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928年4月底,朱德、毛泽东领导的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929年3月中旬,红四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挺进到闽西地界。盘踞在当地的武装匪首郭凤鸣、陈国辉、卢新铭,仗着手下的兵马和“地头蛇”的骄横,对前来打土豪、分田地,解放闽西群众的红军部队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红四军将士在毛党代表、朱军长的领导下,英勇机智、连战皆捷,一举打垮了这三个闽西封建割据的敌人,很快占领了长汀、龙岩、上杭等城乡,为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打开了新局面,为红军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红四军进入闽西的第一个宿营地名叫“四都”。“四都”是个群山环抱、两路交叉的小镇。因没有敌军驻守,又有中共的地下组织支援,部队决定暂且在这里休整。不料第二天早上9时,驻长汀的敌人郭凤鸣部不知怎么得到了消息,以一个团的兵力,气势汹汹向“四都”红军驻地扑来。这个郭凤鸣是当地土匪出身,倚仗拥有一个旅的人马,盘踞于瑞金、长汀一带,为军阀地主、土豪劣绅看家护院,烧杀抢掠,欺压百姓。当地人民一提起郭凤鸣,无不恨之入骨,但又怕他那一伙兵痞,敢怒而不敢言。因此不铲除这条“地头蛇”,就迈不开红军进军闽西的革命步伐,更增加了下一步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困难。
但是红四军初次入闽,人地生疏;且只有两个团带两个营的兵力,还缺少武器弹药;再加上行军苦战月余,进发闽西时,在赣南打了几仗,一直没有得到休整;要消灭早有预谋、熟悉战域的一个旅敌人,显然是没把握的硬仗。朱军长和毛党代表立即召集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研究,缜密分析了敌强我弱的情况,骄兵必败,只要发挥我军“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勇气概,以主动进攻的姿态迎击敌人,使我军变被动为主动,方可杀出一条血路。10时许,部队全体出动。二十八团居左,三十一团居右,军部特务营紧随军部居中,齐头向前推进,趁敌主力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此时敌人主力刚到“四都”北10多里外一个小山头,万万没料到红军“神兵天降”,排山倒海向他们冲来。敌人没见过红军的气势,仓皇应战、边打边退,向着长汀方向逃跑。朱德军长命令精干的特务营紧盯猛打,不让敌人有中途喘息机会,一直追到胜华山脚下的波溪,见敌人作鸟兽状散去,才奉命停下追击的脚步。
后来军部和主力都赶了上来,当地县委也派人来接头。部队原地埋锅造饭,休息待命。时任红四军特务营营长的毕占云回忆,毛党代表和朱军长却十分忙碌。自离开井冈山以来,他们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天天徒步和部队一起行军作战,昼夜不眠地指挥战斗,一天难得睡上两三个小时。由于长期劳累,两位首长人很消瘦,眼圈发青,嗓音嘶哑,却在精神饱满地召开军委扩大会,认真倾听县委来人的汇报。中共在闽西的基础较好,虽然1928年几次起义都失败了,但每个农会会员还保存着“三毛钱的驳壳”——匕首,顽强地坚持地下斗争。而官府腐败、民不聊生,敌军士气消沉,兵心涣散。毛党代表和朱军长当即和大家商定:乘胜进攻长岭,占领长汀,彻底消灭郭凤鸣。
闽西革命根据地
长岭,距长汀五里,山高林密,毛竹杂草丛生,地势十分险要。它是长汀南面的重要屏障,我军攻城的必经之路。上午一仗,郭凤鸣被红军打掉半个团后,就率部躲进此山,意欲凭此险要阻止红军进攻长汀。第二天早上8时,红四军主力部队按计划分左右两路向长岭发起总攻。特务营从左翼迂回敌后,斩断敌人去路。昨天让敌人溜掉一部分,战士们很不甘心,不顾满山荆棘刺破手脚,大步前进,恨不得一步插到敌后全歼敌人。刚插到长岭左侧,主攻方向的枪声已转向策田,而且越来越激烈,为防止敌人逃跑,特务营又向枪声激烈方向增援。而赶到牛斗头时,枪声已经稀落,战斗胜利结束了。朱军长对着迂回的部队笑着说:“郭凤鸣都被打死了!”
