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洋贝类种类多,目前已发现超过 4000 种;它们分布广,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海域均有分布;从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海,以至上千米的海底均可见其踪迹。海洋贝类因为栖息环境的不同,使其生活习性千差万别。
自由生活:在岩礁的表面或泥、沙滩以及海藻、海草叶片上面自由生活的种类,大多数是腹足类和多板类,可进行短距离的爬行或移动。
腹足类可栖息于各种生境中,通常为了觅食和产卵,经常做短距离的旅行或稍作移动,如常见的马蹄螺、蝾螺、平轴螺、滨螺、宝贝、荔枝螺等,退潮后常隐藏在岩石、珊瑚礁缝隙或石块下面。有些种类如拟蟹守螺、滩栖螺、玉螺、织纹螺、榧螺、笋螺等在滩面或沙质海底爬行,也能把自己浅浅地埋在表层泥沙中,或仅仅露出壳顶的一部分,从而更好地掩护和捕食。贝壳退化或消失的腹足类,通过拟态、保护色或化学防御和警戒色等方式进行防卫,如海兔、多彩海牛、叶海牛、石蟥等。
多板类动物行动缓慢,白天不喜活动,常以宽大的足部和环带像吸盘一样紧紧吸附在岩石缝中、牡蛎死壳内、珊瑚礁或藻类上面,也有一些种类喜欢附着在岩石的阴面。
退潮后隐蔽在岩石缝隙的塔结节滨螺和小结节滨螺
隐蔽在珊瑚礁缝隙的虎斑宝贝
阿文绶贝伸展的外套膜
泥沙滩上爬行的玉螺
滩面上集居的拟蟹守螺
海草叶片上的蟹守螺
在红树上爬行的黑口滨螺
柳珊瑚上的梭螺
蓝斑背肛海兔
珊瑚礁海绵上爬行的多彩海牛
叶海牛的警戒色
石磺的保护色
岩石上的石鳖
固着生活:营固着生活的种类由贝壳直接固着在岩石以及其他基质上生活,终生不能移动。如腹足类的覆瓦小蛇螺,全壳大部分固着在岩石上生活;双壳类的牡蛎以左壳固着;海菊蛤和襞蛤以右壳固着;猿头蛤的种类,有的以左壳固着,有的以右壳固着。固着生活的种类,足部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退化甚至消失;其贝壳坚厚粗糙,或者壳面具棘刺,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固着在岩石上的覆瓦小蛇螺
固着在岩石上的牡蛎
张开壳口的海菊蛤
附着生活:一些双壳类种类依靠足丝附着在岩礁、贝壳等外物上生活,如青蚶常附着在岩石缝隙;条纹隔贻贝大量成堆生长;钳蛤、扇贝以一侧附着生活,体型扁平可以抵抗水流的冲击;难解不等蛤附着于红树树干或叶片上;珍珠贝多附着在珊瑚礁或柳珊瑚上。利用足丝附着的种类,其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把旧足丝放弃,稍作移动,再分泌新足丝附着于新的环境。
附着在岩石缝隙的青蚶
岩石上群聚的条纹隔贻贝
附着在岩礁上的扁平钳蛤
附着在红树叶片上的难解不等蛤
附着在柳珊瑚上的珍珠贝
埋栖生活:在泥沙内营埋栖生活的种类,绝大多数是双壳类,如樱蛤、斧蛤等,它们用斧状的足挖掘泥沙而穴居。江珧虽然具有足丝,但其足丝的附着作用较小,主要还是在泥沙中营埋栖生活。潜居泥沙生活的贝类,主要用足挖掘泥沙,因此埋栖越深的种类,足部越发达。深栖的种类,体型变得长而扁,其贝壳较薄且光滑,水管较长,如竹蛏、海螂等;潜栖在浅层的种类,一般都有较厚而粗糙的贝壳,用以防御敌害的侵袭,且水管很短或者没有,如泥蚶、鸟蛤、文蛤等。一些生活在泥质海底的种类,通常两壳不能完全闭合,后端或前后两端常开口,它们能将水中带入体内的泥沙结成团而排出体外,抗浊能力较强,如江珧、缢蛏等。掘足类生活在潮下带浅海至上千米水深的沙或泥沙质海底,足能伸出壳外甚长,可挖掘泥沙并适于移转。
用足掘沙的豆斧蛤
插入泥沙中穴居的江珧
凿穴生活:凿穴生活的贝类可分为两类:一类穴居于岩石、珊瑚礁或较大的贝壳中,如石蛏,幼体钻穴,随着身体的增长逐渐深入,仅留身体末端的洞穴与外界相通,终生不再外出;如延管螺栖息于活的石珊瑚内。另一类是凿木穴居的种类,如海笋等。
穴居于岩石内的光石蛏 穴居在石珊瑚内的延管螺
游泳生活:头足类中具有游泳能力的种类,能抵抗波浪及海流而自由游泳,如乌贼和枪乌贼,身体多呈纺锤形或流线形。章鱼身体胴部常呈球形,不太善于游泳,可作短暂游行,主要在海底爬行或划行,也常在沙里潜伏憩息。
浮游的海蜗牛(茗荷附着)
浮游生活:腹足类中的一些种类终生营浮游生活,如海蜗牛,它们游泳能力薄弱,随风浪漂浮,不能抵抗海流和波浪;如海蜗牛,贝壳薄而轻,能依靠浮囊使身体漂浮于海面上。
寄生和共生:寄生的腹足类,如光螺,寄生在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的身体上生活;又如小塔螺的一些小型种类,寄生在扇贝的耳旁、牡蛎的壳缘或其他螺类的壳口处,靠吸食寄主体液生活。双壳类砗磲的外套膜内共生了大量虫黄藻而色彩缤纷,砗磲利用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营养和能量,作为自身养料的一部分。
寄生在海星腕上的光螺
寄生在牡蛎壳缘的小塔螺
鳞砗磲彩色的外套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