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徵的先祖是谁,在史书中并没有直接资料可供查找,《魏书》和《北齐书》《周书》都没有记录魏徵祖先的事迹,不过在唐代李延寿所著的《北史》中有魏徵父亲魏长贤的传,在传中称魏长贤是北魏史学家魏收的族叔。如果这个记载没有问题,那么魏收和魏徵就是同一个祖先了。根据魏收的自序,他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高良侯魏无知,所以魏无知应该就是魏徵的先祖。
魏无知,秦末汉初时人,据记载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孙子。在楚汉之争中,魏无知投靠了汉王刘邦。魏无知最大的贡献就是向刘邦推荐了陈平。当时陈平逃离项羽,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的关系见到了刘邦,随后得到刘邦重用。
后来周勃、灌婴等人向刘邦举报陈平私通兄嫂、收受贿赂,刘邦于是责备魏无知举荐不当,魏无知回应说:“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问的是品行。现在如果有人有尾生、孝己 那样的品行,但对战争的胜利没有好处,那陛下要这些人又有什么用呢?楚汉对峙,我推荐善出奇谋的人,只关心他的计谋是否确实能够对国家有利。至于私通嫂嫂、接受钱财,那都是私德问题,这又和平定乱世有什么关系呢?”由此魏无知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乱世用人,应当唯才是举,至于道德品质,可以放在其次。于是刘邦并没有处罚陈平,依然对其重用有加,后来陈平立下了赫赫功勋。
楚汉之争结束后,作为胜利者的刘邦取得了天下,陈平也因功被封为户牖侯。陈平辞谢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刘邦说:“我采用了先生的计谋,克敌制胜,这不是功劳是什么呢?”陈平说:“没有魏无知,我怎么能入仕呢?”于是刘邦又赏赐了魏无知,封魏无知为高良侯。
魏无知之后,魏家虽然没有出过“三公”这样的高官,但是太守、刺史这样的中级官员还是有不少的,所以一直长盛不衰,到了后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如此。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士族占主导的时代。门阀士族,指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士族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在文化上也占据着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家学内容丰富多彩,经史子集、科技艺术无所不包,学术盛则门第昌,门第昌则家学传,家学传则学术存。这种家学具体到每个家族则各具特色,如谢氏的文学、贺氏的经学、裴氏的史学、祖氏的天文历算等等。魏徵所属的魏家最大的家学特色就是对儒学的传承,以忠孝节义的儒家处世之道作为立身之本,这在魏家历代先祖的身上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魏徵的曾祖父是魏钊。魏钊雅性俊辩,博涉群书,文武双全,是当世奇才,在当时非常有名。拓跋焘南征刘宋政权的时候,听说了魏钊的名气,将他纳入自己麾下。
后拓跋焘进军至淮南,始终无法攻克义阳等城池,大军进军受阻,于是魏钊建议:“陛下率百万之军,风行电扫,攻城略地,所向无前,虽有智者,莫能为计。但是我军到淮南已经很长时间,义阳等城池却始终在坚守,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怕死,也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肯定能守住城池,而是另有原因。陛下的军队虽然作战英勇,但是杀掠甚多,淮南百姓震恐,都害怕即使投降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依然难以保全,所以这才迟迟不肯投降。希望陛下整顿军纪,臣愿意入城,向城内守军宣布陛下仁德宽厚之心,向他们保证其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们肯定愿意投降。届时陛下再赦免他们的罪过,对他们量才任用,封官拜爵,他们必将感激不尽。其他城池听说陛下的厚恩后,肯定也会望风而降。”
听到魏钊的建议后,拓跋焘非常赞同,依魏钊所言行事。于是当天夜里,魏钊单骑入义阳城,向城内军民晓以祸福,劝说他们投降。守城军民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守军就打开城门,投降了拓跋焘。此后果然如魏钊所言,附近的城池全都望风而降。拓跋焘高兴地说:“你的一句话,胜过十万雄兵。扬我信义,播于四表,都是你一人之力。”随后任命魏钊为义阳太守、陵江将军。魏钊不仅富有谋略,打起仗来也是屡战屡胜,全军上下无不钦佩。拓跋焘赞赏道:“我提拔重用了很多汉人,但是说起文武胆略,没有人能比得过魏钊。”
不过魏钊的命数着实不好,就在拓跋焘对他格外看重并准备进一步重用的时候,魏钊却不幸得了风疾,虽然有御医竭力救治,但是仍然死在征途之中,终年六十四岁。
