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卫生服务体系发展

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基础上。它能够保障人民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卫生技术创新与发展。只有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才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一是保障健康服务需求。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通过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的医疗机构网络和合理配置的医疗资源,卫生服务体系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障了人民的基本健康权益。二是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公共卫生水平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健康监测与预警系统、疾病控制与防治网络以及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卫生服务体系可以及早发现疾病风险,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三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资源调度机制以及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和报酬机制改革,卫生服务体系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紧张和浪费现象。四是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可以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通过建立医疗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推动临床路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卫生服务体系可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务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提升,有效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五是推动卫生技术创新与发展。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促进卫生技术创新与发展。通过加强科研机构建设、推动转化医学研究和应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卫生服务体系可以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引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进入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和治愈率。

一、机构建设
(一)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对于乡村具有显著的价值和作用。一是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较弱。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可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技术条件,增加医护人员数量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二是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医疗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可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的差距,提供更加均衡和可及的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的医疗服务网络,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促进健康公平和社会公正。三是农村地区由于农田劳作和环境特点,存在一些特定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如农药中毒、土地污染、慢性病高发等。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可以提高对农村地区特定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诊断、治疗和防控能力,加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宣教,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形势严峻,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大,而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为有效满足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农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国依次建立了县医院、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形成了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在河北定县(现为定州市)成功地将自己酝酿已久的“农村保健网”设想落地实施,“定县模式”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最初模型;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县接收国民政府的公立县级医院及其医疗资源,并改造为县人民医院 。1950 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健全和发展全国卫生基层组织的决定》,要求城市的每个街道和农村的每个乡都要有一个医疗卫生机构,提出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行政村设卫生委员、自然村设卫生员的新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组织形式 。至此,全国农村地区开始不断探索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建立,四川省便将土地改革工作和卫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建立土地改革卫生工作队,协助建立四川地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 。到 1958 年,各县基本建立了县医院,同时伴随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撑,农村地区逐步建立了公社医院和生产大队卫生室。我国在短短的 30 年时间里,建立起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史无前例地将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延伸至全国农村的任何角落,短时间内缓解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看病困难的问题,极大改善了农村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为第三世界国家解决初级卫生保健问题提供成功“中国模式”案例 ,是值得基本健康服务领域学习的最好范例

(二)县级卫生机构建设与发展

县级卫生机构是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承担着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建设县级卫生机构可以确保农村居民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县级卫生机构也是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整个基层卫生体系的运行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建设县级卫生机构,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推动整个基层卫生系统的发展和提升。同时,县级卫生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工作中具有重要职责。建设县级卫生机构,可以提升对疾病的监测、报告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疫情防控的效能,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安全。县级卫生机构在医疗资源的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县级卫生机构可以促进医疗资源在地区间的均衡分布,确保农村地区能够享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还能推动医疗人才向基层流动,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人才的质量,增强基层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建设县级卫生机构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加强基础公共卫生工作,完善医保和医疗救助制度等,可以确保农村居民在面临疾病和健康问题时得到必要的保障和支持,维护他们的健康权益。

简言之,县级卫生机构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口”,承担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与业务指导职责 ,其主体是县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和县妇幼保健所(站)。县人民医院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接纳国民政府公立医院改造而成的,另一部分是按照 1956 年卫生部发出的《关于贯彻改变县卫生院组织机构,加强防疫工作的通知》,将县卫生院改为县人民医院(同时从县医院独立出县防疫站)而设立的。1950 年 8 月,第一届全国妇幼卫生座谈会后,全国各地以保健为中心,以临床为基础,建立了院、所、站三级妇幼保健专业机构,该机构专注妇幼健康,全面开展妇幼保健业务 。1953 年,国家正式开始建立县级卫生防疫站,主要负责预防性、经常性卫生监督和传染病管理工作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县级卫生机构有 1 400 余所,到 1952 年年底已增加至 2 123 所,遍及全国 90%以上的地区 ,到 1957 年全国县级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全部建立,达到 100%覆盖,县医院数量达到 2 349 所 。县级医疗机构的建立与完善,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技术保障,代表了一个县的医疗技术前沿。因此,发展县级医疗机构,能有效提升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水平。

(三)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地区最基础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它们承担着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急诊处理、常规检查和药物配送等。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可以确保农村居民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也是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与县级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构成完整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可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能力和效益,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农村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同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常负责疾病监测、报告和应急响应等重要任务,能够对当地疫情和流行病进行及时监控和控制。建设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可以方便农村居民就近就医就药,减少他们因距离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而面临的就医困难,提高就医的及时性和效率性。乡镇医疗卫生机构通常位于农村地区的核心位置,便于农民前往就诊,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简言之,乡镇卫生机构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承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卫生服务 ,既接受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又负责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包括赤脚医生的培训、评估和药品的发放等 ,其主体是乡镇卫生院。1958 年,随着农村人民公社运动的步伐,原有的农村联合诊所、保健站,以及个体户并入公社 ,形成了公社卫生院。公社卫生院属于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药结合性质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 ,是乡镇卫生院的前身。“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推动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1960 年全国乡镇卫生院达到 24 849 家。1962 年,《关于调整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意见》对建立公社卫生院提出统一要求,要求在公社建立卫生院,在偏远地区、民族地区由国家建立卫生院,至此全国农村地区开始大力发展乡镇卫生院。1978 年,乡镇卫生院数量达到 55 018 家。

