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根据中国零售商业行业发展监测与分析的需要,在进行一手数据采集和二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编制了大量的行业发展情况一览表,共计59张。这些附表和每一章的对应关系,具体如表1-2所示。
表1-2 本报告各章附表一览表
续表
续表
应该指出的是,这些附表凝聚了本报告撰写小组全体成员的大量心血,也是本报告的核心价值之一。
首先,对于所有涉及企业发展情况的附表,我们在对行业内代表性企业的海量资讯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规范化的基础上,根据每一章主题分析的需要,进行了艰巨的数据编码和再处理工作。我们在针对每章主题设计的附表中,系统地收集整理了行业内具有代表性、成长性的企业,因而所有表格均有较为丰富的维度。这些表格及其内含数据是行业分析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是目前现有统计年鉴类资料无法提供的宝贵信息来源。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行业数据和零售企业的信息,比如销售额、员工人数、门店数等可能会因为商业机密和官网信息披露的缘故,确实无法获取,出现缺失,所以部分章节的附表中会存在一些空白的行和列,在此我们统一解释(为控制全书篇幅,不在各章的每个附表单独解释),敬请读者谅解。
其次,对于所有行业发展的附表,我们在收集整理了统计口径的数据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再加工和深化,力图通过这些数据表,经过适当的比例、比率、相对值等计算和处理,以尽可能地反映行业、子行业、业态、所有权、地区等多个维度的规律、差异性和背后的故事。这些数据也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最后,这些附表和正文存在对应关系。整体而言,在正文中,我们引用了小部分的附表数据,有的情况下我们将附表数据转换成各种图形,有的情况下我们截取了其中关键数据做成小型的表格放入正文中。当然,在对正文相应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也会引用或提及附表中的数据,或作为证据、或作为对比等,不一而足,请有兴趣的读者对应查看。
由于全书篇幅限制以及电子化的要求,以上所涉及的59张附表,已进行了电子化处理,并全部放到了本书最后的附录中。请各位读者前往扫描二维码,免费对照阅读。对于给您带来的麻烦和不便,我们表示歉意并请您谅解。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撰写零售业年度监测报告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全面反映中国零售业的年度发展特点,又要避免成为年鉴或者大事记,同时还要体现对中国零售业分析研究的成果,任务艰巨。我们将竭尽全力撰写高质量的中国零售业年度监测与分析报告,但其中可能会有一定的遗漏或者错误,责任在我们,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强)
本章首先对2019年中国零售商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基本关系进行监测与分析,包括GDP、投资、税收、就业、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人口、居民收支、三类消费、工农业生产、电子商务、物流运输、货币流通、消费贷款、地区发展等;其次对中国零售业2019年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包括行业总体情况、各主要综合业态情况、各主要专业业态情况、公司管理运营和政策法规综合事务等;最后对行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整理制作了零售商业发展一览表——“中国零售商业的一天”,并区分为2019年和2018年两张表。 [1]
本报告附录编制了3张数据分析表用于监测分析中国经济和零售商业2018—2019年的总体情况与结构比例问题,请读者扫描本报告附录的二维码免费下载查阅。
[1] 由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发布时间限制的原因,本报告2019年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口径数据,但由于统计公报仅有全国层面的基本总体数据,所以其他部分的细项数据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9》《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19》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9》所刊载公布的2018年数据,及以前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当年版本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