魏徵的祖父名叫魏彦,也是一时英杰。魏彦,字惠卿,史书记载其“博学善属文”,文采盖世,不过魏彦对于入仕并没有什么兴趣,北魏赵郡王拓跋干、广陵王拓跋羽都曾经邀请魏彦到其幕府内任职,但是都被魏彦谢绝了。公元497年,氐人统帅杨灵珍率部反叛,北魏孝文帝命令河南尹李崇率军前往镇压,李崇邀请魏彦参谋军事。后来中山王元英南征淮南,也邀请魏彦参谋军事,不过魏彦终究志不在此。当时市上的《晋书》种类繁杂,谬误甚多,所以从前线回来之后,魏彦请求朝廷允许自己编纂一部《晋书》,以传之后世。但是彭城王元勰又邀请魏彦担任自己的秘书,魏彦不得已只得再次入仕,他著书立说的理想最终没有实现。彭城王元勰被杀后,魏彦引退回乡,后来曾被任命为光州刺史,在六十八岁时去世。
魏徵的父亲名叫魏长贤。魏长贤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当时的北魏首都洛阳读书。公元 533 年,北魏将领高欢消灭军阀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渤海王的身份控制北魏朝政,与北魏皇帝孝武帝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534 年,孝武帝逃往长安,投奔关中军阀宇文泰,535 年宇文泰杀孝武帝,元宝炬在宇文泰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建立新政权,史称“西魏”。534 年,高欢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并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在这一过程中,魏长贤也随同孝静帝由洛阳迁居邺城。
和父亲魏彦一样,魏长贤也是文采盖世,史书记载他“博涉经史,词藻清华”,因此被推举为“秀才” ,得以进入淮南王元悦的幕府,担任军事参谋。550年,高欢之子高洋逼迫高欢禅位,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北齐建立后,魏长贤到北齐平阳王高淹幕府任职,担任法曹参军,从事律法方面的辅助工作,后来又转任著作佐郎。
著作佐郎,是著作郎的副手,负责编修国史和皇帝的起居注。著作局的职位是典型的“清要之官”,事情少,名望高,所以世家大族子弟对此心生向往,能够担任著作郎或者著作佐郎的,一般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文学之士,这也可以证明魏长贤的名望和才能在当时是得到了普遍认可的。在此之后,魏长贤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重新编写《晋书》。
魏家的这一家风后来在魏徵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魏徵曾参与过很多史书的编纂工作。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命魏徵参与编纂《周书》《梁书》《陈书》《齐书》与《隋书》。《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均为魏徵亲笔撰写,因为这几部史书质量上乘,所以被当时的人赞誉为“良史”。
之后,北齐的朝局逐渐走向败坏。北齐的建立者高洋在559年因饮酒过度而暴毙,年仅三十四岁。高洋去世后,其子高殷继位,高殷继位不到一年,高洋的弟弟高演就发动政变,篡夺了侄子高殷的皇位,而高演在皇位上只坐了一年就于561年去世。高演去世之后,他的弟弟高湛继位。高湛也不是明君,在位期间他宠信奸小,荒淫无道,肆意诛杀宗室以及大臣,导致朝政日益混乱。当时的北齐,不仅皇帝荒淫无道,官员也是贪污腐败成风,社会风气败坏,国势日益衰弱。
魏长贤担任“清要之官”,基本不参与政务,再加上家世显赫,本人也是名满天下,按理说朝中局势再怎么变化,也基本不会影响到他。所以魏长贤完全可以继续在著作佐郎的位置上安稳地编写他的《晋书》。但是魏长贤不这样认为,他觉得食君之禄,就要为君分忧,自己对于朝政中的丑恶现象不能充耳不闻,于是他给皇帝高湛上了一封奏疏,批评当时一些错误的政策,同时对朝中权贵的种种违法行为进行揭露和抨击。
魏长贤这封奏疏引起了当权者们极大的不满,朝中佞臣对魏长贤群起而攻之,结果高湛下令将魏长贤贬官为上党屯留县令。
不得不说,高湛对于魏长贤已经十分宽容。要知道高湛可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皇帝,对于自己的侄子都毫不手软,朝中也曾经有很多大臣因触怒他而被杀,但是高湛不仅没有杀魏长贤,甚至都没有将其彻底免职,仅仅是贬官,这是比较反常的事情。高湛之所以没有严厉处罚魏长贤,有可能是因为魏长贤久负盛名,而高湛继位时间并不长,所以为了收买人心、顾忌舆论,才没有开杀戒,只是将魏长贤贬官了事。
这一事件发生后,几乎所有魏长贤的亲朋好友都责备魏长贤不应该多管闲事。指责他身为著作佐郎,修好《晋书》就是了,朝中的事情岂是他能左右的。但是魏长贤是一个犟脾气,面对周围人的埋怨和责难,他不但不肯认错,反而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为此,他专门写了一封信答复亲友:
“仆虽固陋,亦尝奉教于君子矣。以为士之立身,其路不一。……虽事有万殊,而理终一致,榷其大要,归乎忠孝而已矣。……每一念之,曷云其已。自顷王室板荡,彝伦攸斁,大臣持禄而莫谏,小臣畏罪而不言,虚痛朝危,空哀主辱。”
魏长贤向他们表明,自己饱读圣贤之书,久慕君子之道,君子行事方法有很多,但是“忠孝”二字当放在首位。当今朝政紊乱,大臣尸位素餐,没有人愿意进言,小官则担心获罪,没有人敢说话,他们都只会徒然感叹朝廷的危难,却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这怎么能行呢?
