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内,男主外”,这是一般中国家庭的基本分工。在我们的家,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大多由母亲操持。生产经营,对外应酬,儿女教育,尤其涉及大是大非的,肯定必须由父亲决断。他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未来和方向,最重要的是,他的大多数的判断,后来经过验证,基本是正确的,有的甚至一语成谶。他算是一个方向感很强的人。
他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是送五个儿女进城读书。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家境相当窘迫,尤其在送老大老二就读的时候。那时他还是一个民校教师,母亲也还是一个普通农妇。作为这样的家庭,能让孩子读到小学毕业,认得倒正,分得清男女厕所,父母就已经仁至义尽了。但孩子们读完小学初中,他义无反顾将他们送进城区。
只是这样一来,着实苦了他去。老大的高一在贵阳读的。父亲一趟一趟拉粮食到粮管所换粮票,交给表叔家作大哥的吃粮。还要从牙齿缝里每个月挤出十元钱给大哥做生活费。余下的四个大部分时间赁屋居住。父母要无数次往返于家和城之间,送粮送钱,料理儿女的生活。
父亲后来转正,工资高了不少。母亲也顶替外公,进了供销社:家境宽裕多了。但父母晚年几乎没有攒下多少钱,钱多用在儿女的教育培养上。五个儿女都有所成就,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
老大的婚姻也算父亲的成功之作。20世纪80年代,年轻人都已经时兴自由恋爱了,父亲却走老路,要为大哥“包办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训。当时,大哥在师范读书,我们未来的嫂子在卫校读书。父亲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的:对方是踏实本分的家庭,家风醇厚,姑娘又有出息,爱读书。找人去提亲,彼此都满意,便一拍即合。后来大哥大嫂经过相互了解和交往,感情也相投,便立业成家。虽在婚姻路上,偶尔有点磕磕碰碰,但也能互相搀扶体恤。现在哥嫂的家庭让我们羡慕:夫妻恩爱,如影相随;女儿定居北京,小家温馨;孙女九岁,乖巧可爱。
父亲为生存作出的抉择,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荣耀。成年以后,为解决迫在眉睫的生计问题,为奶奶减轻一些生活的重压,他是可以走这几条路的:做个正常的农民,大集体的时候挣工分,包产到户后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坚持做好曾经当过的税收员,起码后来也是正式的国家干部;就是当个挖煤匠,也能养家糊口。他最终选择当一个民校教师,领那一个月几元钱的补助。这个选择让他干出些名堂来:他成为一个好老师,当过两个学校的校长,他转正成为正式教师,他给乡土带来文化的气息,他成了乡人仰慕的乡贤。他们那个时代,在乡下,初中生是稀有的,他不愿荒芜了一个初中生的文化,那是他的母亲节衣缩食供养出来的文化啊。事实证明,他的选择颇为正确:你听说过几个知名的农民和挖煤匠?有多少税收员的名字深刻在一乡人的记忆里?
父亲明是非,识大体,他常做了乡人的“包公”。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妯娌龃龉,为田土分割,财产分配,闹得不可开交,多请了父亲去“断案”。父亲就给他们讲血浓于水,讲兄弟断金,讲伦常孝义,讲法律法规。在双方愿意坐下来谈的时候,父亲便水到渠成作出“裁决”,最后是烟消云散,和好如初。彼此心悦诚服,源于父亲这个“判官”坚持了正确的方向。
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一个人,总需要把握好方向。如此,才不至迷了路,失了踪。才会天越走越亮,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