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版自序

本书在这“大时代”出版,能于短期间售罄,这是我料想不到的。我现在大学里专门讲授“共同必修”的“中国通史”,也以本书关于“历史方法”部分即观察、选择、评论、实践等章为“绪论”,而由我再加补充与说明。现在特作一“索引”,以便有志史学者的参考。

1.本书提要与方法的次序——见顾序、蒋柳二序、自序、第一章四。

2.方法的最为重要——见蔡序,自序二,第一章的一、二、三。

3.历史与思想的密切关系——见卷末吕氏介绍,卷头语,自序一(一),二(五),四(一),第三章一及附录。

4.专史的范围与步骤——见第三章二、三。

5.史料的搜集与选择——见第四章一中的(一)、(二)、(四),(三)中的1,第五章。

6.历史上思想上的观点与应用——见第二章(多属因)、第六章四(多属果)。

7.历史家思想家的态度与精神——见第六章一、二、三、五。

8.中国通史的分期与大要——见自序一中的(二)、陈序。

9.中国思想的史料与演变——见第四章一中的(三)、二、三。

10.中国文化的重新估价与人生社会的重要问题——见第七章。

注意:以上索引以5、6、7、9、10五部分为最重要,3、5、6、7、8、10六部分兼“一般”、“基本”性质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原稿引国人编译的西洋理论名著,多写简名。 Mxvs4h/URuWNBIPpMEJYXRdPvT60pAhn9CFD5x+GEoIbUBHtf50cgfbgovlwRa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