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天象篇

我们先来研究表示天象的汉字。为什么从天象开始呢?因为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讲究“推天道以明人事”,人间的秩序与法则得诸天,人生的智慧也得诸天。伏羲氏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造出八卦的符号。造字也不例外,日月星辰,寒来暑往,给了先民造字无尽的灵感。

《说文解字》收录的第一个字是“一”。客观来讲,最初造“一”很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计数符号,画一条线是一,画两条线是二,如此而已。不过,人们后来赋予了“一”思想内涵。

《说文解字》中释“一”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就是说,在一切产生之前的“太始”阶段,宇宙就是“一”。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大爆炸之前,那时天地未分,处于混沌之中。后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分化出天地,继而产生了万物。

正如《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形的道生出有形的一,一分为阴阳,是为二。阴阳磨荡,于是生出三。三三交汇,彼此感应,于是有星辰、山川、草木、鸟兽、男女之类。所以,这个简简单单的“一”,不单单是数字的起始,更是宇宙的发端。

picture

此外,“一”还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理念。战国时梁惠王请教孟子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回答说“(天下)定于一”。这里的“一”是统一的意思。唯有“一”能终止纷乱,推行王道,实现大同理想。所以,追求统一,可谓源远流长。

“一”分为二,就有了天与地。“天”的本义并不是天空。“天”字下面是一个“大”,象征正面站立的人。上面是一个“一”,代表头部。甲骨文的“天”,上面干脆就是个大脑袋。所以“天”的本义,《说文解字》认为是“颠”,颠就是头顶,也可以指头。

《山海经》中有个叫刑天的神,与天帝争位失败,被天帝砍了头,他就以乳为眼,以脐为口,继续挥舞着武器与天帝战斗。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中咏这位英雄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赞叹刑天不服输的骨气。其实,这位神本来无名,后来因为被砍头,由此被命名为“刑天”。“刑”的意思是杀,“天”的意思是头。“刑天”之名,正是说他被砍了头。

后来字义演化,这个“一”指头顶上的空间,即广阔的天空。中国人有敬天的思想。冯友兰总结过,中国文化中的天有五种含义:

“曰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曰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曰运命之天,乃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奈何者……。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曰义理之天,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

所以,中国人的敬天,并不是迷信某种具象化的神明,更多的是对自然、对道德、对真理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达观。譬如说,孔子自道“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命”,即指客观的命运。孔子年到半百,领悟到人生的种种成败,常常不能以人力为转移,所谓“知天命”,即与自身命运和解,从容处世,顺应自如。

picture

天(小篆)、天(甲骨文)

在古人看来,天通过呈现一些自然现象来指导人事,这就叫作“示”。“示”字上面的“二”是“上”的异体写法,代表着头上的苍天。下面的三条垂线,代表着日、月、星。古人有“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上天以日、月、星的变化垂示人间,预示人事的吉凶。

比如,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的文献是《春秋》,书中记载:“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即哈雷彗星,当年七月侵入北斗区域。当时的人就预测:“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果然,彗星见后的第三年,宋昭公被杀害;第五年,齐懿公戮人尸、夺人妻,被手下刺杀;第七年,晋灵公因为迫害赵盾,被赵盾弟赵穿杀死。那么这到底是一种巧合,还是后来作史书的人增添附会——先有其事后编预言,那就不好说了。

由“示”的造字意图可知它是一个会意字。“示”是上天的神迹,而“礻”旁的字,比如祭、祝、福、祸等,往往与神明一类的事相关,这些字我们将在“礼乐篇”细细说来。

picture

“日”这个字是一个象形字,一个圆象征太阳的轮廓,中间的“一”象征“太阳之精”,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太阳的能量源。这一横有时候也写作“·”,或者是画作曲线。也有的学者认为,这个“一”是使“日”字区别于“口”的符号,不见得有意义。不过没关系,很多事都是先有其事,后来在阐释中被赋予意义,这不代表着这个意义没有意义。

“日”下加“一”,构成了“旦”,象征着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即天明。“元旦”,那就是新年头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元旦”是自古就有的节日,并不是推行公历之后才有的。古代“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日”。宋代王安石有《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旦日”连用,在文言文中指明天。比如《鸿门宴》中,项羽听说刘邦想要占据关中称王,大怒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就是说明天全体吃饱饭,准备与沛公决战。

picture
picture

日光称为“景”,这是一个形声字,下面的“京”无义,表音。《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的“景”即指的是日光。曹植诗有“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句。这里“光景”就是日光。光景西流,就是日光西去,时光流逝。所以后来“光景”又引申出时间的意思。

