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诗歌的类型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题材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根据不同的角度和划分标准,诗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本节对诗歌的表现内容、结构形式和题材风格进行了分类,以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诗歌的多样性和艺术性。对不同类型诗歌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欣赏诗歌的魅力,并为从事诗歌创作的人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一、按照诗歌的表现内容和写作特点分类

从表现内容和写作特点来看,诗歌主要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

(一)抒情诗

抒情诗是一种以情感抒发为基础的诗歌类型,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它以自我抒发或叙述他人情感为主要内容,通过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描绘景物等方式,展现诗人的人生体验和内心感受,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抒情诗是汉民族诗歌最主要的体裁形式。在我国古代,抒情诗的创作是从汉乐府发端的,它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为主要特点。这类诗歌都是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人民疾苦、志向和愿望为主题而创作的。

中国抒情诗创作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以民间歌曲为基础,经过文人加工改造而成。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民间歌曲与文人诗歌共同形成了我国诗歌艺术的两大传统。中国抒情诗歌自产生以来,便与民间歌曲有着不解之缘。我国民间歌曲创作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我国抒情诗也经历了从宫廷贵族诗歌到民间歌谣,再到文人诗歌的发展过程。

抒情诗创作的主要目的是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它强调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的丰富程度,同时也注重对客观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对自身情感的表现。它的主要特点是情感真挚、细腻、生动,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注重修辞手法的使用,以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从而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抒情诗可以表达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多种情感,以韵律的变化、意象的运用等方式,展现出诗歌的美感和情感力量。不同的人对抒情诗的主题和情感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比如,有些人可能喜欢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而有些人则可能更喜欢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爱、恨或哀伤等情感。选择不同的题材就会形成不同种类的抒情诗,如闺怨诗、思乡诗、爱情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等。

(二)叙事诗

叙事诗是通过叙述事件或故事情节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它以故事性和叙事性为特点,常常以故事的情节为线索,通过描述具体的人物、场景、情节等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展现出故事中的情感冲突与意义。叙事诗可以讲述历史传奇、神话传说、个人经历等,它融入了故事性和戏剧性的元素,引导读者进入一个丰富的故事世界,并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使读者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与意义。

叙事诗是把生活中的某种典型事件,通过描写人物经历、语言、行动等,并对其加以丰富和深化,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表现人物性格或思想感情的诗歌样式。它要求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个性;情节曲折,波澜起伏;语言生动自然,富有表现力。例如,瑞典诗人阿斯本斯特罗姆的叙事短诗《乡村的丁香》:

夏日的第一天,紫丁香。

村民们羞涩地避开——

还没有习惯美。

夜来时悄悄走出,

笨拙地折了几枝。

叙事诗是诗歌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类型,可分为“史诗性”和“抒情性”两大类。

史诗性叙事诗是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写成诗篇,反映社会历史面貌,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例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以及中国古代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中国现代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

而抒情性叙事诗是指在描写人物活动和事物发展过程中抒发感情,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等。

二、按照诗歌的结构形式分类

从结构形式来看,诗歌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流行歌词等类型。

(一)格律诗

格律诗是指按照一定的音韵规则(如平仄、押韵、对仗等)和诗句长度来组织诗歌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诗歌,其篇幅长短、音韵节奏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多为五言或七言诗,既讲究平仄格律,又讲究押韵,有些还要注意对仗,以此给诗歌以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诗歌更具有音乐性和艺术性。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属于格律诗。最早的格律诗可以追溯到《诗经》,其结构及用韵规则大体一致,形式基本上是齐整的四言诗。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已经是结构形式比较成熟的五言诗。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主要是指盛行于唐代的律诗和绝句,其结构整饬严格,诗有定句,句有定字,且讲究声调、对偶和押韵。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绝句(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或七言绝句(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律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七言律诗(如杜甫的《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律诗对平仄声调要求尤其严格,其基本要求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例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格律诗中还有一种排律,它以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和加长,也讲究对仗和押韵。兴起于五代时期,盛行于宋代的词,以及流行于元代的散曲也属于格律诗的变体。

现代新诗中也有一些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这些现代格律诗,基本上都是以闻一多提出的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作为创作理念。

(二)自由诗

自由诗是指不受格律规则约束,以自由的形式来表达诗人的思想与情感的诗歌形式。它强调对语言和形式的自由运用,更加注重诗意的表达与感染力。

西方诗歌大都采用自由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其中十四行诗体流行较广,影响较深,它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国家的文学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各民族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界普遍认为,盛行于西方的十四行诗体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诗人彼特拉克创造性地运用了十四行诗的体裁,使之成为欧洲诗歌中的一种新诗体。他的代表作《歌集》大部分都采用了十四行的诗歌形式。之后,十四行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流传与发展。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波德莱尔、俄国的普希金等优秀诗人,流传下来的大量经典诗歌,都是十四行诗的形式。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

