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乡村脱贫研究的意义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之后,乡村社会的绝对贫困问题、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应对与解决。在全面脱贫之后的乡村,贫困问题已不再连片地存在,也不再是普遍问题和主要矛盾,那么,研究乡村脱贫的意义又何在呢?

事实上,作为乡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脱贫研究仍有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脱贫之后的脱贫研究仍有存在的价值,只是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将发生一些转换,对扶贫脱贫策略和扶贫脱贫行动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扶贫脱贫的经验总结,以及对脱贫成果巩固机制和返贫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更需要探讨脱贫之后的乡村高质量发展或现代化发展之道。

后脱贫时代乡村脱贫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体现在讲好中国脱贫故事上。正如一位长期关注中国脱贫事业的外国记者所说:“中国的脱贫攻坚是消除外国人对中国偏见和改变他们对中国刻板印象的最佳故事。其中的很大原因,就在于外国人对中国的脱贫承诺和行动——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知之甚少。” 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不只是新闻记者所做的事,也需要广大从事反贫困研究的学者来研究总结。

在整体性贫困问题得以全面解决之后,乡村脱贫的首要任务就是总结扶贫脱贫的经验。总结扶贫脱贫经验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乡村脱贫经验总结,可全面再现扶贫脱贫的实践过程,记录下扶贫脱贫实践中的一个个具体的事迹、人物和故事,为人们了解、回顾和记忆中国乡村扶贫及脱贫攻坚这一历史过程提供材料支撑。

从乡村扶贫到全部脱贫,不仅仅是一种数字和话语的变化,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包含着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扶贫工作者以及广大乡村群众反贫困的行动和实践,由此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扶贫脱贫行动策略和经验。有真情互助的帮扶实践经验,也有励志创业脱贫的经验;有对口支援的案例经验,也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回顾和总结扶贫脱贫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或案例经验,虽不再需要为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但作为脱贫的历史经验,则具有重要的社会记忆价值,为人们了解脱贫之前的乡村贫困问题以及扶贫脱贫措施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

全面脱贫之后,乡村扶贫工作告一段落,但乡村仍有持续发展的任务。脱贫经验在某种意义上是乡村在一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经验,其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发展驱动、协调和整合的机制,对乡村脱贫之后的发展仍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其次,总结乡村脱贫经验对于巩固脱贫成果和防范返贫来说,有着重要参照和启示价值。通过收集、描述和分析扶贫脱贫的具体和典型经验,可以更加具体地把握每一种类型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生成机理及规律,了解具体的扶贫脱贫过程和方法。这些经验实际上能够告诉人们脱贫成果是如何获得的,由此对如何巩固这些脱贫成果提供了实践和行动借鉴。

对脱贫之后的乡村建设与发展来说,预防脱贫乡村返贫的系统性风险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部脱贫是经过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的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然而乡村反贫困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虽然全面脱贫之后不再有扶贫脱贫任务,但反贫困工作仍要继续。具体而言,反贫困工作就是预防贫困,或防范系统返贫风险,以及积极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相对贫困问题。为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返贫风险和相对贫困问题,可从扶贫脱贫过程中汲取一些成功的经验。

最后,总结乡村脱贫经验,其意义并不局限于讲述扶贫脱贫的故事,而且可在此基础上构建并丰富乡村反贫困理论。乡村脱贫研究要呈现经验、分析经验,但不停留在经验再现层面,而是要透过经验,看到一般性的规律,形成理论认识。与此同时,扶贫脱贫经验也可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提供支撑。已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虽为认识贫困问题和反贫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但理论也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发展,这样理论的解释力和预见性才能不断提高,理论的应用价值才得以增大。

中国胜利实现全部脱贫的战略目标,让数亿乡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奇迹。总结扶贫脱贫的中国经验,无疑会充实和丰富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提升反贫困理论的深度与厚度。

在关于扶贫对象的识别问题上,绝对贫困线理论通常按照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水平来划定贫困线,将低于贫困线水平之下的人群界定为贫困人口。在中国的扶贫脱贫经验中,则采取了建档立卡的办法,将乡村收入水平低和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虽有一个划定的标准,一般为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然而实际上这个标准也主要作为一个参照对象。各个村在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时,也可能会按照相应的贫困状况来评估划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界定及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既反映出绝对贫困线理论的一般原理,而且体现出对贫困识别的实践创新。这一识别机制具有对贫困问题认识的弹性和包容性,同时有助于扶贫脱贫行动扩大社会支持的范围。

