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城市是人类创新的摇篮,一砖一瓦都见证着社会文明的变迁和人类智慧的力量。在科技成为社会发展主题的今天,城市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交点上。如何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引领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是摆在所有城市面前的重要命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城市创新力,将城市打造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内核的创新之城,已经成为解决这一重要命题的有效方式和普遍共识。

创新之城,意味着在这个城市里知识与产业形成了同频共振

知识是创新之城的灵魂,产业是创新之城的基石。城市里的科研机构、高等学府、学术平台共同探索着未知的领域(详细的内容请参见第五章)。知识的积累、传播和应用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于是,我们看到像北京、波士顿这样的学术中心快速成长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关于这部分内容第二章中有详细的讲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也为知识的更新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知识与产业的这种同频共振使得城市创新成为一种文化自觉,推动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创新之城,意味着在这个城市里科技与生活已经深度融合

科技是创新之城的动力,生活是创新之城的归宿。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从无人驾驶到远程医疗,科技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端事物,而是融入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的力量正在改变城市生活的方式和质量。街角的咖啡馆正在成为新的创新空间(详细的内容请参见第六章),以休闲式生活体验为主题的创新空间重塑了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创新版图。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使得城市创新成为一种社会体验,带给市民更多的惊喜和可能。

创新之城,意味着在这个城市里企业与资本之间正在相互赋能

企业是创新之城的身体,资本是创新之城的血液。从创业板到科创板,从独角兽到瞪羚, 企业正在成为城市创新的主体力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动力逐步转化为所在城市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活动。资本市场则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信息和激励(详细的内容请参见第七章)。城市中大量优质的企业也为全球资本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和丰富的投资机会。它们在创新之城完成了良性循环,形成“完美闭合”。企业与资本之间的相互赋能使得城市创新成为一种自然循环,带给城市完整的创新生态和创新土壤。

创新之城,意味着在这个城市里正演绎着中国与世界无缝对接的场景

创新城市是不同政治体制下城市发展的共同逻辑,也是中国与世界合作的重要窗口。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从创新产品到创新服务,从理论创新到场景创新,中国正在依托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城市路径,深圳、北京、上海已经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之城(详细的内容请参见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国与世界的无缝对接,证明创新是全球对话的共同语言,为全球城市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基础和铺垫。

本书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关于城市主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下是创作团队人员的分工。

第一章:陆铭。

第二章:陈宪、戴跃华、李琦、杜潇宇、李泽辉。

第三章:陈宪。

第四章:钟世虎。

第五章:许宏伟、彭冲。

第六章:彭冲、王旭阳、岑燕、冯永恒。

第七章:夏立军、俞俊利、王泰、林欢、臧蓉、胡鹏波、宋怡宁、骆元灏。

当前,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带来国家间的相互博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大城与强城之间的竞争。总的来说,创新是提高城市竞争力、解决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依托。创新之城,正在引领下一个强城时代。 7e4OHy+L7ma1tU+Y3XCrpz66FShL3RiikqVeDLYz47HZpadEKJxLi7JHuxCvmJ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