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黎阳被俘,二次降唐

立下如此大功却毫无封赏,魏徵只得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结局。此时的魏徵心灰意冷,既然主要任务已经完成,那就收拾东西回长安吧,回去安心地当秘书丞,虽然只有五品,但还是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的。

不过此时魏徵发现已经不能离开了,因为有一个人打过来了,那就是窦建德。

窦建德,生于573年,贝州漳南人。他是农民出身,家境贫寒。隋炀帝为征伐高句丽而大量征兵,窦建德被征发,并成为一名下级军官。611年,山东发生饥荒,窦建德等人趁机落草为寇,开始反抗隋朝的统治。此后,窦建德连败隋军,实力不断壮大,发展到十余万人。617年正月,窦建德自称长乐王。618年冬,窦建德建国号为夏,自称夏王,基本控制了河北地区。

随后,窦建德开始向南发展。武德二年(619年)八月,窦建德率军攻取聊城,消灭隋军宇文化及部,势力日益强大,山东州县闻风响应,全部投降窦建德。随后,窦建德率军十余万向洺州进发。当时驻守洺州的是李渊的堂弟淮安郡王李神通,面对窦建德的大军,李神通自知力不能敌,于是率领兵马退守相州。但是窦建德步步紧逼,向相州进军,李神通只得再次率军奔赴黎阳投奔李勣。

本来窦建德并没有打算直接进攻李勣,因为李勣威名满天下,又有一部从李密处接管的军队,绝对不是好惹的,于是在休息了两个月后,十月窦建德继续率军南下,他并没有进攻黎阳,而是进攻离黎阳很近的卫州。为了防备不测,李勣派遣邱孝刚率领三百骑兵前去侦察,结果邱孝刚竟然主动向窦建德发起进攻,窦建德大怒,立即率军反击,将邱孝刚斩杀。随后窦建德趁势率军进攻黎阳,当时李勣恰好带着几百人在城外,黎阳城内群龙无首,自然无法抵御窦建德的进攻,窦建德很快就攻克了黎阳。黎阳陷落后,在城内的淮安郡王李神通、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李勣的父亲李盖(本名徐盖,此时已被赐姓李)以及未来得及回到长安的魏徵,全部都被窦建德俘虏。

因为在城外,李勣侥幸逃过一劫,但是李勣不愿意抛弃父亲单独逃生,于是只得返回黎阳,投降窦建德。看到李勣归降,窦建德非常高兴,任命李勣为左骁卫将军,依然镇守黎阳,不过为了防止李勣逃走,窦建德将其父亲扣押为人质。对于黎阳的其他俘虏,窦建德也给予了优待,他对李神通和同安公主以宾客之礼相待,并且很快就放他们回长安。

对于魏徵,窦建德也没有忘了,他任命魏徵为起居舍人。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有记录帝王每日言行的传统,这些记录经过整理汇编成册,被称为“起居注”,实际上就是下属为皇帝写的“日记”。起居注日后就会成为编修史书的重要参考资料。负责编写起居注的官员,历朝历代名称都不同,北魏时期叫“起居令史”,隋朝时叫“起居舍人”,唐宋时期叫“起居郎”,清朝时叫“日讲起居注官”,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在隋朝时期,起居舍人的品级并不高,只有六品,但是负责修起居注的官员,在皇帝公开的各种活动中均随侍在旁,有很多接触皇帝的机会,所以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皇帝的注意和重用。如果是在太平盛世被任命为起居舍人,魏徵肯定会很开心,但是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窦建德的起居舍人,魏徵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在魏徵眼里,窦建德绝非能够一统天下之人,注定是会失败的,等到了那时候,离窦建德越近,死亡的可能性越大,所以魏徵对这个安排避之惟恐不及。

魏徵之所以不看好窦建德,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窦建德出身不好。在主张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谈出身高贵会招致很多人的反感,但是在古代却恰好相反,出身非常重要,在门阀士族时代还未完全结束的隋唐时期更是如此。优越的出身给一个人带来的不只是官职和财富,更重要的是名望和社会关系,这在乱世之中尤其重要。正是因为如此,古代的立国之人,除了刘邦这种少数异类之外,几乎都不是平民百姓,东汉建立者刘秀,东汉末年的曹操、刘备、孙权,晋朝司马懿父子,北魏拓跋珪,隋朝杨坚,莫不如是。

窦建德本来只是个流寇,出身不能再差了。魏徵祖上也是名门望族,他的观念中对出身一事还是比较看重的,他先后效忠的李密和李渊也都是名门之后,魏徵怎么可能会看得上窦建德这样的草莽之人呢?

