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红颜祸水

中国男人最爱把祸乱国家的历史罪责往女人身上推,于是,“红颜祸水”这句话也就成了中国男人的口头禅。尤其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中国男人更爱祭起这一法宝,让女人们来为自己顶罪,男人们则拍一拍屁股,摇身一变就成了历史的功臣或是指点未来祸福的预言家。

据说商朝是妲己祸乱灭亡的;周朝的天下是因褒姒的一次微笑而丢掉的;明朝之所以亡国,是由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妓女陈圆圆成了亡国的罪魁祸首;还有唐明皇因宠爱杨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汉成帝因宠爱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而使西汉国祚衰微,至于在漫长的历史上因受宠及其他需要而被迁过杀害的妇女,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中国男人真是好度量!即使真是女人乱国,中国男人也该表现出一点绅士风度,替她们担一点责任,也不枉中国女人“三从四德”了一场,更何况祸乱国家的责任根本就不在女人身上。如果不信,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事实。

据说女人亡国始自商朝的苏妲己。商纣王自幼聪慧过人、体格壮健、力大无比、能言善辩,本是一位有为君主,但自从宠爱苏妲己之后,就荒废国政,致使商朝灭亡。正所谓天生尤物,必定祸乱国家,言之凿凿,真似无可辩驳。那纣王又干了些什么呢?首先,他频繁地对外发动战争,穷兵黩武,使人民不堪其苦。其次,其生活奢侈荒淫,远逾前代。据历史记载,他在沙丘的园囿里挖了许多大池子,把大量甜酒灌注其中,又把煮好的肉挂在周围的树枝上,称之为“酒池肉林”。同时,他让男男女女脱光衣服,在“酒池肉林”中追逐嬉闹,陪他做通宵宴饮。第三,其行为之残暴,绝不是草菅人命四字所能形容,而简直是灭绝人性。纣王喜欢以活人喂虎,剖挖人心,残杀孕妇。一次,为了验证他猜的胎儿的性别是否准确,竟当场剖出婴儿检查。至于敲开人的骨头,剜下人的膝盖挖取骨髓,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其四是滥杀大臣,他创造出炮烙刑具,把人绑在铜柱上,再用木炭给铜柱加热,使人慢慢地化为灰烬。纣王的罪恶,真乃罄竹难书,商朝如果不灭亡,那真叫没有天理了!这又关妲己何事?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还是褒姒,“褒姒一笑而失周天下”,几乎成了一句概括力极强的成语,真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褒姒的“笑”确实跟西周的灭亡有关,但不是“笑”使西周灭亡,设法让褒姒“笑”的人才是西周灭亡的真正的罪魁祸首。

西周因宠爱褒姒的周幽王被杀、其子周平王东迁而灭亡,但要讲褒姒一笑而失周天下的故事,还得从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说起。

周宣王四十年(公元前788年)的时候,有个谣言,说是周朝将来要灭亡在一个女妖精手里。实际上,谣言的产生,不一定都是无中生有,往往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大概当时政治腐败,人民不堪其苦,希望这个朝代早点灭亡,人们又想起了前代(商代)是灭亡在“女妖精”妲己手里,于是,人们就编出这样一个谣言来诅咒当时的社会。周宣王本应从这一谣言中看到人民的不满情绪,体察自己为政的过失,好好地为人民想一想。如果真能这样做,谣言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可是,周宣王反被谣言吓糊涂了,急忙派了一个叫杜伯的大臣去逮女妖精,于是,一些有嫌疑的女人就被逮捕办罪,还有些不幸的妇女被杀害了。这样,全国都处在恐慌之中,谣言不仅没被消灭,反而更盛了;谣言本来是假的,这一来快要成真的了。

功业与女人无关,政权与女人无关,唯独亡国与女人有关,这真是责任与权力的不相当!

