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道士游学,心系天下

在生活陷入困境之后,魏徵是怎么做的呢?史书记载魏徵“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也就是说魏徵胸怀大志,不屑从事俗事,不愿沦为寻常百姓。这应该是史书中比较委婉的说法,当时的魏徵家道中落,并没有资本做什么营生,而他生在一个文化氛围很重的家庭,自然也不会什么可以谋生的手艺。可是生活总还要继续,于是魏徵作出了决定——当道士。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人物,曾经当过和尚或者道士的并不多见,最著名的自然是当过和尚的朱元璋,除了朱元璋之外,应该就数魏徵了。魏徵为什么要去当道士呢?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我们可以分析出主要原因有两个: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首先说一下个人原因,其实这很简单,就是为了活下去。

在隋朝,和尚和道士都是受到优待的,他们不用纳税,也不用服劳役,所以生活负担要比平民百姓轻得多。此外很多道观和寺庙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产业,这可以带来不菲的收入,更别说道观和寺庙还会收到信众奉献的大量香火钱。当时比较大的道观和寺庙,收入是非常丰厚的,在很多地方甚至成了当地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在乱世中仍有财力盖起恢宏的殿宇,塑造金碧辉煌的雕像。如果能够进入这样的道观和寺庙,那生活是绝对不会差的。

南北朝时期,佛教远比道教兴盛得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生动的写照。至于魏徵为什么不去当和尚,这和北周武帝灭佛运动有关。在南北朝时期,寺庙的土地不用交税,僧侣也不用服劳役和兵役。随着佛教势力的日益扩大,其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多,这就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役、兵役的征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57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下令灭佛,佛像全都被毁,寺庙被收为国有,寺僧均被勒令还俗。灭亡北齐之后,宇文邕又在北齐境内大规模灭佛。因此在魏徵年轻的时候,遭受到沉重打击的佛教尚未恢复,寺庙较少,想出家为僧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只有当道士这一个选项。

接下来是社会原因,魏徵之所以要当道士,是因为当时的天下已经逐渐失控了,乱世之象已经初现。根据《新唐书·魏徵传》记载,“隋乱,(魏徵)诡为道士。”也就是说,看到天下将乱,所以魏徵决定当道士。

其实在魏徵二十五岁之前,是不存在“天下将乱”这个问题的。虽然杨坚篡夺了北周的政权,并通过血腥的杀戮坐稳了江山,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却是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杨坚继位之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在杨坚的治理之下,隋朝疆域辽阔,国泰民安,史称“开皇之治”。

公元604年,杨坚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他的儿子杨广继位。杨广继位后,选择“大业”作为自己的年号。“大业”,顾名思义就是宏大的功业,杨广选择这个年号,就是想向天下表明自己要建立一番超越古人的伟业,成为千古一帝。于是,杨广开始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征程。

大业元年(605年),刚刚继位不到一年的杨广就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历时十个月,每月使用民夫二百万人,在这个过程中死者十之四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民怨四起。

同年,杨广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历经六年时间才修建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前后征调民夫数百万人,因为工期紧迫,条件恶劣,死亡的民夫不计其数。

大业元年(605年)八月,杨广率二十余万人巡游江都,共动用船只五千二百多艘,前后绵延两百里,使用纤夫八万余人,所经州、县供献饮食,耗费无数,此后杨广又先后四次巡游江都。

大业三年(607年)七月,杨广第一次北巡途中,“兴众百万,北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次年,杨广第二次北巡途中又征男丁二十万,修筑自榆谷而东,西接朔方的长城,并将朔方以东的城、堑改造为长城,向燕、代一带延伸。

大业五年(609年),杨广率军远征吐谷浑,虽然战事顺利,但是进军途中遭遇严寒,数万大军被冻死大半,损失惨重。

大业八年(612年),杨广下令远征高句丽。他下诏集结天下的军队,无论南北远近,都要会合于涿郡,各路隋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一十三万,而为大军运输物资的民夫更多。结果隋军先头部队三十万人一败涂地,回来的还不到三千人。次年杨广再次远征高句丽,又一次无功而返。

在杨广的暴政之下,国家开支浩大,征发无度,人民负担沉重,民不聊生。此时的隋朝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引爆,动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那为什么天下将乱,魏徵却要选择当道士呢?除了前面我们讲过的有比较好的生活条件以外,此时当道士还有以下两点好处:

第一,安全。在迷信思想盛行的封建社会,即使是再凶残的强盗土匪,也很少有人敢抢劫寺庙和道观,因为他们怕遭到九天神佛的惩罚,所以寺庙和道观经常成为平民百姓的避难所,在里面是比较安全的。

第二,行动方便。身穿道袍,云游四方,便于掩人耳目,无论去什么地方都不会引人注意,并且还可以到道观投宿,食宿成本都是比较低的,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好的便利条件。

