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贝尔纳尔·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曾在一档为青少年开办的哲学讲座中谈到成人与儿童的哲学形态存在差别时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丧失了从事哲学的能力,丧失了惊奇于各种事物的能力。哲学家经常认为,成年人随着远离童年也远离了哲学。”哲学,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单,这种简单在于“问题来了”,“哲学也就来了”。
提问,是孩子们最擅长的事。孩子们有着许多的“为什么”,越是不知道的越要问,越是好奇的越要问,越是危险的越要问,越是爸妈不会的越要问,越是老师避而不谈的越要问……
成人的反馈却各不相同。
认为答案重要的成人分为两类:A类会选择直接给答案,不论对错,认为有告知能力的形象才是关键;B类会选择找到权威答案,即便自己不行,但可以找别人解决,认为结果才是关键。
认为答案不重要的成人也分为两类:C类会选择指责,一脸愤怒地说“哪来的那么多为什么”,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的就是这样;D类会选择赞赏,满眼星星地说“这个问题太好了”“你是怎么发现它的”,认为研究过程才是关键。
到底哪一种反馈更有价值?不言而喻,我们都能意识到D类人的回应方式与反馈内容才更有长远的意义。
这本书里不提供答案,但愿意和你一起找到探索的路径与行动的方案。听起来很简单,做到有点难。因为需要你的信任和投入,你需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回归儿童的好奇;你需要把孩子想象为成年人,郑重其事地回应——然后问问自己“如果我以这样的信念将这本书读下去会怎样?”“如果我带着所有真诚做完这本书的练习会发生什么?”带着哲学家的气质来拥有幸福人生的底线,这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可以在不断探寻的提问中避免僵化,以保持自己的新鲜,每天成长一点。
这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写过这样的话:“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你需要的不仅仅是美好的愿景,而是即刻做出选择的行为,“别处”固然是个未知的世界,只有你的思维长了腿迈开来、走出去才能看见,才会拥有真正的辨识力与选择权,否则就会一直停留在“原处”。此刻的你,是正在探寻“别处”,还是坚定地选择“原处”?你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理由吗?一个停在“原处”不动的理由,一个足以令自己心满意足的理由。对于我来说,“别处”给予了我无限的感召力,不去不行。
如果你愿意成为同路人,那么接着往下走:一半心智用来觉知内部的自己,一半心智在于关注外部的世界,让自己与世界关联,流动成一个丰盈的体系。
生命的意义,确是一个真实的维度,可我既不能为你指出这个维度的方向,也不能教会你测量这个维度的方法。我只能说:方向,不仅有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还有向上;方法,不仅有经验主义、唯利是图,还有信念。
养育这回事,就像巴音布鲁克的赛程,没有任何缓冲区,看的是谁在逼近潜能极限的同时犯更少的错,我们过的每一个弯都没有重来的机会,0岁、3岁、6岁、12岁、18岁、25岁……心理学家们发现的重要生命周期里都潜藏着不同智能、行为、人格等发展的关键要素的形成与演化,不仅仅是孩子逐步长大的脉络,也同样是父母需要有意识领先一步主动去跃进的阶梯。我们需要有和孩子的成长同频向上的信念。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曾说:“职场中的母亲都有同一个名字,叫内疚。”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惯性地认为,完成事业和做好母亲是有冲突的。我原本也以为,作为一个女性,不管你是当总统,还是做全职主妇,都是同样值得被赞赏的。可当我成为母亲后,我会思考的是,为什么只能选一边?为什么不能实现一种平衡?为什么自己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不能共同实现?是的,我很想试试看,就像《飞驰人生》里的父亲一样,走一段荣归自己的路,可能并不容易,却充满了吸引力。就像我写作这本书,不仅为了你我,也为了孩子。
张弛说他被禁赛的每一天都在脑海里开20遍巴音布鲁克的1462道弯,五年就是三万六千多遍,他记忆每一个弯道,时刻准备着重返赛场。你呢,有没有为了什么热爱的、想要奉献的一切做出过如此这般的投入?
