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核技术是例外?

1933年9月11日,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在英国莱斯特的一次演讲中,对英国科学促进会表示:“任何宣称仅凭我们现有的手段和知识就能利用原子能的人,不过是在痴人说梦。” 7 当天,匈牙利移民利奥·西拉德在伦敦一家酒店恰巧读到了卢瑟福的这一论述。在吃早餐时,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饭后外出散步。就在卢瑟福称利用原子能是“痴人说梦”的次日,西拉德构想出了链式核反应。

仅仅过了不到12年,人类便迎来了第一次核爆炸。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庇护下,美国军队在新墨西哥州沙漠中引爆了一个代号为“三位一体”的装置。几周后,一架名为“埃诺拉·盖伊”的波音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出动,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炸弹,它含有64千克的铀-235,这一核爆炸瞬间夺走了14万人的生命。 8 世界瞬间彻底改变。不过,自那以来,与更广泛的技术传播的历史模式相比,核武器并未无休止地扩散。

核武器在战争期间仅被引爆过两次。目前,全球仅有几个国家拥有核武器。事实上,南非在1989年完全放弃了这项技术。据我们所知,没有任何非国家行为体掌握着核武器。今天,全球核弹头的总数约为1万枚,这个数字虽然仍令人感到恐惧,但相较于冷战时期的高峰,已有了显著减少,当时的核弹头数量超过了6万枚。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核武器显然意味着一种巨大的战略优势。在二战结束时,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核武器将会广泛扩散。美国和苏联在成功研制出早期核武器后,继续开发更具破坏力的武器,比如热核武器氢弹。人类历史上记录的最大爆炸就是氢弹爆炸试验,那是一枚被称为“沙皇炸弹”的氢弹,1961年,它在巴伦支海的一个偏远群岛上空被引爆,爆炸形成了一个直径3英里的火球和一个59英里宽的蘑菇云。这次爆炸的威力是二战中使用的所有常规炸药总和的10倍,其规模令所有人为之战栗。从遏制技术的角度看,氢弹试验可能实际上帮助了人类。面对核武器如此恐怖的威力,美国和苏联都放弃了继续增加核武器的计划。

核技术的遏制并非偶然,而是由核大国有意实施的防扩散政策所致。同时,核武器制造过程的极端复杂性和高昂成本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早期为遏制核武器扩散而提出的某些建议确实颇具远见。1946年,《艾奇逊-利连索尔报告》便建议联合国成立一个“原子能开发管理机构”,对全球所有核活动进行明确控制。 9 这一建议虽然未能实现,但随后还是促成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出台。尽管中国、法国等国家未参与其中,但1963年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降低了核试验爆炸的频率,缓和了核竞争态势。 10

1968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各国明确承诺永不发展核武器,这一时刻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11 全球在此问题上达成共识,坚决遏制核武器向新国家扩散。自首次核试验起,核武器的毁灭性力量便一目了然。公众对发生热核大灾难的可能性深恶痛绝,这成为各国签署条约的强大动力。同时,冷静地权衡利弊也助力了对核武器的遏制。一旦核大战爆发,战争双方都势必会想方设法摧毁对方,这一前景对核武器拥有国形成了有力约束。显而易见,愤怒之下动用核武器无异于自掘坟墓。

核武器的高昂造价令人咋舌,且制造过程异常艰难。它们不仅需要像浓缩铀-235这样稀有且难以掌控的材料,其维护和退役工作也极具挑战性。由于缺乏广泛需求,降低成本和扩大获取渠道的动力较小。核武器并不遵循现代消费技术的典型成本曲线,它们永远不会像晶体管或平板电视那样传播普及,生产裂变材料与轧制铝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制造核武器是一个国家所能从事的规模最大、成本最高、最复杂的工程之一,这一事实也大大遏制了核武器扩散。