在道观的这几年,魏徵并没有荒废时间,史书记载他“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也就是说,这段时间里魏徵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所不通,看到天下将乱,他尤其钻研纵横家的学说。

纵横家,指的是战国时期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人群。在战国时期,纵横家是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他们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出谋划策多从主观的政治理想出发。

关于“纵横”的意思,《韩非子》中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的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一切从现实的政治需求出发。纵横家在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跃,其思想和活动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纵横家的创始人据说是鬼谷子,其代表人物有张仪、公孙衍、苏秦、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等。纵横家在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成果就是家喻户晓的“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合纵的目的在于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被强国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我们了解了纵横家的主张和行为特点,也就可以大体明白魏徵为什么要研究纵横家的学说了。在天下将乱之时,魏徵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够像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一样,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纵横捭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魏徵这段当道士的岁月,在历史上基本没留下什么记载。在现存的《魏郑公文集》中,有魏徵所写的《道观内柏树赋》一文,这是魏徵文集中唯一的一篇抒情散文(其他基本都是政论文),这篇文章很可能就是魏徵年轻当道士的时候所写。在这篇文章中,魏徵描写了道观内的一棵柏树,它的枝干稀疏,高不过数尺,笼罩在杂草之中,覆盖在荆棘之下。虽然它的枝干与荆棘杂树纠缠在一起,但没有改变挺拔耐寒的本性。不过因为杂树的遮蔽覆盖,它毕竟不能自由地生长。魏徵惋惜它没有生长在高高的山峰上,下临深谷,笼罩日月,映带云霞,而与杂草恶树混杂在这里,这难道是人们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吗?

魏徵在文章中写道:“原斯木之攸挺,植新甫之高岑。干霄汉以上秀,绝无地而下临。笼日月以散彩,俯云霞而结阴。迈千祀而逾茂,秉四时而一心。”

——这株柏树原来高大挺拔,当初它根植在高山上,高耸入云,树冠茂密秀丽,下临深谷,笼罩着日月,分散了光彩,俯视着云霞,形成了大片树荫,经过千年后越发显得茂盛,承受一年四季的精气,坚贞之心没有变化。

接下来话锋一转,魏徵说:“灵根再徙,兹庭爰植。高节未彰,贞心谁识。既杂沓乎众草,又芜没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志耿介其何极?”

——树根长出新苗,移植到这座庭院里来,高高的树干还没有长成,无人赏识它的贤贞之心。它与杂草荆棘杂处在一起,没有王孙公子的知遇,虽志向正直忠贞,何时才能出头?

在结尾魏徵写道:“顾众类之飒然,郁亭亭而孤峙。贵不移于本性,方有俪于君子。聊染翰以寄怀,庶无亏于善始。”

——环顾周围的杂草树木都衰落凋零,只有这株柏树孤傲地亭亭玉立,忠贞傲寒的高贵品格没有改变,这时才并列于君子之列。姑且提笔写下这篇赋来寄托我的情怀,也许可以不亏损柏树当初的美好品格。

在这篇文章中,魏徵以柏树自比,非常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所想和人格操守。此时魏徵虽然怀才不遇,对现实的不公平充满了愤恨和不满,但是他依然对未来寄予了厚望。即使是身处困境,魏徵依然明白无误地表示,不管生活如何艰难,自己都将始终不气馁,不随波逐流,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问,魏徵既然怀才不遇,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呢?隋朝的时候就已经创立了科举制度,何不以此入仕呢?

关于魏徵为什么没有通过科举入仕,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魏徵没法参加。

隋朝确实创立了科举制度,但是隋朝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因为当时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方式长期以来是九品中正制,在这一制度下一个人家庭出身越好,其品级就越高,一个人的仕途基本可以和其出身画等号,这就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到了隋朝,杨坚下令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皇七年,杨坚下令诸州岁贡三人。开皇十八年,杨坚“又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在命令地方官定期向中央推举人才的同时,杨坚在中央对这些人进行考察。杨广继位后,正式下令将各地举荐的人才分科考试,进而量才擢用,这被普遍认为是科举制度的开端。

由此可以看出,在隋朝虽然有了科举考试,但是想要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是不容易的,需要官员的推荐,最低也应该是五品高官或者是地方州刺史级别的官员。直到唐高祖李渊时期,才宣布不需要经过地方的推举,士人可以自己去报名,并且也不需要经过地方官的审核。

当时的魏徵家境没落,只是一个无名小卒,生计都成问题,怎么可能会有地方官知道魏徵的存在呢?所以魏徵想要获得地方官的推荐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由此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在《道观内柏树赋》一文中魏徵要感叹命运不公了。

此时的魏徵或许不会想到,属于他的时代真的很快就到来了,不过在这之前,他还要经受一些磨难…… W8aEmQ+mCV8lytvTenx23MEyo2KcC71G+GShSOy9JRpiBdasRL4FnlC3HkNt0Q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