原来,当特务营迂回的时候,主力就攻上了敌人的阵地,敌军官举枪督战,高喊谁退就枪毙谁!但敌兵早已胆破魂飞,纷纷扔下武器四处窜逃。只有旅部很顽固,且战且退,死不缴枪。我主力分兵合击,战不多时,敌人终于败下阵来。一个受了伤的胖家伙身穿军官服,在马弁拉扯下狼狈逃窜,战士们看了,知道大小是个头目,一排枪把他撂倒了。马弁趴在尸体上放声大哭:“旅长,舅舅……”原来被击毙的正是郭凤鸣。长汀之战前后不到3小时胜利结束,部队押着1000多名俘虏进了长汀城。
红军打长汀张贴的标语
进城后,毛党代表亲自召开了数千人的群众大会,号召人民组织起来,同地主军阀、土豪劣绅进行坚决斗争。红四军自觉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城市政策。做群众工作,是毛党代表给他们规定的三大任务之一。第二天,各连的宣传组纷纷出动,到处张贴标语,组织小型讲演会,宣传党的主张。郭匪的物资和豪绅的财产,除留一部分作为给养外,全部分给穷苦人民。宣传组非常活跃,放下背包去宣传,红绿标语贴满墙,组织群众打土豪,帮助建立地方武装,搞得热火朝天。
红四军打下长汀半月后挥师赣南。不久,闽西特委将闽西党群组织建设及敌我斗争情况,写了一份详尽的书面报告,派人送给毛泽东同志,并请红四军再来闽西。很快,闽西特委就接到毛泽东同志的回信,说根据闽西革命形势,红四军将要再度入闽。闽西特委立即通知各县,准备暴动响应。1929年5月,毛党代表和朱军长又率领红四军部队穿过瑞金和武阳之间,红四军第二次踏上闽西土地。这次感到与前次大不相同,濯田、水口和涂坊等地的群众见到子弟兵,纷纷献茶、送干粮(红薯);青年人争着参加红军;老年人焚香祈祷,盼红军多打胜仗。他们称红军是“命根子”“救命菩萨”。当时福建天气已经十分炎热,但群众的热情鼓舞了部队,红四军迅速掠过龙岩,南进坎市、湖雷、永定。这时,盘踞在龙岩的陈国辉部与广东军阀打完仗,刚返回龙岩。陈国辉是福建著名的又一条“地头蛇”,这家伙老奸巨猾,在指挥上很有一套办法,手下的士兵都是老兵痞子,有战斗经验,武器弹药也很充足,虽然也只是一个旅,但战斗力比郭匪强多了,他们借着傲气想围歼红军,对红军前进形成了威胁。
于是,红四军又折回龙岩西北的小池,准备攻打龙岩县城。在班以上党员活动分子会议上,毛党代表亲自进行战前动员,分析了我军的长处和敌军的弱点。毛党代表说,长汀一战后,红军威震闽西,敌人十分畏惧;而我军是为劳苦大众的正义之战,得到天下乡亲的拥护,一定能消灭陈国辉。陈国辉部队有许多致命的弱点:盲目自大、骄兵必败,内部腐化、分崩离析,士兵拉家带口、贪生怕死。毛党代表和朱军长当即决定:一、三纵队正面攻击龙岩,二纵队从左翼迂回,攻占北山,切断敌人退路。
次日拂晓,红四军沿着公路,声势浩大地向龙岩西十里的龙门压去。陈国辉把一个营兵力放在龙门。他想以此试探红军实力:如果红军可欺,他就以这个营进行阻击,主力由后边迂回,消灭红军于龙门;如果红军实力强,也可以利用这个营来争取时间,重新部署。毛党代表看透了敌人的诡计,命令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打掉龙门的前哨营,然后跑步前进,不给敌人重新部署的时间。不到半个钟头,二纵队就占领了龙岩北山,山上敌人连滚带爬撤进城内。这时一、三纵队已攻进西门,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战斗结束了,可是清点战绩,只歼敌百余人。原来陈国辉这只老狐狸看局势不妙,带着部队向漳州逃窜了。进城之后,毛党代表关切地问特务营党代表敬懋修部队有没有伤亡,敬懋修说:“伤亡是没有,可胜利不大,敌人跑了。”毛党代表笑着说:“把敌人打跑了也是胜利啊!再说,我们有办法让他回来。”朱军长接着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同志,准备好吧,还有机会消灭他!”毛党代表和朱军长这短短的几句话,给了部队很大的鼓舞。
红军将士追击陈国辉部残敌
几天后,红四军突然离开龙岩,进到坎市、永定和连城一带发动群众,帮助地方建立革命政权。陈国辉见红军走了,立刻又窜回龙岩耀武扬威。6月中旬,红军决定奔袭龙岩。战士们兴高采烈地说:“这回给他来个连窝端!”8时半,各纵队按计划逼近龙岩,分别占据各个山头。接着就向城内发起猛烈的总攻。敌人以民房为依托进行顽抗,红四军同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由于巷战使用兵力多,则施展不开;使用兵力少,我军没有刺刀、手榴弹,和装备齐全的敌人搏斗,定要吃亏。可是红军战士不管这些,敌人用刺刀我用枪托,敌人用手榴弹我用石头,敌人逃到街心就打到街心,敌人躲到楼上就追到楼上。激战两个多钟头,虽杀伤了大量敌人,我军也有不少伤亡。在这紧要关头,军部来令:掏墙挖洞,消灭敌人。“掏墙挖洞”,战士们管它叫“打老鼠”。顿时,各个班排逐屋逐房地展开了“挖洞”战,迅速将敌人压缩在几座大院里。红军一面猛攻,一面展开政治攻势,敌人眼看不支,纷纷放下武器,摇晃着小白旗向红军投降。下午2时,战斗胜利结束。除陈国辉化装逃跑外,3000多敌人全部被歼,真是“连窝端”了。原来,毛党代表和朱军长运筹帷幄、用兵如神,部队撤出龙岩本是诱敌之计,难怪毛党代表说陈国辉会回来的。经过这次战斗之后,红军扩大到4000多人,成立了第四纵队,武器较前大为整齐,每人有子弹上百发。
