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父亲和奶奶

父亲和奶奶,是苦命的母子。

爷爷把奶奶和父亲留在贵州返回安徽时,奶奶二十八岁,父亲四岁。

奶奶投靠了后家,自然受了不少排挤、冷遇和白眼。泼出去的水,还带着孩子,又来挤占娘家的利益,这对母子的日子就不言而喻。

爷爷早时还有些消息,后来就生死不明。奶奶的后家又受不了拖累,在一个舅公的主使下,奶奶嫁到杨氏家庭并生育了我们的姑姑。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次大运动的到来,为不波及后家,奶奶只好携了一双儿女,返回山背后的老家。

后家断然不能再回去了,羞颜愧色的奶奶求了人,在离后家两三百米的地方,舂了三间土墙房,作了一家三口的栖身之所。

奶奶是裹过小脚的,行动不便,做不了重体力活。她便为人裁剪衣服,帮有女儿要出阁的人家做嫁衣,以此来换工,换人家帮衬自己干些庄稼活。她人缘好,别人也乐意帮她。吃大锅饭的时候,就安排她在集体食堂做饭。

仓廪实而知礼节。饱腹不易的年代,奶奶竟也要求了父亲去读书,只是那读书的日子,总是伴了心酸和眼泪。

父亲在甘棠读书,离家二十多里。父亲一星期返家一次拿吃粮。奶奶制作的一摞摞的包谷面干壳饼,就是父亲一星期的吃粮。

奶奶几乎倾尽所有来供父亲读书。被子里的棉花,做了父亲的棉衣,被窝面子,做了父亲的书包。

这样的家,供不起两个孩子读书。姑姑终生大字不识。

迈着一双小脚,凭着一双巧手,靠着“为母则刚”的意志,奶奶带着她的一双儿女,撑过了三年困难时期,撑过了“大跃进”,撑过了人民公社,撑过了十年“文革”。

父亲又怎样跪乳和反哺他的母亲呢?

父亲对他的妹妹出奇的好,一口半口的,都让与妹妹。虽是异父同母,父亲并无嫌隙,因为她与自己一样,吮吸了同一个母亲的乳汁。

父亲自小便帮着母亲做些能力可及的事,诸如砍柴割草一类。一次,家中没了烧火煤,父亲要了五分钱,到十多里外的煤洞去背煤。父亲累倒在路上,他睡着了。路过的同寨子的人,将他连同背篼和煤炭,背回了家。那时父亲只是个十岁的孩子。

生活的磨难曾让父亲的脾气很不好,有时候就免不得对一家人恶声肿气,对奶奶也不例外。但他的骨子里是深爱着自己的母亲的。这从他的行为里看得出。

奶奶六十岁上患了慢支炎,无休无止地咳喘。父亲翻遍医书,找到岩白菜与枇杷叶煎水的方子。他就爬上岩头挖岩白菜,上树去摘枇杷叶。枇杷叶要刮去绒毛,涂了蜂蜜慢慢地用火烤。父亲近乎虔诚地,做好每一步。只是疗效并不很好。

人言哪里的土郎中有偏方,又说哪个医生医术好,父亲便去寻,照例提回一包包的药草。父亲守在炉边,守着那只黢黑的药罐子,替奶奶熬药。这一守,就是二十五年,直到奶奶八十五岁离世。

奶奶喘得厉害时,要用止喘气雾剂舒张气管,又只有贵阳中药厂生产的效果较好。父亲便托到贵阳的人帮买。无人相托,父亲就要亲往。从黄泥塘到贵阳,一个单边车费四元七角。那个时代,算一笔不小的开销。

因脾胃不和,奶奶常常口苦。父亲买了冰糖,置于奶奶枕边。每当口苦,奶奶就含一块冰糖。冰糖也伴了奶奶二十五年。

奶奶晚年掉光了牙,吃不得硬食。每至赶场天,父亲必买来松软的发糕,满足奶奶的口腹之乐。

奶奶的慢支炎后来发展为肺心病。在县中医院医治时,病床紧张住不了院。为方便医治,父亲在医院隔壁的小旅社租了房间陪奶奶。这一陪就是一个多月。检查,缴费,治疗,抓药,煎药,饮食,洗漱,全由父亲包办。他要以这样的方式,陪伴他的老母亲,而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

奶奶去世时,十村八寨的,是不是亲戚的,都来送她。以她的勤劳善良和坚强,赢得了她该得到的尊重。她长年三病两痛,却也天佑良人,寿享八十有五。

作为儿子,父亲尽到了他的责任。从因果之说,他应该寿享天年,他却只活了七十一岁。天家的事,谁又说得清? BSOL2uOzVxJTyUecbmdqCDR3nvgj6FynUmWQpst7sIbv3qSd1ulTL1LTmOXcp/c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