探寻生命意义的人所关心的,绝不是简单的有事干,而是开拓使命与责任,要做就做头等重要的事;绝不是消耗生命地牺牲,而是关乎愉悦与擅长,要做就做足以胜任的事;绝不是被动地等成果,成活率永远无法代替那个打心底里想要的成就感,要做就做激情澎湃的事。
我们都需要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回归,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飞驰人生”。冲出所有的阴霾,找到摩擦力的极限,跳出固有的盲区,打开认知的边界,过好眼前的每一道弯,全然地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生命的意义,不是概念,是历程。
我是母亲,却更深知父亲在孩子的人生中是多么的重要,焦虑的母亲常常与缺失的父亲同时存在。韩寒的三部电影中关于路的意象在我们的眼前铺成了生命成长的节奏,像极了“父性教育”三部曲——《后会无期》,每一个父亲都是从年轻时的“离家出走”开始看这个世界的;《乘风破浪》,每一个父亲都曾与自己的父母有过成长的对抗,而后开始学会了担当;《飞驰人生》,每一个父亲都在以孩子为镜的反思中学会接纳世界,学会荣归自己。我写下这些文字,献给父亲,献给即将做父亲的人,献给不做父亲依然愿意担当起这个社会“父性教育”的人。
当我们将自己置身于世界当中去发现,而不是将那些潜在的意义搁在心里,生命就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会成为一个流动的回路。
回路的模型,我们在初中物理课中都学过,在电路板上(即生命的愿景板),要让充当电阻的灯泡(即生命意义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挑战)亮起来,需要进行三步操作:
第一步,准备好必要条件,包括电源(指你的能力,包括信念、情绪、志趣、人格、知识、技能、才干、视野、道德与经验),导线(相当于方法、路径以及可以利用的各维度资本),接点物料和相应工具(是保障价值计划和执行实现的重要关系与环境)。
第二步,梳理并选择好亟待解决的关键要素,然后设计路径——要么是单个电阻的简约回路,只做一件事,只爱一个人;要么是在这个回路上多设置几个电阻进行串联,电阻间具有因果关系,一个解决了,下一个也就解决了,这样迎刃而解的安全感会给你更多自信,也可能是逐格进阶、升维与跃迁的关系,精深练习这个串联关系的维度,关联自己、他人,然后是更大的世界;更加可能的现实是,你有多个要素需要同时兼顾,那么,你就需要使用并联的方式,同时完成多个不同领域里的挑战,学会平衡生活里的爱、事业、家人、孩子、学习、朋友、兴趣爱好、社会期待等等。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并联的世界是立体的,不亚于紧紧环绕太阳(你是自我系统的核心)的金木水火土各大星体,每一个独立的系统都足够庞大与复杂。
当然,以上的三种路径多数情况下可能同时存在。这也是你焦虑、迷茫、无力、拖延的深度来源,因为它们并不像在电路板上以平面的方式呈现,让你一目了然,而是非常多维的一团混沌,不要说头绪找不到,就连属于你的要素是什么都可能看不清楚。
那怎么办呢?
第三步,准备好充分条件后,问问自己,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渴求)——例如,我的电源能量(你已拥有的)和需要输出的能量(你想拥有的)匹配吗?如果不够匹配,是选择充电(自我提升与完善),还是调整输出(欲望的指数或个数)?我的导线(规划、设计与方案)拥有足够应对电流的通路吗?如果不是,是需要重塑思维,还是掌握新的策略与方法?我的接点关系稳定吗(支持系统,包括人的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如果不是,那么更加积极有效的关系该如何创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处在绝对孤立无援的状态中,只要你愿意打开门或者推开窗,都会对接到另一个世界。
“生命意义回路”就这样摆在你的面前。这是一个你打算超越自我的时刻,一个你正向面对的可以将“问题”转化为“题目”的契机。如果你没有在这一刻行动起来进入“解题状态”,那很可能你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因为很多时刻都无法重来,过期不候。当你将“问题”转化为“题目”——不是问“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这样”,而是问“我的现状是什么”“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这个时刻,便是你的人生意义显露的时刻。
很多父母来咨询时都会告诉我:“我的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没什么动力,学习还可以,但并不知道为了什么学习,以后要做什么。上初中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考上好高中,可是上了高中之后就非常茫然,觉得生活没意思,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不在乎。”
这样的孩子和父母都同样地处在“问题”人生之中,应对问题是常态,似乎每天都在做着不得不做的事,并没有将眼前的一切从自我开始设计成发自内心想要去探索、规划、实现的“题目”,也就没了奔头和对未来的向往。一个人如果丧失对生命意义的期待,也就失去了持续幸福的蓬勃之力,又何谈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此刻,你已经生出了一种能量,这种能量的名字叫“紧张”——生命意义的追求,不是完成“内稳态的平衡”而留在“原处”,而是唤醒“内动力的紧张”去探寻“别处”——这种“紧张”是一种已经完成的和有待完成的任务之间的“紧张”,是一种当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正是你可以为之奋斗的“选择与价值”,是你愿意遵从潜在使命召唤的“感受与历程”。