在消灭了郭凤鸣和大败陈国辉之后,闽西的敌人十分惊慌。部分国民党地方部队和卢新铭旅虽仍占据着部分城市,但只能固守,不敢出动。因此,闽西广大农村的革命活动非常活跃。为了巩固扩大闽西根据地、彻底摧毁国民党在闽西的封建堡垒、收拾闽西最后一个“地头蛇”——卢新铭,红四军在毛党代表和朱军长的率领下,于9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进到上杭城东北50里的白沙,准备围攻上杭城。
上杭城是卢新铭长年盘踞的老巢,号称有一个加强旅(2000余人)固守。该城地形险要,城高墙厚,易守难攻,素有“铁城”之称。自古群众流传说上杭城“南靠汀江,北有泥塘,东有战场无出路(有条河),西有出路无战场(小丘陵区)”。根据这一情况,朱军长在支队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指出:卢新铭武器装备好,地势对他们有利,工事坚固,但只要我们组织严密,乘黑攻击,猛冲狠打,当可攻下。随即宣布:三纵队主攻东门,二纵队所属四支队在北门、五支队在西门牵制敌人,随时做好登城准备。为了减少战斗伤亡,军长决定:二纵队所属五支队首先偷袭西门,如果不成,仍按原战斗方案进行。战斗部署后,军长坚定有力地说:“同志们!卢新铭是闽西最后一个‘土皇帝’,为了巩固闽西根据地,我们要坚决拿下上杭城,干掉卢新铭!”下午太阳偏西时分,部队从白沙出发,渡过汀江,按照军长的命令,趁着夜色,部队静悄悄地分头进入阵地。
当四支队进到北门城下时,天已漆黑,四周寂静。大家暗暗期待着五支队偷袭西门成功。突然,西门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五支队在西门偷袭被敌人发觉了。部队立刻按朱军长部署,偷袭不成按原部署攻城。这时,东门方向又响起激烈的枪声,这是担任主攻的三纵队在东门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随即,四支队和西门的五支队也相继开火,以牵制敌人,配合三纵队攻城。一旦听到三纵队的登城号声后,立即杀上城头。
战斗持续了两个多钟头,还没听到三纵队的号声,在三纵队攻击东门不下时,四支队和五支队领导当机立断,马上乘机攻击北门,因为朱军长在部署战斗时说过,抓住登城时机是取胜的重要因素。于是,他们立即命令十、十一两个大队作掩护,十二大队登城。十二大队竖起早已准备的两个三丈多高的大云梯,战士们蜂拥至云梯前接踵而上。当第一个攀登云梯的战士快要爬到云梯顶端时,忽听“咔嚓”一声,云梯被压断了。于是,在北门指挥十、十二两个大队继续登城的同时,十一大队顺北城根绕向西城角,见城墙是个斜坡可以爬上去,于是四支队的同志们便一阵风似的翻上了城墙。这时,东门打得像一片火海,四支队迅速向纵深发展。当他们打到十字街时,北门的十、十二两个大队也全部登上城墙会合了。
四支队把情况报告给军长之后,就继续打向东门。东门的敌人被几个方向红军的冲击打得晕头转向,便慌乱地向南门败退。四支队一面打开东面城门,一面尾随敌人,一阵激烈的白刃格斗,就把聚集在南角门的敌人全部消灭了。三纵队也洪流般地拥进东门,喊着震天响的杀声冲向街里。这时,军部已经进了城,攻占了敌人旅部。四周城墙上的敌人被打得抱头鼠窜,纷纷退向街心。红军在街里的部队由里向外打,四面夹击,敌人被打得人仰马翻、尸横满地。拂晓,战斗胜利结束。除卢新铭和少数匪军乘混乱逃窜外,其余全部被红四军消灭。生擒敌人1000多,缴获枪支千余。
红军攻打卢新铭部渡河的舟桥
在东方发白、红日初升的时候,朱军长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对红军将士们说:“铁城也好,钢城也罢,反正都要被我们红军帮闽西劳苦大众拿下的!”打下上杭城后,红军已经扩大到六七千人。群众欢欣鼓舞,纷纷前来慰问。小伙子们踊跃参加红军,区、乡红色政权相继建立,打豪绅、分田地,热火朝天。闽西各地纷纷公开建立人民革命委员会、农会,组织赤卫队、妇女会和少年先锋队等革命组织,红旗在闽西的天空高高飘扬。
(本文与朱冬生合写)
刊登于202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