从社会学视角回顾乡村脱贫历程,其意义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可总结提炼对乡村贫困和反贫困的社会学理论,拓展对乡村脱贫经验的学理认识;另一方面,可从乡村脱贫经验的理论概括基础上探究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规律和有效路径。

基于中国乡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社会事实,社会学的理论提炼和总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乡村贫困问题的成因或形成机制论、乡村贫困形态论、乡村贫困问题演化论、消除乡村贫困的路径选择论、乡村反贫困策略论以及乡村反贫困策略效能论等。

关于乡村贫困的成因,结构要素论解释将乡村贫困的成因概括为结构性因素,如自然条件的恶劣、资源禀赋的匮乏、生存环境的脆弱等,注重从客观物质条件探讨其对贫困发生的决定性作用。而主体能动论解释则将贫困发生视为由贫困群体自身因素和能动性原因造成的结果。

关于乡村贫困形态和特征的理论解释,贫困类型论较为流行,即把贫困现象或问题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收入或消费水平低于一定标准即贫困线的个人或群体,其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存在困难。相对贫困是指参照社会平均水平,或某些阶层的基本情况,个人或群体的生活水平处于一种相对低下或窘迫的状况,是一个比较性范畴,有横向比较,也有纵向比较。纵向比较是人们将当前收入或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如果感到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且达到比较困难的状态,这便意味着一种相对贫困的发生;横向比较通常是与社会平均水平或总体情况相比较,如感到自己处在一个非常低的社会位置,便是一种相对贫困。从中国乡村贫困的现实经验中,还可概括提炼出个体贫困和连片贫困的理论解释,这一解释能更清晰刻画出乡村贫困的实际形态和特征,并能与其产生机制联系起来。个体贫困是指乡村社会中的特殊个体因特殊原因而陷入贫穷和窘迫的状态,反映的是贫困作为一种特殊情况而存在于乡村社会之中,而且在不同区域、不同地方都可能出现这种特殊情况。连片贫困则反映区域性、整体性的贫困形态和社会特征,即在一些自然条件特殊、生产生活条件不好的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农村居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处在一种贫穷、艰苦和落后的生存状态。例如,在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连片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乡村贫困问题并非静态的,而是动态演化的。贫困问题的状况因反贫困策略和行动而发生改变,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解决了扶贫工作中最困难的问题,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让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而扭转乡村贫困问题格局。进入后脱贫时代,意味着乡村贫困问题已演化为巩固脱贫成果问题,预防贫困再发生和返贫问题,以及相对贫困问题。

在消除乡村贫困问题的路径选择上,有扶贫开发理论的解释。扶贫开发理论认为,通过国际的、国家的或区域的扶贫开发项目的推进和干预,能够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增强与提升,从而使贫困人口获得充分发展机会,改变贫困发生的经济社会基础,从根源上消除贫困。“造血式扶贫”说则提出,诸如扶贫开发类的扶贫路径和帮扶措施,在实践中对消除贫困问题往往只会起到暂时性的“输血”功能,即贫困救急或贫困救济功能,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问题,也难以让贫困人群真正摆脱贫困。如果要彻底消除乡村贫困问题,必须实施“造血式扶贫”,使贫困人群恢复并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能够独立自主地获得充分发展机会,夯实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抵御各种致贫风险的能力。

关于乡村反贫困策略,有精准扶贫论的解释。在实现乡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下,不让一个人在小康社会建设的路上掉队,实施精准的反贫困策略,以建档立卡的方式,精准有效地识别贫困人口和帮扶对象,采取驻村帮扶、对口帮扶、社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帮扶措施,精准地帮助贫困人群和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目标。此外,通过执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扶贫脱贫的实际成果进行精准有效的评估,能够保障对扶贫脱贫最终成效的准确把握。

对乡村反贫困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其意义不仅包括对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提炼和解释,而且包含对乡村振兴和乡村现代化规律及实现路径的把握和认识。从乡村全部脱贫的经验中,可以更加自信地提出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命题。所谓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新乡村建设。在此过程中,广阔的、复杂多样的乡村社会将通过现代化进程,依靠合理有效的国家政策和制度安排的支持,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有效动员下,找到种种振兴和发展之路。 /K+OdTYBoK8Fsvv93RRrBJmVFqOmAMmdnAQrsaxvekY117iuGjYd0y12IgxvY6n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