过了三年,就是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周宣王做了一个梦,梦见女妖精来夺他的王位,他自然感到十分害怕,就又想起捉妖精的事,又想让大臣杜伯去杀人。杜伯倒还比较正直,不愿意多杀人,就告诉周宣王没有妖精,如果再去到处搜捕,弄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国家恐怕真要灭亡了。周宣王十分生气,一怒之下就把杜伯杀了。杜柏的好朋友左儒因劝谏周宣王,也差点被杀掉。左儒回到家里,越想越憋闷,就自杀了。自从这两个大臣死后,周宣王精神怔忡,坐卧不安。一次,他跟诸侯们一起去打猎,因感身体不适,就提前坐车回来。在车上他打了个盹,梦见杜伯和左儒穿着红衣红帽,拿着大红弓箭向他射来,周宣王感到胸口剧痛,一下子惊醒了。从此,周宣王一病不起,不久就死掉了。

周宣王捉妖精不成,反倒送掉了一条老命。不过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西周的统治已经腐败不堪,离真正的灭亡已经为期不远了。有趣的是,女妖精并没有在周宣王时灭掉西周,到了他的儿子周幽王时,却果真出了一位“女妖精”,这位名叫褒姒的“女妖精”一笑就把西周给弄得土崩瓦解。难道真是谣言应验了吗?

如果说周宣王已是昏庸、糊涂乃至残暴的话,周幽王在这几方面比起他的老子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吃喝玩乐上,周幽王在中国的封建君主中也是排行在前的。除了酒肉,就是女人,至于政事,他是不管不问的。他派遣大臣广搜天下美女供他淫乐;在物质生活上,他虽未搞商纣王的“酒池肉林”,但也穷奢极欲。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本听不进正直的劝谏之言,对于谄谀奉承,反而甘之如饴。于是,朝野之上怨言四起,西周已亡在眉睫了。

幽王即位的第二年,王都镐京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据《诗经·十月之交》记载,这次地震的情况是“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地震之后,紧接着是大旱,“三川皆竭”。这一系列天灾,使本来就困苦不堪的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地震、天旱本是自然现象,但在古代社会里,人们一致认为这是上天对人间的警告和惩罚。人们应该好好地检查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以获得上天的原谅和庇护,否则,必致亡国。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几乎每一次大的天灾或异象出现,如地震、台风、旱涝、日食、彗星等,都会引起当朝统治者的恐慌,因这些现象出现而招致朝廷内阁大臣引咎辞职的事,也是数不胜数。镐京地震后,周幽王的大夫赵叔带借此上书劝谏幽王,赵叔带说:“地震、山崩、地陷、旱灾是上天对人的惩罚,天王应当找正直而有才能的人来矫正国家的失误,以求上天的原谅。在这多灾多难的时候,怎么能派人到处去找美女呢?”骊山烽火台遗址,相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地方。

周幽王恼羞成怒,把赵叔带革去官职,轰出门去。大臣褒珦十分气愤,对周幽王说:“天王不怕天灾,不问国事,反倒亲小人,远贤臣,如此下去,这国家肯定是保不住啦。”周幽王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关进了监狱。从此,无人敢劝周幽王了。

褒珦在狱里待了三年,幽王似乎已把他忘了,看样子一辈子也别想出来了。褒珦家里的人十分着急,要想办法救他出来。他们知道幽王喜欢美人,就千方百计地设法弄到了褒姒,献给了幽王。这一招果然十分灵验,幽王当时就免了褒珦的罪。

其实,如果去掉后人附会的神话传说,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褒姒原是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在周宣王时,就流传着“桑弧其服,实亡周国”的歌谣,意思是说用桑木做的弓,用箕木制的箭袋要把周朝灭掉,这跟周朝要灭在女妖精手里的谣言一样,都是反映了人民对连年战争的不满情绪,但昏聩的周幽王却真的认为这两件东西要把周朝灭掉,于是下令不准制造和买卖这两件东西。可恰巧有一对夫妇不知道这条禁令,到都城里来卖桑木弓和箕木箭,周幽王就下令逮捕他们。这对穷苦的夫妇连忙逃走,在城外的路边捡到了一个被人抛弃的女孩,把她喂养长大,这女孩就是后来的褒姒。至此,女妖精亡周和桑弓箕箭亡周的谣言就完全统一起来了。

