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流通理论是马克思在 19 世纪创立的。马克思流通理论以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货币资本流通及其背后体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马克思流通理论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一书中。
马克思流通理论研究是从商品交换开始,从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三种意义上来研究流通的。马克思把流通界定为“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 。第一,“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一系列无休止的产品交换行为。第二,“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货币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在定义货币流通时,马克思这样说道:“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第三,“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资本增值“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马克思认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在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的“惊险的跳跃”。
马克思流通理论研究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问题。马克思在研究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时讨论了该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对于生产时间的缩短或延长,或者说,对于一定量资本作为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规模的缩小或扩大,起了一种消极限制的作用。” 马克思将流通费用分为纯粹的流通费用、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
马克思流通理论研究商品储备与商品运输。亚当·斯密认为储备是资本主义生产所特有的现象,马克思指出这种观点是“一种荒诞的见解” ,“产品储备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 ,是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储备有三种形式:生产资本的形式,个人消费基金的形式,商品储备或商品资本的形式。” 这种储备都是产品的所有者为既定的目的而储备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提出了一个精辟的论断:“没有商品储备,就没有商品流通。” 要使商品流通不致中断,就要有足够维持各个组织环节供应的商品储备。马克思把商品储备对商品流通的这种重要性,形象地比喻为流通中的“蓄水池”。市场上必须有足够的商品储备,“流通过程从而包含流通过程在内的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才能得到保证” 。商品储备分为自愿储备与非自愿储备,商品储备必须有合理的储备数量。马克思认为运输业是“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提出了运输业是“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的著名命题。马克思把运输业与采掘工业、农业和加工工业三个物质生产领域相提并论而列为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什么是商品运输?马克思指出:“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即实际的移动,就是商品的运输。” 在分析商品运输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商品运输与商品流通是紧密相连的。马克思指出:“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物品的消费中实现,而物品的消费可以使物品的位置变化成为必要,从而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 同时,为了缩短商品的流通时间,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发展运输业,改良运输工具,提高运输效率。在特定情况下,商品运输也可以不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列举了两种情况,一是不动产(如房屋)的商品流通,二是投机性商品流通。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流通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一是流通产业引导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现代化流通体系支撑。流通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流通产业具有引导和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提出要将现代流通产业等服务业培育壮大,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经营方式改造服务业,使之成为引导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力产业” 。
二是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我国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高,物流对商品流通影响显著。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了金兰物流基地、物流信息中心,详细了解物流业运行过程和成本效益。他在考察讲话中特别指出,物流业连着生产和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要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
三是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走质量兴农之路,“农民种什么、养什么,要跟着市场走”“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我国农村农产品“卖难”现象普遍存在,习近平用了三个“还是”来描述优质农产品流通的难点:“许多优质农产品还是在田头卖、在马路边卖,还是‘提篮小卖’,还是‘披头散发’在卖,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产品产后的分级、包装、仓储、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营销存在短板。农产品流通不畅,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农产品流通短板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2020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电商能助推乡村振兴。
综上所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要求。
把流通视为“财富的源泉”是 17 世纪 20 年代初英国启蒙经济学家托马斯·孟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提到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指出,生产分工的前提是交换,交换使各种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亚当·斯密在分析了分工和交换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后,提出劳动价值论。在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优势理论。
(1)流通在主流经济学中的抽象与淡化。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边际革命兴起,新古典经济学脱离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轨道,转向一般生产均衡研究。1890 年,马歇尔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之后,流通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内容被抽象、淡化。