(四)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地区最末端的医疗服务提供者。由于农村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居民前往乡镇、县级乃至市级医院可能存在困难。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使得农村居民能够就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急救处理、常规检查和常用药品配送等。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也是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卫生机构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可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能力和效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同时,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不仅仅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还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通过举办健康讲座、组织义诊活动等方式,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向农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在健康管理方面,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也能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服务。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应急救援与疾病控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常负责疾病监测、报告和紧急响应等工作,能够及时监测和控制当地的疫情和流行病。在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也承担起快速救援和应急处置的职责。

简言之,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承担一般伤病的诊治和疫情报告,接受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并协助乡镇卫生院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等 ,其主体是村卫生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村卫生室历经了多阶段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公社卫生院建立村一级的医疗站点,这便是村卫生室的前身;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村级医疗卫生组织借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建立了大队卫生室 ;20世纪 70 年代末期,随着集体经济解体,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散,相应的卫生管理机构恢复了乡镇卫生院建制,乡以下的中心集镇设中心卫生站或卫生站,村设卫生室 。与县、乡两级医疗卫生组织建立过程不同的是,县、乡级医疗卫生组织是依托政府政策指导,先成立机构,再匹配医务人员,而村级医疗卫生组织是先有村级医务人员 ,再慢慢成立机构。村级医疗服务任务最直接的执行者为“赤脚医生”。此外,村级卫生人员还包括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培养出的接生员和防疫员。

二、床位资源

床位资源是提供各种医疗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一,包括住院治疗、手术、监护等。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病床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满足他们的治疗需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传染病暴发或自然灾害发生时,病床资源能够提供必要的隔离、观察和治疗条件。充足的病床数量可以应对突发情况,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控制疾病的传播,并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病床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平衡不同地区之间的医疗资源差距,减少人口流动和就医压力。合理规划和管理病床资源,有助于提高整体医疗系统的效率和公平性,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同时,病床资源充足可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医效率。这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和照顾患者,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医疗床位数量极为匮乏,这是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滞后所导致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高度重视,党中央提出了“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医有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等一系列卫生健康事业基本目标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修建农村卫生院和诊所。随着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建立,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促使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一定保障。与此同时,全国农村地区病床数量大幅增加。1960 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为 4.63 万张;1975 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达到 62.03 万张,占全国总数的 35.16%。但从总体来看,城乡地区床位数具有较大差异。统计资料显示,1965 年甘肃全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84%,但是农村地区床位仅占全省总床位的 39.5%

三、卫生人员

卫生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他们为患者提供各种医疗服务,包括诊断、治疗、手术、康复等。他们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帮助患者康复和恢复健康。卫生人员也是维护公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他们通过预防、教育、诊断和治疗等工作,致力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控制,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同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卫生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组织救援队伍,提供紧急救护和医疗服务,为受伤的人们提供紧急治疗和救援。同时,卫生人员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向公众传授健康知识和科学预防方法。他们可以普及疾病预防、个人卫生、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卫生人员在医学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研究和实践推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他们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可以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和规划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改善公众的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服务。

(一)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滞后,广大农村地区的医务人员更是十分缺乏,没有能够满足农村地区人民日常医疗所需的卫生队伍。1950 年,全国卫生人员数仅 61.12 万人。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强调初级卫生教育要加强对乡村卫生人员的培养 。1951 年政府颁发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具体实施办法(草案)》指出,农村地区必须培养大量基层卫生人员,将基层卫生人员分为卫生员、妇幼保健员(助产助理)、护士助理员三种 。同时,为承担农村地区疾病预防工作,农村地区也培养了一批种痘员、卫生保健员。1955 年,农村卫生人员数量到达到 105.28 万人。1965 年,中央再次强调,要大力为农村地区培养医药卫生人员,这包括质量好的不脱产卫生人员。随后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半农半医人员的培养,并且要求通过城市巡回医疗队培训一批农村不脱产卫生员。此后,我国开始培养赤脚医生,农村卫生人员培养规模、速度和质量都得到极大提升。到 1975 年,我国卫生人员数量达到 743.52万人(见图 2-1),是 1950 年卫生人员数量的十倍以上,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05.71 万人。但在此阶段,全国医学院校教育制度十分缺乏。