褒姒是贫苦出身,虽然天生丽质,但并不会唱歌跳舞,褒珦的家人找到她以后,出高价买下,并把她当做褒珦家的人,改名褒姒,教以歌舞及侍候君王的方法,然后把她献给了幽王。幽王一见褒姒,如获至宝,褒姒的天生丽质及其淳朴健康的体魄使周幽王迷恋欲狂。但唯一使周幽王遗憾的是:褒姒从来不笑。如果这个历史传说是真实的话,那么肯定是因为贫苦出身的褒姒心怀凄苦,不愿以身侍奉这位无道的昏君,虽然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也终日郁郁寡欢。

周幽王虽得褒姒朝随夜伴,但越是夜夜侍寝、日日随游,周幽王就越觉得褒姒是个冷美人,就越想让她笑一笑。周幽王想尽各种办法,褒姒始终难得一笑,最后,幽王终于黔驴技穷,不得不张榜悬赏:谁能让褒姒笑一笑,就赏千两黄金。这就是“千金买笑”这一成语的由来。当然有许多人妄想发财,前来献计献策,可是这些办法并不能让褒姒笑,只能使褒姒生气。

倒是有一个极会奉迎天王的奸佞小人虢石父会出主意,他让幽王点燃烽火台,等诸侯们的兵马来到,看到并无敌兵,就会垂头丧气地乱哄乱窜,褒姒看到那种情景,肯定会笑的。

昏聩的周幽王竟然同意了虢石父的话,但这烽火台是万万不可轻易点的。烽火台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报警设施,因为当时的周王朝不仅在经济上,并且在军事上也要靠周围各个小诸侯国的拱卫,一旦敌人入侵,就点燃烽火报警。当时西周的都城镐京在今西安市的长安县内,西北两边都靠近戎狄等少数民族,很容易遭到袭击,所以,西周在骊山上设了烽火台。烽就是烟,火就是火光,一旦点燃,白天则浓烟冲天,晚上则火光映野,几十里外即可看见,下一个烽火台也立刻点燃,这样就能迅速传警,诸侯也就会即刻带兵勤王。

骊山有二十多座烽火台,周幽王带褒姒来骊山这天,周幽王的叔叔郑伯友知道了这件事,怕出乱子,就赶来阻止。但周幽王根本听不进去,反说自己是放放烟火解解闷,就这样,周幽王终于点燃了烽火。邻近的各诸侯急忙带兵赶到都城镐京,听说天王在骊山,又急忙赶到骊山,可一看不像打仗的样子,根本没有任何敌情。周幽王站在高台上对他们喊:“你们辛苦了,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被如此戏弄一番,十分气愤,他们的兵马也像无头苍蝇一样在骊山下团团乱转,各诸侯国不同的旗帜和军服交错混杂,显得十分滑稽。褒姒看到这种前所未有的场面,据说真的咧开嘴冷笑了一声说:“亏你想得出这种主意!”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褒姒给周幽王生了个儿子,取名伯服。周幽王因为极为宠爱褒姒,就把她立为王后,伯服立为太子,把原来的王后和太子宜臼废掉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立后废后或是废立太子历来是大事,周幽王同时废立王后太子在朝野之上更是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况且被废的王后是申侯的女儿,被废的太子宜臼就跑到他的外祖父家申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去哭诉,当申侯知道自己的女儿被废,宜臼将被杀害,自己也要被幽王治罪时,既感到害怕,又感到愤怒。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为了发泄愤怒,申侯竟暗中串通邻国郐国和犬戎一同攻打镐京。犬戎一直想劫掠镐京,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既是申国相约,又估计不会有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前去救援,真是何乐而不为。