你可能更加可爱,更加温婉;

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

夏季的日子未免又太短暂;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躇,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中国的自由诗诞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主张将白话词语入诗,实现诗体解放,并尝试创作白话诗——出版了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随后,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问世,掀开了中国自由新诗的序幕。自此,自由诗成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主要形式。

(三)散文诗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它既有散文的叙事和记述特点,又有诗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散文诗是指以散文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但在词句和句式的运用上,更加注重节奏和韵律感,给人以诗的美感的一种诗歌形式。散文诗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在中国,散文诗的一个典型就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在外国,影响力较大的散文诗集是泰戈尔的《新月集》、纪伯伦的《沙与沫》等。

散文诗的特点是:以散文为主要表达手段,语言形式灵活自由。它的内容是一种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小品”,一般篇幅短小、结构自由、节奏明快、风格清新。在表现手法上,散文诗主要以象征、隐喻、联想和想象等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感情。散文诗属于自由诗体,一般以“段”为单位,每段一般以一种修辞手法为主。散文诗既可独立成篇,也可和其他体裁的作品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篇完整的作品。例如,刘湛秋的《公共汽车上》:

每天坐车,每天拥挤,无穷的争吵,各种各样的气味……

习惯了,就是一样。眼睛仍像活泼的星光,搜寻着友好的微笑和舒展的皱纹。

一辆辆公共汽车,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装满了我们的生活。在这里,我们摇晃着,拥挤着,提着篮子,背着挎包。在摇晃中,有我们买粮买菜的盘算,有我们对工作的思考,有我们匆匆来去对明天的追求。

拥挤,拥挤,热热闹闹地生活,热热闹闹地拥挤!能拥挤,总还是自由自在的吧!自由地上车、下车,比一个人关在“牛棚”里不拥挤,可能有一千倍的幸福。

(四)民歌

民歌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歌曲形式,它以简洁明快的音乐旋律和真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来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民歌的艺术题材常常涉及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情感、习俗,以及家国情怀等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内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民歌是民间的歌谣,它的特点是口头创作,流传于民间。它的内容很广泛,有生产劳动、爱情生活、社会习俗等,也有歌颂劳动人民和新社会的。民歌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山歌、号子等。

山歌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小调,主要是指人们在田间劳作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而优美的歌唱艺术,它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情感真实而质朴,结构短小,节奏鲜明,通俗易懂,便于传唱。例如,广西民歌《刘三姐》就是用山歌对唱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号子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斗争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充满乐观精神和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形式。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在从事集体劳动时,为了步调协调、节奏一致,创造出了号子这种诗歌形式,同时号子也能起到缓解疲劳以及激发劳动热情的作用。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采用的最常见、最生动、最典型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我国民族文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号子总是伴随着集体劳动(如打鱼、伐木、拉纤、搬运等),以劳动中的呐喊和吆喝为主要特征,曲调短促而高亢,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

(五)歌词

歌词是歌的一种,包括词和曲两个部分。词是歌词的基础,它是一种用韵的音乐文学形式。在我国,歌词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到了唐朝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们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词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由于歌词具有音乐美、文学美、节奏美等特点,它在音乐、文学、雕塑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在现代生活中,歌词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少中国现代新诗被谱成歌曲进行传唱,并成为经典。例如,胡适的《兰花草》,李叔同的《送别》。也有一些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如崔健的《一无所有》,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等,它们被视为中国当代诗歌经典被收录。

歌词不像诗那样追求格律的整齐和形式的完美,而是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流行歌词,或称流行音乐歌词,则是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广泛流行的歌曲,是现代音乐创作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流行音乐密不可分,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

流行歌词以流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为基础,通过歌词的表达来传递写词人的情感和思考。流行歌词的主题广泛,可以涉及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各种题材,常常以简洁直观的语言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歌词往往需要搭配相应的编曲一同演唱;其二,通常以单句形式出现;其三,歌词一般由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的人创作,他们用歌词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其四,由于演唱时间较短,所以歌词表现出来的形式也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此外,流行歌词往往用口语化的语言来创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它的存在,满足了大众对艺术追求的需要,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按照诗歌的题材风格分类

从题材风格来看,诗歌可以分为爱情诗、哲理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军旅诗、送别诗、思乡诗、讽喻诗等。

