征,比如高度资源约束。下面对这个定义做进一步的解释。

“追寻”意味着一种绝对持续的专注。机会对于创业者而言,往往转瞬即逝,为了吸引外部资源,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出优异的成绩。随着时间的流逝,有限的资金被不断消耗,因此创业者普遍有一种紧迫感。而发展成熟的企业拥有稳定的资源,面临机会时有更多的选择,往往缺乏紧迫感。

“机会”指的是在下面的四种类型中,包含一种或多种创新的类型。机会可能包括:①开发一个真正创新的产品;②设计新的商业模式;③优化现有产品,使其更加物美价廉;④发掘现有产品的新客户群。这些机会类型并不相互排斥,创业者完全可以兼顾。例如,采用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推出一款全新产品。同样,上面所列举的这些并不是企业所能获得的全部的机会类型。企业也可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或雇用更多的销售代表来提高利润,但这些方式并无新意,与创业无关。

“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意味着突破资源的限制。在初创企业的起步阶段,创业者只能控制现有的人力、社会和金融资源。许多创业者希望把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把支出控制在最低限度,只投入自己的时间,或者必要时投入个人资金。在某些情况下,一家初创企业凭借自己的实力能够生存下来。然而,为了企业能够长远发展,创业者必须设法调动生产设施、分销渠道、营运资金等外部资源。

1.1.4 创业与创新

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腾讯公司开发了QQ、微信等即时通信网络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联络和社交方式;百度公司开发了百度搜索引擎,向人们提供了更简单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字节跳动通过智能推荐算法和个性化内容,让每个用户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注重创新,他们可能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可能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也可能探索出新的制度和管理方式,从而获得成功。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把创新作为创业者与创业的重要特征,管理大师德鲁克1985年出版的名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也将创新与创业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创新引领创业,创业与创新紧密相关、很难割裂。那么创业与创新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一回事?

谈到创新,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创新与发明的关系,而且容易把创新与发明、研发等技术活动混淆。创新和发明不同,发明是一个技术上的概念,其结果是发现新事物;创新则主要是一种经济术语,是将新事物、新思想付诸实践的过程。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创新定义如下:“创新是一种过程,这一过程始于发明成果,重点是对发明的利用和开发,结果是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这种定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创新与发明的区别。

其实,创新与发明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创新过程可以始于发明,比如将某种发明运用于生产过程中,或将某种新的资源与现有资源组合到一起,以便达到创新的预期目的。同时,创新过程也可以根本不依赖哪种特定的发明,而仅仅是对目前的活动进行新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创新的目标。创新和发明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正如熊彼特所说:“创新同发明是完全不同的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尽管创业者自然可能是发明家,就像他们可能是资本家一样,但他们之所以是发明家并不是由于他们的职能的性质,而只是由于一种偶然的巧合,反之亦然。”

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发明与创新那么清楚,但仍然有差别(见图1-2)。如果把科学和应用作为一个连续光谱的两端,创业显然更偏向应用,创新介于中间,可以从科学的角度理解,也可以从应用的角度理解。近些年,大家重视科学、技术、产品服务、产业、组织、管理之间的关系,如互联网技术带来去中介和组织生态化,进一步带动管理创新,这也有助于理解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图1-2 发明、创新、创业的区别与联系

创业与创新之间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有些创业活动主要是在模仿甚至复制别人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经营模式,自身并没有什么创新,但也是在创业,这样的例子很多。创业更侧重财富创造,更加关注市场和顾客。同时,创业更加注重商业化过程,可以表现为把创新商业化,也可以表现为模仿并商业化。当然,基于创新的创业活动更容易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也有可能为顾客创造和带来新的价值,进而实现更好的成长。

讨论发明、创新、创业概念之间的异同,并不是在做文字游戏。在与创业者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很自豪,经常沾沾自喜地强调产品的技术性能如何好,对顾客不喜欢自己的产品感到不理解。很多具有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总是更像一位工程师,他们喜欢发明新东西,而忽视顾客的需求,他们不会从顾客的角度、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开展创新。成功的创业活动离不开创新,包括产品和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与创新相比,创业更强调机会、顾客和价值创造。从价值创造角度看,应更加倡导顾客导向的创业、创业导向的创新。

创业者不能仅仅看到创新,也不能仅仅专注于创造,这不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做的。一个伟大的创业者可以在早期就看到一个事物的潜力,并将其做大做强。“如果将创造比作池塘里面的一块鹅卵石,那么创新就是这块鹅卵石所激起的水波效应。一开始必须有一个人将这块鹅卵石投掷到水中,这个人就是一名创造者。也必须有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这些小小的波纹最终会引发一个大浪,而这个人就是一名创业者。”真正的创业者不会仅仅驻足在水边。他们目睹着这些波纹,并在真正的大浪来临前,就觉察到这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在预测之后,他们会聪明地骑着这一股大浪奋勇向前。正是这些行为,推动着每一个创业者的创新。 ESNhz0XLKQ900jIJsGIvYpN4LAs+jbPg6SFOLTPsgpDNrfbbaagPZMavkj8/bw7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