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怎样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 年 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提出,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2021 年 4 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全面指导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法律保障。2022 年 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主动服务、融入和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2023 年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全国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最短板”,民族地区依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区域。2022年 11 月,国家民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着眼于有效衔接,着力于促进各民族群众在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保民族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不掉队,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跑出好成绩。

攀西地区是“攀枝花市”与凉山州首府“西昌市”两地名的合称,地处川西南地区,行政区划上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两市州,共 20 个县,其中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长期以来,受气候、地形地貌、历史等因素影响,该区域生态极其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社会发育程度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多,交通基础薄弱。凉山州属于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有彝、汉、藏、回、蒙等 14 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有 311.85 万,占总人口的57.94%,是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原名渡口市,1987 年 1 月 23 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现名,全市有 43 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 17.5 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作为全国脱贫主战场和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四川攀西地区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转变,要把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扎实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行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推进区域内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和提质增效。

当前,学术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内涵、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颇丰。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目前还存在研究视角重理论而轻实践,研究思路缺乏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思维,研究内容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系列丛书”付梓出版可谓恰逢其时,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将社科研究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落到了实处。该丛书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和经验,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攀西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整体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多元视角阐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与推进方向,旨在为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该丛书一套八部,约 160 万字,具有体系逻辑性强、现实指导性强和学科交叉性强等几大特点和优势。

一是体系逻辑性强。丛书按照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颇有创新特点的阐述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构成了一个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分析为核心,乡村振兴区域特色发展路径为重点,以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主线的“一心两翼五轴”体系架构。

“一心”指丛书以《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为核心,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两方面进行宏观层面的分析与构建。这部书首先阐释了攀西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接着深入分析了有关乡村振兴的理论。本书的重点在按照乡村振兴的五个要求,对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展开分析,并阐述五个振兴的内在逻辑以及对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意义。同时还对国外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参照透视,最后,对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政策供给以及实施步骤进行了分析。

“两翼”指丛书以《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耦合协同发展研究》和《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特色发展路径研究》两部书为重点,分别选取攀西地区旅居康养与特色农业两大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切入点,深入探析二者如何更好地与这一地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相契合。前一部书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宏观层面,剖析攀西地区乡村振兴与康养特色小镇建设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 2017—2021 年二者耦合协同发展的内在演变过程,从内生性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中观层面,依据攀西地区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建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在微观层面,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小农户参与耦合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建设,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后一部书结合攀西地区农业产业基础情况,探索攀西地区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路径、旅居康养发展路径以及开放路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和品牌路径等内容,重点阐述了如何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生态、休闲、观光等特色农业产业形态。

“五轴”是指丛书从“五个振兴”角度,分别论述攀西民族地区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领域统筹推进情况、应对策略和发展方向。其中《攀西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发展根基》一书以构建具有攀西民族地区特色的绿色高效乡村产业体系为目标,通过系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分析攀西民族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潜力、困境和主要发展路径。《攀西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抓实第一资源》一书针对当前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的困境与瓶颈,通过系统梳理当下攀西民族地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乡村人才振兴的措施与启示,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研究并提出攀西民族地区人才振兴体系、人才聚集的机制、人才振兴的路径、强化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对策措施。《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筑牢精神基础》一书分别从攀西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文化特色产业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乡村生态构建四个维度,在调研基础上对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概况进行评述,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发展路径,为攀西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开展提供参考。《攀西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一书以乡村生态振兴视角,结合攀西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的建设实际,从乡村系统质量提升、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与绿色农业发展、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生态聚落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资源利用与生态补偿等方面剖析了在攀西民族地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最后,《攀西民族地区乡村组织振兴:构建治理体系》一书则围绕乡村组织振兴,深入攀西民族地区开展实地调查研究,重点介绍乡村振兴与乡村组织振兴、乡村组织振兴发展历程与现状、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基层政权建设、乡村自治实践、乡村德治建设、乡村法治建设与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五部书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但又有密切逻辑关系。

二是现实指导性强。作为目前唯一一套全面梳理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和成效,并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具体策略和方法的丛书,不仅为地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分析与指导,还针对攀西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了该地区的特色资源,从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组织建设等多维度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同时,每个板块均从理论基础、政策导向和实践经验层面开展论述,具有很强的地域针对性和实用指导意义,这使得丛书能够提供对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独特见解和观点,不仅对于关注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读者和学者具有很强的实用参考意义,也能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乡村工作人员提供政策决策支持和借鉴。

三是学科交叉性强。本丛书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突出了学科交叉性,涵盖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如,丛书中的《攀西民族地区乡村组织振兴:构建治理体系》一书,运用了管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乡村组织的构建、治理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读者提供了乡村组织振兴的实用方法和建议。同时,丛书借鉴了国内外涉及乡村振兴的多学科理论和实践应用经验,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来理解和研究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问题。

总之,这套丛书具有较强的系统逻辑、实用指导性和学科交叉创新性等特点。丛书中的八部著作,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调查充分、视野开阔、资料翔实、案例实证性强,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了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借此机会,向作者们表示热烈祝贺,为他们的创新精神热烈鼓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 56 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希望并相信这套丛书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对攀西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有所推动。同时,也期待广大读者和学者能对这套丛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共同为攀西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是以为序,与读者共飨!


2023 年 12 月 LPLsRTCh7lOzWJGYBH+gVsCycgLj7ckl9AKUTH7gKumKtOxKE9Jm0ouI8vmTJA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