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能力圈的边界取决于你手中的工具

无论是在商业世界还是在生活中,盲点最少的人往往能够胜出。消除盲点意味着我们能够认清现实、接触现实,以及更准确地理解现实,也意味着我们会变得更善于思考。更善于思考则意味着可以找到更便捷的流程,有助于我们从多个维度和角度出发解决问题,让我们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为对的问题找到对的解决方法,这种技能就是智慧的体现。

本书谈论的就是如何寻求这种智慧,如何探究事物运作的原理,以及如何让自己在每天夜晚入睡时都比早晨醒来时更聪明一点儿。本书谈论的是,我们要避免作茧自缚,才能真正理解有关这个世界的真相。决策的好坏取决于对事物认知的深浅。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但依然可以系统地学习一些经久不衰的理念,帮助我们准备好应对世间的未知。

也许更重要的是,本书谈论的是如何避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准确地理解问题,以及看到每个提议方案的次要和后续结果。思维模型领域的作者、探索者皮特·贝弗林有句话说得很好:“我并不想成为一个杰出的问题解决者,我想避免问题——防止问题发生,从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 [1]

我们怎么才能从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然后再相应地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与我们常被灌输的理念恰恰相反,提高思维能力并不是要变成天才。思维能力的本质是运用一些流程来发现现实的真相,并以此为基础做出明智的选择。

本书对你的帮助

本书旨在定义和探索经典的思维模型,即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描述了世界的运行方式,也塑造了我们思考、理解及形成信仰的方式。思维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潜意识,潜藏在内心深处,不流于表面。虽然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思维模型的存在,但它们才是我们判断某个问题的相关因素的依据,能帮助我们推断因果关系、找到规律、进行类比,帮助我们思考和推理。

思维模型其实就是对事物运作方式的描述。因为我们无法记住世界上的所有细节,所以就要使用一些模型来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事物简化成便于理解和梳理的知识块。有意无意间,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这些模型进行思考、做出决策及理解这个世界。思维模型成千上万,真假不一,本书会集中介绍那些具有最大效用的模型,可谓思维模型的“全明星阵容”。

本书将重点介绍九个模型,也就是基本的思维概念。虽然这些模型大都显而易见,但你很可能从未直接学过这些有用的工具。只要使用得当,它们可以帮助你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提高你通过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而且每个视角都能揭示不同层面的问题。这些模型适用于各类场景,即便没有明确的路径,对于理性地做出决定也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你以立体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对经典的思维模型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基础知识理应人人享有。没有哪个学科是受到限制、不可触碰的——所有研究领域的核心思想都包含着揭示宇宙运行方式的原则,因此对于探索宇宙至关重要。

我们的模型来自大多数人从未学过的基础学科,但不需要任何学习基础,只要你热爱学习、思维敏捷即可。

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模型

任何系统都无法帮助我们应对全部风险。偶然因素的存在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我们无法精准地预测。但是,一系列思维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理解决定性因素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潜在结果并不一定是解不开的谜团。

如果没有能力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来转换视角,我们会脆弱得不堪一击。犯下的错误可能演化为灾难,其影响不断累积、发酵,不仅会向我们施加压力,还会限制我们的选择。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学习这些思维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则有助于减轻我们的压力,提升选择的自由度。我们越有效地利用这些模型中蕴含的各种知识,得到的解决方案越多。

理解现实

“理解现实”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说法,前文已经提到。我们当然想要理解现实,但要如何理解呢?为什么理解现实至关重要?

为了看清一个问题的本质,我们必须先将它拆解成几个重要部分,这样才能看到其内部的相互联系。这种自下而上的视角可以揭示我们所认为的因果关系,以及这种因果关系如何控制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走向。理解某种情形的第一步就是能够准确、完整地描述它。

思维模型的不同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这些相互联系。在一个给定的问题上,使用的视角越多,越能看清现实真相。我们看清的现实真相越多,能理解的就越多。而我们理解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面对定义明确的简单问题,我们无须运用太多视角,因为重要的变量都是已知的,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是已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明白要做什么才能在尽可能减少副作用的情况下获得预期的结果。然而,当问题变得更复杂时,拥有全方位视角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这并不是说所有视角(或者模型)都适用于所有问题,因为实际并不能完全适用;也不是说拥有更多的视角(或者模型)就能在解决所有问题上占有优势,因为这也不是绝对的。因此,学习和运用经典的思维模型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事实是,大多数问题都是多维的,因此拥有更多的视角通常会为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显著的效用。

