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所以,知识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财富、一种力量,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时代。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这是一个中国网民超 10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3.0%,人人离不开手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人们被信息冗余包围,每天在各种自媒体及短视频平台上看明星八卦,段子横飞的娱乐化时代;这是一个不少人满脑子想赚大钱,却既没有专业技能,又缺乏认知思维,格局还打不开,每天都在想如何学习、提升的知识焦虑时代……所以,知识付费乘着时代的东风到来了。
2016年是公认的知识付费元年,得到、值乎、分答、喜马拉雅等平台不同模式的知识付费类产品开始崭露头角,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当年暴涨 3 倍,达到 5000 万人;《好好说话》《矮大紧指北》《硅谷来信》《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李翔商业内参》等知识付费产品赚得盆满钵满。知识付费无可争议地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时代趋势不会轻易改变,更不会昙花一现。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使知识付费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期。据艾媒网统计的数据显示,疫情暴发期间,有63.1%的中国用户购买过知识付费产品。2020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 392 亿元,人数增长至 4.18 亿;2021 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675 亿元,人数增长至 4.8 亿;2022 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付款用户预计可达5.27亿人。知识付费的用户越来越多,蛋糕越做越大,对知识付费生产者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有需求就有供应。几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记者、律师、培训师、营销师、讲解员,以及企业家、高管,乃至于普通读者,也都参与到知识付费的创业或创作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光发热,同时收获知识付费带来的红利。比如,办读书会的樊登,坐拥 2000多万粉丝的罗翔,一朝科普天下知识的无穷小亮的日常科普,他们把握住了知识付费时代的机遇,完成了个人身份与财富自由的转型。
当然,在成功的大门之外,总会站着徘徊观望的人。他们站在门外,摸不着门路,上看下看,左思右想,踟蹰不前。他们有知识,有才华,擅长学习,但却不知道如何输出,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内容和形式更符合时代的调性;他们更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打造自己,创建自己的知识品牌,成为万人瞩目的知识明星。
基于此,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把握住知识付费的时代红利,使知识变为财富,变为力量,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行业研究和自身的创业及创作心得,写成了这本书。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
第一章介绍了知识付费的历史演变和进化历程,包括知识付费的三个发展时期,知识付费从需求端、供给端到平台端的产业链条,知识付费的几种常见产品形态,以及知识付费的多元变现模式,能够使读者对知识付费有个全貌式的了解。
第二章介绍了致力于知识付费的创作者,需要考虑该如何遴选自己所要涉足的知识类别,比如是做硬知识还是软知识?生产新知识和消费性知识有什么区别?商业财经、职场提升、科普百科等知识门类为何成为热门?教学类、热点类、长效类等内容为何受欢迎?只有对其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选择自己的知识赛道。
第三章到第五章,聚焦知识的载体和形式,从图文到音频到视频及直播,从资料收集到整理加工到内容输出,为读者全面梳理和介绍创作方法与思路,以增强知识付费从业者的创作能力和水平,为多元变现打好内容基础。
第六章衔接第三至五章,从内容投放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图文、音频、视频、直播等不同载体、形态的知识变现平台,以及不同内容形态之间、相同内容形态之间都有着哪些区别,使读者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内容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平台,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平台变现。
第七章介绍了知识付费的IP策划与产品运营,对于有志于打造个人IP、品牌IP,创办属于自己的知识付费机构或平台的读者来说,可以从中了解到知识付费策划和运营的秘诀,打通从策划到制作到运营的内容全通道。
第八章则从不同的维度对头部IP、品牌创造者、学科意见领袖、草根知识明星等四类“知识明星”,做了较为深入的盘点,希望通过他们的创业历程及方法论,总结他们的成功和变现路径,为读者们未来的知识创业提供参考。
刘润老师曾经说过:“知识付费是一个极少数人能成功的行业。”当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的时候,也是一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而一个有志于知识付费行业的人,首先要从现在开始,通过不断的学习,一手抓专业技能的提升,一手抓行业知识的了解,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