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合作对话”教育理念旨在塑造一个拥有“尊重、民主、责任、科学”素养的最佳公民,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的核心能力发展和减轻压力三个层面的实施。可以说,优秀的教育理念,从基础层面设定了塑造一个完整的社会人的目标,并且把个人的成长需求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连。“合作对话”是实现理想教育文化的创新路径,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的基础上。班主任要通过双方的“对话”,对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引导,从而构建或优化学生的认知,并用培养最佳公民的观念作为管理的依据。
在“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范式的引领下,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在日常工作中也积极实践着“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范式的相关理论、方法以及策略,运用“合作对话”式教育的思想与学生、家长展开有效的“合作”,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重要保证。“对话”是实现合作的过程,本文是我对如何展开与学生、家长的对话的一些思考。
解决问题的过程描述
小张,男,生性好动,脾气暴躁,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总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满就会用拳头打人。一天下课后,有同学向我报告:“老师,小张又抢别人的尺子!”我立刻到班级教室后门去看他。在同学们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把他叫到了身边,结果他大喊大叫,还跑去攻击向我报告的同学。事后我了解到,原来是他看到班里的小秦和小松在玩桌游,他想加入但遭到了拒绝,于是一气之下就把小松的尺子抢跑了,还怒气冲冲地对小秦和小松说:“我还不爱和你们玩呢!”在和他对话以及询问周边的同学后,我第一时间告诉他抢同学的尺子和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并且站在他的角度安慰他说:“老师知道你的初心是想加入同学们在玩的桌游,和他们一起玩,对不对?如果你特别想加入同学们在玩的桌游,下次你可以尝试和同学们商量着说,态度好一点,语气轻一点,笑容甜一点。”他认可了我说的话并且主动向同学们道歉。我和他约定:如果他在一天中打人次数有所减少或能用友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就立即给予肯定、鼓励。
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我先后通过谈话、观察评测与分析,明白了导致小张以上不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家庭“合作对话”的缺失。家庭教育发生的基础——合作,是家庭中家长与孩子有共同的愿望。然而小张的家长没有合作的意愿,孩子也没有合作的能力。这源自家长的教育者身份、孩子的受教育者身份,以及家长掌握的教育资料处于分离状态。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手段强势、单一,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合作的权利,也是导致孩子缺失合作能力的重要原因。
(2)自身“合作对话”能力的缺失。小张缺失与老师、同学沟通交往的能力,没有与老师、同学合作的意愿和方法。脾气暴躁,用拳头打人、说脏话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及书本对话的能力较弱,导致他学习成绩较差,没有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这进一步加剧了他学习的消极态度,使他缺少对话的意愿。
二、解决措施
第一大步:巧用“话题”,建立“合作对话”思想。
教育的基础不是能力和目标,而是教育真实发生,这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教育主导者,二是教育生长者,三是学习资料、环境及仪器设备等。“合作对话”是师生构建“成长共同体”的对话。唤醒教育生长的“对话”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作为教育主导者与学生能够建立合作的基础,就能有效唤醒学生的成长,此时教育才能较好地发生。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呢?我通过查看小张的社交平台、观察他在学校每堂课的表现,发现他在美术作品中经常画到篮球。我心中有了猜测,于是我问询了孩子的父母,确认他十分喜欢篮球,并且很崇拜乔丹。于是我在他面前装作不经意地和体育老师聊起篮球,聊起乔丹,一向不与人交流的小张竟然主动与我们攀谈起来了,我知道教育开始发生了。
第二大步:精心“对话”,改变自我。
(1)教师与学生要构成“成长共同体”,因此,不管学生在学校时空中出现什么“问题”或“现象”,教师都要以“成长共同体”一员的角色与其“合作对话”,而不是简单指责和批评。如果教师有意识与学生构成“成长共同体”,不仅能凸显教师教育主导者的角色定位,而且当学生与教师关于“问题”或“现象”开展陈述性对话时,学生已经在生长。
1)运用换位思考法。
所谓“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更能找出问题的根源。每当小张扬起拳头时,我会帮他进行“后设认知”:“如果你自己被打了,你有何感受?”我让小张分析打人后会产生什么后果,让他懂得在班里不管事情起因如何,上来就以武力解决这一方式在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我还会穿插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以及纪律、法律常识教育,使小张进一步认识到打人是错误的行为。
2)运用注意力转移法。
对待“逆反期”的孩子,教师无须急三火四地给他们讲道理,更用不着以武力来制止孩子。只需要冷静一些,运用注意力转移法,将孩子一心想做的事、想要的玩具或者非要实现的想法给转移了,便可以让孩子顺着你的思路走了。我结合小张酷爱运动、精力充沛的特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利用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消耗他的精力。当他怒气冲天时,我建议他去跑步、打球,发挥他的特长,以减少他的不良行为,帮助他恢复自信,逐渐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
3)运用“约法三章”法。
