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法律呵护成长(序)

欣然答应作序,不是因为我和两位作者共享同一个中国姓氏。或许,百年前、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真的生活在同一大家族之中也未可知。眼下,我们却无任何亲缘关系。

欣然答应作序,也不是因为在书中以父亲身份出现的作者之一—沈宏山大律师—是我在本科期间的同学。我们曾经在博雅塔下、未名湖边、图书馆中(即著名的北大“一塔湖图”),共同度过四年的青葱岁月。

欣然答应作序,更多是因为三年前认识了本书的主创:沈奕—我更习惯称呼她的英文名Emily(埃米莉)。记得那时,我带着9岁稚儿在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一年,感恩节期间,驱车前往宏山家中相聚,遇见了埃米莉。这是我们初次见面,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见面,但欢快、懂事、喜好体育、热爱学习的埃米莉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2岁的她大方地同我这个素未谋面的父亲同学聊天,带着我们在院子里一起打排球,把她亲手制作的茶托送给我们做纪念,并留下了十分秀丽的英文签名,吃完晚饭后,又很有礼貌地离席去跟同学在网上共同研究数学。

所以,当宏山提及埃米莉与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了一部记录他们曾经的法律探讨的小书时,我十分好奇,这个阳光少女会以什么方式,同我们分享什么样的成长故事呢?

身为父母的家长有权决定将孩子留在家里,不去学校接受教育吗?

好心帮助同学看管财物,不小心弄丢了,自己要赔偿同学的损失吗?

在路边捡到走失的小狗,悉心照料,不仅救了它,还陪伴它生下了更可爱的狗宝宝,培养了深厚情感,狗的主人可以说把它们带走就带走吗?

爱好排球并参加排球俱乐部的同学,代表俱乐部比赛受了重伤,治伤的巨额医疗费只能由同学及其家庭自己承担吗?

带着朋友同邻居家的狗玩耍,朋友不慎被狗咬伤了,朋友的治疗费用邻居家有责任赔偿吗?自己有责任赔偿吗?

为了救正在溺水、拼命挣扎的伙伴不得不将其打晕,却因为出手过重造成了伙伴的脑震荡,要为此承担什么后果吗?

学校发了录取通知书,自己已经为此举办过庆祝会,还拒绝了其他几家有意录取自己的学校,可是,学校又通知说是错发,要收回,学校有权这么做吗?

一家人在购物节去大超市购物,爸爸妈妈嘱咐自己临时照顾弟弟,弟弟却因商场地滑而摔骨折了,商场要不要支付医疗费用?

同学受到别的学校学生的霸凌,当场奋起反击,却用棒球棒把霸凌学生打伤,同学需要为此担责吗?

参加学校的绘画课,创作了一幅让老师非常满意的作品,并且在学校画廊上展示了,学校可以不事先经过自己的同意,把画作印制在学校的挂历上吗?

十个问题,带着浓厚的“法律之问”色彩,也就是关于谁有权利、谁有义务/责任的追问,由女主角艾莉的十个成长故事—有的甚至是梦中故事—一一牵引出来;作为律师的父亲和女儿艾莉之间,又展开了抽丝剥茧式、打破砂锅问到底式、请君入瓮下套式的提问、回答,对十个问题进行了饶有趣味的讨论。其中,一个有着仁爱之心、健康活泼、乐于助人、特别爱思考爱提问题的女生,一个循循善诱、愿意抽出时间陪伴女儿、由浅入深地搬出法律概念、原理的慈父,以及悄然隐身于父女背后却稳稳的、默默的、不可或缺的母亲,跃然纸上。

很显然,这些应该不是发生在埃米莉一家身上的真实故事,却处处可见他们—尤其是埃米莉—学习和生活的影子。而这些故事所牵扯的问题,相信是埃米莉父女之间真正讨论过的,相信也会是许多小读者和他们的家长们似曾相识地经历过、困惑过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中,出生伊始就与“自我”以外的其他人—最初就是父母—打交道,很少会像鲁滨孙那样被困于一个孤岛。在严复 所称的“群己”关系中,我们持续不断地接受“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教育,其中绝大多数事关如何待人接物。“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叙述,其实隐然有权利与义务的内涵,只不过,有的是道德上的,有的是纪律上的,有的则是法律上的。正是各种各样的权利义务关系,构成了一个虽然错综复杂但又基本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

然而,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平和安宁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纠葛在所难免。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周边的冲突和纠葛会愈来愈多,或者被愈来愈多地意识到,疑问和困惑也就常常伴随左右。这也许就是一个从“不识愁滋味”到“识尽愁滋味” 的过程。解决疑惑的视角、方法有多种,法律应该是其中最能细微区分差异情形中的权利义务配置的,如书中所提的父母对孩子的权利、商场对顾客的义务、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等,皆需付诸具体而微的情境进行分析。

一个人可以不选择法律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主科,但一个人绝不可能不与法律产生交集,绝不可能永远不用法律思考或解决遭遇的问题,也绝不可能在完全欠缺法律意识和知识的情况下真正“长大成人”—用学术一点的语言就是真正“社会化”和“教化”。我们的成长,我们孩子的成长,都需要法律的呵护,以及对这种呵护的足够认识。

小说体的叙事、苏格拉底式教学的问答、跨国界的情境(尤其体现在西方的人物姓名与中国的法律概念),以及中英文的对照文本,都是这本书引人入胜之处。相信小读者们会喜欢它,了解同样的故事和讨论在不同语言中是如何展开的,相信家长们也能从中汲取保护孩子、帮助孩子的法律知识,以及如何与孩子沟通类似困惑的方法。

热切期盼,眼前电脑中的文字、图画,早日转变为透着浓浓油墨香味的掌中书。

是为序。

沈 岿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2020年7月22日 wtp/HUowbgN16etzABPUtp4s8VcZr7JqTQd4IMa1fQGrY/VJlaOTYuc3GpgAze1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