在古代,“景”有日光的意思,也有影子的意思。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天下人“嬴粮而景从”,就是说大家痛恨秦朝的统治太久了,现在自己背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追随陈胜、吴广去推翻秦朝。后来,晋代的道士葛洪在“景”的旁边加上“彡”,造出来“影”字,表示阳光照射物体投下的阴影,生动又形象。从此“景”和“影”就区别开了。

此外,“景”还有“大”的意思。太阳至大,无所不照,故而“景”引申出“大”的意思。比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就是说皇帝要顺承上天宏大的使命。

这个字今天多作“凶暴、暴力”的意思讲,但最初它是晒太阳的意思,读pù。这是一个会意字,中间是两只“手”,底下是一个“米”,上面是一个“出”加一个“日”,会意为两手拿着米,出来晒一晒。

农人晒米,文人晒书。古代七夕这天,不仅有乞巧之类的活动,还有“暴书”的习俗,就是冬天过完以后把书拿出来晒晒,免得发霉烂掉。《世说新语》记载有个叫郝隆的家伙,七月七日这天跑出来仰天高卧。人家说你这干啥呢,他笑笑说:“我晒晒腹中的诗书!”

夏日的太阳很烈,乃至于灼人,于是“暴”就有了“凶猛、猛烈”的意思。时间久了,人们就又造了一个“曝”字表达日晒的意思,“暴”专指暴力。“暴”进而又引申出露在外面的意思。比如苏洵《六国论》中有“暴霜露,斩荆棘”的说法,就是说六国的祖先开创国家的时候,暴露在风霜雨雪之中,披荆斩棘,创业艰难。

picture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是一日的开始。“晨”的意思是“昧爽”,也就是黎明。“晨”本应写作“䢅”,上面不是“日”,而是“ patch ”——拿东西的两只手。下面的“辰”字,是一种犁地农具的形象,类似于犁。所以“䢅”是一个会意字,手持农具下地干活的时辰就是“䢅”。没有办法,白天太晒,夜里太黑,早晨这点时间真是种地的黄金时段。古代人说“䢅”天然具有教育意义,使人一看到就想着要勤勉些,不要偷懒。

陶渊明说:“晨兴理荒秽,草盛豆苗稀。”讲自己辞官做了隐士之后,就要自己种地养活自己,一大清早就要起来除草耕作。然而这么勤劳,田间地头还是全是杂草,正经的豆苗却稀稀拉拉。古代没有农药,杂草长得很疯狂,打理田地是非常辛苦的。所以,隐居这件事,说说是容易的,真做起来可不容易。

今天为什么把“䢅”写作“晨”呢?实际上,“晨”是另一个字,它是某个星宿的名称。后来在传写的过程中,“䢅”被误写作“晨”——恐怕是“晨”字写起来也容易些,“晨”上有“日”,字理上也还说得通。久而久之,就用“晨”表示早晨了。

picture

patch 、辰(甲骨文)

picture

有一次孔子让弟子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冉有等几个弟子先后畅谈了治国安邦、为官从政的远大理想,到最后一位弟子曾皙,他却不紧不慢地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意是说,我的理想就是在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跟几个好朋友,到河里洗洗澡,吹吹风,唱唱歌。《论语》这书给人的感觉是端庄肃穆的,到处是教人做人的格言警句,这几句话却堪称一流的散文诗,使《论语》平添了诗意。这里“莫春者”的“莫”,一般认为是通假字,通“暮”,这在文言文中是很常见的通假。“莫春”就是晚春,气温已经回暖,春装已经穿定。

实际上,“莫”的本义就是日暮,“暮”才是后起字。“莫”的字形是“日”落入草丛中,象征夕阳西下的傍晚。后来“莫”被假借为“不要”的意思,人们才又添加形旁“日”,造出了“暮”字。所以,“暮”中就有两个太阳了,严格说来表义是重复的。

picture
时(時)

“时”(時)的本义是时节、季节。后来“时”引申为时间、时代、时势的意思。

《论语》中有“使民以时”的说法,是说统治者发动战争、修建工程最好在农闲季节,不耽误生产。《孟子》里还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说伐木要选择适宜的季节,不要乱砍滥伐,这是比较早的可持续发展观。