脚踏实地

在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俄斯是海神波塞冬与大地女神盖亚所生的儿子。安泰俄斯有一个特殊的习惯,他会向每个路过其国家的人挑战格斗。希腊格斗同现代人眼里的格斗并无太大分别,目标就是将对手击倒在地。安泰俄斯所向无敌,在杀死对手后,他会收集死者的头骨,好为自己的父亲波塞冬建造一座神庙。虽然安泰俄斯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且看似坚不可摧,但他的无懈可击实则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安泰俄斯的无穷力量源自与大地母亲的接触,一旦无法接触,他的所有力量便消失殆尽。

在去往金苹果园的路上,赫拉克勒斯要和安泰俄斯决斗,这是他的十二项功绩之一。赫拉克勒斯屡次将安泰俄斯摔倒在地,却眼看着他一次次苏醒过来。如此几轮之后,他意识到运用传统的摔跤技巧是赢不了的。于是,赫拉克勒斯奋力将安泰俄斯举离地面。由于无法与大地母亲接触,安泰俄斯失去了力量,赫拉克勒斯趁势将其击垮。 [2] [3]

一旦理解脱离了现实,我们便会失去自己的力量。理解必须不断接受现实的检验,并相应地持续更新。这绝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也没有明确的任务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节点,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相信你们都认识这样的人:他知道如何改善你所在的组织,或者拥有解决全球饥饿问题的良方。虽然在晚宴上与朋友在觥筹交错间高谈阔论很有意思,但这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提高。要想知道自己对现实的理解程度,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付诸行动。如果你不以真实的世界来检验自己的想法(即脚踏实地),你怎么能确定自己是真的理解现实了呢?

作茧自缚

从现实中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我们自己。要想理解一个我们身处其中的系统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有盲点,我们看不到我们未寻找的事物,也注意不到我们未注意的东西。

我们无法通过接触现实来修正观念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准确的视角;二是自尊心作祟,不愿承认自身的局限性;三是负责决策的人往往并不是直接承担后果的人。在本书中,我们将更加详细地了解到,这三个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它们导致我们更倾向于墨守成规,而非与时俱进。先简要解释一下这三点缺陷。

两条小鱼一起在水里游着,

突然碰到一条大鱼迎面游过来。

大鱼朝它们点头问好:

“早上好,小伙子们。今天的水怎么样?”

两条小鱼听后继续游了一会儿,

其中一条实在忍不住了,看着另一条小鱼,

问道:“水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4]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第一,缺乏准确的视角。我们很难看清自身所处的系统。伽利略 做过一个类比,形象地描述了我们与生俱来的视角的局限性。想象你此时站在一艘船上,船只匀速(速度和方向都不改变)向前行驶。你在甲板下面,也没有舷窗,你将手里的小球向下抛到地板上。对你来说,小球看起来像是垂直下落的,从而证实了重力的作用。

现在想象你是一条有透视能力的鱼,看着这艘船从你面前经过。你看到里面的科学家正在抛掷一个小球,注意到小球位置的垂直变化,但你也能看到小球位置的水平变化。当小球受重力的作用下落时,它的位置同时向东移动了大约20英尺 。船在水中移动,因此小球也在水中移动。船上的科学家由于没有外部参照物,无法察觉到这种水平位移。

这个类比表明了我们自身视角的局限性。如果我们真的想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就必须接受其他观点。即使我们感觉自己已经掌握所有的信息,但如果考虑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即在船上,那么海里的鱼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分享。

第二,自尊心作祟。许多人都太在乎自我评价,以至于看不到外部世界的反馈,可我们恰恰需要这些反馈来纠正自己对现实的理解。这就造成了极度的无知,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头撞南墙。我们受自尊心的影响而无法拓宽向世界学习的路径,这当中涉及很多因素,其中有两个值得一提。首先,由于太看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接受他人的批评。这样我们就永远是对的。其次,即便我们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受到外界批评时,我们的自尊心也会发挥保护作用:我们会把精力放在维护自己上,而不是去修正自己的想法。