第二,窦建德不如李渊。窦建德本人的能力是不差的,他虽然出身草莽,但是很懂治国之道。窦建德生活节俭,劝课农桑,发展生产,河北地区在他的治理之下逐渐安定。即使是窦建德死后,河北依然有很多百姓为窦建德建庙祭祀。但是在魏徵看来,窦建德有的这些优点李渊也全都有,关中地区在李渊的治理下很快就恢复了安定和生机。更重要的是,李渊手下有以李世民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文武人才,这种人才储备是窦建德所不具备的,尤其是李世民,可以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将军。此外,从经济实力上看,李渊占据着今山西、陕西、甘肃大片土地,实力远比占据河北的窦建德要强大得多。两相比较,李渊统一天下的可能性远比窦建德大得多。

所以,魏徵根本不看好窦建德的未来,在他看来,当窦建德与李渊交锋的时候,必定凶多吉少。因此在起居舍人任上,魏徵只是安安分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从来不多话,也从来不想着出头,他只希望在接下来窦建德和李渊的战争中,自己能够活下来。

虽然窦建德对李勣笼络有加,但是李勣依然想着前往关中投奔李渊。武德三年(620年)年初,李勣偷偷带着几十名骑兵逃离窦建德,前往关中。或许是因为和魏徵的关系一般,李勣并没有带着魏徵一起走,魏徵只得在窦建德手下继续当起居舍人。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一年,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终于打响了!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初一,李渊下诏,命秦王李世民统率大军十余万,进攻东都洛阳,讨伐王世充。八月,唐军进抵洛阳城下。不过洛阳城池坚固,因此李世民并未急于攻城,而是致力于先扫清洛阳外围据点,然后将洛阳包围。李世民对洛阳一围就是半年。次年二月,李世民在洛阳城外修筑壁垒,准备攻城,王世充见状立即派兵两万出城攻击。李世民亲自率军进攻王世充,双方展开激战,最终王世充战败,损失八千余人。

此战之后,王世充再也不敢出城作战,李世民指挥大军攻城,但是洛阳城池坚固,始终无法攻克,双方形成僵局。被困洛阳的王世充派人向窦建德求援。王世充和窦建德一个在河南,一个在河北,原本互相都视对方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冲突不断,互不往来。因此对于王世充的求援,窦建德在一开始是不予理会的,只想作壁上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世充困守洛阳,败局已定。虽然不喜欢王世充,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窦建德还是懂的,面对王世充三番五次派来的求援使臣,窦建德最终决定:救援洛阳!

三月,窦建德率军十余万,号称三十万,大举向洛阳挺进。听闻窦建德大军前来,唐军内部极为恐惧,议论纷纷,很多人都建议李世民班师,暂避锋芒。但是李世民力排众议,命令李元吉率军继续围困洛阳,他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三千五百人前往虎牢关,抵御窦建德。

在虎牢关,李世民并不主动出战,而是和窦建德军相持了一个多月,窦建德始终难觅良机。此时,窦建德听说李世民粮草将尽,于是准备发起总攻。五月初,窦建德全军出击,军阵长达二十里。窦建德希望诱使唐军主动出击,于是派出三百人在唐军阵前一里列阵,李世民也派小股部队出击,双方发生多次小规模战斗,互有胜负。

此时,窦建德的大军列阵已经几个小时,士兵疲惫不堪,全部都坐在地上,又都争着去喝水,军阵开始变得混乱。李世民见状,下令全军立刻出击,李世民更是亲自率军冲入敌阵。窦建德军一溃千里,唐军大胜,俘虏五万余人,窦建德也被擒获。擒获窦建德后,李世民把窦建德押往洛阳城下,王世充见状知道败局已定,于是开城投降。随后,河南、河北的其他城池多数都投降唐军,中原局势基本平定。李世民一战擒二王,平定中原,此役也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光辉战例。

作为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魏徵很有可能也陪同窦建德参加了虎牢关之战。相信在战前魏徵就已经认定,相比于窦建德,秦王李世民的胜算更大一些。但是魏徵没有想到,统领十余万大军,意气风发出征的窦建德竟然败得这么惨,十万大军转瞬之间灰飞烟灭;没想到李世民在两线作战的极端不利情况下,还能取得如此大胜,只用一战就决定了天下归属。虽然此前对于秦王的战斗力魏徵早有耳闻,但是百闻不如一见,虎牢关一战,充分证明了秦王确实是当世第一的名将,这个人真的是强大得可怕!

作为文官,魏徵用不着亲临前线,在后方的他侥幸保住了性命。就这样跟随着浩浩荡荡的俘虏大军,魏徵再一次归降了李唐政权。上一次是降臣,这一次是俘虏,他每一次归附李唐政权时,名声都不大好,魏徵不禁感到无奈,或许这就是造化弄人,而前方,将有更凶险的事情等着他。 +75zIVlEOZLeOKLMrd/h5yS1VQ3xyUxHAj5pf6y7+NbMVD/BvZh7WkZNP6BTTix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