“时”右边本来为“寺”,“寺”的本义不是寺庙,而是官署、衙门,比如古代有大理寺,掌诉讼刑狱。“寺”的下面是一个“寸”,表明朝廷官署要讲求分寸法度。“时”以“寺”为偏旁,一方面是以“寺”表音(时、寺音近),另一方面取“寺”遵循法度的含义,表示四时变化是有规律的。

picture
picture

望(金文)

说完了与“日”相关的字,再来看看与“月”相关的字。“月”是一个象形字,表现一弯残月的样子。月有阴晴圆缺,实则是地、月、日位置变化所致。早至汉代的文献,已有关于“日照月,月光乃生”的记载,已经懂得月亮本不发光,乃是反射太阳的光。唐代的神怪异闻小说集《酉阳杂俎》中记载,曾有人在山中偶遇月球人。月球人说,月亮是七种宝物合成的,形态如一颗弹丸,太阳照耀其凸起处,故而有阴影,有八万两千户人居住在上面,修理其凹凸不平之处。随后,月球人赠送其一种保健品“玉屑饭”,吃了可以不生病。说完就消失不见了。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光之初生,日在其旁,故光侧而所见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大抵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也。”对月相的变化已经有详尽而科学的解释。

古代有朔、望、晦的说法。朔日是每月初一,这一天看不见月光。望日是每月十五,这一天是满月。“望”字的金文,就是一个人睁大了眼睛看月亮。那么,“既望”就是望日之后,即十六日。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

与“月”形似的一个字是“夕”。《说文解字》说“夕”字造字“从月半见”,就是说,从字形上来看,“夕”是“月”字出现一半,由此来表现傍晚时分月亮初现。那么“夕”就是傍晚的意思。这是一个很巧妙的会意字。

在小篆中,“月”“肉”两字字形相同,难以区别。所以今天很多“月”旁的字实际上是“肉”字旁,与月亮无关,比如胖、肥、脂、腿、腑等。

picture

月、夕

“夜”字造字是一个“夕”加一个缺笔的“亦”,“亦”表音,“夕”表形,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说,夜晚时分,“天下休舍”,其寓意是日暮时人应该回家休息。入夜即眠,古人对“晨”和“夜”两个字的理解,正是一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观念,反映了先民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以科技打破了日夜的藩篱,往往日不出而作,夜已深而不息,甚至焚膏继晷、通宵达旦,这恐怕是造字的先民不曾料到的。

不过,古人也有“秉烛夜游”的做法。《古诗十九首》中说: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白天太短,黑夜太长。还没玩够,天就黑了。所以就要点了蜡烛来玩乐,才不白活一遭。汉代人的思想和诗歌往往就是如此质朴。

picture

亦、夜

《易经》是讲天地人生的变化之道的经典。称之为《易》,正是因为“易”有变化的意思。“易”字上为“日”,下为“月”,象征日月往来,引申出变化的意思。日月交替不止,运动不息,不变的唯有变化。《易经》于是得出“与时偕行”的思想,强调做人做事要顺应天时,随着时势的变化调整对策,以变应变,也可以说是以发展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在《说文解字》中,“易”的造字原理还有一说,认为“易”是蜥蜴的象形,蜥蜴中的一些品种善于变色伪装,比如变色龙之类,因此“易”有变化的意思。

picture
picture

“星”本来写作“晶”。“晶”的三个“日”象征点点星光,“晶”就是星、星光的意思。后来在“晶”下加一个声符“生”,又省略了两个“日”,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星”字。

中国古代对星星的观测和研究是很发达的。比如在《朱子语类》中,开篇就有大量的天文学内容。书中曾记载,二十八宿之星(恒星)自发光,金、木、水、火、土五星(行星)是反射太阳光。又说水星因为距离太阳最近,伴随着太阳起起落落,所以常常被太阳的光芒遮蔽,不容易见到。可见古代的儒者,对这类知识也是非常用心的。

岁(歳)

“岁”(歳)指的是“岁星”,也就是木星。古人以不动的恒星为背景,把天空依黄道分为十二个区域,称之为“十二次”,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xiāo)、娵訾(jū zī)、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所以木星就被作为纪年之星,一年也称为一岁。“岁在星纪”就是说木星走到星纪这一年,下一年就是“岁在玄枵”。大家不要小看这种略显粗糙的纪年方法,今天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古人的这类记载推知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比如周武王伐纣,史料记载发生在“岁在鹑火”这一年,经过推算,即为公元前1046年。