第三,负责决策的人往往并不是直接承担后果的人。我们受到决策结果的影响越小,就越倾向于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一旦把手放在滚烫的炉子上,你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你要为自己犯的错付出代价,是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促使你改变自己的做法。在下一次触摸火炉之前,你就会检查炉子是否还烫手。但你学到的并不只是适用于某一具体微观情形的教训,你还会抽象概括出一个普适的结论,从此明白在触碰任何可能烫手的东西之前都要先检查一番。

组织一旦超过一定的规模,就会使得决策者不必直接承担决策的后果。如果我们做出的决策是由他人代为执行,我们之间就可能相差一个甚至多个级别,导致我们无法立即修正自己的理解。换句话说,我们有一点儿不接地气了。越难获得对于决策的反馈,就越容易相信自己是对的,从而也就避开了纠正自身观点的挑战和痛苦。

承认错误很困难。比起微观层面,我们更容易在宏观层面自欺欺人、自以为是。因为在微观层面,我们能看到、感受到直接的后果。在触摸到灼热火炉的那一刻,我们收到的反馈强烈而即时。但若身处宏观层面,我们不再能收获即时的反馈,由于自尊心作祟,我们会编造自欺欺人的谎言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非真实描述现实情况。

以上三点缺陷就是我们不断重蹈覆辙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脚踏实地的原因。孔子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通常,我们甚至察觉不到与自身固有看法相冲突的观点。维持现有的思维方式要比纠正错误的观念容易得多。要想看清事物的本质,也就是理解现实,我们可以遵循查尔斯·达尔文的建议,特别留意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事物,积极思考事情发生的原因。

我们也倾向于低估基本思想,高估复杂的理念。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某种专业知识找到工作的,所以这种倾向也有一定的依据。如果只知道一些所有人都了解的知识,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因此我们会把精力集中于培养独特的专业技能,以使自己脱颖而出。问题就在于我们也会因此排斥简单的道理,以确保自己的贡献不可替代。殊不知简单的道理其实很有价值,可以帮助我们避开复杂的问题。

在寻找经典的思维模型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寻找一些基本的原则,也就是由跨学科思想组成的久经考验的思想根基。去探究人人享有的知识似乎有悖直觉,但事实上,无论你身在何处,宇宙的运行方式都是相同的。你需要做的只是真正理解原则,这样即便细节有所改变,你依然能够看清现象的本质。这也是经典的思维模型的价值组成部分之一:真正理解了原则,你就可以灵活改变战术,应用此时此刻你需要的那部分原则。

对大多数天才,

尤其是身居高位的天才而言,

他们的成功并非基于解构复杂的事物,

而是基于利用不为人知的简单原理。 [5]

——安迪·贝努瓦

这些常被忽视的基本思想来自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内在联系,看清它的真实面目。准确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判断因果关系,从而找出规律,再进一步进行类比。以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对现实具备更清晰的认知,真正理解现实中的动态变化。

只理解现实是不够的

然而,理解现实并不是全部。追求理解能够带来意义、促进适应,但仅仅依靠理解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我们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后,理解才会有用。经典的思维模型绝不仅是理论而已,它们都是可供付诸实践的洞见,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如果你没有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那么即便你知道自己经常打断别人,又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如果你明明知错却坚决不改,那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你周围的人会据此得出一个最直接的结论:你根本不在乎。更糟糕的是,因为你知道自己经常打断别人,你会惊讶于自己屡次三番地做同样的事。为什么呢?因为你在获得新的理解之后并没有反思,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

在现实世界,你要么通过理解和适应获得成功,要么注定失败

现在你应该已经明白,为什么我们做出的决策总是不尽如人意,又为什么常常重蹈覆辙。在知识储备不足时,我们害怕学习,又羞于承认。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了错误的决策。错误的决策不仅会引发压力和焦虑,还会白白浪费大量的时间。但当初做决策的时候,我们却总以为自己的决策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因为完全符合我们对事物发展的预期。一旦发展超出预期,或者我们根本看不清发展状况,我们就会陷入困境。这时候,我们非但没有修正自己的观点,还固守原有的思维加倍努力,结果只会加剧自己的沮丧和焦虑。直到几周或数月后,当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纠正错误,最初的决策转变成为我们肩上的重担。然后我们就开始纳闷,为什么总是腾不出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为什么总得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那些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事情。