(一)爱情诗

爱情诗是最为广泛流传和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诗歌形式。爱情诗以表达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深情厚意为主题,通过诗人的笔触,将爱情的美妙与伟大展现得淋漓尽致。

爱情诗的创作源远流长,古代时期,诗人们就以各种形式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赞美。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其二)中写道: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却又害怕再次遭遇挫折、受到伤害的复杂而微妙的感受。

而在现代,爱情诗的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诗人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将爱情的喜悦、痛苦、甜蜜和苦涩等情感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爱情诗的创作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赞美和追求,更是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通过描绘爱情的点滴细节和情感变化,诗人们展现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和多样性。爱情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例如,著名诗人顾城在《远和近》中写道: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情侣之间的猜疑,体现了爱情的复杂性,具有一种唯美而感伤的古典气息。

(二)哲理诗

哲理诗是诗中包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而又言简意赅的诗歌。它多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和感悟。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就富含人生哲理,后成为人们的惯用语,用来形容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尚不全面,故不识事物其真正本质。又如,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哲理短诗《天真的预言》:

一粒沙中看世界,

一朵花里见天堂,

无限握于你掌中,

永恒刹那间珍藏。

(三)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诗歌体裁。“山水田园”在这里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风景和农村生活的描绘。这种诗歌形式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自然之美和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写出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流露出了诗人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愉快心情,以及对隐居山林生活的依恋和向往之情。

(四)怀古诗

怀古诗是诗人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者对古代的人和事物的留恋之情的一种诗歌形式。这类诗歌常常借助于回忆和想象,通过描述古代人民的生活、历史事件和传说来表达对过去的感念和赞美。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遥望昭君村时,对昭君空有绝世之姿却不为君王所知,最终远嫁大漠的悲剧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自己志大才高却颠沛飘零的命运的感伤和哀痛之情。

(五)咏物诗

咏物诗是一种以赞美和描写某一特定事物或物体为主题的诗歌形式。这类诗歌常常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事物的深切感受,从而展示出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赞美。例如,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歌咏黄鹤楼的千古绝唱。崔颢在描写黄鹤楼时,借用意象,行文华丽。先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他将虚幻的黄鹤形神兼备地刻画出来,人们向往黄鹤,因为黄鹤代表着灵性与神秘。而黄鹤楼在黄鹤不在的情况下,在江南的波澜壮阔中昼夜不停地矗立着,其遗址,就像一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永远不会完全消逝。“黄鹤”二字再三出现,气势奔腾直下,却让人察觉不到它的重叠。诗歌前四句虚写,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后四句实写诗人楼中所见所感,虚实对比,烘托出登楼者的愁绪,也使文势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六)军旅诗

军旅诗是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诗歌类型,主要描写军人在战场上的英勇豪情和忧国奉献的精神。这种诗歌形式常常通过描绘战争场景、歌颂英雄事迹和表现军事功绩来表达对军人的崇敬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例如,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描绘了军旅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军中欢宴畅饮的场面,表现了戍边战士悲伤愤慨却又旷达豪爽的思想情感。

(七)送别诗

送别诗是一种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形式。它通常出现在离别的场合,如朋友之间的分别、亲人的离世等。送别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情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被送别者的思念和祝福。这种诗歌常常以哀戚和感伤的情绪为主,通过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的描绘,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如近代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送别诗中也有旷达的类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豪壮的类型,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还有高兴的类型,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的《赠汪伦》)。

(八)思乡诗

思乡诗是一种表达对家乡思念之情的诗歌形式。它通常出现在离乡背井、远离家乡的人们心中。思乡诗通过对家乡的描绘和回忆,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这种诗歌常常以怀旧和温和的情绪为主,通过对家乡的美景、乡音、乡情的描绘,勾起读者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例如,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围绕“乡愁”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新颖独特的意象来承载“乡愁”,同时又遵循时间顺序,层层推进,抒发了荡气回肠的复杂乡愁。

(九)讽喻诗

讽喻诗是把社会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东西和不正当的行为直接反映到诗歌中来,以达到抨击现实、揭露社会弊端、鞭挞丑恶现象和追求理想社会生活的目的。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歌前半部分写烧炭卖炭的老人生活十分困苦,但仍怀揣希望;后半部分写替皇上采买的宫人将老人辛苦烧出的准备换衣食的千余斤炭拉走,让老人的希望彻底破灭。诗歌对宫市的控诉沉痛而有力。 x/qbXfha+3DbwmOw+7AUHbJaZToDHyFdFIye81EwfpHh5+Yrcb6B7QG8lELXQed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