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世界最富有生活诗意的民族之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长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现实的、诗意般的民族审美精神。从《诗经》中的“七月流火”开始,到粒粒皆辛苦的“悯农”,再到今日的美丽乡村建设,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相比于西方的商业精神和城邦意识、无处不在的货物贸易和海外探险,中华民族在乡村审美文化方面,可以说是最凸显特色的,也是最富有民族风情的。其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无数山水田园诗词歌赋以及绘画作品,好似激荡于中华民族文明长河中最灿烂的浪花。王行说:“美学既有美的共性,也有民族特殊性。中华美学精神所体现出的鲜明个性,培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形象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既对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理论意义,也对其继续发挥‘化育’和‘引领’作用具有现实价值。” 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华美学精神。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一起,可共创新时代的乡村新文明。
当下民族复兴的进程迅速推进。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似乎能够得到很快的解决。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不再是温饱、脱贫等问题,而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战略。“美丽”的涵义非常广,确定无疑的一点是,其不单指是涂脂抹粉的外表上的“美”,而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中华民族是爱“美”的,而且有“美”的民族基因,尤其是乡村美学更是古老民族的自豪。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原因,当下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文化精神贫困症,也就是审美上的贫困,乡村失去了原来的韵味。或者说,审美贫困呈现为村落中人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缺失。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城市产能产业集聚,主要满足物质需求,美丽乡村却能给予人生超越性的意义、意趣。保护山水林田湖草,修缮建筑、遗址等,仅是建设了一个物理世界,是趋于现实浅层需求的装点,外在性增强的同时不能削弱内在性,村落还需融入精神内涵或情感内容,进入创造性、深层次的交融互通,可以感受到在物理世界外的另一个情景交融的意义世界。
于古典文献中,蕴含有大量的古典田园诗词歌画,皆是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结晶。从其中挖掘并分析美学精神,并推进其现代化改造,以适合于当下美学乡村建设,实现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这是本项研究的基本思路。故文献分析法是必需的,其中的文献鉴赏和美学精神分析,将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无论何时,审美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特征的,建设美丽乡村,需要高扬中国山水田园乡村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的独特美学精神。建设美丽乡村,也必须呈现出本民族的特色。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可以通过不断挖掘,结合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既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也有伟大的创新。
每个时代农业农村问题都会有新的动向和可能。乡村振兴战略是响应时代要求而提出的战略部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虽然我国经过二十多年快速城镇化,到2017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但仍有五亿七千多万人口长期居住在农村,农业人口的总量仍然偏大。” 三农问题依然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突破口,其总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视角,来审视中国乡村审美贫困问题,需要以穿透性的眼光,来考察农村存在的一些本质的、必然的、规律性的发展趋势,既有产业发展问题,也有生态保护、弘扬文化等问题,彼此交叉,纷繁复杂,需要认真透视。
过去几十年,城市建设推进速度非常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让贫穷落后的中国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之路。社会化大生产导致产业集中,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工业园区、科技社区以及自由贸易区都说明,产业集中和产能的互补,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等,有利于创造更大的生产力。大量的人口集中在大城市,于是,大城市大农村的格局已然形成。但是,乡村建设如何走,乡村建设的理想图景是什么,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如何建设自己的独特性,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毋庸置疑,乡村不能成为荒芜、荒凉的无人村,然而,乡村如果都建起了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街面、统一的布局,整齐划一、连点成线的规划风格,真的就适合中国农村吗?
于研究方法上,当下的乡村政策分析是必要的,更要结合时代的变迁,结合比较研究法,透视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脉络,以及中西方乡村发展的不同文化背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特别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等发展理念,契合了新的时代要求。于是,让美丽乡村富有独特人情味,改善其与人的情感交融关系,这就是建立理想村落的美学任务和社会责任。建设美丽乡村,很多人看到的仅是美丽二字。实际上不能囿于此二字。马克思主义美学对美丽乡村的理解,决不能单纯做形式上美丽的理解,要融合产业发展、增收提效、生态文明等综合阐释,更需要透过中华民族的优秀山水田园文化,以深沉的历史眼光和创造性视野,重新勾勒新时代乡村文明的新审美范式。
从原始的乡村部落出发,勾勒古典诗画中的美丽乡村,以此来寻觅摆脱审美贫困的路径,树立马克思主义乡村美学的范式。于是,有如下几个思路。(1)理论性与实践性。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展开为基础,以现实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探索为方向。美学理论不能悬空于理论层面学者之间的讨论,不能仅存于象牙塔尖的玄说状态,而是应该与实践融合,改造世界以切合新时代的需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成熟的学科,经过若干次大讨论,在社会上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当下,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是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应该发挥理论指导作用,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2)时间性与空间性。古今未来的思索中,聚焦当代中国的村落审美文化,特别是对古典诗词中的美丽乡村进行重新树立,寻找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核。中华美学精神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民族的审美根性。这种根性是几千年来民族无意识形成的,其经历了民族文化的无数次现代性改造,仍然留存下来受到普遍认可的美学精神。相对传统的乡村建设,更是不能脱离优秀传统文化而一味向西方发达国家模仿。基于古往今来的时间线索和中西互鉴学习的文化传统,来创造性重新勾勒古典诗画中的美丽乡村。(3)个体性与普遍性:从经典的、诗人的个体性的追索,到今日村落的普遍性美学原则的探寻,也就是民族性的美学精神的启发,形成普遍性的美学原则。审美是个人的,个人的审美精神汇聚成洪流,就是民族的,而民族的审美精神于当下又会成为个人的审美趣味。基于审美精神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本项研究将从个体性出发上升到普遍性原则,又由共性原则回归到个体审美上。(4)现实性与理想性。从古人情感想象和体验中,探寻今日乡村美学重构的可能,又从村落美学缺失的现实性批判,到未来村落美学的理想性重塑。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中华审美文明再造和重塑的长期过程,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以最大的热情和干劲,向着理想的美丽乡村不断迈进。(5)特殊性与一般性。中国村落,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任何研究无法扫射到全部村落。渔村海港有自己的特色,荒漠草原也有自己的特殊性,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以自己的独创性为美丽乡村系统工程添砖加瓦。如此五个方面,相互渗透,动态呼应,彼此关涉。
当下回首古典诗画中的美丽乡村,可知历经几千年,中国古代的美丽乡村的模样,似乎早已不复存在,又似乎从来没有消失过。但可确定的是,其文化精神却留存在民族的集体意识中,流淌在每个人的文化记忆中。基于对其中审美精神的梳理,寻找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精神契合的地方,尤其是民族精神中人对自由发展的向往,天人合一等生态理念,都可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的指引下,生发出建设美丽乡村的新理念、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