我们太消极被动,总以为这些事情只是碰巧发生在我们身上,从没想过正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才导致了问题的出现。这种被动性意味着我们很少反思自己所做的决定和由此引发的结果。没有反思就无法学习,不学习就注定会再三犯错。当事情进展不如预期时,我们就会感到沮丧,对自己为什么总是忙忙碌碌百思不得其解。如此循环往复。

但我们并非决策的被动参与者。与其说是外部世界在对我们施加影响,不如说是在世界向我们揭示真相后,我们主动地做出相应的反应。自尊心从中作梗,把现实锁在了它控制的一间屋里。只有在一次次的打击后依然坚持不懈,我们才能看到紧锁的门外的光明。

当然,自尊心不单是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我们总能抱有完美的世界观,坚持理性地做决定,那就永远不会轻易尝试那些使得我们“人之为人”的伟大创举。是自尊心推动着我们前进。要是没有自尊心,又为何要尝试登陆火星呢?毕竟,以前从未有人成功过。要是没有自尊心,我们也永远不会创业,因为大多数创业都以失败告终。我们需要学会理解自尊心何时能为己所用,何时又会成为阻碍。要想更好地纠正自己的观点,就要让自尊心为结果服务,而不是任其吞噬了自我。

我们追求的往往是短期的自尊心保护,而非长久的幸福。渐渐地,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就变成了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而不是深浅不一的灰色阴影。当事情的进展与我们的世界观一致时,我们自然会认为事情对我们和他人都有好处;当事情与我们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它们就是错误的、有害的。但这个世界远比我们聪明,只要我们愿意接受它的反馈,愿意脚踏实地,它就会教给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知识。

思维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有一个例子或许有助于说明思维模型这种方法,那就是重力。我们小时候就学过重力,可能成年后还在大学里更深入地学习过这个知识点。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个关于重力的思维模型,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了它的存在。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重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当然,我们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细节,但我们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比如我们知道,一旦钢笔从手里滑落,它就会掉到地上。如果我们看到地板上有一支钢笔,我们就会判断可能是重力起了作用。

这个思维模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解释了地球为什么会绕着太阳转,也为桥梁和飞机的设计奠定了基础,还能帮助我们评估靠在护栏上或者修理屋顶的安全性。此外,对重力的理解甚至还能应用于其他不那么明显的方面。我们会用这个思维模型来比喻强大个性的影响,比如我们会说:“他被拉进了她的轨道。”这句话指代的就是质量对引力的影响:质量越大,引力越大。这个思维模型也启发了一些经典的销售技巧:随着距离的增加,引力会减小,冲动购物的倾向也会减弱。杰出的销售人员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距离的拉大,购物的欲望会大大降低,所以他们总是催促你立刻下单。

重力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久经考验、真实可靠的。但是,你真的能通过一大堆细节详细解释这个概念吗?我对此深表怀疑。更何况,你根本不需要知道这么多细节,依然可以利用这个思维模型。对引力(或者泛指所有的思维模型)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将发生的事情,以及解释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运用思维模型并不要求我们一定要详细描述这个物理现象。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思维模型都像重力那样可靠,它们多多少少都有缺陷。比如有的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形,其他情况下一无是处;有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因此用处不大;有的不够可靠,因为未经验证和质疑;还有的则干脆就是错误的。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需要先弄清楚哪些思维模型是可靠的、有用的,而且必须摒弃或者纠正那些不可靠的思维模型,因为不可靠甚至有缺陷的思维模型会让你付出代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度相信放血疗法可以治愈诸多疾病,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很多医生人为造成了患者的死亡。在使用有缺陷的思维模型时,我们更容易误解当时的情况、重要的变量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此类误解使得我们经常会采取错误的举措,比如错误的治疗方法使病人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更好的思维模型就意味着更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型能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地解释现实情况,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理解现实才是关键,它不仅能帮我们决定采取哪些行动,还能帮我们消除或避免那些原本意识不到具有重大负面影响的行为;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理解由行为直接引发的问题,还能看到第一层、第二层甚至更深层的结果。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绕开可避免的错误。有时候,要想做出良好的决策,归根结底意味着尽可能避免做出糟糕的决策。

