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 。加强党性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抓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党性教育作出了更为具体、深刻的阐述,他指出,为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全党同志要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致力于党的建设规律的探索,高度关注党性教育问题。从下乡时期的大队书记,到走上领导岗位后的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书记,再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大部分时间从事的都是“书记”工作。早在 1982 年 8 月,他在任正定县委副书记时就强调党员要讲党性,“共产党人是有鲜明的立场的,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明朗” 。1990 年 3 月,他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又把“要有党性观念”作为领导者的修养之首,指出,“共产党的党性集中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时,他更加重视党性教育问题,曾 18次到中央党校作党性教育报告,提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 等著名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性教育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赋予了党性教育新的时代内涵,深化了党性教育规律性认识,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党性教育思想,是我们党党性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加强对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对新时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 。对党员个人而言,党性是做一个纯正的共产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 。
党性的“基石”地位和“保证”作用,决定了党性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为代表,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所谓良知,就是“知善知恶”。习近平总书记把党性教育比作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要借鉴古人的修养方法,把“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通过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使共产党员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从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旨在确立和影响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态度。” 他特别强调,“培养干部,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他在 2008 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心学”“必修课”“核心”“培根固本”等提法,把党性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党员的党性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组织上入党就可以保持终生的,而是要经过长期接受党性教育,自觉进行党性修养,才能养成和坚守。因此,党性教育既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永久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 他还强调,“不能企望通过一两次教育活动,就可以宣布大功告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句话是永远的进行时”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教育应坚持的原则的重要论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党性教育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存在一致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相一致。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实现共产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我们党的根本目标。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党员干部是党执政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砥砺前行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性存在一致性,二者统一于党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国家、集体、个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党员个体是党性教育的对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层面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德”包括个人的“德”、社会的“德”与国家的“德” 。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性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内容和实现方法,为党性修养指明了发展方向。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警惕性,提高自身反腐拒腐能力,提高个人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体现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与理想信念,体现当前阶段的发展理念和道德标准。党员干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方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自律自制意识,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理论内容,实现自身党性修养提升,带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党和人民事业稳步前进。
坚持知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是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的基本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接受考验和锻炼,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和政治素养。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研究党性理论的相关内容,严格按照党性原则、党性标准开展实践活动,将党性理论应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检验实践活动的成效,剖析自身的问题与不足,坚持知行统一,提升党性修养。党性教育要突出理想信念和党的理论教育,同时应注重党员干部的实践锻炼,确保他们做到知行合一。
明确目标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党性教育也是如此。合理设置党性教育目标,是提高党性教育效果,确保党性教育落到实处,实现党性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实践告诉我们,要使活动取得成功,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十分重要。”
党性教育目标是党对党员所要达到标准的要求。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也是进行党性教育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 除了总纲部分的规定外,党章条文第三条规定的党员八项义务,是对党员党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党性教育的基本目标。党员八项义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性是党员标准的基本底色。譬如,党员义务中规定党员“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八项义务综合起来便构成衡量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标尺。
不同层次的党员,其党性要求的标准高度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则要执行比普通党员更高的标准。因此,党章在党员义务的基础上,条文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譬如要“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等 ,这六条也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党性要求的党员干部,他先后多次提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标准。譬如,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标准 ;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又提出党员干部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的“一把手”标准;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的“四铁”干部标准。这些都是领导干部的核心素养,也是对其进行党性教育的核心要求。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对某个时期、某个阶段的党性教育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譬如,2013 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明确了“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的目标;2016 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了“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的合格党员标准;2019 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规定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 的具体目标;2023 年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出了“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深化和细化了党章规定的目标要求。
党性教育教什么?这是关系党性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时代不同,党面临的形势任务不同,党性教育的目标要求不同,党性教育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但那些核心内容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党性教育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其中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党章党规教育和党史国史教育是其精华之所在。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政治信仰和世界观的根本体现,有了它,就有了方向和动力。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尤其重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因此,党性教育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第一位,“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条件怎样变化,理想信念都不能放松和动摇。那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 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是党的全部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体现。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就是要激发和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觉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只有加强党的宗旨教育,让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纪律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党性教育首先要学好党章。”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因此,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学好了党规党纪,就能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党章之下,重点是学习准则和条例。要教育引导党员学习掌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强化党员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各种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否则,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就是方向性的大问题。