那个理想中的未知的未来,从来都不是陌生的世界,而是从来都属于你的崭新的世界。你可能会说这好难懂,我也非常地赞同。曾经有哲学家说过,毫不费力就能理解的东西会毫无吸引力;而有些事物之所以充满了吸引力,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它完全不理解。谁会对一个一目了然的事情感兴趣呢?这就是人的本性,对简单事物厌倦,对困难事物关注,而且——越是理解起来困难的,越是令人费解与惊奇的,越是不容易达成、充满挑战的,越是能燃起我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而“养育孩子”和“成为父母”就是这样的载体。关于“不知道的不知道”,犹如“人类失落的秘符”,唯有相信才能看见,而不是看见才去相信。生命意义的存在,即如此。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
面对“成为父母”的责任,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不问代价地消除差距、制造苦难或者鼓励廉价的成功,而是要学会抓住养育的契机。
几年前,我的儿子牛牛很迷恋人物传记,在阅读了一些插画故事体的书后,他对我说:“妈妈,这些书确实很好看,但内容不够丰富,我要看更厉害的传记,你能送给我吗?”对于他的这个请求,我当然高兴得立马应允。斟酌后,我推荐了享誉世界的卓越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自传。
富兰克林的一生拥有众多角色,作家、哲学家、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政治家。可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推荐语,因为每一个标签都是外人给予的,并非富兰克林自己——他的墓碑上只简单地写着:富兰克林,印刷工人。
我对牛牛说:“有一个少年,他17岁离开家乡去了别的地方,在那里成为一名印刷厂工人,后来的每一年都有属于他的大事件发生,不仅影响了那个地方,还影响了一个国家和世界,他一直工作到82岁,84岁去世时墓碑上的介绍却只有‘印刷工人’四个字。你想了解这样一个人的一生吗?我觉得,他和你很像,和你一样地喜欢阅读,喜欢做研究、发明、创造,还有对这个世界的善意。所以,我把他的传记推荐给你。”
当我们想要推动孩子走进某个意义回路时,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有选择权和控制权的开关来完成“喜欢情感启动”,接下来才会顺畅地发生彼此联结这回事。对于牛牛来说,我的推荐语里有他会喜欢的“熟悉”,那就是富兰克林和他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美好品格,还有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会成为对这个世界很有用的人的价值需求。而这个“印刷工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成为意欲探索的“新意”,也就是我没有透露的他“不知道”的部分,那是我抛给他的“渴求”。于是,牛牛还没有拿到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这个和自己很像的人了。当他开始阅读后,每翻阅到一处可以满足“渴求”的文字,都会成为他阅读的“奖赏”。然后重新启动“更喜欢”的开关,继续投入阅读,再得到奖赏。接下来,往复循环,直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这还没有结束,他会意犹未尽,继续探寻更多他想要的“渴求”与“奖赏”,了解更多人、更多事、更多思想的维度。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成长的战略性引导,我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多推荐语是我没能说出口的——说了,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我非常看重富兰克林的13则人生信条,其关键词包括:节制、节言、秩序、决心、节俭、勤劳、诚实、正直、中庸、整洁、宁静、贞节、谦逊,这些都太有教化的指向,即便牛牛接受了推荐,也是被动完成的。
让孩子主动想要阅读,而且带着渴望去阅读,才是我要做的事情 ——我需要提供给孩子的不是论断,而是让他自己去发现可能。一个孩子的思考维度往往比成人更广袤,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偏见。
和孩子一起幸福长大,不是什么虚幻的假设,而是可以实现的能力。不管是给父母的认知课,还是给青少年的成长课,或是给女性的亲密关系课,我都会在内容上将两点引导设计其中,那就是我们已经“拥有什么”和我们可以“创造什么”,然后再去找到“喜欢情感启动”的开关,唤醒潜在的渴求,在成就里得到有奖赏感的反馈,不断完善意义回路,成为持续增长的力量。
幸福的关键,不是静态的满足,而是动态的构建。正如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所说的:无论你能做什么,或是你想做什么,行动吧!勇气本身就包含了智慧、奇迹和力量。认知,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系统,是一种行为。不要将你“读过”的书当作认知,那充其量只能算是你“度过”的美好时光,而只有投入到行动中刻意地、持续地练习,你才会真正“渡过”意义人生,成为抵达彼岸的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佳的养育方案,没有完美的人生脚本。
你是谁?别急着回答。
「准备」 参考文中提出的“生命意义回路”,探索属于你的关键“题目”,并尝试联通。
「思考」 想要“荣归自己”,需要找到哪些“非你莫属的起点”:
1.(故事)你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2.(责任)你想要成为怎样的父母?
3.(心智)你打算如何去实现你热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