无论出发点如何,有缺陷的思维模型在使用时都会造成伤害。运用思维模型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麻烦,要么是因为其本身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它经受不住现实世界的检验,要么是因为虽然它没错,但应用的场景不对。不符合现实的思维模型会铸成大错。想想看,放血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会造成不必要的死亡,因为正当病人需要用尽全力来对抗疾病时,放血疗法反倒使他们更加虚弱。它之所以存在了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它构成了一系列错误的思维模型,比如那些解释疾病原因和人体运作方式的思维模型,使得我们难以确定它到底在哪些方面与现实相冲突。

若有证据显示思维模型是错误的,我们又不能及时纠正,就会进一步加剧错误的思维模型引发的问题。只有在现实中反复验证它,并且对反馈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才能不断修正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基于尽可能大的样本量来观察应用思维模型的结果,从而不断优化模型,使其符合世界的真实运作方式。

习得新思维模型的力量

思维方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模型的影响。我们不仅需要准确的思维模型,而且需要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来揭示事物的真相。关键就在于模型的多样性。大多数人学习的都是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没有接触过其他学科的宏观思想,也没有培养出能准确发现问题的跨学科思维方式。此外,由于缺乏合适的思维模型来理解现实情况,我们往往会滥用现有的思维模型,将它们应用于不匹配的场景。

对此,你可能深有感触。工程师通常会考虑默认的系统,心理学家会考虑动机,商人可能会考虑机会成本和风险/回报。凭借各自的学科知识储备,这些专业人士看到的情况都是片面的,只看到了他们熟悉的领域。然而,如果不具备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没有人能看清大局。简而言之,每个人都有盲点,而且是很大的盲点,每个人还都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盲点。有句俗语说得好:“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你看什么都像钉子。”不是所有问题都是相同的,这世界纷繁复杂,事物之间彼此关联,只有运用多种思维模型才能加以解释。

要消除盲点,就意味着要运用不同的视角或思维模型来思考问题。盲点随之逐渐消失,我们就会对问题有所了解。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试图通过自己有限的视角解释一切。仅有的视角往往基于我们熟悉的特定领域,比如经济学、工程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化学等等,每个学科都蕴含着一部分真理,但没有哪个学科可以传授世间全部的真理。

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妨想象一片森林。植物学家关注的是生态系统,环境学家关注的是气候变化的影响,林业工程师关注的是树木的生长情况,商人关注的则是土地的价值。谁都没有错,但谁也没能描述整片森林的全貌。只有分享知识,或者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才能让你实现更全面的理解,才能以此就森林管理做出更好的初步决策。

仅仅依赖有限的思维模型,就仿佛明明拥有一个400马力的大脑,却只能输出50马力的功率。为了提高思维效率,充分发挥400马力的潜能,你需要灵活运用思维模型的网络。如同随处可见的庭院图,此网络也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点构成。经典的思维模型也同理:不同模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用来评估和理解各种思想。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著名演讲中,查理·芒格对这种应用型智慧进行了总结:“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只是一味记住孤立的事实,然后试图吸收它们,你将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理解。不把这些事实纳入理论框架就没法加以利用。你必须在大脑中建立思维模型,必须把你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经验排列在这个思维模型的网络上。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有些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反复记忆那些已经背过的知识点,他们在校时的成绩往往很差,毕业后的生活也难免一塌糊涂。所以你必须把自己的经验纳入大脑中的思维模型网络。”

关于历史,这三桶知识教会了我们什么?