“况仆之先人,世传儒业,训仆以为子之道,历仆以事君之节。今仆之委质,有年世矣,安可自同于匹庶,取笑于儿女子哉!……吾子又谓仆干进务入,不畏友朋;居下讪上,欲益反损。仆诚不敏,以贻吾子之羞,默默苟容,又非平生之意。” 魏长贤再次告诉他们,祖先世代以讲述儒学为业,教导我们为子之道、事君之节,为的就是今日之事,如果和朝中那些匹夫竖子一样对现实无动于衷,是会被后世之人所耻笑的。无声无息地苟且容忍下去,那不是他平生的志向。
在信的结尾,魏长贤说:“言与不言在我,用与不用在时。若国道方屯,时不我与,以忠获罪,以信见疑,贝锦成章,青蝇变色,良田败于邪径,黄金铄于众口,穷达运也,其如命何!吾子忠告之言,敢不敬承嘉惠。然则仆之所怀,未可一二为俗人道也。投笔而已,夫复何言!”
这封信发出后,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由衷敬佩魏长贤的气魄和品德,纷纷为他的遭遇抱不平,但是魏长贤对此却泰然自若,毫不在意。魏长贤身上这种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对他的儿子魏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魏徵的心性简直和父亲毫无二致。从此后在魏徵一生的为人处世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父亲对他的影响是何等的深远。
其实魏家才华横溢或是操守正直的名人贤士,远远不止魏徵的父祖。例如魏徵的族兄魏澹,史书记载其“专精好学,博涉经史,善属文,词采赡逸”,北齐时担任中书舍人,参与修国史,隋朝时任著作郎。此外还有魏徵的族叔魏兰根,“仪貌奇伟,博学高才,机警有识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启蒙教师。家庭的熏陶、先人的遗训,对于一个人品格的形成、志向的奠定、情操的陶冶,都会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魏徵家世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魏家世代官宦,长盛不衰,是当时典型的门阀士族、豪贵之家。魏徵祖上几辈人都博通经史、学兼文武、直言敢谏、不避艰险,一身凛然正气,这种浓厚的儒家家风肯定会对魏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魏徵的心理素质、文史修养、政治节操、从政特色等等,无不受到家风的影响。
魏家这种儒学传家、仁德载物的家风带给魏徵最大的影响是两点:
第一,忠。从此后魏徵的人生经历来看,魏徵一直是一个非常忠心的人。他最早为李密效力,后来李密兵败,魏徵依然不离不弃;投降唐朝后,魏徵进入李建成幕府,为李建成的储位之争尽心谋划,甚至做好了身死殉主的准备;在成为李世民的臣子之后,魏徵更是犯颜直谏、刚正不阿,为大唐盛世鞠躬尽瘁。虽然魏徵屡次改换门庭,但是这都是因为局势所迫,身不由己,而不是因为他投机钻营。魏徵对于每一个效劳的主公都从未生反叛之心,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忠诚之心。
第二,仁。仁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儒家学者一直主张行仁政以安天下,魏徵正是这一思想的坚定继承者、执行者。魏徵鉴于隋末人口流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事实,力劝李世民偃武兴文,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政策,表现了他政治上的“仁政”思想。此外魏徵主张明德慎罚,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治理国家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义之道。魏徵的仁政思想,是天下苍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