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是衡量共产党人党性的重要标志,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要“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起步,接着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随后又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同时坚定不移地反对和惩治腐败,给全党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党的作风教育课。在作风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实事求是教育。他指出:“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 公私关系也是他强调的重点。他说,作风问题,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而产生的,“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 。党员干部一定要大公无私,一心为公。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史和新中国史是党性的生动体现,是党性的演绎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党史国史教育使党员干部全面了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尤其是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党的革命精神,其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学习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继承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风范。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在党性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作用,要把那些感人至深的文章和诗文、家书编辑成册,用于干部的党性教育,真正让党员干部能够常看常思,常常反求诸己,使党性教育不仅“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
在解决了党性教育教什么的问题之后,还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是做好党性教育工作的关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下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 加强党性教育,首先要用好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平台。“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因此,要特别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让党员在政治生活中接受党性教育。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在于严格,“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 。他形象地指出:“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党内政治生活要用好这个武器,使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的“熔炼”过程,让党员在炽热的熔炉中炼就坚强党性。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 ,党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主阵地、主渠道,几乎所有党员干部都要进党校学习。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党校教育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是我们党的家业,也是我们的重要阵地。” 党校的党性教育做好了,就能产生一种示范效应,全党的党性教育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他要求各级党校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大力度、增加分量,安排足够时间,形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切实发挥党校、干部学校在党性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开展专题集中教育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和成功实践。相对于日常的党内政治生活,专题集中教育更具针对性、鲜活性、战斗性,就像是对党内日常政治生活熔炉的一次升温,或者说是一次周末“大扫除”,效果更加明显。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一种清扫整理,就像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一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改进作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主题,先后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理论学习、查找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整改等环节,推动全党开展自我革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方面要学习正面典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性教育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作用,多讲讲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风范,多讲讲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各条战线优秀干部的模范事迹”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浓厚的英雄情结。他说:“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他多次对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作出批示、指示。譬如,对于航空报国英模罗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法治燃灯者”邹碧华、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科技报国的榜样黄大年、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海防事业的王继才、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黄文秀、深藏功名 60 载的张富清等先进典型,习近平总书记都曾作出批示、指示,号召全党向他们学习。另一方面,要剖析反面典型。他说:“要加强警示教育,把一些反面典型跌入违纪违法泥坑的教训给大家说说透,让大家引为镜鉴、自觉自律。”
党性教育是一种触及灵魂的成人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只有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和党性养成规律,才可事半功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效改进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 。怎么改进呢?“要立足新的实际,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以党校干部学校的党性教育而言,要“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专题和不同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他举例说:“多请一些先进模范人物来现身说法,党员、干部可以请,普通群众中的先进模范也可以请” ,还可以采取现场教学、行为体验等方法,以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可以编制、播放一些内部教学参考片,多给学员增加有益的教学内容。他认为,有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开设专题讲座、学员论坛等,效果不错,可以推广。他高度肯定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采取课堂讲授与现场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要求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 他特别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他还提出,要“把革命烈士那些感人至深的文章、诗文、家书编辑成册,用于干部教育,让各级干部常常看、常常思、常常反求己身” 。
考核评估是激发党员、干部学习内生动力和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成效进行考核评估,肯定教育活动的成绩,能够产生巨大心理效应,强化更加努力的动机。同时,考核评估又具有约束作用,它能够纠正党员、干部学习中的偏离倾向,从而将学习教育活动引向既定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这方面的课程,不能讲讲听听就完了,而是要有检查学习成效的手段。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不行!党校要有一套检查的办法,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也要拿出考核检验的办法,努力使党校党性教育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 考核的办法多种多样,课堂考试是考核,平时表现和实际工作也是考核。“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 要建立和完善党性教育跟踪评价机制,把学习行为与日常表现联系挂钩,不断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阐明了什么是党性教育,为什么要加强党性教育,如何进行新时代的党性教育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完整的党性教育思想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思想的精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党性教育具有时代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党面对的具体形势和主要政治任务不一样,对党性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方式也不尽相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党性教育进行了创新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运用。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为无产阶级政党党性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老一辈无产阶级思想家的党性教育思想是习近平党性教育思想的丰富理论来源。延安时期,党校主要针对党性教育展开教学,毛泽东同志特别指出,党性教育应有两个重点,就是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注重学员的党性修养。邓小平同志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应该始终坚持的党员特性,强调“每个干部都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之作为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认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党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党性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重要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党建学说,也引领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内核和行为准则。2013 年 8 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观点和一贯的主张与做法,是对新时代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错误认识的澄清和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 “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 。党性和人民性从本质上说是无法分开的,离开了党性,人民性就失去了党的领导,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难以实现。反之,党性也离不开人民性,没有了人民性,党性就没有了根基,没有了血脉,没有了前进的力量。因此,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道路上。那种把党性和人民性分割起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做法,就是党性严重缺失的直接表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扎根于人民,始终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新时代,要始终把宗旨意识贯穿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之中,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把党的意志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才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揭示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制度化,这是对党建理论的伟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揭露的严重腐败犯罪令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究其原因,根本上是思想建党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制度治党还不够完善。因此,要想正本清源,还必须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相互融合和统一。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基石和前提,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通过思想建设和思想教育为制度建设指明方向;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规范和保证,它以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保证党性教育措施的落实,依法依规规制权力,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成果起到巩固作用。因此,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有机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化与运用,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党性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