“每个统计学家都知道,足够大的相关样本容量就是他们最得力的助手。确定普世原则的三个最大、最相关的样本容量分别是多少?第一个桶里是无机系统,包含137亿年的历史,包括所有的数学和物理定律,是整个物质世界。第二个桶里是有机系统,包含地球生物35亿年的历史。第三个桶里是人类历史,你可以自行选定长度,我选的是两万年有记载的人类行为史。这是我们能找到的三个最大、最相关的样本。” ——彼得·考夫曼

样本量越大,相关性越强,依此建立的模型就越可靠。但确定样本量大小的关键不只是空间范围,还有时间跨度。你需要尽可能地追溯过去以补充你的样本量。我们都有这样的倾向:认为当下世界的面貌就是它一直以来的样子。所以我们会陷入误区,总是根据此时此地的发现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但大陆板块曾经互相挤压,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人类进化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回首过去可以为我们理解当下的处境提供必要的背景。

良好决策的头号劲敌就是思考问题

缺乏充分的视角。 [6]

——阿兰·德波顿

扩展你的思维模型网络

通过网络可以很好地将思维模型概念化,因为它展示了现实情况及将知识融会贯通的价值。现实世界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学科。我们之所以做此划分,是因为这样更便于学习。但是一旦习得新知,我们就需要把它放回它所在的复杂系统。我们需要看到它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搭建整体的知识框架。这就是将思维模型中所包含的知识纳入网络的价值所在。

我们可以以此减少自己的盲点,因为盲点不仅限制了我们对眼前问题的看法,还限制了我们对潜在解决方案的第二层乃至更深层结果的看法。如果没有经典的思维模型网络,我们难以迅速做出决策,也缺乏创造性。但是通过运用思维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对世界其他领域运作方式的好奇来弥补专业性的不足。看一眼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单不难发现,虽然获奖者肯定是某个特定领域内最杰出的专家,但他们的成就多半也得益于对多个学科的兴趣。

为帮助你搭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网络,本书将介绍来自多个学科的重要模型,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乃至心理学。

一群盲人走近一只名为“大象”的动物,他们都不知道这种奇怪的动物到底长什么模样,所以他们决定通过触摸来了解。第一个人用手摸了摸象鼻,说:“这种动物像一条很粗的蛇。”第二个人摸到了一只耳朵,他觉得这种动物长得像一把大扇子。第三个人摸着象腿,说大象是一根形如树干的柱子。第四个盲人把手放在侧边说:“大象是一堵墙。”第五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觉得它是一根绳子。第六个人摸了摸象牙,说大象既坚硬又光滑,像矛一样。

在此引用查理·芒格的一句话:“在所有模型中,80~90个重要的模型占了90%的权重,掌握它们就能让你拥有普世智慧。而在这80~90个模型中,只有个别几个含金量最高。” [7]

我们旨在收集、整理这些常识性的入门所需的思维模型。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会把这些思维模型与过往的案例和故事联系起来。我们的博客网站fs.blog也会发布更多具有实用性的例子。

你的思维工具箱里的高质量思维模型越多,拥有理解问题所需的思维模型的概率越大。理解为王。理解越深刻,你能够采取的潜在措施越好;采取的潜在措施越好,未来你遇到的问题就越少。更好的模型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

我认为人脑必须依靠思维模型来运转,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诀窍在于,

这样做可以让你的大脑超越其他人的大脑,

因为它能理解最基本的思维模型,

也就是那些产出效率最高的思维模型。

如果你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会将所读内容与底层思想的基本结构相结合,

你就可以逐步积累属于自己的智慧。 [8]

——查理·芒格

这很费时,但也大有裨益

成功人士会把大量(但总归是有限的)亘古不变的基础权威知识归档,再将其运用于评估现实世界中无限的具体场景。

重要的不只是了解思维模型。首先你必须学习这些思维模型,其次需要努力付诸实践。每次决策都是一个机会,你可以借机梳理自己的思维模型储备,尝试实际运用,因此你也可以学习如何真正使用思维模型。这在一开始可能反而会降低你处理问题的速度,模型也不一定每次都能选对,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假以时日,你对思维模型的运用一定会非常娴熟。