当兵临城下的时候,周幽王赶紧让虢石父点燃了烽火台,烽火燃烧了几天几夜,各诸侯国始终没有一兵一卒到来,他们当然以为这是天王在给褒姒逗乐,不愿意劳师动众地白跑一趟。

镐京的兵马并不多,大将郑伯友率兵出去抵挡了一阵,终因势单力薄,被敌人围住射死了。周幽王、虢石父,还有太子伯服一同逃到骊山,也被犬戎拿住杀害了,那个关在深宫中一直未曾真正笑过一次的褒姒,也被犬戎捉去。被犬戎射死的大将郑伯友是郑国的国君,他的儿子听说父亲战死,就带领大军前来复仇。郑国的军队素来强大,再加上哀兵必胜,到了镐京连打胜仗。申侯原来也不过打算借犬戎的兵马逼迫幽王,让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复位,没想到弄成这个局面,也感到后悔,就暗中写信给其他诸侯国,请他们出兵援助。犬戎看到各路诸侯到来,就把周朝的所有货物宝器全都弄走,放火烧掉镐京,撤兵而去。

犬戎撤兵后,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等人把原来的太子宜臼立为王,称周平王。同时虢公翰等拥立携王,这就出现了“两周并立”的局面。平王得到了一些较为强大的诸侯国的支持,十多年之后,晋国攻杀了携王,西周又告统一。但镐京地近犬戎,屡屡遭到袭击,防不胜防,再加上镐京的房舍毁坏很多,无法修复,于是周平王决定放弃西周的旧都,东迁洛邑(即今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诸侯的护卫下,终于迁都洛邑,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但是,东周连自己的地盘都无法保住,更不要说号令诸侯了,实际上,周朝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大国,自西周灭亡起就结束了。从东周开始,它就沦为一个中等诸侯国,中国历史也进入了春秋时期。

纵观西周灭亡的教训,当然主要是因为西周末期几代统治者生活上荒淫无道、政治上昏聩混乱所致。几代统治者如此延续下来,社会问题越积累越多,以至人心离散,无法收拾,不过这也是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所无法避免的结果。每一朝代的开国君主或是前几位君主,尚能从前代的覆亡中汲取教训,尚能洁身勤政、励精图治,但当承平日久之后,他们的自然欲望就会无节制地膨胀,而世袭君主专制制度又不可能对君王进行约束,于是只好任由无道君主胡作非为。所以,历代王朝多因君主的荒淫无道致败,就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历史规律。至于直接导致周幽王败亡的导火索,则有两条,一是烽火戏诸侯,一是废除申后和太子。

俗语谓:君无戏言。君主如果言而无信,那就会很快失去威信,如果拿政策法令当做儿戏,那就会使臣下无所适从,政治混乱,从而招致怨怒。至于周幽王以烽火传警来召集兵马大开玩笑,恐怕在世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不仅表明周幽王统治无术,更直接反映了周幽王以国家社稷为儿戏,根本不去思考怎样治理国家,其实,就是心目中完全没有国家。如果这样的君主还能稳坐江山的话,那也实在是苍天无眼了。

其次是废除王后和太子。立后立嗣是一个君王的头等大事,本须慎重考虑。中国历史上因立后立嗣的事不知出过多少次乱子,多少人头落地,何况申后是申侯的女儿,而西周王朝自己又十分虚弱呢?一般说来,废立王后都首先要考虑外戚的势力,否则必定后患无穷。幽王废掉了申后,要杀太子,却又让他跑掉,要治申侯的罪,却又让他得知内情并自由活动。周幽王的灭亡,当然是神仙也救不了的了。

褒姒作为历史的替罪羊,实在是无辜的。作为一个贫寒女子,完全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任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她不过是深宫里的一只小鸟,她的一颦一笑跟国家的兴亡成败绝无干系,而从古到今,人们却往往把国破家亡的责任推到她的头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贵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绝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也许,从褒姒一笑而失周天下的这个故事中,男人们应该看到些什么。 UxngM+AErpFXciOtjwRFvsGS8bC8OQc9o1QuN1fLF1eB1tXtpyX+RN/IKtjNw9q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