这套纪年的方法后来虽然不用了,但是“岁在××”的表达形式却流传了下来。比如汉代黄巾起义的口号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说黄巾要取代汉朝,在甲子这一年举事,终得天下太平。再后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载了兰亭集会的时间,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就是说兰亭集会发生在癸丑年。

picture

“雨”是象形字。“一”象征天,“冂”象征云,中间四个点象征雨滴,雨滴就是从云中飘洒下来的。“雨”本为动词,意思是“下雨”,可以引申为“下”。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就是说仓颉造出了文字,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老天感动到了下小米的地步。那鬼为什么哭呢?或许是因为人类有了文字,从此掌握了智慧,鬼神再也不能愚弄人类了。

雨停称为“霁”,“霁”是形声字。《阿房宫赋》中说“不霁何虹”,意思是没有雨过天晴,怎么会有彩虹呢?这是形容阿房宫的高空廊桥,就像彩虹一样。

picture

前几年北方常有雾霾。霾古已有之,《诗经》里说“终风且霾”,就是说某日一直是霾天。《汉书》中记载:“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这霾来势汹汹。《晋书》则记载有长达一个月的霾。但古代的霾是指“风雨土也”,就是天上下黄土,其实是沙尘暴,和我们今天说的PM2.5并不是一个意思。“貍”在这里表音,并且有“埋”的意思,霾天仿佛世界都被埋起来了。

picture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有惊蛰,在三月五日或六日。民间谚语说:“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意思是惊蛰这一天,春雷阵阵,蛰伏过冬的虫儿就被震醒了,万物也随之复苏,春意即将回归天地。《说文解字》解释“雷”字:“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这是说雷电具有催生万物的作用。“雷”字,上面一个“雨”,下面一个“田”。这个“田”与农田无关,而是雷电在天空中回转的象形。小篆“雷”下有三个“田”,形象地表现了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的场景。

神奇的是,古人将雷电看作万物催生的力量,竟与现代科学研究暗合。现代生命起源研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叫作“米勒实验”,在195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完成。该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的大气在闪电的作用下产生有机物,由此拉开生命演化的序幕,可见雷电在地球生命起源中的重要性。

picture

“神”的意思是造物者。“神”字,左边一个“示”,右边一个“申”。以“示”为偏旁的字,多与神明、祭祀相关。右边的“申”,其实就是“电”的异写。看甲骨文、金文字形,皆可知其所勾勒的正是闪电劈下、雷电回旋的形象。古人认为,催生万物的是雷电,进而认为雷电具有神性,或者将雷电看作神迹。所以“神”字也就与雷电有关了。

后来“神”字用来表示天神。地神称为“祇”(qí)。神祇连用泛指一切神明。甲骨文的“氏”字,就像一把带弯曲把手的勺子,勺子可以把汤水从桶里舀出来,就像地神能够使万物从地下生长出来一样。所以《说文解字》解释“祇”的意思是“提出万物者也”。

诸位要留心,别把“祇”和“祗”(zhī)搞混,很多人把“神祇”写成或念成“神祗”,“祗”是恭敬的意思,与神不搭界。

picture

神、申(甲骨文)

picture

祇、氏(甲骨文)

picture

长柄匙

“气”是中国特有的概念,比如武侠世界有“气功”一说,中医有“气血”之说,中国哲学有“阴阳二气”,文章讲究“文气”充沛,品评人物更有“气场”“气质”等词语,总而言之,心领神会,玄而又玄。其实,“气”本是一个象形字,象征云雾之气,后来“气”的概念拓展到各个领域。

我们熟悉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里的“气”,一来是天地之气,流荡于天地之间,化为天地万物;二来是人之气,人有浩然之气,方能顶天立地。“气”不仅是天地构成的质料,是血脉运行的动力,更是人生立身的精神力量。“气”的繁体写作“氣”,其实并无道理。“气”与“氣”原本是两个字。“氣”是个形声字,本义是给饭吃,有时也引申为粮食,读作xì,也写作“饩”或“䊠”。比如,孔子吃饭,“肉虽多,不使胜食氣”,就是说肉虽然吃得多,但是量不超过主食。 yfnfL7uCBrwCbU4j2Ga+3Q7BdGYYSdnmAH82Cfdw0n7V9Ji/DHzh4L8s/jxQg6Z2

pictu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