图 2-1 1950—1975 年我国卫生人员数量变化情况

(二)赤脚医生发展情况

赤脚医生的前身是在农村地区半农半医、不脱产的卫生员、接生员等,他们农忙的时候进行农业生产,农闲的时候便为周边农民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已经认识到要大力培养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但卫生人员专业技术强,医学教育进程长,难以与农村地区医疗卫生需求快速增加相匹配,也难以有效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为此我国决定培养一批医疗工作者。此后,一大批城市医务工作者下到农村地区,开展巡回医疗的同时大力培养半农半医队伍。各地在公社或大队开办大规模的短期培训班,培训时间主要为农闲时间,培训半农半医人员因地制宜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防治的能力与技术,短短时间内为农村地区培养出一大批基层卫生工作人员 ,这些基层卫生工作人员能够处理农村常见多发病和轻度外伤 ,对农村地区疾病防治、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地方病流行病预防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出生于上海川沙县(现为川沙镇)的王桂珍便通过医学速成培训班成为半农半医的农村卫生员,由于仍然需要赤脚下水田劳作,经常来不及洗脚就去看病,被村民戏称为“赤脚医生”,1968 年,《红旗》杂志报道了王桂珍的事迹,“赤脚医生”这一名称也广泛流传,王桂珍则被称为“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到1978 年,全国“赤脚医生”数量达到 477.75 万名 。赤脚医生是我国特殊时期的产物,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赤脚医生逐渐消失,但当时赤脚医生为保障农村地区人民生命健康、传播卫生知识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头戴草帽、身背药箱、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的赤脚医生深受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欢迎 。赤脚医生与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起被称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

(三)护理队伍发展情况

农村地区护理人员能够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包括测量血压和心率、处理简单伤口、注射药物等。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提供急救和应急处理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护理人员在农村地区也可以发挥重要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作用。他们可以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卫生常识,包括个人卫生、饮食营养、疾病预防等。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护理人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农村地区护理人员也可以担任社区卫生管理的重要角色,负责协调和组织社区的健康服务。他们可以开展健康体检、疫苗接种等常规卫生服务,并协助管理慢性病患者的用药和日常护理。通过提供综合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护理需求。农村地区护理人员还可以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包括计划生育宣传与指导、儿童保健等。他们可以通过卫生讲座、疫苗接种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建立,农村地区护理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家也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发展。1950 年,国家将护理教育纳入中等专业教育 ,至此全国各地兴办护校,培养专业护理人员。1952 年,国家第一次把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一同列入平等管理范围;1957 年,卫生部《关于改进护士工作的指示》强调,要改进护士教育,从晋级、待遇、福利等方面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关怀,因此全国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我国护理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

1949—1965 年,全国共培养了 30 余万护士,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护士总数的 10 倍 ,全国注册护士数量从 1950 年的 37 800 人提升至 1965 年的234 546 人,护理人员的护理教育更加专业化、系统化。1966 年起,护理事业相关制度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全国大多数护理学校停学,护理教育的停滞导致全国护理质量严重滑坡,全国护士队伍中训练不足或未经训练者约为 32% ,但是护理人员队伍在困境中壮大缓慢,到 1975 年,全国注册护士数量达到 379 545 人。总体而言,在这段时间内,我国的护理事业受到了各种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局势、经济发展情况等,导致注册护士数量的波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和战乱影响,我国的医疗和卫生事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此时,注册护士的数量非常少,整个国家范围内仅有很少的注册护士。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这一时期,国家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开始积极培养和招收护理人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注册护士队伍的建设。通过扩大护理教育的规模,护理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大量的护理专业人才得到培养。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注册护士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1975 年。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也对医疗卫生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期间,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受到破坏,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护理教育中断,注册护士的数量出现了下降。图 2-2 为 1950—1975 年中国注册护士数量变化情况。

图 2-2 1950—1975 年中国注册护士数量变化情况

(四)公共卫生人员发展状况

公共卫生人员通过监测、预警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作用。他们负责病例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接种等工作,以减少疾病传播和控制疫情。公共卫生人员参与制定和实施健康政策和规划,包括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制订应急响应计划等。公共卫生人员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他们组织健康讲座、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正确的医学知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公共卫生人员负责对各类疾病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疾病的流行情况和趋势,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他们通过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实施病例报告和数据分析,帮助做出准确的疾病预测和风险评估。公共卫生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包括自然灾害、传染病暴发等。他们组织应急响应工作,协调救援资源,提供紧急医疗救治和心理支持,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公共卫生人员主要包括保健站、防疫队及各类疾病防治机构工作人员,赤脚医生也承担村级公共卫生相关工作任务。早期妇幼保健医生由于专业知识匮乏、技能欠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采用不科学的方法。因此,卫生部积极选拔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威信的妇幼保健人员开展为期 3 至 6 个月的培训,传授妇幼卫生相关理论,监督改造旧产婆、培训接生员 ,妇幼保健人员的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公共卫生人员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体呈增长趋势。据统计,1952 年,公共卫生防疫人员为 2.050 4 万人,其中 1.575 万人为专业技术人员。1975 年,公共卫生防疫人员有 9.302 5万人,其中 7.174 6 万人为专业技术人员。 TrmZjpjbusFLzacTl7/Ky0IePUSfMketoP9rQTKEG56MQmzBsV+Bgza0jxzdqu3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