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Foreword

蝽类昆虫又称椿象,是对半翅目Hemiptera异翅亚目Heteroptera昆虫的通称。椿象是不全变态类昆虫中一个庞大而多样的类群,全球已知的种类超过45 000种,并不断有新的种、属甚至科被发现。这些昆虫生活在多种多样的环境中,其中不少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种类。

提起椿象,大多数人对它们都不会有太好的印象,这主要归因于很多椿象会“放臭屁”。椿象的“臭屁”是由它们特有的臭腺系统产生的,是它们御敌防身、互相联络的“独门秘籍”。人们也据此给椿象起了很多形象贴切的俗称,如“臭屁虫”“臭大姐”“放屁虫”等,真可谓“臭名昭著”。椿象虽然在外貌上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具有像吸管一样的刺吸式口器,并从头的前端伸出。此外,不少椿象的前翅在前半部分强烈骨化,在后半部分则保持膜质,形成“半鞘翅”。通过以上三个特征,我们就能轻松地将椿象与其他昆虫区分开来。

椿象的体形变化很大,有的细长如棍,如尺蝽科的种类,有的浑圆如球,如龟蝽科的种类,还有的扁薄呈片状,如扁蝽科的种类……每个类群都有各自特点,形态不一。

不同的椿象不仅形态各异,在生活方式上也各有千秋。陆生的椿象一般可见于植物上,或混迹于地表落叶层中,或躲藏于倒木缝隙中和石块下,有的甚至演化成寄生性昆虫,生活在动物的体表或巢穴内;还有一部分椿象是水生或半水生的,包括一些生活在潮间带、珊瑚礁处的种类,一些海黾蝽的分布则可达远洋海面。大多数椿象是植食性的,它们在植物的各种器官上吸食汁液,有的因为对作物有害而被视为农林害虫;捕食性椿象通常形态威武,并生有不同式样的特化捕食构造,其中一些种类被认为能够控制农林害虫种群而被开发利用;臭虫和锥猎蝽以吸血为生,有的还充当病原体的传播者,是人人喊打的卫生害虫。另外,椿象还表现出一系列有趣的习性,如群飞、好蚁性、亲代护幼等,这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探索的。

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与椿象打交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中就有关于田鳖护卵行为的简单记载,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曾记载过臭虫。从林奈开始,人们就对椿象进行科学意义上的分类研究。现代的椿象概念和早期分类系统也在不久后的19世纪初成形。中国的古书典籍中虽不乏对椿象形态、习性和药用的记载,但系统的科学研究则迟至20世纪20年代才开展起来。经过90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记载椿象4 200多种,并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和有影响力的成果。但是,除香港和台湾地区出版有三部椿象图鉴外,大陆地区至今尚未有相关的科普著作出版,这对不少有兴趣接近和了解椿象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件憾事。

在近几年的科考过程中,我们拍摄了一批椿象的生态照片,并希望有机会将它们集结成册,展示给读者。在张巍巍先生的督促和帮助下,在众多专家学者和同行同好的鼎力支持下,我们编写了本书,希望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大家认识椿象、了解椿象提供一点帮助。在本书中,我们对椿象的行为习性和外部形态做了概括性的介绍,并收录了450种在我国分布的椿象。每一种椿象都配有一段简单的识别特征描述和至少一张照片。这450种椿象中的大多数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种类,还有一些虽然难得一见,但在形态或习性上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也收入本书。特别一提的是,其中还包括了一些近年来新发现的物种。本书采用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分类系统。书末附有“主要参考文献”,以便读者参考和拓展阅读。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我们希望本书能带领读者揭开大自然神秘面纱的一角,略微窥觑一番,了解我们身边这些曾因偏见而被忽略但又着实多彩有趣的蝽类昆虫。

本书涉及内容广泛,编写绝非个人之力而能为。在物种鉴定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部分专家学者和同行同好的帮助,他们是:南开大学叶瑱研究员(鉴定黾蝽科的种类)、太原师范学院张丹丽副教授(鉴定花蝽科的种类)、南宁师范大学赵萍教授(鉴定部分猎蝽科的种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曹亮明博士(鉴定部分猎蝽科的种类)、内蒙古师范大学白晓拴教授(鉴定扁蝽科的种类)、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蔡波博士(鉴定部分跷蝽科的种类)、山西农业大学赵清副教授(鉴定宽丹蝽)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小蜂先生(鉴定椿象卵寄生蜂);波兰卡托维兹西里西亚大学Jacek Gorczyca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杜思乐博士和南开大学梁京煜博士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惠赠了文献资料。我们还要感谢导师彩万志教授和李虎教授在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宝贵建议和支持,彩万志教授在百忙之中审阅了初稿并为本书作序。感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北京阔野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感谢武元园女士的理解和支持。此外,很多同行同好和摄影爱好者为本书提供了精美的照片,我们对此深表感激,所有拍摄者的信息都在书中列出。本书的编写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农药绿色替代技术研发”(2017YFD020210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海南捕食性蝽类天敌资源调查与应利用技术研究”(1630042020002)和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提升项目的资助。

由于作者学识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在第二次印刷时,感谢曹素岩、姜坤、麦祖齐、荀皓、张银翘等读者的热情纠正,我们继续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欢迎通过邮件(wjycau@gmail.com,insectchen625@126.com)与我们联系。

编者
2021年4月

武元园绘 pSXf+JxdDa4L8vL0JnGTx7+Tt0Ta+krJJgTWcf5coTHo1j8eZ+K0H+o8eBYZDs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