说核武器没有扩散是不对的。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看到大量核武器部署在巡逻海域的潜艇上,或是静静地躺在大型掩体之中,处于一触即发的警戒状态。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几十年来一系列广泛的技术与政治努力,使得核武器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技术的深层次扩张模式。

然而,尽管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制——这可谓一个部分例外的情况,但整个故事依然难以令人感到宽慰。核历史充斥着一系列令人心惊胆战的事故、侥幸和误解。自1945年首次核试验以来,已有数百起核事件需要人们严正关注。这些事件不仅包括相对较小的工艺流程等问题,还包括可能(时至今日仍然可能)引发真正灾难性破坏的局势恶化。

技术失败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如果软件突然出现故障怎么办?毕竟,直到2019年,美国的指挥控制系统才摆脱了20世纪70年代的硬件和8英寸 软盘,完成了升级。 12 世界上最先进、最具破坏力的武器库所依赖的技术竟然如此老旧,对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它们恐怕是极其陌生(且无法使用)的。

事故层出不穷。 13 例如,1961年,一架B-52轰炸机在北卡罗来纳州上空飞行时遭遇燃油泄漏。机组人员跳伞逃生,飞机及所载炸弹弹头随后坠向地面。在此过程中,一枚氢弹的安全开关在撞击地面时意外切换至“武装”状态。在这枚氢弹的4个安全机制中,仅有一个仍在工作,因此奇迹般地避免了爆炸。

2003年,英国国防部披露了其核武器计划历史上曾发生过的110多起险情和真实事故。就连以不透明著称的克里姆林宫也承认,2000—2010年,俄罗斯发生了15起严重的核事故。

微小的硬件故障也可能引发巨大的风险。 14 1980年,一块价值仅46美分的故障电脑芯片差点儿在太平洋引发一场毁灭性的核事故。可能最著名的案例发生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当时,苏联海军代理准将瓦西里·阿尔希波夫拒绝下令发射核鱼雷,这才让人类惊险地躲过了核灾难。当时,潜艇上的另外两名军官坚信他们遭受了攻击,曾一度让世界处于全面核战争的边缘。

担忧依然无处不在。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核武器威胁再次加剧。从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到日本和韩国,所有国家都至少对核武器表现出兴趣。巴西和阿根廷甚至拥有铀浓缩计划。 15

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发现任何恐怖组织获得了常规弹头或足够制造“脏弹”的放射性材料。然而,制造这种装置的方法并非秘密,心怀不轨的内部人员完全有可能自行制造。工程师阿卜杜勒·卡迪尔·汗就曾窃取离心机的设计图并逃离荷兰,以协助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

大量核材料下落不明,它们原本属于医院、企业、军队,甚至可能不久前来自切尔诺贝利。 16 2018年,在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一名能源部官员在附近酒店休息时,其车内的钚和铯竟不翼而飞。 17 核弹头失去控制可能是最可怕的情形,其可能在运输过程中被盗,或者在核查时被遗漏。这听起来很荒谬,但事实是,美国至少已经丢失了3枚核武器。 18

核武器是无法阻挡的技术浪潮中的一个例外,但这个例外之所以存在,不过是因为巨大的经济成本和复杂的技术要求、数十年来艰难的多边努力、其致命潜力引发的巨大恐惧,以及人类偶然的幸运。在某种程度上,核武器似乎背离了更广泛的技术发展趋势,但它也清晰地表明,其游戏规则与其他技术截然不同。鉴于核技术潜在的后果,以及它给人类生存带来的严重威胁,即便是部分、相对的遏制也显得远远不够。

令人忧心的现实是,人类曾试图对核武器这一可怕的技术说“不”,但只取得了部分成功。核武器是历史上受到最严格遏制的技术之一,但是即便从最单纯的字面意义来看,核武器的遏制问题也远未得到解决。 JqS24Hzbgc3u3x0kEEm5foD8qDQTsY077no/frHrn7MfhGoTM3EX0jXnA01ZRa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