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辣椒酱,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普通的佐餐食品,但是从制作的角度看,没有普通的产品。
从摆摊开始,陶华碧就把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她绝不会为了省钱省力而投机取巧。现在,她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她的责任感也更强了。比如,在制作辣椒油的时候,陶华碧不管多忙,都要亲自去生产线上闻一闻辣椒油的味道,如果闻到难闻的气味,那就代表辣椒油的质量有问题,必须马上找出原因,甚至可能需要更换原料。
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核心就是原料。原料不好,不仅会影响产品的整体口感,还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陶华碧在这个问题上向来不敢马虎,而这种态度,正是如今人们所推崇的“工匠精神”。
很多人都在讲“工匠精神”,那么“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呢?“工匠精神”是指的认真做事的态度,还是精益求精的手法?其实这些都包含在内。“工匠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产品至上”。产品,是决定一个企业和一个品牌前途的关键,只有把产品做好了,才能拥有忠实的客户群。有些企业本末倒置,把营销放在第一位,产品做得马马虎虎,靠吹嘘炒作蒙骗消费者,这种做法就和“工匠精神”相去甚远。
对辣椒酱来说,原料的好坏决定了味道的优劣。中国人关于食用辣椒的文字记载就可以追溯到400多年以前,拥有种类丰富、品质过硬的辣椒资源,其中以小米椒、朝天椒和皱椒为典型代表。虽然“老干妈”系列产品的种类丰富,但主打的原料只有两种——辣椒和豆豉,这也是陶华碧严格筛选的两种原料。
辣椒,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它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那时辣椒刚刚传入中国,人们对这种红彤彤的东西还有些抗拒,就和人们一开始排斥番茄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辣椒虽然刺激口腔和肠胃,却是一种让人上瘾的东西,还能为菜肴调味,于是它逐渐成为人们烹饪和佐餐的必备食材。豆豉是豆类发酵而成的,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
除了辣椒和豆豉之外,“老干妈”系列的油辣椒最为出名,而陶华碧选择的油料并非市面上常见的品种。她选择的是贵州当地出产的菜籽所榨出的油料,成本不低,而产品定价却不高,足见陶华碧提高原料质量的决心。
众所周知,贵州盛产辣椒,辣椒的品质很高。贵州的辣椒为什么这么好呢?这得益于贵州的“五度”生态优势。
第一,高度适宜。贵州的平均海拔约为1100米,省内的丘陵、山地、河谷以及盆地众多,具有天然的隔离环境,病虫害较少,适宜绿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第二,纬度优势。贵州的纬度在北纬24度37分到29度13分之间,气候宜人,温度、降水量、光照都很适中,是种植高品质辣椒的“福地”。
第三,湿度适中。贵州的很多地区日照少、阴天多,对植物吸收矿物质非常有利。
第四,氧离子浓度高。贵州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0%,PM 2.5的值很低,而且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这里的空气质量优于很多地区,适宜很多特色辣椒品种的培育,这些特色辣椒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
第五,温度有利。贵州属于冬暖夏凉的地区,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也不过是3-6℃,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而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是22-25℃,且贵州的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辣椒中的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形成。
正是在上述这些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贵州的辣椒才成为闻名全国的优质原料,当然价格也比其他产地的辣椒贵一些。尽管如此,陶华碧还是坚定地选用贵州辣椒,为的就是烹制出好吃的辣椒酱。
“产品至上”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舍得付出,否则就是对产品不负责任,也是对“匠人精神”的背叛。当然,合格的“匠人”不应该只是技术高超,还需要了解客户,知道客户想要什么。陶华碧深谙大众的喜好,既然大众喜欢贵州辣椒的独特口味,那就要使用相应的原料。从了解客户的需求出发,再到一丝不苟地完成,才能完成“工匠精神”的闭环。
或许,陶华碧并不了解“工匠精神”,但是,她的一举一动都在践行“工匠精神”。她的产品日臻完善,主要体现在她对产品细节的打磨上。
陶华碧一直坚持“零缺陷”的生产原则,无论是对原料,还是对加工,都必须抱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她告诫员工,他们手中的是要卖到市场去的产品,更是要摆上百姓餐桌的食品,要求每个员工在生产时精心操作,因为一旦丢掉了“高品质”的初心,“老干妈”就不再是当初的“老干妈”了。
大家都知道陶华碧的“三不原则”:不上市、不融资、不贷款。其实在生产时,陶华碧也遵循了“三不原则”。
第一,不制造不良品。陶华碧精选原料,就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从根本上控制不良品,这样才能对得起广大消费者对她的信任。第二,不流出不良品。陶华碧要求员工一旦发现不良品,就必须及时截断,坚决不能让其流到生产线的末端,损害品牌信誉。第三,不接受不良品。陶华碧深知,当年那么多人到自己店里拿辣椒酱,就是因为它们是“良品”。辣椒酱的质量高低决定了“老干妈”这个品牌的好坏,她始终坚持过硬的生产工序,绝不忽视质量控制,保证“老干妈”系列产品美味、安全。
做好吃的产品,用放心的原料,认真加工制作,这些其实对很多经营者来说不难做到,但是有些人并不愿意这么做。看似精明、实则舍本逐末的人失去了初心,反而损失更多。陶华碧则不同,她“死心眼”地坚持把产品做好,什么理由都不能动摇她的初心。她这么简单地思考,也这么执着地去做,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