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时上私塾到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政府办的乡小,我从未听说过“中学”这个词,我们家乡的人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读过中学。中学在哪里我们也不清楚。大约是1952年6月,老师突然对我们说:“你们几个要准备去考中学了。虽然你们还差半年毕业,先去考考看。”
我们都不知所措,到哪里去考中学?
我所在的大屋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仍归汉阳县管辖。1951年7月成为武汉的属地,由三家店区管辖。1952年7月,三家店区撤销,复归汉阳县管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考中学,只能报考汉阳县辖区内的中学。在1952年,整个汉阳县全境仅有汉阳县一中与汉阳县二中两所中学。汉阳县一中在汉阳县城蔡甸镇,而汉阳县二中则在汉阳县最南边的萝山街上石桥。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很低。旧社会留给新中国教育的是一个烂摊子,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80%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20%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提出要贯彻教育为工农服务的办学方针,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扫除文盲,提升工农的文化素养和教育程度,以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人为目的。
1952年,汉阳县一中面向全县大量招收初中生。应届、往届小学毕业生均可报名。受旧社会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教学年度的划分不规范。在汉阳县一中大举招收新生时,有的学生处于六年级上学期水平,对于这类学生,汉阳县一中也同意作为应届生参加小升初的考试,我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对于1952年汉阳县一中面向全县工农子弟大扩招的形势,至少我们夹洲乡小学及考生家长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学校来不及给考生系统复习与补课,家长也不像现在,能给孩子找个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补习与辅导。我们只能仓促上阵。但学校与考生家长对这次考试还是很重视的,考试的头一天,四名考生由两名老师与两名家长代表送考。约六十里路程,我们是划着小木船去的,船行经现在的西湖,上岸后再步行十余里,接着渡船过汉水,到达汉阳县一中所在地蔡甸镇。
当时正值盛夏,炎热、劳顿可想而知。那阵势丝毫不亚于现今父母、爷爷奶奶送孩子参加中高考的情景。只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小升初可以就近免试入学。当年的小升初考试,我觉得在形式上甚至比现在研究生考试还严格。我们白天考了语文、算术、政治常识,晚上还进行了面试口试。
有一件事,时至今日,我还记得特别清楚。当天下午政治常识考完以后,出来正好碰见送考的李老师,李老师就问我:“考得怎么样?”
我说:“不晓得。”
李老师说:“哪些题答对了,哪些题做错了,都不晓得?”
我说:“真的搞不清楚。”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确实是有点懵懵懂懂的。乡里孩子,从未出过远门,也没经历过这种考试,心里没有底是自然的。老师不问也罢,一问反而更加紧张。
李老师又问:“考了些什么题?这你总能说给我听听吧。”
我简单回忆了几道题目。
李老师说:“还有呢?”
我说:“还有填空题。”
李老师说:“什么填空题?”
我说:“蛮多的,比如有国庆节是几月几日。”
李老师说:“那这道题你填的是几月几日呢?”
我说:“我填的是十月十日。”
李老师一听,非常严肃地说:“你考个鬼,反动!”
晚上我仔细想了一下,十月十日是解放前中华民国的国庆日,难怪李老师要说我反动了。说句心里话,当时我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能考上中学。
这里顺便说说这位批评我的李老师。他大名李仁佑,与我同住一村,是我李氏宗族的族兄。解放前,我在他宅子里读过半年私塾,解放后他被聘到夹洲乡小学任语文课教师。我们农村,每逢春节,家家户户有贴春联的习惯。自入腊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那时,我们村的春联多是喜庆、祝贺、企盼之语。但也有例外的。记得在1949年春节前一两天,李仁佑先生给当时在汉口做工不很得意的族兄李仁廷写的一副对联就十分有趣。
上联是:三祝三庆三生有幸
下联是:一年一度一事无成
横联是:又是一年
可见李先生也是一个妙人。
小升初考试完了,正值暑假,也没有暑假作业,可以放开来玩。那一年大水还围着村子,出行不便,哪里也去不了。不像现在的孩子,考试完了想放松一下,可以天南海北四处游历。大多时候我们在村前屋后的水塘里钓鱼,或在种庄稼的台子上钩青蛙。天太热,图凉快,就直接泡在水里摸鱼玩。农村的孩子,也不讲究那么多,成天穿条短裤,打着赤膊,光着脚丫,浑身晒得黝黑光亮,雨水淋在身上都挂不住,直接滚落了。
考中学的事,没有人提,也没有人问,早已忘在脑后了。
到了八月中旬的样子,有邻人从三家店小集镇回来对我父亲说:“考中学的结果发榜了,我瞟了一眼,好像榜上有义慎、义勇、仁康的名字呢。”我父亲一听,马上划船去三里路开外的三家店上看个究竟,果真如此。随后我就收到了汉阳县第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学后不久,汉阳县一中又发了一次补录榜。这样,我们夹洲乡小学参加考试的四人全部被录取了。在这以前,我们那从来就没有人读过中学,我们成了本村、本乡的首批中学生。
我考取了中学,父母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但是马上就为14万元(约相当于现在的14元)的费用发愁。录取通知书上要求新生入学报到时交14万元的书本费及伙食费;如能评上助学金,所交的伙食费部分,按等级或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学生。14万元,对于当时的农民家庭来说,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家里哪有这笔钱啊?后来,父亲把家里的口粮谷子卖了2担,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