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如何让我们乡村生活环境更美?如何让广大普通老百姓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摆脱审美上的贫困?如何让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协同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否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力推进?这是很多乡村人的时代之问。可以说,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事关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实践问题之一。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可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伟大号角,也是农业国家长久以来的心声、心愿。重大战略的布局是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乡村建设自身的内在需求。面对百年变局的发展机遇,中华民族不懈耕耘,努力奋斗,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开拓,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思想指导下,科学合理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

有几千年农业发展史的中华民族,发展和繁荣农业、农村、农民的事业,是非常重要的伟大历史实践。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和难点都在建设美丽乡村这点上。我们完成脱贫攻坚之后,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部署,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全局性的指导和安排。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什么是乡村呢?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可以说是国家、民族兴亡的重要驱动能,兴则国兴,衰则国废。当下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移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在很多农村地区特别突出,需要着重解决。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最艰巨、最困难的工作就是在乡村。把乡村建设好,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乡村拥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拥有最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然之义。可知美丽乡村建设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非常重要的时代任务,美丽乡村建设的话题永不过时,时谈时新。

当然,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当下乡村建设进程中,也存在各种潜在风险和紧迫问题。作为农业大国,粮食安全、耕地红线以及乡村空心化等问题,在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显得异常扎眼。乡村建设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也非城市建设的现成发展路径,而是自有其生成逻辑和发展路径。如资本下乡等情况,也会出现资源过度掠夺和盲目扩张等短期行为。城市建设中原本依靠房地产与资本融合模式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等一蹴而就的发展路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似乎是行不通的。而且,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理解“美”字,也是非常紧要的学问,外在美?还是内在美?产业美?还是乡风美?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设美丽乡村,是需要进行科学探讨的。

找准建设美丽乡村的问题关键,在于紧抓其核心风险。于是,本研究聚焦当下乡村建设中审美的贫困问题。什么是审美的贫困呢?其是审美和美的贫乏或缺失的状态。现实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美学理论指导,或者相关的精神或理论储备不够,在当下乡村建设实践中,建设了一个设施齐全、干净整洁、物质充裕的物理世界,是趋于现实需求的硬件工作,而且当下在乡村建设工作者尽心尽力的实干努力下,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异常复杂的体系性工作,外在性增强同时不能削弱内在性,乡村建设融入精神或情感内涵、意义,以创造一个深层次交融互通的栖居世界,这方面的功夫还有待加强。可以说,解决审美的贫困问题,是关乎人类文化理想和精神家园的重大课题,是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最佳回应,可说是内外融通综合美丽建设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一轮乡村规划、设计和改造正在进行,造出画意乡村、诗境家园,富有乡愁的味道,是建设美丽乡村以实现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但从掌握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情况来看,学界和实际工作者对乡村建设的探讨,多停留在技术性、实用性、外观物理性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乡村精神内涵和实践方面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为本项目预留了研究空间。 TIVXQJJa5426g5T+2BqH2Bz5GmkIh+yANFfMRKZe+10WnBT3jRwJD+eZ5AbjJP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