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大学初见,挑战暗藏机遇

本章导读

初入大学,很多新生都会经历一场关于“自我”的思考。在职业生涯的维度中,这些思考常与“职业兴趣”“职业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一系列关于“方向”的迷茫和无措。新生们感到迷茫的原因,很可能是他们曾经拥有过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个目标指导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所有行为,使他们在心理上拥有极大的安全感。但进入大学后,所有人都站上了新的“赛道”,“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能做什么”使得很多高中时期的“优等生”变得无所适从。本章的七个案例能够很典型地反映出大一、大二阶段学生的焦虑特征。

专业兴趣是职业兴趣的前置思考。当高考录取专业与兴趣不一致时,就会出现案例“跨越过去的挫折”中这种关于自我探索的困惑。通过咨询对话不断向内探索,来访者就可以澄清自己的专业(职业)兴趣所在。

外部世界的就业压力也会通过各种信息的渲染,使学生产生巨大的紧迫感,认为自己“如果不马上确定好职业方向并立即行动,就一定会‘掉队’”。与这种紧迫相伴的是往往对外部职业世界的一无所知。如案例“莫急,大学之路漫漫”和案例“情绪背后隐藏的职业生涯问题”所描述的一样,学生受困于“因未知而无措”的状况。当来访者逐渐和真实的职业世界产生连接,了解了职业需求和职业内容后,这种紧迫感和无措感也会逐渐减轻。

直接就业、国内考研和出国(境)深造是本科生三个主要的毕业去向,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进行探索,是咨询师和这个阶段来访者的主要目标。案例“明确选择,摆脱迷茫”和案例“考研还是就业?”展示了咨询师引导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的过程。当然,启发来访者思考职业生涯问题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一步是引导其进一步前行——也就是让学生“行动起来”。只有当学生开始以实习、实践来认知行业,才算是真正踏上了职业生涯探索之旅。正如案例“我希望人生很有效率”和案例“想‘躺平’的大二男生”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和陪伴一样,当来访者深陷迷茫时,咨询师不仅要指出方向,更要尽己所能促使来访者行动。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迷茫和目标缺失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当来访者带着无措和焦虑的情绪来到咨询室时,鼓励他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尝试、体验、试错,使其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加深对自己和外界的认识,可能是咨询师能够给予来访者最大的支持和力量。 t0KJ8gaXmYzIgthPg3u/jscO/ct0mYb3rje9uZdCLZlsg9E4cRV0T8Jhgbucx/X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