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0年的一天,魏徵出生了。
魏徵的出生,对于魏长贤来讲,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因为这确是老来得子。关于魏长贤的出生时间,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根据534年魏长贤就随孝静帝北迁邺城这一点推断,此时的魏长贤应已及冠(二十岁),所以魏长贤的出生时间约为515年,也就是说魏徵出生的时候,魏长贤可能已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魏徵的出生对于魏长贤也是一个极大的慰藉。在被贬为屯留县令之后,魏长贤并没有在这一职务上待太久,就称病辞官回乡,此后再未出仕。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为求取贤才,曾经多次下达诏书征召魏长贤出仕,但是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现在晚年得子,家业后继有人,魏长贤内心必然欣慰无比。
不过关于魏徵的籍贯,现在确实很有争议。尤其是近些年来,很多地方都喜欢标榜自己是名人故里,想方设法和历史上的名人拉上关系,就导致这个问题更加复杂了。
《旧唐书·魏徵传》记载:“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新唐书·魏徵传》则记载:“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两本书的记载很明确,那就是魏徵是曲城人。曲城是现在的哪里呢?据学者考证,应该是现在河北省晋州市。
但是在《太平寰宇记》和《贞观政要》中,都记载魏徵是钜鹿人,此外在明代《顺德府志》和《钜鹿县志》中也都记载魏徵是钜鹿人。所以很多人主张魏徵的籍贯应该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不管是在晋州还是在邢台,这两个地方离得并不算远,所以差距并不大。但是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魏徵是剑阁(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人。他们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条:
1.剑阁武连镇现存一块清朝石碑,上面有七个大字“唐魏文贞公故里”(魏徵谥号文贞);
2.《保宁府志》记载,元朝时期武连镇魏徵出生于此,曾经兴建一座文贞书院;
3.明代史学家曹学佺所著《蜀中名胜记》记载,魏徵出生于剑阁武连镇。
在史学研究中,史料的权威性和成书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是决定一条史料是否可信的关键所在。《新唐书》《旧唐书》《太平寰宇记》《贞观政要》,这些史书都是现在史学界公认的研究唐代历史的权威资料,其成书时间也都很早,所以是很值得采信的。支持魏徵是剑阁人的这几条资料,成书时间太晚,也缺乏权威性,所以很难站得住脚。此外,魏长贤和魏徵活动的地区都是中原地区,说魏徵出生在剑阁,这在逻辑上说不太通。
对于魏徵早年的生活地,现在也有争议。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在《贞观政要·任贤》中记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唐时相州辖境相当于今河南安阳市周围。这句话中的关键就是“近”这个字,这里的“近”指的是相对于什么的“近”?如果指的是相对于《贞观政要》的成书时间近,那么《贞观政要》成书于唐玄宗时期,距离魏徵去世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此时迁居到相州的就只能是魏徵的后人,这事和魏徵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如果这里的“近”指的是相对于魏徵的出生时间近,那么魏徵幼年就应该是生活在相州。关于魏徵家是什么时候迁居相州的,由于没有其他资料作为旁证,所以只能存疑。
在579年,宇文赟自称天元皇帝,已将皇位传给了太子宇文阐,即周静帝。宇文赟死后,八岁的宇文阐自然不能治理国事。
这种局面给了一个人机会,那就是杨坚。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是宇文赟的皇后,杨坚也因为这层关系身居高位,被封为随国公。宇文赟病逝之后,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之后北周静帝拜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杨坚自此大权独揽。此时就算是不懂政治的人也能看出来杨坚接下来想干什么了——篡位自立。
有感于此,忠于北周的大臣们开始掀起反抗斗争。大象二年(580年)六月,相州总管尉迟迥首先发难,他占据邺城,起兵反对杨坚,此后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兵马很快就达到十余万,声势浩大。杨坚急忙命令韦孝宽等人率军镇压,结果尉迟迥兵败自杀,司马消难南逃于陈朝,王谦也被杀死,杨坚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平定了四方叛乱。随后杨坚将北周宗室诛杀殆尽,彻底扫清了自己改朝换代的障碍。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在杨坚的自导自演下,北周静帝宇文阐宣布禅位给杨坚,杨坚正式即位称帝,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一个新的王朝诞生了。
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杨坚下令以晋王杨广为主帅,统领五十一万大军,兵分三路,讨伐南陈。此时的南陈皇帝是陈后主陈叔宝。陈叔宝是中国历史上可以与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相提并论的艺术家皇帝,写诗、作词、作曲样样精通,但就是不会治国理政。他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小人当道,南陈国力大不如前。面对隋军的大规模进攻,南陈军毫无抵抗之力,长江防线很快就土崩瓦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隋军先锋将军韩擒虎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南陈政权灭亡。自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开始,经过三百年的乱世,天下自此重归一统!