(2)主流经济学对流通的研究侧重于国际贸易问题。国与国之间,由于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供给与需求难以相互作用,贸易问题或流通问题就凸显出来,成为经济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琼·罗宾逊(Joan Robison)和约翰·伊特韦尔(John Eatwell)在《现代经济学导论》中说:“政治经济学借以获得发展的头一个问题是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分工和交换的原理,试图从理论上说明流通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实际上,这些理论也适用于一个国家不同地区间的贸易。
(3)产业组织理论对流通的研究。产业组织理论既涉及企业的生产行为,也涉及企业的销售和流通行为。有关商贸流通产业组织的研究在分析方法上也有所改进,梯若尔、鲍莫尔和斯宾塞(Tirole,Baumol & Spencer,1999)运用各种博弈模型分析产业组织运行,贝恩(Bain,1956)在研究产业进入政府管制时的分析结论,斯蒂格勒(Stigler,1968)关于在位者与进入者之间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分析,都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商贸流通理论运用这些方法,研究流通产业问题 [19] 。
在西方经济学中,非主流经济学涉及流通问题的研究成果如下:
(1)区位理论与城市经济学。20 世纪 30 年代,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从贸易角度,提出中心区位理论。廖什(Losch)提出中心市场理论,认为城市实际上起到的是一种中心市场的功能。奥沙利文(O’Sullivan)运用聚集经济原理分析商业聚集。戴维·F. 巴滕(David F Batten)和戴维·E. 博伊斯(David E Boyce)对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商品流通建立了空间相互作用、运输和区域间商品流通模型。这些理论是研究商业规模和布局的重要理论基础。
(2)新兴古典经济学。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交换的产生、贸易的形成、批发与零售的分工、流通渠道的演化等问题都被用规范的形式进行阐述。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罗纳德·科斯在 1937 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引入经济学分析的。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对交易费用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并运用交易费用对产业组织进行研究。
日本学术界对流通问题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有丰富的流通研究成果问世。例如,石原武政和加藤司合著的《商业学》《商品流通》,林周二著《流通革命》,荒川佑吉著《商业结构与流通合理化》,佐藤肇著《流通产业革命》《日本的流通机构》等。林周二在《流通革命》一书中最早提出“流通革命”的概念。佐藤肇还提出了流通管理革命的观点。日本通产省设有流通经济研究所,专门研究流通经济问题。
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始于 18 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20 世纪 50 年代,现代化现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现代化研究的第一次高潮是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学术界将这一时期形成的理论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20][21] (黄火键、李原园,2002;何传启,2003)。第二次现代化是 20 世纪80 年代到现在,描述这个过程的理论被称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21] (何传启,2003)。这一时期的研究集中在用地区个案去论证、检验和修正有关的理论和模式。
20 世纪 50~70 年代,西方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学者试图从不同学科解释 18世纪以来发生在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进程。其代表性著作有《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Lerner,1958)、《现代化的动力》(Black,1966)、《社会结构与现代化的问题》(Levy,1967)、《现代化:抗拒与变迁》(Eisenstadt,1966)等。
(1)现代化的含义。现代化是指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的过程。这个变革的过程就是现代社会日渐兴起、传统社会逐渐消亡的过程。多数学者认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区别是现代人对社会与自然环境能够施以更强的控制。现代化既发生在西欧国家、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变迁中,也发生在不发达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进程中 [22] 。
(2)现代化的过程。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亨廷顿(Huntington,1971)认为,现代化过程是革命的、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分阶段的、均质化、不可逆的、进步的 [22] 。
(3)现代化的动力。美国学者Inglehart(1997)认为,现代化有三个主要动力:经济发展驱动、文化发展驱动、综合因素驱动 [23] 。
(4)现代化的模式与实现路径。艾森斯塔特(Eisenstadt,1966)、德赛(Desai,1971)认为,欧美国家现代化是内生的,而殖民地国家现代化是外生的,欧美国家现代化是可持续的,后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现代化有可能出现“中断”的现象 [23][24] 。布莱克(1988)将世界上 170 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模式分为七种 [25] 。何传启(1999)将经典现代化之路分为创新型、嫁接型、学习型和跟踪型四种 [26] 。
(5)现代化的评价。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应建立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其中箱根模型(Biggerstaff,1966)、列维模型(Levy,1966)、现代人模型(Inkeles,1973)和比较模型颇有影响。但是,评价指标的具体数量标准,经典现代化理论没有提出。
关于现代化的研究,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罗荣渠和何传启。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科学院承担了一批国家现代化研究的重点课题,产生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何传启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尤为突出。
(1)现代化进程及特点。18~21 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非农化、工业化、电气化、自动化、专业化、城市化、世俗化、民主化、多层化、制度化、理性化、标准化、市场化、集中化、大众传播、普及义务教育。其副作用包括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非工业化、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服务化、智能化、多样化、绿色化、生态化、终身学习和普及高等教育。其副作用包括网络犯罪和信息鸿沟。
(2)现代化路径及定量评价。21 世纪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包括追赶现代化路径、第二次现代化路径和综合现代化路径。学者们提出了现代化指数的概念,设计了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模型、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模型与综合现代化评价模型。
总之,无论是第一次现代化理论还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都为商贸流通领域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合适的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