行中有爱、心中有尺、教育有度。鸡蛋从外部打破是毁灭,从内部打破是生命。教育亦是如此,成长的力量应来自学生自己的内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成长途径,找到自己的长处。我为他量身定制“够得着的小目标”,比如:上课认真听、不做小动作,给一颗“胜利星”;每次做了小动作,在老师提醒后马上改正,给一颗“进步星”;和同学们好好相处,以第一周不良行为次数为基准,第二周开始每少一次就加一颗“文明星”……慢慢地,他开始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有些甚至基本消除。
除此之外,当小张认真听课和发言时,我给他竖起大拇指;当他帮助同学擦黑板时,我会让被帮助的同学送上亲切的“谢谢”,并赞美他一番;当他上课玩“玩具”时,我会用一个眼神示意他将它们悄悄归位;当他又想张嘴骂人时,我摇摆双手示意他“不可以”,在之后我们还会探讨他出现的问题……渐渐地,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努力地改变自己。
(2)创设和谐家庭,温暖心田。
为了达到教育的目标,我将关注点转向学校以外,寻求与家长的合作,获得学生家长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协助。在对小张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家长重视和关心孩子的精神教育,使学生家长成为教育的强大支持者,扩大情感支持的范围。我时常与小张父母保持密切联系,改变他们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帮助小张改善家庭氛围。每次同小张父母沟通,我都诚恳地指出爱比“棍棒教育”更会让孩子服从,因为表面上的服从容易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认识。同时,我建议小张父母合理运用奖惩机制,坚决杜绝体罚,提倡“以奖代罚”,及时鼓励、适当奖励小张的合理行为,使其合理行为及时得到强化。我还鼓励小张父母多与孩子谈心,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使他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样通过建立以学生自我教育为基础、以学生朋辈互助力量为辅、家校联合的多元化育人共同体,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形成良好育人合力。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张逐渐能与同学融洽相处了。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不再将“拳头”与“脏话”视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他学会了遇事克制自己,发生争执时讲道理而不是打人、说脏话;学会了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兼顾他人的感受;明白了学会本领要用来帮助人而不是伤人;懂得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同学们都说:“小张进步了!”同学们还夸赞他是我们班的“篮球之星”。小张有时自己也表示,打人、说脏话很幼稚。
案例反思
首先,运用“合作对话”的基本工具——尊重、民主、责任、科学。学生成长需要给予他足够的尊重与成长的空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尤其是家庭的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班主任要通过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和家长沟通孩子成长的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意见。只有家校和社会达成共识,才能形成合力。
其次,运用“合作对话”的方法论,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班主任要采用主题班会形式、圆桌会议形式,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引导同学之间发现彼此的闪光点,营造温馨、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在进行个别教育时要通过扰启、内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生长”,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最后,运用疏导原则。班主任要多引导学生认识使用网络的利与弊,通过列举案例,唤醒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上网价值取向。
“合作对话”式教育与传统的教师讲解方式有所不同,它致力于推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营造一个平等、尊重、合作和对话的环境,使得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在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成长共同体”。在这个案例中,我根据社会依赖和建构主义等理论,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并非师徒或主客体关系,而是“成长共同体”,并以“合作对话”为切入点,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和育人观念。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在真挚的协作下,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家长、学校等,通过多种手段,推动学生自身的成长。
要想教育好有行为问题的学生,班主任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具备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同时,既要利用家校协作,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这份“爱”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地“平易近人”,而是一个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是用心灵赢得心灵。当学生愿意沐浴在师爱的春风中,在春风雨露的滋润下,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就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们就可以实现理想的教育。
教育,只有动其心,才能改其行!
(作者单位: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