就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魏徵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现在天下太平了,人民终于有了安定的生活,这理应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是此时的魏徵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他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顿之中。
关于这一情况,史书中的记载很简单,只留下了三个字“少孤贫”。从这条记载中,我们可以推测出魏徵小的时候父母就都去世了,大概也就是在隋朝统一前后,因为此时的魏徵只有十岁左右。如果父母有一人还在世,那么史书中不会用“孤”这个字来形容魏徵。
在乱世中,幼年父母双亡并不稀奇,但是魏徵的生活是否陷入贫困就需探讨一番。我们前面已经讲过,魏徵家族长盛不衰,出了很多的著名人物,虽然魏家一直都是以文学世家的形象出现,高级官员很少,在当时应该不算是巨富之家,但是几代为官,家产肯定也不会少。所以即使是幼年丧父,魏长贤也应该会给魏徵留下一笔遗产,按照常理应该不至于让魏徵的生活陷入困顿。那么,魏徵的贫困又是怎么造成的呢?原因有可能有两点:
第一,魏家在魏徵出生之前就已经衰落了。
这一观点是由历史学家汪篯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在《魏书》和《北齐书》中都没有魏徵先祖事迹的记载,只有李延寿所撰的《北史》记载了魏徵祖上的情况。《北史》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当时魏徵是朝中重臣,备受唐太宗宠信,所以李延寿有可能为了讨好魏徵而增加了很多溢美之词。据此汪篯认为所谓的魏长贤是魏收族叔的记载并不可信,魏徵家应该只是一个小宗族,没有什么家产。
汪篯先生的这一主张,应该说在逻辑上是有可能的,但是毕竟没有现实的依据,我们还是应该对李延寿的职业素养有信心,我们也应该对魏徵的人品有信心,魏徵为人正直,又十分忠孝,应该不会容忍李延寿以变更先人的方式来逢迎自己。
第二,魏长贤在尉迟迥叛乱中遭到重大打击。
尉迟迥叛乱的根据地就是邺城,虽然叛乱最终被平息,但是杨坚对邺城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为了防止尉迟迥的残余势力死灰复燃,杨坚下令“徙居民南迁四十五里,以安阳为相州理所,仍为邺县”,然后把邺城焚毁,由此这一座曾经的历史名城成为废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邺城”这个地方了。
东魏刚建立的时候,魏长贤就随同东魏皇帝来到了邺城,到他被贬,出任屯留县令的时候,他已经在首都邺城生活了十几年,所以他的家业重心应该是在邺城。魏长贤在辞去屯留县令一职之后,很有可能回到邺城继续生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尉迟迥叛乱和邺城被毁的过程中,魏长贤的家产肯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由此魏家陷入贫困就说得通了。之所以这么说,还有一个旁证就是前面提到的魏徵家曾经迁居到相州临黄,临黄就在安阳,而杨坚正是下令将原邺城居民南迁到安阳一带。所以如果魏徵家此次迁居也发生在公元580年,那么魏徵家很有可能也在南迁的邺城民众之中。
据此可以判断,魏徵幼年生活贫困,很有可能和尉迟迥叛乱有关。
魏家作为世代官宦之家,魏徵的其他亲人应该有能力帮助魏徵才对,为什么没有人伸出援手呢?其实原因也很好理解:第一,魏长贤已经带着家人迁居到了相州临黄,已经远离魏家世代生活的地方了,所以很可能此时已经和亲戚断了联系;第二,魏长贤曾经上疏得罪了皇帝,险些祸及家人,相信魏家的人对于魏长贤肯定充满了怨恨,所以他们基本不会热心地去帮助魏徵。
不过贫困的少年生活对于魏徵来讲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古语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种贫困坎坷的生活,使得魏徵养成了节俭、质朴和率真的性格,此后他为官和从政都保持了这种鲜明的特色。
与此同时,生活的落魄也使得魏徵有了和底层平民百姓充分接触的机会,这让他深深感受到了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了解到他们饱受官府、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渴望英明的君主和安定的生活环境。有感于此,此后魏徵的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民本”色彩,他非常注重“行德政,重教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对于唐朝贞观之治的出现有着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