我们需要努力跨越知识边界,最重要的是,将我们学到的所有理念与现实本身相结合。没有哪个单一的思维模型可以囊括全部真相,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数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在现实中如何相互结合,不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改善自己的生活,那么这些学科又有何用处呢?这就好比空有满仓的食材,却因为不知如何搭配、烹饪最终活活饿死。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有时你使用的思维模型并不是这种情况下的最佳选择。那也没关系,随着使用思维模型次数的增加,你可以不断积累相关的指标,从而提高思维模型的适配度。只要你培养意识,学会反思,持续学习,那么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过程就是你充实思维模型储备的过程。

学科划分就像划分国家一样,

都是迫不得已的事。人类的理性毕竟是有限的,

学科可以帮助我们简化目标,

将选项的数量压缩到我们能承受的范围内。

但狭隘主义无处不在,

世界迫切需要跨国、跨学科的旅行者,

将新的知识从一个飞地带往另一个飞地。 [9]

——赫伯特·西蒙

你需要慎重选择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使用的思维模型。运用时最好进行记录和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选择和应用模型的能力。记得留意你是如何运用思维模型的、整个流程是怎样的、运用的结果如何,你将逐渐了解哪些情况下最好使用哪些思维模型解决问题。不要因为一个思维模型不能立刻发挥作用就轻易放弃,多做深入的了解,试着分析思维模型运用失败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你的理解有待加强,也许是因为情况的某些方面被你忽略了,又或者是你关注的变量不对。所以要写日记,把经历都写下来,每找到一个有用的思维模型也要记录下来。接着,你可以深入探索它们的运用,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每天使用的思维模型。例如,努力克服确认偏误 ,学会退后一步,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看到确认偏误的影响。一旦练习到位,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阅读新闻还是考虑职业发展,你都会自然而然地应用思维模型。

正如我们所见,如果思维模型与运用的场景不适配,我们就会遇到问题。如果某个思维模型行之有效,我们就必须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成功背后的原因,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何时可以再次使用这个思维模型。一开始,过程比结果重要。使用思维模型的同时要对反馈循环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反思和学习才能取得进步,整个过程会变得越来越容易,结果也会变得更行之有效,更容易记忆,也更具广泛的适用性。虽然本书的宗旨并不是具体教授如何提高决策能力,但它在无形之中就能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思维模型绝不是在为冗长的决策过程编造借口,而是帮助你转换视角,不再以自己臆想的方式看待事物,学会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这些知识自然会帮助你做出决定。现在你触碰到的还只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你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基于自己的错误认知——“它像一堵墙或一根绳子,而非一只完整的动物。”一旦你开始汲取知识,了解别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像了解其他盲人对大象的看法一样,你成功的次数就会与日俱增,因为你的决策逐渐与世界的真实情况保持一致。

当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日渐清晰,当事物背后的原理对你来说不再那么神秘莫测,你就会对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探索胸有成竹。成功会不断累积。成功的次数越多,意味着你拥有的时间越多,压力越小,最终收获更有意义的人生。

是时候开始了。

[1] Parrish, Shane. Peter Bevelin on Seeking Wisdom, Mental Models, Learning, and a Lot More. Farnam Street Blo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s.blog/2016/10/peter-bevelin- seeking-wisdom-mental- models/.

[2] Graves, Robert. The Greek Myths . The Folio Society: London, 1996 (first published in 1955).

[3] Bulfinch, Thomas. The Golden Age of Myth and Legend . UK: Wordsworth Editions, 1993.

[4] Wallace, David Foster, This Is Water: Some Thoughts, Delivered on a Significant Occasion, about Living a Compassionate Life.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9.

[5] Benoit, Andy, “The Case for the ... Broncos.” Sports Illustrated , January 13, 2014.

[6] De Botton, Alain, and Diyala Muir. “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School of Life production. Retrieved from:https://youtu.be/okdsAZUTJ94.

[7] Munger, Charles. Poor Charlie’s Almanack . Peter D. Kaufman ed. Missouri: Wal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5.

[8] Munger, Charles. Poor Charlie’s Almanack . Peter D. Kaufman ed. Missouri: Wal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5.

[9] Simon, Herbert A. Models of My Life . Cambridge: MIT Press, 1996. axDZSzAXhaVoNC5RsTMytLutYhlazUBzWQI6+nsmq6T5xR/W6KaGq+Bslk94HFL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