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对广义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你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思考的框架》(第一册)中,我们介绍了9个基本思维模型,帮助你为构建一个经久不衰的知识格栅打下扎实的基础。事实一再证明,这些模型在解决和预防问题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思考的框架2》中,我们继续这一旅程,探索了来自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本理念。物理世界的真相,无论是帮助我们操纵能量的力量,还是驱动一切生物活动的行为,都是可以指导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常量,加以利用便能让我们的行动更加顺应世界的运作方式。

对广义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你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1]

——希尔德·厄斯特比和于尔娃·厄斯特比

在《思考的框架3》中,我们会介绍系统和数学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虽然主题看似抽象,但只要经过抽丝剥茧,你很快便能发现这些知识其实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互动息息相关。希望你对接下来的探索之旅充满期待。

事物中能活动的部分越多,可能性就越多。

——亚当·弗兰克

关于“思考的框架”系列图书

“思考的框架”系列图书旨在启发思维、打破成见。我们希望授人以渔,不仅教给你知识,也为你提供一个思维框架,帮助你更好地运用知识。

本系列图书的目标之一是基于经久不衰的知识提供一套工具,你可以反复使用这套工具以做出更好的决策。我们在本系列图书中介绍的思维模型定义、探讨了源于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接着,我们会将这些概念从其所属的学科中剥离出来,告诉你如何在意想不到的场景中加以应用。我们鼓励你深入研究新的理念来不断充实你的知识工具箱,但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已学知识,以创新的方式加以应用,从而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你所面临的挑战。

在《思考的框架》(第一册)中,我们解释了思维模型其实只是事物运作机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用模型来保存知识,简化对世界的理解。我们不可能每天重新学一遍所有知识,所以要构建模型来划分规律,从而更有效地驾驭世界。法纳姆街的思维模型都是经过事实反复验证的可靠原则。运用模型既意味着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也意味着敢于将知识运用于非常规领域。

并非每个模型都放之四海而皆准。建立思维模型的格栅,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学习识别哪种情况最适合使用哪种模型。这需要不断练习和试错。在此过程中,及时反思、总结非常重要。在模型应用失败时要分析失败的原因。久而久之,通过反思对单个模型的使用情况,你就能明白不同模型的最佳应用场景。分析模型成功应用的原理也能让你清楚未来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再度使用。

系统思维是一门观察全局的学科,是一个观察相互关系而非事物本身、观察变化规律而非静止状态的框架。 [2]

——彼得·圣吉

关于本书

本书探讨了系统和数学领域的一些核心思维模型。系统无处不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此外,世界的运转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也能用数学原理加以解释。在每章中,我们会先解释概念背后的理论,再将概念融入现实中的例子。我们希望让你了解每一个概念的实际应用并举一反三,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应用场景。为此,我们会探讨如何将模型作为观察世界的镜头,从而以全新的方式看待历史故事和主题。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系统与数学的关联竟是如此紧密。虽然我们已经将各个组成部分拆分开来,逐一分析、各个击破,但到最后你一定能发现模型之间的联系,你会明白瓶颈与表面积之间的关系,了解反馈回路是如何支撑众多系统交互行为的。这些经验和见解往往既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组织。学过这些模型后,你能在几乎任何情形下观察到模型所涵盖的原理。见他人所不能见,方能避免酿成大错。

本书中的一些模型(特别是数学部分的模型)就像隐喻。我们旨在向读者展示,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如何使用这些模型发掘关键因素,并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如何利用模型背后的理念来实现目标。你知道得越多,就越容易设计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其他模型(特别是源于系统的模型)则有更直观的应用。因为系统无处不在,所以尝试在系统之外应用这些模型无异于缘木求鱼。相反,我们希望给你以启发,让你明白日常生活中系统的普遍性,从而扩展系统思维的应用范围。

在通过模型的视角观察历史实例时,务必谨记我们并非试图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这并不是说历史上某个特定时刻发生的事情可以用某个数学公式来解释,也不是说某个历史人物就是运用了我们介绍的某个模型来指导决策。我们只是告诉你,倘若运用某一特定模型作为视角,你或许能对一段历史产生不同的理解,或者能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为何某个人的决定会招致特定的结果。如此,你便能学会将同样的模型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情境。

最后,与前两本书一样,本书涉及的所有模型都是价值中立的,可以用来阐明任何情形积极或消极的一面。模型可能在一种情境中适用,但到了另一种情境中则不然。在介绍模型时,我们也会提及其局限性,以便读者明白何时或许应当另辟蹊径。

你可以通过我们选取的故事了解不同模型在应用上的差异。每个例子都经过我们的精心挑选,以便读者了解模型的应用范围。你可以把每个故事的元素当作路标,指引你在生活中找到最适合使用某一模型的类似情形。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所有模型都只是工具。工具就是拿来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要通过反复试验习得每种工具的用途。你无法单靠任何一种工具解决所有问题,就好比你打开一个工具箱,里面既有用来敲钉子的锤子,也有用来拧螺丝的螺丝刀,经过练习你就能明白何种情况该用何种工具。最好的方法是首先要保持好奇心。在打开每一章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更新知识。接着就是练习,每天选一个新的模型应用于你所处的情境,看看你能否以此提高理解和决策能力。最后是反思,花点儿时间分析、总结模型应用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如此,你便能逐渐了解这个工具箱的全部潜力。

让我们开始吧。

[1] Hilde ∅stby and Ylva ∅stby, Adventures in Memory (Vancouver, Canada: Greystone Books, 2018).

[2] Peter M. Senge, The Fifth Discipline (London: Random House Business, 2006). h/2nKPmtg4PuQYBUEgS/nN9WRUoafn0PQO8izEgkd2XeeCwh8mqcEmgLarH7YV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