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研究框架及方法

1.2.1 研究框架

本书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共享发展为价值导向,以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共生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城市群发展理论等,借鉴既有研究成果,考察促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并根据研究结论,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提出促进京津冀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对策。为此,本书查阅了大量参考文献和京津冀区域有关数据,详细列举了京津冀在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劳动就业创业、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体育等七个领域的协同发展现状,研究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中已制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本书对比借鉴国内外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同时,从完善京津冀财政保障体制、调整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及方式等方面,为区域协同一体化的建设发展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或建议。

本书逻辑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逻辑框架图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分析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我们通过论文数据库实时查找大量相关权威学术性研究文献,对其内容仔细地进行阅读分析,参考相关学术性研究有益的政策理论研究方法、观点和具体实施政策思路,通过书籍、报刊和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与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有关的国内外经典学术著作、核心期刊、优秀硕博论文以及核心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和认识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和进程,然后在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充分总结论证的基础上,选定研究视角,准确把握其内涵、研究方法、基础理论等,为本书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定性描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收集整理京津冀三地官方发布的权威数据,运用SWOT-PEST模型、双重差分等分析方法及统计学相关知识对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及成效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并通过图表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各地之间存在的差距,为探寻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3.比较分析法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要求将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统筹,但三地差异明显,本书结合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各自的供给特色,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找到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各自在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实际出发,认清区别、找出联系,结合地区自身特点,制定因地制宜的对策和建议。 Ws9dwV97b0QaAIX9Gc2DM/YiLKukBGXNx382reQa0fo63UMEHlej3mngIG7HcH6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