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社交中的高情商与低情商

在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先了解对方的喜好,再去满足他们的需求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但在实际的社交过程中,很多人会把高情商与“讨好”混淆,总是放低自身的姿态去迎合他人。殊不知,一味地讨好其实是一种带有自我贬低成分的低情商行为。满足他人的需求不是去迎合,而是让你从他人的需求中洞悉他人,与他人共赢,这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在“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与讨好

我们要明白“对症下药”与“讨好”的关系。在由作家老舍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主人公丁务源是农场管家,他深谙人情世故,记住了每个姨太的喜好,每次在外买东西总会给姨太们带来惊喜,姨太们对丁务源自然是赞不绝口。你以为他只是在讨好吗?那就错了,他是在对症下药,受到姨太们的喜欢更有利于他生存下去,如在农场亏损时,“拿人手短”的姨太们自然要在老爷耳边多说丁务源的好话。这就是对症下药,洞悉和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也能让他人考虑自己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丁务源根本没有委屈自己,也没有放低姿态。

与对症下药截然相反,讨好行为是典型的低情商行为。

在电视剧《凪的新生活》中,女主角大岛凪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她对待同事、朋友、男友都特别好:当同事在工作中犯错时,小凪会将全部的错揽在自己身上;在公司的合影中,她的眼睛没有睁开,对此她却不敢提出异议,任由同事将合影上传社交平台;男友喜欢直发,于是她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把头发用夹板夹直。可她最终换来的却是他人的不珍惜。

从大岛凪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不断委屈自己迎合他人,不过是自我伤害。

生活中,那些真正高情商的人不会通过自我伤害的方式来获得好人缘,他们知道,一些人的本性是得而不惜,适度的愤怒与拒绝是被尊重的前提。好人缘不是你放低姿态、迎合他人就可以获得的,它来自相互吸引,来自你的价值,有价值的事物不会迎合任何人,取悦任何人。这种自我委屈式的交际方式只是在向他人证明你没有价值,不值得尊重,最终使你沦为讨好者。

自我探索很重要

在许多人看来,人际交往中的高情商就是“会说话”,其实,情商的概念非常广泛,影响一个人社交能力的因素也不仅仅是语言表达技巧。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情商涉及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并非生来就有。自我意识与个人的情商呈现正相关,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情商的高低,从而影响社交效果。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我们逐渐与母亲分化开来,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飞速发展,我们开始探讨更多关于“我”的问题,例如,“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人如何评价我”,等等。然而,这一切只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开端,自我意识发展的上限取决于我们从小到大的不断探索。

高情商的人自我意识水平很高,他们对自己了解充分、判断客观,并善于自我激励。为了实现某一目标,他们会不断地给自己暗示或者自我强化(如完成任务就奖励自己一个礼物)。他们一般比较有上进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会设定具体的目标,并且无须依靠他人的督促和逼迫。而那些自我意识水平低的人,往往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因此会在人际关系中屡屡碰壁,他们不懂得自我激励,努力的动机通常来自外部压力,或者他人提供的强化物,如工资、礼物、认可等。

高情商的人具备哪些能力

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情商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情绪控制能力、共情能力与心智化能力等。

1. 情绪控制能力

生活中有一类人非常敏感,容易冲动,情绪极易受到外部事物的干扰,一旦事件的发展没有按他们的预期进行,他们就会陷入情绪失控的状态。那些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人,在暴怒的时候往往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而不能调节自己的情绪是低情商的表现。

相比之下,高情商的人则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当他们愤怒时,能够根据情境的变化和社会对自身角色的期待调节情绪,从而平息愤怒。对于情绪的观察和控制能力使他们拥有很强的关系处理能力,因此他们总能够以目标为导向,灵活地处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控制情绪的能力并非生来就有,而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情商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

此外,高情商的人还善于觉知他人的情绪,会“察言观色”,对他人的言行非常敏感,有时候,一个细微的表情就能让他们做出相应的反应。相比之下,低情商的人则不知道如何识别他人的情绪,甚至激怒他人而不自知。

很多人认为,高情商的人总是和蔼、客气的,其实不然,在对手可能威胁到他们时,他们也会毫不留情地反击对方。高情商的人总是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般不会表露自己的情绪,并且善于隐藏自己内心的想法。

2. 共情能力与心智化能力

对于他人的缺陷和不堪,普通人会选择回避或报以理解和尊重,低共情能力的人则会把它们当作乐趣,会以此贬低对方或开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表达欲,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说话不分场合,不加任何修饰。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直率”,但这种“直率”体现了低共情能力,并且可能会害了他们,“祸从口出”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后天所接受的养育会影响其成年后的心智化水平,而个人的心智化水平与情商密切相关。什么是心智化?心智化其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俗地说,心智化是我们理解人的内心世界的过程(或能力)。心智化就好像我们构建的一座心理大厦,一个人的心智化水平越高,那么他所构建的心理大厦就越坚固、越雄伟,越能抵御各种外界的干扰和打击。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心智化水平很低,那么他的那座心理大厦就会像“豆腐渣工程”一样轻易土崩瓦解。

对一个人心智化的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是成长环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不分场合地玩玩具,如果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只是强行把玩具抢过来,而不告诉他不能这样做的原因,那么他就会陷入迷茫、不知所措。因为他不理解这种行为可能是不合适的,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抢他的玩具,也不理解自己的心理,久而久之,其内心世界的发展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

3. 换位思考能力

换位思考能力的反面是不分场合的自我中心主义。与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的人相处,无疑是一种折磨。低情商的人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这个世界是围绕他们运转的,缺乏对他人的认同感,缺乏对周围环境的客观认知,也不会换位思考,以致于让自己陷入“绝对自我”的大骗局中。

4. 钝感力

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概念,指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忍耐力及走出困境的能力。高钝感力的人在困境中会更快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能够重振旗鼓,而低钝感力的人则容易被困难所束缚,他们的心理状态很难依靠自身调整恢复平衡。生活中,高情商的人往往都有很强的钝感力,能够保持积极心态,相反,低情商的人经常在社交中表现出低钝感力,面对压力时他们的表现是消极、怯懦的。 SCINKEtHDypPnnrrLmilOp8pbdALBSqp1FqYzHBzGSwun/Mr5ZGyqGQLoXS/KiI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